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行业投资下一个机会:大文娱、工业制造、新材料、新能源..... 行业投资的逻辑和具体打法

作为早期投资来讲,如果是一个很大的趋势,适当的与泡沫共舞,只要是在垂直应用领域有一个很好的生长,我们觉得还是可以的,还是值得的。
2017-12-08 12:57 · 投资界

  暌违2017年,股权投资市场现状几何?哪些经验需要碰撞、分享?2018风往何处?新一年,VC、PE有哪些策略变化?行业里,又将缔造怎样的商业传奇……2017年12月6-8日, 由清科集团、投资界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在京举行,汇集股权投资界巨匠精英,从趋势、策略、行业角度剖析这个时代。

  在圆桌论坛环节,天星资本执行总裁、创始合伙人蔡志明云启资本创始合伙人毛丞宇、 华领集团董事长、总裁孙祺策源创投合伙人文心常春藤资本创始合伙人翁吉义、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熊向东晨晖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晏小平松禾资本合伙人袁宏伟以“行业投资下一个机会”为主题进行了精彩的讨论。

行业投资下一个机会:大文娱、工业制造、新材料、新能源..... 行业投资的逻辑和具体打法

以下为演讲实录,由投资界(微信ID: pedaily2012)编辑整理

  蔡志明:今天是股权投资界的一场盛会,在话题开始之前,首先有请每一个嘉宾介绍一下我们所在机构的情况。

  毛丞宇:我差不多99年入行,加入IDG上海,主要看TMT,还有消费领域,三年前自己做了云启资本,还是关注以技术驱动的方向为主,我们投技术的本身,包括各种数据库,还有传感器,还有硬件方面的,同时也包括技术革新带来的一些商业上的变化机会,三年来我们有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主要是投早期,投了50多个项目。

  孙祺:华领集团一直致力于打造资产、资本为一体,PE+并购为我们的策略,主要围绕着绿色经济、智能工业和消费升级三个方面进行布局,其中在智能工业这一块是我们一个重点,我们想打造一个像整个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方面重点进军的行业赛道。

  文心:策源创投是一支早期的互联网投资基金,2005年成立,总共有三期的美元基金和一期的人民币基金,在过去十多年投资了100多家企业。我本人之前从2003年开始创业,2007年创办了一家公司叫“兰亭集势”,我是2015年加入策源创投。

  翁吉义:我是2005年开始做投资的,常春藤资本以国内的法律依据做人民币投资,我们是2008年设立这家机构。我们是按照美元资金的玩法,现在募集第四期基金,策略主要是做TMT偏早期的投资,投资一些能够给我们带来改变的企业家的创业项目。我们主要是在上海,在企业级服务和人工智能方面更关注一些。

  熊向东:华映资本是创立于2008年,目前有一期美元基金,五期人民币基金,截止到现在我们已经投了100多个项目,专注于文娱、新消费和企业服务,还有互联网金融这四个方向。

  晏小平:晨晖资本算是一个年轻的机构,现在管了三支基金,主要围绕着TMT和消费升级,TMT这个领域还是布局在云计算、大数据、企业级服务的领域,目前投了26家企业。

  袁宏伟:松禾资本是深圳的一家以早期投资为主投资机构。今天的主题是新时代,今年对松禾资本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时代。今年我们陆陆续续在几个重点的领域募集了有超过50亿的规模,其中还有一个就是37亿的第一支投资中后期的基金,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发展的新的台阶。

  蔡志明:现在我们从每家机构的特点出发进行讨论,首先是文化传媒行业,有请熊总给我们分享一下大文娱行业新的趋向,以及华映资本在这个领域一些心得和打法。

  熊向东:华映资本2008年成立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个趋势,整个中国互联网已经发展起来了,但当时互联网上自己产生的内容很少,对内容的渴求又是非常巨大。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认为互联网要实现真正的发展,还是要靠内容产业的推动,所以在华映资本创立的时候,我们就把推动文化内容的价值挖掘,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抓手。

