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新能源新材料的跨界融合:会催生很多新的行业和机会

国内首家投资维度的企业评选——V50风云榜、新芽榜也将现场决出年度榜单。该榜单已陪伴创业者十三年,被誉为“行业投资风向标”。
2018-09-21 07:39 · 新芽NewSeed

  由清科集团、投资界、新芽主办的2018中国创业武林大会于2018年9月18-20日在北京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本届大会设立包括人工智能、企业服务、高端制造、新零售、泛娱乐、金融科技、医疗科技与器械等在内的16场行业视听风暴,横跨3大热门领域、万家精品项目以及百余家参评机构与行业媒体的强力支持下,汇集各领域*的知名投资人和创业者进行一年一度行业的灵思碰撞。

  此外,国内首家投资维度的企业评选——V50风云榜、新芽榜也将现场决出年度榜单。该榜单已陪伴创业者十三年,被誉为“行业投资风向标”。

新能源新材料的跨界融合:会催生很多新的行业和机会

  在圆桌论坛上,启赋资本董事长傅哲宽、清科产投总经理蔡志泉、天创资本合伙人、节能环保投资板块负责人侯建荣、诺菲纳米CEO联合创始人姜锴、青域基金管理合伙人林霆、力合资本创始合伙人总裁唐立新、君磁科技董事长王新安、博将资本管理合伙人张炜共同探讨了“新能源新材料的跨界融合”。

  傅哲宽:大家好,这个论坛今天主要探讨一下新材料、新能源和一些产业的跨界融合。首先请各位嘉宾介绍一下自己和所在的机构。

  蔡志泉:清科产投主要是做中后期投资,其中新能源、新材料是我们主要的投资方向,另外新能源车、智能网联、材料在军民融合产业应用等都是我们的投资方向。

  侯建荣:天创资本是一家老牌的投资机构,成立有十几年,最早隶属于天津科委体系下,2006年我们做了民营化,投了80多个项目,现在有十个左右的IPO项目。我们投的主要方向包括互联网、医疗、文娱,我是负责环保和新能源板块,在这个板块已经投了十几个公司。

  姜锴:诺菲纳米是一个纳米材料公司,现在专注于纳米银材料,这种材料目前应用在智能教育、智能建筑、智能汽车包括太阳能。

  林霆:青域基金是一家专注于生态环境领域的VC/PE基金,和新能源、新材料相关的就是我们在能源领域有各种可再生能源,传统能源的清洁使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跟能源相关的投了各种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以及交通节能等等;材料方面我们就会看一些环境友好的材料。

  唐立新:力合资本是清华大学研究院旗下一个专门投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基金,从电池回收到能源互联网,从汽车电池到车载互联网的人机交互,还有汽车整车部件都是我们关注的方向,我们都在做全产业链的投资。

  王新安:君磁科技的产品分三个板块,新一代永磁材料,这个材料它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实现电子器件向小型化、轻量化、高性能发展。第二个方向是因为我们现在的马达越来越快,向着高频、高转速的方向发展,传统的上游材料在高转速板块没法使用,所以我们适应了这样一个发展方向。第二个板块我们做稀土软磁材料,我们是全世界*家提出了稀土软磁材料的公司。第三个板块我们是做雷达衍生材料。

  张炜:博将资本从2004年成立以来累计投资85亿,主投的领域是新材料、大健康领域。

  傅哲宽:启赋资本是一个VC机构,主要投两个方向,一个是新材料,这是我们的主要方向;还有一个是产业互联网。下面跟大家探讨*个问题:新能源现在是一个热点,它的应用比较广,未来的前景也是非常大,究竟新能源能用在什么样的方向?

  蔡志泉:现在我们看到的新能源,主要指跟电池相关的,新能源的投资主要是围绕着电池技术的革新,以及围绕新能源汽车,围绕着车的应用,包括未来的智能网联一系列的应用。另外一个是指储能领域这一块。

  林霆:我们理解的新能源是太阳能。作为青域来说,我们关注更多的是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我们都投过太阳能、风能、生物智能,甚至包括地热,用热泵产生的能,我们也看过类似于更新的能源产生技术,长期发电我们都有投。每一种孤立的能源产生形式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你要和实际使用场景结合起来,要气候特点、地理特点、产业链特点等等,来设计一种综合能源的使用方式。第二个,你还必须有网络的基础设施,因为很多能源的使用是通过电的形式来体现,必须有围网,配电网等等网络基础设施。

  唐立新:我们更多是投新能源在行业的应用,比如新能源汽车,实际上新能源汽车跟智能网联汽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动力方面,一个是从智能系统和智能网联,新能源在汽车产业当中的应用,这几年成长速度非常迅猛。一辆汽车本身所涵盖的应用很多,包括电子、材料,我们在这个当中做了一系列的布局,我们投资是按照生态,更多是沿着产业做产业重度的投资和深度孵化,和产业链的产业巨头进行合作。

  侯建荣:新材料方面,我们看光伏,我们投的电池企业现在都是用单晶硅来做高效电池。我们先把行业细分以后更细分,从新能源行业细分到光伏行业,光伏行业细分到材料里面,在细分里面我们去找最创新的点。

