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日至12月4日,由清科集团举办的投资界年度会议周在北京柏悦酒店举行。在12月3日的“第十四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的“刨根问底投资界”专场上,来自各方的投资大佬就资本市场“泡沫”、如何寻找下一个BAT等问题进行切磋。
以下为具体内容:
艾问传媒创始人、独立主持人艾诚
艾诚:有请陈文正,深圳创新投。策源创投创投的冯波,纪源资本的符绩勋,软银中国资本华平,DCM的林欣禾,德同资本的邵俊,同创伟业的郑伟鹤。
这个环节既然举办方很创意地设计,我们就很创意地进行,没有论坛,咱们不互相聊,我们就对着台来作答。我觉得应该是有很多的问题,我是一个不到一年的创业者,我觉得投资界刚才讨论的问题离我本身的创业也挺远,我在想一个创业者的宿命,可能就是当我公司做得很好、很火的时候,会有很多的朋友来到我的公司开香槟,庆祝祝贺;当我的公司做的很失败,整个空空荡荡的屋子里就只有一个人,那个人就是创业者,这才是真正创业者的宿命,这是我关心的创业者该怎么坚持。
还有媒体界的朋友们有各种看不懂、看不明白,才会有所谓的反向和泡沫,所以希望投资人和投资界的人士来作答,今天我看到很多刚刚进入投资界的朋友们,接下来直接就开门作答,问题从哪里来?今天现场应该有一个板块,是红色椅子的朋友,你们是主办方请来的大众提问团,很多问题要来自于你们,与此同时这个专场也开放给大众提问团之外的所有朋友。
VC大佬:我在江湖没什么地位还在“混”!
艾诚:开场之前很多人就说,我问什么,我也不认识这几位大佬,很多都很低调,有很多从来不接受媒体采访的,我帮助各位了解一下大家。各位也坦白一下你们都是什么时候入行的、所做的这个基金最大江湖地位是什么?
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陈文正
陈文正:我是来自创新投资集团的陈文正,如果从做投资来讲,我是01年到创新投资集团,创新投是1999年成立的,我们是不断循环的投资,我们同事比较多,内部有很多小组,每个小组专注于自己的领域。
艾诚:15年注册资本从7亿元到了42亿元,投资管理的规模从20亿元到了300亿元,投资了500多个项目。听一下冯波先生的见解。
策源创投 创始合伙人 冯波
冯波:我是1994年入行的,江湖没有什么地位,还在混。
艾诚:冯波先生是投行出身的,到底怎么出身已经是一个谜,基本上不接受媒体的采访,永远都是那个风格,投资是一个艺术,就是混。他投资了凡客,豆瓣,奇虎360,大众点评等。
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 符绩勋
符绩勋:我是2000年入行,我是工程师背景,在硅谷待过两三年的时间,入行的时间也从2000年到现在有10多年了,现在跟冯波一样还在混。
软银中国资本主管合伙人 华平
华平:我差不多2000年入行,软银中国在这十几年的发展中,也从这个行业里,从互联网TMT,一直到医疗等各个行业。
艾诚:华平是软银中国的,管理的基金超过20亿美元,最近比较牛的好消息,就是阿里的上市,在2014年9月17日,给他们带来的投资回报是1000倍。
DCM中国联合创始人、董事合伙人 林欣禾
林欣禾:我是林欣禾,看起来我是最年轻的一个VC,我是2006年加入VC的,60后。DCM在国内比较出名的,就是投资TMT,TMT在行业特别专注。
艾诚:DCM一直的口号是,我们只投早期,只投美元,只投TMT,58同城,当当网等。
德同资本创始合伙人 邵俊
邵俊:我跟符绩勋是同龄人,我也是2000年入行,当时在上海的(龙科)创投,06年带领龙科创投的主要团队成立了自己品牌的基金,叫德同资本。
过去十年,我自己亲自操刀的,不是说整个公司的成绩,亲自操刀的三个,还觉得比较值得骄傲的项目,都是A轮进去,第一个是无锡尚德,第二个是91,第二个是重庆(博腾)医药。
同创伟业 创始人、董事长 郑伟鹤
郑伟鹤:我们这家机构是2000年创立的, 07年以后才开始做,正儿八经从事这个行业,还是07年以后,现在一方面做PE和VC,也在探讨最近比较火的二级市场,A股和港股,美股,我们希望做成多方面的投资公司和集团。
资本市场要挤掉的是水分,不是泡沫!