  这两年我们投了跟电影、音乐、网剧网大,还有阅读等相关的一些项目,目前整体发展情况都是非常好的。最近几年我们关注到了一个新趋势,核心是90后成长起来了,实际上现在各方面的消费主力,已经慢慢转移到了90后。华映资本目前的状态也是不断吸纳新的年轻成员,跟上整个产品和内容的变化,找到更好的投资标的。

  蔡志明:刚刚我和文总也有交流,他在互联网这个领域,尤其是移动互联网领域有很深的积累,也有很多非常好的案例,接下来有请文总和我们分享一下体会。

  文心:其实从整体上来讲,策源创投还是定位在早期的投资,互联网是我们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板块,同时我们其实还涵盖了一些包括教育、智能制造,AI、区块链等这一方面的新技术的应用。

  回到今年来看这个市场,其实从整个移动互联网来看,板块性的机会并不是特别多,但市场上一些很细分的领域,我觉得还是暗流涌动,我们观察到了两个方面,第一是移动支付的便捷和渗透率大幅度的提升,导致了在一些垂直场景的消费和领域,产生了非常多的机会。包括我们看到的王者荣耀和爱奇艺,在初创公司里面,包括一些社交游戏,大家关注一下社交榜,有几家新兴公司都在冒出来的,而且他们的数据都非常好的。用户在移动化的场景里面,通过社交,通过游戏,通过消费内容来进行便捷的支付,这个变现的能力是非常非常高的。

  第二块我们关注到的领域是今年很重要的一块,还是在教育行业,这其实就是两个事件的叠加,第一是二胎,再加上(民促法)刺激的红利,刺激了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资源,比如说vipkid,K12有非常多的公司都做了一些非常好的产品,这是我们特别关注的。

  还有最近特别关注的就是区块链,在互联网整个技术结构里面有三块东西,通讯、数据和应用,数据是第四个协议,是对未来虚拟资产定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协议,所以在这一块我们也在积极的布局。

  蔡志明:大家讲了文化传媒,也讲了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这样的领域主要是TO C,现在我们进入TO B领域。常春藤资本的翁总做互联网的投资,也是企业级服务,还有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些投资实践,有请翁总给我们谈一谈。

  翁吉义:我们也是做比较早期的投资,也就是说风险投资,实际上投资的风险是比较大的。LP来承受这么大的风险,他们对投资的回报是有一定的期望,所以我们在风险收益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要看到未来的期望回报要有足够的空间。所以我们自己测算了一下,你投一个项目的时候,如果看不到十倍以上的空间,基本上是不应该去投资的,怎么能够投到一个有足够回报的企业呢?所以我们觉得两个基础,第一个要有技术为根,第二个确实要有很好的外部环境,要有很好的浇花的人,给予足够的阳光雨露。

  我们还是比较重视技术驱动,同时结合中国市场的特点,最好有很好的运营环境和市场空间。大概我们在4、5年前就开始关注这个行业在变化和发展,互联网普及后,互联网对企业的帮助在中国可能渐渐进入了发展阶段,所以我们陆续在法律服务,人力资源服务,财税服务等领域做了一些投资。现在也有一些收获,我们在上海投资了一个票易通的企业,商业模型比较成型,融资规模也比较大,可能会成为一个有标志性的企业。

  云计算,还有大数据发展起来以后,包括算法也在进步,大家都知道人工智能,所以我们两年前可能也就相对来讲这一块,看得比较多,今年也投了一些企业。这个东西热不热?前两天结束的互联网大会,国家重大成果发布14个,可能每一个都在讲人工智能,肯定是热的。这个热度一方面有一定的道理,另外一方面可能会导致投资的价格比较高。