  姜锴:新能源、新材料这个事情已经讲了十多年。十年前,我做了一个发改委和美国能源部联合的项目,一块来看太阳能、风能高压电网、电动车、电池等所有新能源的发展,当时我的一个观点是这些新能源、新材料面临三个问题:*个是国家安全问题;第二个是商业利益问题;第三个是人类的社会环境问题。

  傅哲宽:我们国家虽然是一个材料大国,但所有的关键材料,基本上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上。另外一个方面,有很多贵重的原料在中国,我们把它卖掉,再买回来,这是我们中国产业发展的痛点。

  王新安:我说说我的体会。稀土的主要功能就是生产稀土磁性材料,我们做的项目是中国在磁性材料原创的自主发明材。这十年来,我们从事这个行业,刚开始那几年大家一定要甘于寂寞的生活,在你的前几年,各位投资人不会投你,你就静下心踏踏实实做你的事情,不要相信各种商业模式,就做你自己的事,选好你切入的点,建立一个真正强大的科研团队。

  张炜:我自己本身是做半导体出身,一开始做的是半导体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半导体在很早就已经成为我们国家进口的品种,最核心的东西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后来才慢慢有自主品牌出来。这个过程中我也做过两次创业,后来我一直在想,在创业之后我要做投资,半导体领域是我最想投资的领域。在现阶段我们也在相信从募资的两个层面,一个是通过基金接基金的方式,第二个通过专业的人员引入这个领域加大这个领域的投资。

  傅哲宽:确实,新材料行业的投资,*个是长周期,基本上都是八年到九年,还不一定有比较大的回报,要有耐心。后面我想跟大家交流一下,材料是各个行业的基础,我们所有的行业都离不开材料,那能源也是各个行业的基础,它为行业提供发展的动力,所以我们想探讨一下新能源和新材料的跨界。

  蔡志泉:材料是一个支柱,材料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柱,从部分和系统的角度来看,材料是构成一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都知道,之前中国人做的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就两百公里,而特斯拉做一款车电池能跑五百公里,就是材料的成本不同。最近半年,我看国内主流厂商也是不断向国外学习,提升我们的技术,*个是调整材料的成本,材料的变化会导致整个下一轮产业的变化变得非常快,会带动整个下游产业发展的速度,由此带来整个行业的变革。我认为材料变化最终的结果就会导致整个结构调整,会催生很多新的行业和机会。

  侯建荣:我的理解是这样,你做一个好产品,就像炒一盘好菜,先买比较新鲜的原材料。举个例子,还是我说的光伏,我去买德国产的整套设备,我把以前退休的工程师请过来就能弄了吗?没有材料,就是卡住咱们脖子的地方。

  姜锴:我讲一下未来哪些行业会对未来产生影响,看好三个行业。*个就是汽车行业,随着自动驾驶的到来,汽车就是一个移动的房子,人们在移动的房子里面休闲娱乐办公,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所以未来十年材料对于汽车的影响巨大。第二个是未来的智能建筑,我们在玻璃上可以有磨材的形式把热挡出去或者是把热吸进来,这样写字楼的能耗至少降低30%至40%,也可以把隐私膜、调光膜作为会议室的隔断,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第三个是新能源的行业。在新能源里,我想强调一点材料和设备是密不可分,。

  林霆: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新材料和新能源有什么跨界的结合?从宏观的方面来讲,新能源的上游肯定是材料,但是新材料的制造,生产过程也离不开新能源;从微观的层面来讲,能源其实是能量的形式,能量在微观层面也是存在的,正是因为材料结构的变化,才会产生能源,你要深入到分子结构、原子结构,再去探寻这些能源。

  唐立新:材料跟能源是非常紧密的结合。从车的角度来看,现在所谓的新能源像三元锂电并不能产生能源,就是储电和放电的过程,实际上未来的燃料电池才是真正有清洁的动力,所以材料变成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包括铝合金、高分子材料,使得车变得越来越轻,现在基本上是这么一个情况。

  王新安:从历史上来看,材料的发展历史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在选择投资项目的时候,一定要以世界的视角来看这个行业,看这个项目,千万不要从中国的市场看问题,我们做材料行业的时候,发现在国内很先进,但是如果放眼世界真的是这样吗?这就是我对同行的建议。

  另一点这个行业对高校创业是有偏见的,很多人说高校创业成功不了,我在这儿稍微更正一下,高校这些老师在基础技术、核心技术方面还是有优势的,不能一概而论地说高校创业很难成功。你们投资一个项目的时候,看他科研团队的时候,*个看他有没有核心技术团队,第二个看他有没有工程化技术团队,这两者有机的结合才能稳健的发展。

  张炜:我说几点,*个中国是全世界最希望建立起自己独立一套体系的国家。第二个在过去三十年,其实虚拟GDP已经把中国GDP拉到了第二。科技改善生活,这一点大家都已经感受到了,在未来只是一个巨大的趋势,从这三点我们都可以看到,这里边有一个核心的东西,无论从虚向实还是科技本身,它对新能源、新材料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傅哲宽:未来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智能化;第二个是万物互联。智能化也好,万物互联也好,都需要大家关注续航能力,续航能力需要好的能源来支持我们万物互联的世界。新材料、新能源的创新是未来创新核心的基础和动力,这也是我们今天共同探讨的话题。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新芽NewSeed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