艾诚:下面进入问答环节,时间永远很宝贵,大概只剩下20分钟做问答环节,现在看看现场有没有人能够勇敢珍惜住这样的机会,提出第一个问题。大众提问团有创业者,有投资人,也有财经媒体人,所以提问规则是先介绍一下姓名、来自哪里,问题是什么?给现场哪位嘉宾,给所有投资人,我们可以鼓励现场的嘉宾自己来主动回答。
提问:我是来自于山东新网财经频道的记者,姓姜。我今年也是50多岁了,应该是比较老的记者,干了30年了,我有朋友在医疗界工作,就是中华医学会的重症委员会,他最近想做一个基于手机视频的全国联通医患交流的工具,我不知道各位投资大佬有没有兴趣投这个事情?
艾诚:这样的问题有在接下来的环节挺多的,各位投资人很难在十秒钟判断一个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投资性,但是可以分享一下这个行业,如果能成功,可能有哪些标准?
华平:我先抛砖引玉,因为软银投无线互联网,又投医疗,对这个行业非常看好。无线互联网有不同的领域,医疗是最大之一,现在你看BAT,或者基金也好往里面冲。
您刚刚讲的有一个关键的话题,以视频为平台,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在整个无线互联网医疗领域最高端的,技术挑战最大的一块,我们看了很多,像挂号也好,社区也好,信息相对比较简单,以文字、语音为主。视频一旦到无线以后,我觉得如果能做好,一定是非常好的,早期我们也投了PPTV,PPLIVE,这是网络的视频,现在是网络视频到无线视频的延伸,大方向是对的,挑战是在技术方面。
第二,往往你一看视频,把超声,把X光往手机上看,粗看是可以的,整段角度来讲还是有图像质量的话题,方向是对的,可能要瞄准具体的应用,从某个应用来讲,相对来讲比较容易切入市场的角度,先切进去,再不断给它扩张。
提问:各位台上的大佬大家好,我是来自(中金合)创投的投资基金,问各位大佬一个问题,在我的工作当中也是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创业者,被他们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2014年是一个非常泡沫时期,经纬的老总也告诉我们快到了泡沫挤破的时代,要把握融资的节奏。问一下2015年大家投资的节奏会不会变缓,创业者的融资应该怎么把握一下会比较好?
陈文正:我谈一下我的看法,我觉得总体上应该是没有泡沫的,我们和上个世纪来比较,从纳斯达克来讲可能差不多,当时的市盈率是100多倍,现在平均市盈率是20多倍,另外看这些标杆企业,无论是美国的,还是我们自己的BAT,它都是有盈利的支持。
第二,从我们国家来讲,咱们都是一个泡沫,当时比较美国的互联网泡沫和日本的房地产抛售,这两个泡沫哪个对社会的进步、对社会的发展更有利,我觉得回头来看,肯定是当年的互联网泡沫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技术的发展。目前的泡沫破了以后,大家在那为生存而挣扎,一辈子都为了买一套房子,年轻人没有创业的激情和梦想。
另外我们国家还应该有这个泡沫,现在缺这种泡沫,在投资领域泡沫还不够,我们做投资刚刚有一个退出的时期,挣了一点钱,很多投资人进来了,又出不去。刚才讲到科技成果引导基金,我觉得很好,更多的钱交给创业人,我们把它发挥作用。
另外从投资管理人,或者从投资机构来讲,可能要控制,这些企业的估值要融那么多钱,关键是钱怎么用,如果有些企业把VC给的钱当作收入来花怎么办?所以我们要挤掉水分,而不是泡沫。
艾诚:首先不是泡沫,如果是泡沫也是一件好,更重要我们还缺一点泡沫。
符绩勋:我是觉得有泡沫,我觉得泡沫其实反映在几方面,一个是估值,我们看这一年下来,不管说A轮,B轮,C轮估值都长了不少,很多估值是没有收入去支撑的一个估值,靠流量去支撑的一个估值。
另外一点,就是这个泡沫本身反映在心态,现在的心态要浮躁一些。我觉得这个泡沫本身又有道理,道理在哪里?就是整个移动互联网这两年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创新的机会,很多颠覆性创新的机会,为什么大家会有泡沫,就是因为大家看到了这一点,大家蜂拥而上,愿意去投资,愿意去投未来。所以泡沫未来的五到十年,或者两到三年沉淀下来的过程里面,会有很大的公司会冒出来,不管是百度、阿里还是腾讯,在2000年的时候也是泡沫,也是在泡沫中拿到钱,然后在01-03年这一段时间,慢慢的崛起了。所以我觉得泡沫是有的,但是泡沫也不一定是可怕。