  我记得在05年看过一个美国人写的书,是英文的,大概的意思是一个行业泡沫破裂之后会迎来黄金时代。所以我们作为早期投资来讲,如果是一个很大的趋势,适当的与泡沫共舞,只要是在垂直应用领域有一个很好的生长,我们觉得还是可以的,还是值得的。

  蔡志明:这个领域智能制造,企业级服务和人工智能,特别是人工智能,现在大家谈得特别多,如果让大家做一个选择题,下一个风口在哪里?下一个最吸引眼球的行业在哪里?我想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人工智能,就像翁总刚刚讲的这一次乌镇互联网大会,各个创业者,知名的企业家,包括BAT,还有国际资本,现在都把眼光放到了人工智能领域。

  接下来我们就人工智能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有请云启资本的毛总,因为毛总在人工智能也有很多的实践,非常看重这个行业。

  毛丞宇:这个话题有点大,我觉得确实人工智能大家都在谈,当我们从00年开始看,应该说互联网是一波大的,然后到了07年第一代iphone产生,智能手机带来的又是一波风口,今天的人工智能,应该说一个技术能够广泛的应用,并且是带来一些革命性的突破,应该到各个行业的时候,我觉得应该说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机会,就是说在各个行业里面我们回过头来看互联网,或者看移动互联网,产生了一些巨头型的企业,包括上市的在电商领域,社交领域,还有文化的,还有各个垂直的房车领域,都是在每次大的技术来临的时候,带来了一波弯道超车的机会,使得原来增量新的经济有机会超过原来存在的大的企业,所以这是今天大家在过去两三年里面,虽然有一些小的风口,稍微有一些迷茫以后,看到的人工智能是一波大的机会。人工智能就像移动互联网,还会跟各个行业去结合,会在各个行业有很多的结合。

  我们自己的投资,从技术的驱动,在偏软的方向,AI、大数据,还有云计算结合在一起都是偏软的。同时你往前面看智能手机带来的硬件,因为智能手机批量化的生产,使得很多传感器性能大幅度的提高,成本大幅度的下降,这些模式被用在摄像头里面,现在结合了人工智能智能摄像的产生,和物联网结合在一起,又孕育出了很多商业模式。看我们过去一年在这里面看的时候,我们投了一个企业专门做关系型数据,因为大量的数据产生了以后,需要有新的一种数据库,这种就是纯技术的,还有共享单车每天在高峰期,发生几百万次的交易,原来的数据库不能适应了,他就做这种新的数据库,这是从纯技术层面是有机会的。

  还有利用大数据做征信的,这种是应用型的,不是那么底层技术的。今年比较热门的是新零售,比如说零售售卖机,中国环境里面不能对售卖机进行很好的监管,你的加盟商拿了十罐可乐,拿出了9罐,说只卖了一罐,你没有办法监管。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底层技术的改变,手机移动支付大家都用微信支付,还有支付宝,使得现金改变了,变成了你先收到了钱,你变成了加盟商,控制力就强了。同时这些设备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结合了摄像头对人进行判别,进行监管。我们投了天使之城,要求加盟商每天把这个机器清洗一遍,他有摄像头,知道你有没有把这个数据进行清洗,这一批的城市是四个橙子出一杯汁,就能知道这个橙子汁怎么样。

  还有年轻人更加要求碎片化的消费,即时场景的消费,这种商业结合在一起,出现了这些机会,所以我觉得新零售也好,可能会在消费、娱乐,包括工业互联网,包括教育和医疗等领域都会有很多的机会,我想各位嘉宾可能在每个领域里面都会有自己的专场,每个人都会去深挖自己下一个投资的机会。

  蔡志明:人工智能对于整个行业的社会经济来说,都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那么它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那么在我们团队,以及我本人观察到大量的人工智能项目当中,我就发现两个问题,我估计大家也有这种感受,还是有很多东西它的概念很好,但是这种产业化的前景可能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可能产业化的周期比较长。因为我们搞创投,我们资本介入,最终还是投的是产业,当然最终产业做起来了,我们也才能谋求退出,这是第一。

