旗下微信矩阵:
首页 投资 vc 正文

拒绝VC的创业者:吴波“很受伤” 海底捞张勇“不差钱”

其实,大多数创业者不会真的跟钱过不去,他们之所以明确拒绝外部注资,一是性格使然,不喜欢被投资人束缚住了手脚。还有一方面可能,就是有的投资人过于强势,让企业家们对资本敬而远之。
2013-03-26 11:30 · 投资界 宁咏微

  今年的3月13日,拉手网创始人吴波再一次站在公众面前,正式对外宣布再次创业,打造全新O2O平台“美加乐”。

  算一算,这已经是吴波的第六次创业了。越挫越勇的他这次却对记者说:“这次创业,我们不接受任何VC的投资。”是什么原因让吴波如此“仇恨”VC?

  还有哪些创业者同样拒绝过VC抛出的橄榄枝?投资界简单梳理了三家拒绝VC的企业,希望创业者与投资人都能思考一下,为什么有的企业家不愿意接受投资?VC/PE,真的是“门口的野蛮人”吗?

  越挫越勇的互联网老兵吴波

拒绝VC的创业者:吴波“很受伤” 海底捞张勇“不差钱”

  吴波算是一位互联网老兵,几次创业,都抓住了互联网的趋势。但是不知为什么,这些公司总是在介入市场的时机上差了那么“一点点”,或早或晚,最终只能与预想的成功擦肩而过。

  吴波第一次是创业在美国,他1997年创办的美国影立驰(Enreach)公司在2008年借壳上市。1998年创建的WebDVD公司在2000年出售给Esst。这两次经历都还算成功。

  最开始让吴波对资本产生“畏惧”的事情,是他和龚宇百度旗下视频网站爱奇艺创始人)一手创办的焦点网最终被卖给了搜狐。

  1999年,吴波创办焦点网。那时中国互联网浪潮兴起。中国互联网格局呈现出新浪、搜狐、网易三足鼎立的局势。从美国回来的吴波原本设想将焦点网打造为流量前三的门户网站。然而事与愿违,由于资金不够,焦点网的网站流量与其他门户的差距越来越大。当流量差到10倍的时候,吴波意识到自己“没戏”了。他和龚宇最终选择以1600万美元的价格将焦点网出售给搜狐的张朝阳

  出售焦点网这件事成了吴波心中永远的痛。有报道称,由于焦点网因没钱而卖给搜狐的经历,吴波对钱和资本很看重。

  虽然很看重,不代表下一次能不吃亏。接下来的视频网站TVix.cn和拉手网让吴波最终对资本寒了心。

  2005年,吴波带着影立驰核心团队创立了中国第一家专业视频共享平台TVix.cn。这一次,吴波站在了“趋势”的前面,却也只落了个“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的名声。

  为什么?还是因为与投资方有那么点小不愉快。

  对于视频网站来说,烧钱必不可少。吴波当时面临的问题是投资方就是不在融资方案上签字。就在投资人们“打盹”的时候,优酷、六间房等竞争对手鱼贯登场。等到投资方再想出钱出力,吴波已经不想玩了。“争夺视频网站席位的游戏已经结束,能卖就卖了吧!”吴波在后来谈到这件事的时候说。

  “做不到前五就卖掉”已经成为了吴波的准则。而真正令吴波站在风口浪尖上的,是他接下来创办的拉手网。

  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4月到6月,拉手网完成A轮三笔累计500万美元的融资,成为国内首个获风险投资的团购网站。同年12月,拉手网宣布获得第二轮风险投资,金额为5000万美元。2011年4月,拉手网宣布完成1.11亿美元的C轮融资。按照拉手网披露的数据,三轮融资总共1.6亿美元,估值已达11亿美元。

  这次,吴波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10年前焦点网想尽办法也没有拿到的融资,并且没有被“抛弃”。“拉手是我第一家准备带上市的企业,投资方和我都是这么想的。现在是我一生中一次最好的机会。”

  虽然吴波把拉手看成自己最好的机会,可是命运再一次跟他开了玩笑。

  2011年10月,拉手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IPO招股书,计划融资1亿美元。几乎是同一时间,拉手被媒体曝出巨额亏损的消息,赴美IPO更是被指“流血上市”。紧接着就是,2011年的11月拉手被爆出暂停IPO,原因正是拉手的巨额亏损和财务数据不透明。