林欣禾:我觉得泡沫挺大,如果你要融资赶快融资,不要再等一天,今天融资,哪个VC愿意给你钱,赶快拿钱,整个VC界有一点是说过去这一年投资的态度,大家觉得好撑,吃不下去了,所以这个撑,有可能明天发生,有可能是下个礼拜发生,在还没有发生之前,赶快融资。
郑伟鹤:我应该还是跟陈总的观点比较相似,我想说的一点,实际上大家最怕失去的还是机会,因为现在来讲成功的速度太快了,可能企业的成功,包括投资的成功,可能见分晓也就是一两个月,甚至一两周,你有可能会觉得失败,大家都害怕失败,害怕错过机会,你说是泡沫也罢,可能这是一个核心的因素。
但是总的来讲,中国的泡沫如果在科技领域,在创业领域这是好事,像日本的泡沫是在房地产的破灭,中国是类似硅谷的泡沫,持续时间越长,可能越好。
如何寻找下一个BAT?VC: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一天一天干活儿
艾诚:大家都问怎么看,怎么办,大佬说大佬的观点,怎么接收还是要靠你自己的选择,我们要捍卫每个人说话的权利,但是说的观点,每个人要自己去消化,自己去决定。
提问:问一下符绩勋和林欣禾,在您的谈话中也提到了,上一波互联网的泡沫,实际上可能会有很多公司倒掉,但是BAT也是从那波泡沫中诞生的,包括符绩勋投过百度,林总是从新浪创业开始,后来投过58,在这次泡沫中怎么去发现新的BAT的公司,你们投的公司有没有潜力成为BAT这种巨头的项目?
艾诚:一个风头在哪,下一头猪是谁?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
符绩勋:其实我不知道,我还在找,不断在寻找,不管是下一个百度,下一个阿里,下一个马云,下一个李彦宏,我觉得这个风口是很大的,刚才我也提到整个移动互联带来了很多的创新,我觉得是颠覆性的,我觉得互联网带来很多创新是信息化和娱乐化,本身的电商化。移动互联就是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很多传统的零售服务都会受到巨大颠覆性的冲击。那么在这样的一个风口之上,其实在很多垂直领域,刚才有一位朋友提到的医疗领域,还有汽车等很多的行业,都有巨大的机会。
我相信这些机会不一定是一种大平台,像类似于阿里百度之类的,可能是非常垂直化,在某个行业里面的一个巨头,像汽车、房产和医疗都是巨大的行业,还是有很多的机会。我相信在未来的三五年所诞生这些公司,应该是有几百亿级,或者上千亿级美金的公司。
林欣禾:我的答案也一样,其实我是不知道,我觉得投资跟创业一样,当初我做新浪的时候,我也没想到做新浪那么大,只是三个人在斯坦福的教室里面,大家都在做英文,我做中文网站,当初腾讯跟新浪比的时候,腾讯很小,腾讯只做QQ,像美国的ICQ,他们没有做得特别大。今天BAT成功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创始者心胸很宽,看着时代的在变化,找到新的机会就往上走了。当时我投58和唯品会,也没有想到这么大的公司,坦白来说我刚刚投进去的,也就是20、30个人,我没有报一个态度,将来这是一个BAT,没有这么想,我就想这不是一个好的投资,这个团队是不是一个好的团队,竞争永远会有的,你没有竞争,你的商业模式就不行,一旦有商业模式,竞争对手一定会进来。所以我投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创业者是不是有这个思考能力去改变。
你问我,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一天一天干活。
艾诚:对未来一种的不知道,就是一种最真实的答案。
提问:投资界的大佬你们好,我是来自北京富美医疗会所,我们现在目前商业模式是做整形医院技术输出,跟全国600家美容会所,高端的SPA会所为我们提供高端的客人,我们负责医务的团队,在医疗美容这个板块有几家在上市。富韩美容3%的GDP其中80%来自于中国,随着跨区域医疗的兴起,我们认为跨区域整形的时代到来了。
我们看到APP出现的时候,我们下一步要做一个APP,关于整形医疗美容的机会,请问一下投资界的大佬对医疗美容行业对接资本如何看待?能否给我们一些好的建议和支持?