  第二,几乎所有的人工智能的项目,稍微有一点知名度,稍微成熟一点的项目,我们都发现BAT这些巨头早就布局了,他早就介入了。那么我们在实践当中就发现这些项目它的估值就很高,这就是两个问题,一个是估值的问题,一个是产业化前景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有请晨晖资本的晏总,谈一谈您的思考,跟我们分享一下您的观点。

  晏小平:您刚刚讲的人工智能,确实今年确实太热了,对我们来说,因为我们可能更往底层看一下,更看一些偏比较重的,偏基础的服务,相对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底层服务,任何人工智能最终也是在数据基础上做更精准的算法。

  如果这种模型来看,其实我们更倾向于去看一些垂直行业,一些产业还比较落后,还不够先进的,因为我们觉得今年从产业来看,有两个趋势,一个是云化,就是私有云和公有云,乃至于混合云,这是一个趋势。因为中国的产业都面临着产业的升级,所以这一块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机会,各个产业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内最高的还是金融这些比较好的产业,但是其实哪些传统的产业,像建筑、农业和物流等这些行业,实际上面临着一个巨大的产业升级的需要。

  所以你说到的估值的问题,只能是动态去看,我想更多的在一些未来上怎么去判断,因为从BAT来说,它的布局是有它的逻辑,但是作为投资机构来说,倒逼投资机构只能往前看,BAT下重注的时候,你只能往前面去布局,对投资机构要在AI和云计算,更多要往早期去布局,才能拿到更好的投资机会,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蔡志明:人工智能其实既有消费领域的应用,更多的还是在产业领域、工业领域,接下来我们就把话题进入到工业制造这个领域。我们都讲关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有很多的观点,似乎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的工业化是否完成了,但是我们一直不持这个观点,我们认为过去重化工业是一个时代特征,那么现在的工业化可能是更多的往智能化方向发展,高端的装备制造,以及智能化的这种制造,在这个领域我想有请华领资本在工业领域,在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领域,这是他们的主打领域,有请孙总给我们分享一下。

  孙祺:听到各位发言的时候,我有一种感触,我们心中有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我个人来讲,我不是很喜欢去追一些热点,虽然说我知道追热点可能会在财务投资方面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追热点上面我们可能做得比较少。其中有另外一个观点,我们认为中国的模式创新其实是此起彼伏的,但是中国的技术创新可能这条路走得还是比较艰难的。

  因为我们会可能不管是在德国,不管是在日本,还是在美国,他们在技术创新这一块,在时间容忍上还是财务投资上,是远超于我们国家的。

  我们在工业领域我们看了很多的企业,说句心里话是满怀着敬佩,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家是以技术创新的领域在艰难的行走,我们一直在装备、材料和工业是我们坚持的,作为GP管理方肯定要考虑收益这一方面,所以我们在整个基金投资这一块,我们有三个策略。对于工业领域相对于中早期的项目,我们是用政府产业基金,对于发展型的项目我们是用PE基金,对于相对成熟的项目,我们就会和上市公司合作,用上市公司的产业基金进行合作。在整个工业领域来快,任何的技术装备和材料都是它的基础,如何去增加它的生产效率,从技术创新为基础,然后提高整个的工业效率,这是一直去思考和探索的方向。

  因为我们相信效率是可以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在效益我们要牵扯到智能制造这一块,在智能制造这一块我们也是和一些科研院所,以及和一些上市公司进行这样一个深度的合作。在深度领域当中,在细分当中去挖掘。可能我们在汽车轮胎领域,我们就在思考如何打造一个物联网的细分行业的定位,这一点上面我们还在深耕。比如说我们在工业机器人这一块领域,可能我们就在和一些上市公司合作,是不是对海外这些项目进行一些收并购,以及我们对整个工业发展来讲,因为我一直相信C端这一块可以诞生千亿的公司,如果在B端这一块,在工业生产领域,我们可能会诞生万亿的公司。

  当然一点点的发展,其实以技术创新为源头,以提高效率为中间的发展,到最后才形成工业生产模式的颠覆,我相信这个市场是值得我们期待的。

  蔡志明:孙总您刚才介绍的时候,除了工业制造这个领域,您在新材料这些方面,也是你们的一个重点。那么在新材料领域,你现在看好哪几个细分的领域?

