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私募圈,2016年的8月1日是清理门户的日子。
查阅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以下简称中基协),7月31日共有24742家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而至8月1日14时左右,数字已变为16494家,这意味着有8000家余家“空壳”私募已被注销,这也是继5月份首次清理私募空壳后,史上最大的一次清洗行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公司从基金业协会官网注销后存在,只是不能从事私募基金业务。
万余家私募基金消失
今年2月5日,中基协发布公告要求对三类私募基金实施注销备案。
1、 新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办结登记手续之日起6个月内仍未备案首只私募基金产品的;
2、已登记满12个月且尚未备案首只私募基金产品,在2016年5月1日前仍未备案私募基金产品的;
3、 已登记不满12个月且尚未备案首只私募基金产品,在2016年8月1日前仍未备案私募基金产品的。
此外,想要不被注销还需满足:1.依法及时备案私募基金;2.及时履行信息报送义务;3.按时提交经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4.发生部分重大事项变更,需通过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系统提交中国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法律意见书;5.从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的各类私募基金管理人,其高管人员均应当取得基金从业资格,从事非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的各类私募基金管理人,至少2名高管人员应当取得基金从业资格。
至5月5日,有媒体发现,中基协官网备案的私募管理人数量从四月底的26056家猛然减少至24155家。这意味着,有近两千家私募基金成为了新规生效后的第一批出局者。加上8月1日遭清洗的8000余家,新政实施以来,已有10000余家私募基金被踢出局。而随着不断有新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达到登记手续6个月期限,未来或还不断有空壳私募被清理。
不过查阅中基协官网,至今未备案首只产品的还有4309家,其中登记一年以上还未备案首只产品的有1721家 ,高管人员无证券投资基金从业资格的有7275家,登记一年以上还未备案首只产品且高管人员无证券投资基金从业资格的有936家。
私募基金7月扎堆备案产品,拖延症晚期的觉醒?
事实上,此番被注销的空壳私募实际上也有翻身机会。中基协发布新规时曾表示,被注销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若因真实业务需要,可按要求重新申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但新注册公司耗时耗力,各基金还是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保卫战。战争焦点有三:1.参加基金从业资格考试;2.保壳运动;3提交法律意见书。
基金从业资格考试堪称私募界高考,4月18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官方微信透露,已有57.4万课次从业人员打印4月23日考试准考证。这天的“基金从业资格证”考试,也被视作大佬云集、明星荟萃的大会,要名片、投BP的好机会……史称“中国VC/PE史上最全年度大趴”。
保壳运动更为疯狂,各大券商纷纷推出保壳套餐,诸如“高效的产品设计”、“快速的产品发行”、“无保底”、“只要4000元就可以保牌”、“托管资金200万起”、“100万一条龙服务”等等层出不穷。此外为满足中基协重大变动提交法律意见书的要求,各大律所提供的法律意见书套餐也开始出没。
总之,这些不愿被注销的私募基金在新规发布的几月间,开始垂死挣扎。而根据中基协官网的数据显示,新规推出之后,备案情况也极大好转。目前,私募基金管理人基金产品共有41772条记录,而其中在新规出台(即2月5日)完成备案的共有超13000余条记录,其中,仅7月份就有近5000条记录。
虽然此前有不少私募基金抱怨备案方式繁琐、从业资格考试搞一刀切,但正如此前中基协在公告中指出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众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一些机构滥用登记备案信息非法自我增信,一些机构合规运作和信息报告意识淡薄,一些机构甚至从事公开募集、内幕交易、以私募基金为名的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活动。”不少基金没有实际办公场地和办公人员,只作为空壳,甚至于有做P2P之后跑路的现象。而经过此番清理,行业乱象或能得到些许整治。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谭宵寒,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608/2016080140076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