邵俊:虽然这个整形美容是有关于个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作为投资者不能以个人的偏好为标准,我作为投资者来讲很看好这个细分行业,我觉得你选择这个行业是非常对的。有两点要关注的,第一,你自己如果拥有再多的医生,你的扩展也是有限的,所以怎么整合更多的医生和医院作为一个平台,将来可能走的更远。
第二,这种整容有私密性,但是非常希望看到先烈们的经验教训,怎么把有隐私前提下的社交能够做好,这两点做好,我想你可以做得很大。
华平:美容这个行业将来5年,20年来看,一定是一个巨大的行业,做好最重要的是两点,一个是服务质量一定要好,不管怎么样,还是一个美容,跟医疗有关的,服务质量好了以后,口碑效应是第一。
第二,品牌效应要逐渐出来的,这个行业刚刚起来,千军万马,我们看到关于医疗跟美容有关的,不下百家,每个人都在讲他们的故事,这个行业和无线互联网最大的区别是规模效应不好,每个店都需要建,需要招人,如果做一个无线互联网企业,大概三六个月一下子冲到上千万的用户,怎么把这个品牌做好,把规模效应做好,这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您讨论商业模式的时候非常重要的。
我还听到另外一句话,你在做一个APP,APP是在朝这个方向发展的一个大方向。但是怎么样把APP做好,怎么把无线互联网(实际上是O2O的对接),给它做起来,我觉得品牌服务和执行力还是很重要的。
提问:各位大佬你们好,我是深圳湾创业广场运营部的负责人,如果把市场比作风口,把创业企业比作猪,猪要飞起来还需要一个翅膀,需要一个推手,我们创业广场打造成一个创业孵化平台,打造成创业生态圈,各位大佬能不能给我们一些提一些建议,如何给这些创业的企业插上这样的翅膀,给他们一个强力的推手?
艾诚:中国大地上孵化平台如火如荼的出现,代表了一群人的问题。
陈文正:我们公司有一块业务,也是很希望做的,就是做一些类似的科技地产,想法就是说我原来卖地,卖房子,我一次性收入,后面就没有了,也很难持续的提供服务,希望投资机构能够给我一些资源,能够把一些带进来,同时把这些有形、无形的土地和房子作为企业的股权,充分享受发展的成果。
这些东西怎么做好,根据我们一些粗浅的体会,第一个要专业化,就是你能不能够把这些行业当中的一些资源都能够集中起来,大家在这里面能够得到更加专业的服务,因为很多的小企业往往不是钱的问题,是在发展过程当中遇到的人才、市场,还有技术等房地产,如果说能够有这种能力,把一些好的资源来汇集,能够让这些企业,这些小的企业或者行业当中的一些大佬,能够充分的进行一些资源的对接,我觉得这种成功的概率可能会更高一些。
2014年是外资年+并购年未来大部分企业可能去香港IPO
提问:我是中国日报的记者,想请问台上各位嘉宾一个关于退出的问题,从1-11月在中国赴美上市企业是14家,前一段时间前雷曼董事长来华的时候,告诉我们现在美国资本市场其实对于中小企业是不欢迎的,更不用说中国的中小企业,虽然说阿里巴巴的IPO敲响了资本市场的大门,但是中小企业在美国上市的前景是非常不看好的。
回到中国内地A股市场,证监会已经向国务院报送注册制改革方案的初稿,在今年5月份的时候,他们也在考虑中国科技企业没有盈利也可以在创业板上市,所以对于这个美国市场,以及A股,还有港股市场,从PE投资的角度,你们是怎么看明年中国企业退出前景?