  接下来的2012年,虽然“世界末日”没有如期到来,但是对于吴波来说,他与拉手的缘分走到了尽头。

  从4月份开始,拉手网接连曝出高管离职、公司裁员的消息。虽然拉手一直否认公司运营出了问题,却一直没有阻挡住人员的流失。

  2012年6月,拉手网向SEC递交文件撤销IPO计划。8月,拉手网发声明称,吴波已离职CEO职位,在公司仍然担任董事长,专注公司战略发展和创新业务。

  有传闻称,资本方自2012年开始就已经全面介入拉手网的日常管理,吴波职权被架空,并最终脱离了CEO职位。矛盾的导火索就是拉手网IPO遇挫。

  吴波或许很无奈,以前那么多次创业都把公司卖掉了,好不容易这回想把拉手当做“亲儿子”来带,还是没有成功。

  也许是吴波把钱看得太重,也许是命运一直在跟他开玩笑。终于,吴波在推广美加乐时,喊出了“拒绝VC”的口号。

  对于此次直接摆出口号“拒绝VC”,吴波的理由是,1、跟着马云做“小而美”,因为“小而美”,才幸福指数高,不用为规模考虑来考虑去;2、成功的零售都不需要VC,一家店不赚钱,拿VC的钱就能赚钱了?海底捞需要VC么?

  只是这一次,吴波真的想明白了吗?

  “不差钱”的海底捞

拒绝VC的创业者:吴波“很受伤” 海底捞张勇“不差钱”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吴波提到的、传说中的海底捞,公司创始人张勇凭什么拒绝VC?

  这是一家怎样的火锅店?

  每隔15分钟,就会有服务员主动更换你面前的热毛巾;如果你带了小孩子,服务员还会帮你喂孩子吃饭,陪他们在儿童天地做游戏;抽烟的人,他们会给你一个烟嘴,并告知烟焦油有害健康;为了消除口味,海底捞在卫生间中准备了牙膏、牙刷,甚至护肤品;过生日的客人,还会意外得到一些小礼物……

  对于这些“逆天”的服务,网友们评论,“地球人已经无法阻止海底捞了!”确实,海底捞完美的诠释了“顾客就是上帝”的含义。

  当然,海底捞推崇的优质服务与创始人张勇的经验密不可分。

  只有中专毕业的张勇最早在四川的街头开了一家麻辣烫,他发现只要顾客吃得开心就一定会继续来捧场。于是,他把关注点放在了服务上,保持微笑、动作要快。就这样,在这家小小的麻辣烫店里,张勇攒齐了开火锅店的本金。1994年3月,张勇在四川省简阳市开了第一家海底捞火锅城。

  此后,海底捞凭借着对顾客优质的服务与对员工无微不至的关怀,开始了在全国扩张的步伐。2007年4月,四川省简阳市海底捞餐饮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目前,海底捞在全国16个城市拥有75家直营店,员工15000余人。

  海底捞永远不愁没有顾客,自然而然,也越来越不差钱。

  那么海底捞到底有多“不差钱”?

  海底捞没有上市,自然没有披露业绩的责任,外界也一直无法窥探其经营状况。直到2012年2月10日,证监会网站披露了拟上市公司四川和邦股份的招股说明书。这份招股说明书中,海底捞的身影出现在了其中。

  招股书显示,在和邦股份2010 年11月的一次增资扩股中,海底捞斥资1000万元认购200万股,占和邦股份上市前股本0.57%,跻身第八大股东的位置。同时,据招股书披露,海底捞目前净利润近3亿元,而资产负债率仅为23.68%。

  净利润3亿!这就是海底捞拒绝VC的底气。

  风险投资人桂曙光曾海底捞为什么拒绝VC作出梳理:一是海底捞现金流充裕,本来就不需要注资。二,这类企业的扩张不仅仅是资本层面的扩张,比如海底捞核心竞争力是讲服务,需要的是对人的培养,需要的是时间,不是资本。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张勇的态度中了解到海底捞为什么拒绝风投。

  据了解,张勇很少提到“标准化”、“资金”、“加速扩张”这类字眼,甚至对这些字眼非常抵制,并因此婉拒了所有抛出橄榄枝的风投。

  “他们要买股份,还要求制定发展计划书,规定第一年要发展到什么水平,第二年要发展到什么水平。”张勇说,以海底捞目前的市场,只要把价格上调一点,工资压低一点,就能够达到风投要求的利润,但他不愿意为了扩张而让海底捞“变质”。

  其实,总结下来也就一点,海底捞“不差钱”,张勇也不愿意因为钱让海底捞变质。

  海底捞以人性化为标准的经营措施,赢得了拒绝VC的资本。

拒绝VC的创业者:吴波“很受伤” 海底捞张勇“不差钱”

  高调的顺丰快递与低调的创始人王卫

  说到拒绝VC的企业,还有一个不得不提,那就是顺丰快递。而其创始人王卫,用“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在大多数人眼里,顺丰就是“贵族快递”的代名词。而顺丰的创始人王卫,却是低调的不能再低调,他几乎不与媒体打交道,对于他的报道更是少之又少。但是王卫对于VC的态度很明确,那就是拒绝、拒绝、再拒绝,起码一直到现在,他都还没有对外界宣称,有融资的打算。

  那么,顺丰的经营情况到底怎样?