  孙祺:新材料这个行业太细分了,目前来讲我们还是比较看好复合材料这个领域。

  蔡志明:有关这一块,就是智能制造、新材料,松禾资本也是非常重视这一方面的投资,接下来有请袁总分享一下您的观点。

  袁宏伟:松禾资本在投资的过程中,一直都是目光仅仅看在国内市场,总是在国内的需求端去寻找这个技术的源头所在,然后希望把这个技术的源头引入到中国来,在市场需求确定的情况下,你的早期这些材料的投资,可能给大家的确定性就会更强一些。因为毕竟新材料这一块的投资是一个比较漫长的产业链,很多机构应该说很少敢碰材料这一块的。

  松禾资本等于是从90年代末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做材料了,当时也有各种各样的置疑,但是最后证明了这些材料它是可以带来万亿的市场,它的需求和应用特别广泛,市场空间非常确定,只要你把它做出来就可以了。你做的时候,技术在哪里,技术和应用之间的距离有多长,这个是松禾资本特别关注的,除了你有材料这个技术之外,你如果是把它造出来,把它批量生产出来,可能对于我们民营机构来说,还说负担太重了。

  现在有一个很好的趋势,这是一个新的时代,现在有那么多几千亿国有的资金,在背后支持着整个这个领域,只要我们能在前端做出来,我们就不愁退出的机会。所以在材料这一方面,从光启的超材料,还有柔宇的创新材料,我们最近投了魔方等几个新的有碳材料、金属材料的研究平台,或者是合成的研究平台,这些我相信这些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想象空间,所谓的独角兽,我想这里面是很有可能的。而且在他们的应用端,我们现在有了中后期的基金之后,我们在应用端会更多的布局,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整个的产业链,从最早期,一直到中期,能够把它都理解清楚。

  此外,我们还准备跟南方科大一起合作一个旨在去寻找技术源头的项目,这里面有创新的学院,一直到和院校合作的孵化器,一直和政府一起合作和孵化加速的基金,整个一条龙,希望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搜索中国市场需要的材料、技术等这些源头。一个唯一的标准就是他们一定能回到中国来,这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布局。

  蔡志明:袁总讲得是比较全面的,新材料行业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应用面很广,一旦投准了,那么独角兽就太正常不过了。我们也非常重视这个新材料的投资,我们在实践当中,我们是相当谨慎的,为什么谨慎呢?就是从一项新的技术到应用,这里还是有一个时间周期,我们往往讲一个新材料,往往是应用面很广泛,它的下游可能是一个容量很大的行业,这样才有意义。

  但是新材料替代旧材料,下游有话语权的厂商要进行论证的,不敢轻易的采购。经过下游给它批量生产订单的时候,有一个时间跨度。

  袁宏伟:量产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

  蔡志明:很多创业企业有技术,也有团队,看能不能挺到那一刻,可能有一些创业团队挺不过去,资金和团队很多方面不支持。这是一个风险要谨慎的。

  还有这个团队融资能力强,团队也有凝聚力,终于产品在下游通过了测试,产业化的条件也具备了,回头一看,境外跨国公司的产品出来了,人家领先了一步,因为人家这一块可能积累比较多,投入比较多。