郑伟鹤:我今天在微信的朋友圈发了一个观点,我说2014年,第一个是外资年,类似于阿里巴巴,京东,还有万达,而且外资在VC、PE领域的投资,数量都是创记录的,所以我们在座很多赢家,而且是大赢家,过去十多年的一个回报的安排。
第二个是并购年,这个并购年实际上隐含了很多IPO的惨案,坦率来说中国有很多IPO的惨案,北京叫慈铭体检,已经发行完了,爱康国宾比他还早,在美国上市,徐新做的是相宜本草,企业已经过了那么一个时点,现在来讲今年是一个并购年,但是未来可能大部分企业会去香港上,我们两个企业本来在国内上市,现在准备到香港上,美国可能不是一般性的企业出路,香港还是有区分的。香港市场消费和医药企业给得比较高,TMT企业不好说了,我们看到游戏类的企业在香港表现不好,类似于这样iPO的机会给我们提出了很多退出挑战。
提问:我是来自于深圳的一个创业者,我觉得我们现在创业的投资人投资,对包括刚才讲的科技转化方面的投资可能力度和强度弱一点,对生活类的、90后的泡沫多,是不是有一定关系,我想请教投资人,对区域差异的创业者具体的要求,和增值服务是什么?
艾诚:这个问题问得挺大,什么样的创业者是好创业者?
华平:我先回答她前面的问题,大家的话题就是讨论无线互联网有很多的泡沫,很多高成长的话题。另外,刚才提到很多高科技企业,虽然不在互联网领域,但是有一个很好的创新,有一个很好的增长机会,不同的基金大家的投资风格是不一样的,比如像软银中国,运气很好,第一批就投了阿里,今天有很多股份在里面,一千倍的回报。现在的投资更广了,很多的投资都围绕着高科技企业在不同行业领域的应用,包括TMT,包括医疗,包括传统行业的升级。实际上我们很多主题是围绕着自动化,比如说将来的机器人,不一定在TMT领域里面的投资,只是他们的话题围绕比较广一点。
第二,回答您刚才第二个问题,就是对非TMT一些领域,就是我们投资人看的角度是什么样的?软银中国都喜欢投一些技术壁垒比较高的公司,可能有很多技术创新,有很多技术壁垒,通过技术壁垒来取胜。技术能改变世界,无线互联网是一个技术时代性的东西,从过去30年,真正的创新是技术创新,技术壁垒是我们投资看得很重要的一点,当然还有团队和业务模式等方面。
提问:大家好,我是来自云南的财经媒体,云南企业整体都很焦虑,我代表云南企业来给大家提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云南有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但是同时也是经济欠发达的落后地区,新经济不在这里生长,你们的资本大佬热钱也不关注云南。请你们用你们智慧的思想和宝贵的经验,给云南企业指点一下,云南都是传统企业怎么改变,才能在互联网时代赢得持续的生存?云南在你们的眼睛里面有没有一丁点儿的价值?谢谢。
邵俊:我们也跟云南城投有合作,也有跟云南合作的基金。中国很大,区域化的特征非常明显,很多地方不适合做纯互联网,或者纯TMT的行业,但是这个并不排斥你可以用互联网,用移动互联去把你传统的资源,去用新的模式整合,包括营销,这样可以打开你的区域化边远地区的不足,云南有非常多的资源,云南白药是非常有名的A股上市公司,云南有非常多的药材天然资源,再加上很多矿。
你说这个药材老是放在深山老林里面,通过传统的营销,的确是有欠缺的,云南是比较难打造的,像BAT,或者唯品会,这些是有难度的,如果能加上移动互联网的翅膀,把这些药材这一方面能够打开新的营销模式,我觉得其实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百花齐放的questions:想创业?年龄不是问题上学也不是问题 just do it!