  1993年,22岁的王卫拿着从父亲那里借来的10万块钱,在广州顺德创立顺丰速运,那时公司仅有6个人。而到了2011年,有数据显示,顺丰的销售额已经达到150亿,拥有15万名员工,年平均增长率50%,利润率30%。

  在最开始的扩张阶段,顺丰曾默认了加盟制的存在。然而由于管理混乱,王卫开始强势收权。2002年,王卫收权成功,顺丰从加盟制转为直营制,并在深圳设立总部,将自身定位于国内高端快递。此后,顺丰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

  目前,顺丰的经营规模、网点覆盖和市场份额仅次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EMS),在中国快递企业中排名第二,在中国民营快递企业中则排名第一。

  资本的嗅觉最灵敏,顺丰做到这么大,投资人们没理由不心动。

  据《创业家》报道,据说,早在2004年,FedEx策划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就曾经接触过王卫。传闻中,FedEx希望以40-50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顺丰,但是被王卫拒绝了。那一年,顺丰的销售额是13亿人民币。随后,寻找王卫的PE/VC越来越多。一位咨询公司的董事长甚至透露,包括花旗银行在内的很多美国投资商曾经找到他,希望他能够撮合注资顺丰的交易,一旦成交,将付给他1000万美元的佣金。再一次,王卫拒绝了。

  在拒绝投资的同时,顺丰开始了自己的跨界布局之旅。

  今年年初,有消息传出,称阿里巴巴将联手顺丰等公司联手建立千亿智能物流骨干网络。将在全国范围内建设物流仓储基地网络,并向所有的制造商、网商、快递物流公司、第三方服务公司开放。

  与马云联手建物流网络,仅是顺丰扩展商业版图的一步,毕竟与顺丰的主业相关。最能凸显王卫的野心的,是他去年投资开便利店和电商“顺丰优选”。

  众所周知,电商是一个“烧钱”的买卖。大把大把的钱砸进去,很可能一点回报都拿不到,看看国内那些活的异常艰难的垂直电商就知道了,但是顺丰为什么还要做?

  王卫曾在不同场合提及,顺丰的战略是“让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三流合一”,走出一条不同于国内任何一个快递公司的新模式。顺丰做电商,或许只有两个理由,一是现金流足够多,而是王卫所认为的“快递新模式”。

  正是因为顺丰电商的消息,让市场开始了新一轮对于顺丰需要融资的传闻。

  2012年9月,有电商人士龚文祥微博爆料,“顺丰已经在考虑融资事宜,已经见了国内几家顶级PE了,包括弘毅、中信几家。”当天,顺丰速运官方微博迅速回应了融资传闻,称“一直以来都有资本找顺丰洽谈,但顺丰并未与任何资本签订任何协议”。

  很明显,顺丰再一次断了外界的念头,拒绝融资。不管投资人们多么主动,王卫就是不心动。

  王卫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关于他的新闻也不多。而最早一次了解到王卫对融资的看法,是他在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说的话。现投资界摘录如下:

  记者:有没有让顺丰上市融资的打算?

  王卫:其实这个问题可以回到宗教信仰上来(编者注:王卫信佛)。我认为,做企业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我是想做成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可以实现我的价值和理想。

  上市的好处无非是圈钱,获得发展企业所需的资金。顺丰也缺钱,但是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上市后,企业就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每天股价的变动都牵动着企业的神经,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是不利的。我做企业,是想让企业长期地发展,让一批人得到有尊严的生活。上市的话,环境将不一样了,你要为股民负责,你要保证股票不断上涨,利润将成为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这样,企业将变得很浮躁,和当今社会一样的浮躁。

  结语

  其实,大多数创业者不会真的跟钱过不去,他们之所以明确拒绝外部注资,一是性格使然,不喜欢被投资人束缚住了手脚。还有一方面可能,就是有的投资人过于强势,让企业家们对资本敬而远之。创业者与投资人的关系就像婚姻,想要“婚后生活”过的幸福,就需要双方共同维护。(宁咏微)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宁咏微,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303/20130326345403.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