  我们觉得我们了不起,但是人家跨国公司进来了,好不容易搞出一个东西出来的,人家也升级换代,这是我个人的一点心得。

  讲到新材料,我们也讲了这些大的行业,新兴行业都讲了,讲行业讲风口,现在还是不能忽视一个行业,就是新能源。其实新能源这个行业早几年就很火爆,从太阳能、风能,到生物质能,到后来的锂电池,还有新能源行业,目前的新能源车仍然被很多人认为是一个大的风口,大量的资本不仅仅是创投基金,大量的并购基金,PE机构都在介入这个领域。

  接下来我有请新能源领域有丰富施展经验的机构,华领基本给我们分享一下,也可以分享案例。

  孙祺:其实新能源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就像已经在二级市场已经有体现的,比如说锂整个产业,包括充满小小置疑氢燃料的产业,还有地热产业。我认为还是应用,应用还是很重要的,应用和成本是非常关键的,假设有一点如果新能源汽车去掉国家的补贴,这一步到来了以后,是不是能在应用市场上进行打开,这是我们要去思考的一点。

  所以说单从新能源中来考虑,我个人认为对于它的投资要相对谨慎。同样的,我们讲一个案例,比如说氢燃料电池,大家都知道加拿大巴莱德,还是日本的丰田,还有德国和美国的研究所,我们一直在寻找,氢燃料电池最难就是加氢站,以及整个应用体积小型化,还有很多延展的技术。如何进行快步的发展,虽然我们也知道上海提出了2020年氢燃料的计划,南通等都要做加氢站的走廊。这需要有一定的冒险精神,同样在技术引进也需要一定的冒险精神。

  我们是不是可以把眼光盯在北欧,我们最近在挖掘瑞典的沃尔沃卡车下面的氢燃料电池的技术,因为我们会发现在技术原理上面我们还是要进行一个多元化,所以我们在多元化的过程中,我们的眼光不管是在美洲,还是在日本,还是在欧洲,甚至包括北欧一些科研所我们进行一些技术性去挖掘。技术挖掘以后无非就是跟应用的结合。新能源整个汽车这个板块,它是面临着一个蓬勃的,未来充满想象力的平台化市场,整个汽车的生产制造,可以带来不管是材料,智能工业,包括各项技术,包括附属平台。所以我觉得整个的汽车板块,应该准确来讲是未来具有想象力场景的产业。

  所以我们认为在新能源领域,我们还是认为以技术为探索,还是要紧紧结合应用,并且抓住最大的应用场景,来回推整个技术的发展。

  蔡志明:讲到了这么多的行业,我想还是要回到人类自身这一方面,以人为本。那么从投资的角度,围绕人的需求,围绕着消费,围绕着一些服务行业,这永远的朝阳,永远的大行业,今年证券市场所谓漂亮50,核心蓝筹,喝酒吃药,回到这个话题。松禾资本在医药医疗领域也是非常看重,也有很多知名的投资案例,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袁宏伟:松禾资本在医疗方面的投资,也是源于我们早期投资派生出来的一个先行业的布局,早期我们投了华大基因了以后,就对整个基因技术相关的这些产业链,就在去年的时候,开始做了一个布局,我们发了十亿的精准医疗这样一个基金,专门投资和基因技术相关的,有药,有检测设备,还有耗材这些方面的机会。

  我们发现精准医疗这个领域可以容纳的资本非常多,可以找到的机会也非常多,大家可能看到的就是说有一些原研药和创新药,估值会很吓人。如果是按照国内IPO标准来说,它可能会退出的机会相对来说少一些,但是在美国你只要是经过了一定的阶段,一定的里程碑都有退出机会,不一非得等到你盈利了,要做出来了,或者这个药已经全部都通过了测试,所以我们在这个领域今年算是一个投资重点。

  蔡志明:我们的话题比较散,涉及到各个行业,新时代下,新形势,新策略,新行业,天星资本愿意和在座的各家机构,以及在座的各个机构,各个投资人朋友,携手合作,以我们创新的精神从事创投行业,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712/424244.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