提问:对互联网金融行业怎么看?
提问:跟比较确定的被投项目谈判节奏怎么把握,以及医疗板块过高估值的看法?
提问:众筹对投资界会有什么样的冲击?
提问:怎么理解颠覆,创业是为什么?
提问:问大家一个问题,APP还有希望吗?
提问:对于跨境电商,尤其是进口产品模式怎么看?
提问:各位投资企业的时候,最看重是哪一点,最关键打动你的,或者您决定投资那一刻的点是哪个点?
提问:我想问一下大佬,在投项目的时候,会不会有考虑抢赛道的因素在里面?比如说看到一些报道,知道某个项目后面有大的机构要接盘,可能会先入一点。
提问:我是90后创业者,同时也是一名学生,想问各位大佬,应该把握这个时代,还是应该继续读书,或者读研究生?现在是最好创业的时候,融资最快的时候,我是研究生,应该还继续读吗?
提问:我想问大佬们在投的时候,会不会看创业者的年龄,会不会说90后就思想不成熟,然后没有什么经验?就是在选择要不要创业的时候,也要看大佬要不要投我们?
提问:中国的教育在改革,我是从事教育的品牌,请问对中国素质教育大家能不能给一些意见?我是做情商的,EQ。
提问:问一个问题,就是股权众筹有很多机构不看好,我问一下可行吗?
艾诚:我的问题是你相信什么,结合你刚才听到的若干问题。
郑伟鹤:应该说习主席说中国梦,实际上还是要有梦想的,我在2000年做投资的时候,看到硅谷有一句话,不要与身边精彩的故事失之交臂,包括美国有一个盲人,他说你要想飞的时候你一定要飞,现在在一个创业的年代,我觉得要相信梦想,相信未来。
其中提到了众筹,我最近也关注了这个话题,包括李总理的报告也提到了众筹,VC都不一定特别熟悉这个领域,众筹在报告中就出现了,昨天我们到深圳谈要发展众筹,很多的东西确实在变化,包括类似于互联网,你现在不明白,但是会改变你,逐步让你明白。
艾诚:注意到了,但还不在你的专业范围内。
邵俊:我接着众筹的模式,我个人很明确表明我的观点,众筹绝对不可能颠覆或者说是代替整个VC行业,为什么呢?最主要就是VC行业,跟我们看企业家也是一样的,VC靠的也是人,不管叫大佬,还是属于客套还是尊敬,这帮人的脑袋不只是解决一个资金,更多不是资金,中国是不差钱的。
刚才还讲到了创业的事情,作为一个衷心的建议,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要不要读研究生,你应该扪心自问,脸谱也不是说辞掉哈佛去创业的,当创业准备工作,或者占用你全身心的时间和精力,到了不得不要退学的时候,你就勇敢去做一步,而不是先退学,然后去创业,拿资金,这是本末倒置了。
林欣禾:如果你是90后,我会怎么看,90后有些是比较成熟的,主要是还看他的商业模型,看他个人的性格,如果他是一种心胸比较开放的人,不管是21岁,19岁,23岁我都愿意投。年纪跟成熟度是有一定的相关,我们主要投的接近30岁左右的创业者,因为他们有几年的工作经验。
如果说你想创业,我觉得你应该创业,不要拿学校来做理由而不去创业,也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创业是一个很辛苦,也是一个非常孤单的动作,我当时创业的时候,前面一两年我打电话给我妈妈,我就哭,我也不怕讲这个话,也是非常痛苦,非常孤单的一个生活日子。你真的想创业,你就创了吧,也不要想赚钱,就是创。
我对未来的看法,我觉得未来中国在创业的门槛上面会越来越低,现在创业精神会越来越强,创业的门槛会越来越低,我估计年轻一点的,有一点理想的,那就尽量去创业,不要去找工作,就创业。
华平:刚提到的话题,就是几个行业,比如说互联网金融,我们基金相信互联网金融一定会诞生出一些非常大的企业,不管说是百亿级,还是千亿级的企业出来,因为这是一个太的的行业,同时有巨大的机会。
年轻人在学习和创业之间,如果还在纠结,我觉得就不要创业,或者说这个时间点还不对,我们也碰到很多年轻人,包括一个很简单的案例,就PPTV的姚欣,他在读书的时候,我跟他谈的一个话题,他说他要创业,还在读书,根本没有谈书要读下去,他今天给我钱,我就退学,他已经准备好了。
