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3年收10亿,普陀山悄悄改名重启IPO

一石激起千层浪。2018年4月,普陀山因“佛教商业化”争议被迫撤回IPO申请。此次重启IPO,有网友感慨:“菩萨的归菩萨,资本的归资本,可好?”
2019-04-06 15:42 · 投资界 Rica

时隔一年,曾因巨大争议被迫撤回IPO申请的普陀山旅游重回大众视野。

近日,据证券时报的消息透露,更名后的舟山旅游经营发展一切正常,未受此前IPO风波影响,并且正与上级相关部门对接沟通,准备重新申请。

一石激起千层浪。2018年4月,普陀山因“佛教商业化”争议被迫撤回IPO申请。此次重启IPO,有网友感慨:“菩萨的归菩萨,资本的归资本,可好?”

两度折戟后,悄悄改名重启IPO

“佛系”企业的上市经没那么好念。宗教与资本之间的鸿沟,远比想象中更难以僭越,这点恐怕普陀山旅游深有体会。

舟山有普陀山,最为人熟知。它位于舟山群岛东南部,是全国首批确定的4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与五台、峨眉、九华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古人誉为“海天佛国”。

根据招股书,普旅股份是一家综合性旅游服务企业,设立于2008年,由舟山市国资公司、普陀区国资公司和普旅集团发起。普旅股份背后有着雄厚的国资加持,舟山市国资委通过普发集团控制公司58.04%股份,通过舟山汽运控制公司13.79%股份,合计控制公司71.83%股份,是公司实际控制人。

早在2012年,普陀山旅游的上市筹备工作就已经开始,2017年6月首次递交招股书后排队9个月等待审核,又在短短半个多月内剧情发生大反转。

彼时,普旅股份在证监会官网预披露,拟申请于上交所上市,募资规模初定6.80亿元,主要用于发展温泉、滨海、海岛、养生等休闲业务。但时隔几日却遭到中国佛教协会公开批评,称其有将“佛教商业化”之嫌。

中国佛教协会官网发文指出,普陀山旅游的上市业务“虽然表面上未涵括寺院等佛教资产”,但普陀山与佛教不可剥离,以“普陀山”名义上市,也有违国家刚刚出台的宗教法规和政策。

重压之下,2018年4月18日,普陀山旅游冲刺IPO的进程按下暂停键,但是更名却在悄悄酝酿。

舟山政府曾公开为其“背书”: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申报上市,是深化舟山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明确指出,上市资产纯属企业经营性资产,不涉及任何宗教资产,生产经营活动也不涉及任何宗教场所。

在舆论发酵、全民热议背后,舟山国资委也站出来讲话:我们也反对宗教的炒作,坚决不用普陀山上市A股。意思是,如果上市审核通过,在提交股票名称审核时,会用其它的名字来代替普陀山。

3个月后,普陀山旅游宣布撤回IPO申请,并已就公司名称使用、业务范围规范等方面整改完毕,后续上市工作仍在筹划中。为了再度冲刺上市,普陀山旅游更名成了舟山旅游。

3年营收超10亿元,索道毛利率达90%

普旅股份对普陀山“重度依赖”,其所有业务均围绕普陀山的旅游资源展开,掌握着普陀山风景区多项经营权。

2011年至2012年,普旅股份曾先后对索道公司、客车公司、吉祥香业和客运服务进行了收购,扩大业务版图,但其主要经营区域仍位于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内,业务涵盖旅游客车客运、旅游索道客运、旅游水路客运、香品生产销售、旅游商品销售、旅游配套服务等。

招股书显示,2015-2017年,普陀山旅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57亿元、4.32亿元和3.8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为9510.1万元、1.14亿元和1.13亿元。

作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旅游一向火爆。招股书显示,2017年普陀山景区(不含朱家尖景区)接待游客857.86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4.43%;朱家尖景区接待游客764.14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7.93%;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合计接待游客人数合计达1622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6.05%。

目前,普陀山旅游的营收主要来自旅游运输服务,占比高达总收入的82%。索道成为了最赚钱的业务,每年贡献过亿营收,毛利率为90%左右。

烧香成为游客去普陀山必不可少的项目。近几年,作为普陀山旅游的主营业务之一,吉祥香业的销售收入呈上升趋势。2015-2017年,连续三年为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总额贡献约8%的占比。

值得注意的是,普陀山的门票收入并未计入拟上市主体普陀山旅游,这与监管政策有关。

2006年国务院出台《风景名胜区条例》(国务院令第474号),其中要求,风景名胜区门票由管理机构负责出售,门票收入和风景名胜资源有偿使用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不得将规划、管理和监督等行政管理职能委托给企业或者个人行使。自此条例实施以后,景区门票不能作为上市主体的收入。

2012年10月,国家宗教事务局、发改委、工商总局、旅游局、证监会以及文物局等10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处理涉及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明确规定,“不得将宗教活动场所作为企业资产上市。”

寺庙上市是伪命题?

“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虽然宗教活动场所不能作为企业上市资产,但四大佛教名山都以旅游公司的形式,变相谋求上市。

与这四大佛教名山“沾亲带故”的企业,有一半早已踏入A股市场,而另一半也正在路上——峨眉山A早在1997年已上市,九华旅游于2015年上市,五台山也曾明确表示将筹备IPO,但目前尚未公布招股书。

1997年就上市的峨眉山A,是四座佛教名山公开财报中营收最多的。2015-2017年,营收均为1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96亿元、1.91亿元、1.96亿元。门票收入的规定,对上市多年的峨眉没有约束力。2017年总营收中,峨眉山门票收入占42.44%,客运索道收入占26.92%。

没有将门票收入计入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的九华旅游财报则显得有些弱势。九华旅游2014-2016年营收分别为4.11亿元、4亿元、4.0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598万元、7191万元、7472万元。索道缆车、酒店、客运是九华旅游的营收主要来源,合计占总营收85%以上。

除了已经上市的这两家企业之外,2009年少林寺“被上市”的风波更让人印象深刻。

此事也让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久久不能忘怀。他在《我心中的少林》一书中谈到:2009年,是社会对我关注度很高的一年。但那年真正使我感到棘手的是少林寺“被上市”的事件。

在少林寺的发展方向上,遇到原则的问题,少林寺是不会让步的。比如,少林寺上市这个事情。纵观世界各地的宗教场所,信众出入是从来不收门票的,也没有拿宗教场所进行上市的。他坦言:“当时,我表面不得不平静,但内心确实非常焦虑:少林寺上市的可怕程度,比1928年火烧少林寺还要厉害!”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2年,国家宗教局等10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处理涉及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明确叫停将寺庙道观等宗教场所打包上市的做法。当时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官员曾表示,五台山不再考虑上市。

一位不愿具名的律师也对投资界表示,“将来上市的绝对不包括寺庙,宗教是不能上市的,而如何评价宗教场所和旅游企业的离合关系正是这场争议的焦点。”

当资本的目光投向佛门净地,外界忍不住叹息:阿弥陀佛。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Rica,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904/441968.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