符绩勋:我先回答创业的问题,我觉得创业本身,你在想做这个事情的时候,第一步先想想你要解决的问题和痛点是什么,不管什么行业,你是金融也好,教育也好,还是汽车也好,你要解决大家没有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个痛点在哪里。
第二,为什么你能做,别人做不了,为什么你能够比别人做得不好,这首先要回答自己的两个问题,只有你自己知道。只有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之上,大家也提到了创业的难度,创业是需要坚持的,所以只有你在想明白,想清楚的时候,你有这个执着,你有这个激情,你才能去坚持,这个坚持很重要。
我再回答一个金融问题,我觉得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一个本质是大数据,我们未来很多的产业你所提供的服务,是基于你所沉淀下来的数据,阿里为什么能在金融上做得好,是因为沉淀了很多中小企业,他们在淘宝上面,天猫上面做生意的数据,所以数据是本质,不仅仅是金融,不管任何的服务业,或者是任何的产业,将来数据是核心。
我再回答主持人问的问题,就是相信什么,我相信移动互联网,我说的移动互联网不仅仅是说APP,广泛一点去想,包括结合软硬件,不仅仅是硬件,因为你要去做一件事情,所谓纯软件,纯网上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其实现在你是可以结合硬件去想怎么去颠覆一些产业,然后找来新的机会。
冯波:无线互联网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所以我建议大家用两个标准来衡量,其实人类社会的进化和进步,都是依靠着两个发动机,一个是自由,一个是高效,只要跟整个社会带来更多的自由和更高效的结果,这都是可以值得去尝试的。至于说创业跟读书的事情,这是一个个人的事情在那里学到更多的东西,每个人的收获都会不一样。如果你是一个陈景润你应该去读书,你是马云,你都应该去创业,什么都不是的话,跟我们一样就做投资,跟我们一样在混。
陈文正:我也回应一下几个问题,第一个是一个很具体的跨境电商的问题,我们投资了环球易购,被人收购了,这个企业就是做跨境电商的,大家对他关心可能去网上看一下介绍,一些关键点可能也会知道。
第二,刚才有一个人问投资人会不会关注创业者的年龄,可能会关注,关注你做的事情是和年龄相关的有多少,实际上我们企业从道理上来讲,是国有背景的,我们投过很多大学生创业,也投过不是大学生的,他一直做得很好的。我们投的更多的是70、80年代这种成功的基础,这可能更多一点。
那么相信什么?一开始我讲泡沫的问题,从互联网这个过程当中,很多获得高收益的都是外资投资人,我们缺少好的退出渠道,我们缺少更多的钱进入这个领域,包括在这个过程当中从资本市场挣了大钱,如果孙正义以前没有挣钱,如果不能坚守阿里巴巴,可能就不会有今天。我觉得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更多的人进入这个领域,更多的创业者来做这个事,国内LP一定也能够享受到那种超级大公司的成长带来的收益,谢谢。
艾诚:我最近在做一期节目的时候,问一个企业家,他说了一句话,这个世界变化很快,但是现在能成的都是那些以不变应万变的人,而是守得住的人。如果说创业者还是投资人,可以觉得此刻变化的世界跟你无关,你就专注做好眼前的事,也许这个路会走得更顺,走得更久,大家掌声响起来,感谢各位嘉宾的分享,谢谢!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周小燕,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412/201412033745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