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收割焦虑,成就了这位415亿身价的77岁女富翁

公考培训业务属于一种典型的逆周期业务。当社会就业压力越大,就会有越多的人选择参加公考,进而造就了中公教育这样的培训龙头。
2019-10-28 09:54 · 微信公众号:阿尔法工场 林晓晨

两周前,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19胡润女企业家榜》。榜单TOP10中*新晋者,名为鲁忠芳。

她是中公教育(SZ:002607)*大股东,身价415亿, 77岁。

来源:《2019胡润女企业家榜》

对于这位陡然上榜的高龄女富豪,公众知之甚少。甚至在公开渠道,亦很难查询到她的更多信息。

从默默无闻到一朝天下知,鲁忠芳的财富奇迹里藏着怎样的故事?

母凭子贵

从履历上看,鲁忠芳一直在吉林省通化市农药厂工作。直至1993年退休,其半生从事的事情,几乎与教育行业没有半点关系。

而最终,她却凭借一家教育培训公司而跻身财富榜,难免让不知内情的人感到匪夷所思。

实际上,鲁忠芳的财富累积,对应着一个母凭子贵的励志故事。

今年2月20日, 号称“公务员考试*股”的中公教育,借壳亚夏客车正式登陆A股。鲁忠芳身价亦由此一夜水涨船高。

根据中公教育2019年中报显示,鲁忠芳合计持有25.2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1.36%,是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同时鲁忠芳与公司第二大股东李永新为母子关系,系一致行动人,二者合计持有中公教育的股份接近60%。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从公开信息来看, 2010年3月,刚成立不久的中公教育进行了*次增加注册资本,直接由50万元增至1000万元。其中鲁忠芳以现金方式600万元,认购了60%的股份。

令外界感到疑惑的是,中公教育本是公司董事长杨永新一手创立。但在公司成立初期,杨永新虽然直接操盘整个公司,但却并不持有任何股份。而其母只是一个普通的退休女工,究竟如何来有600万元巨资投资一家教育公司呢?

众多蛛丝马迹已经让事情的真相几近浮出水面:鲁忠芳系为儿子代持。

杨永新为何不自己持股?他是有苦衷滴。

通过翻阅此前对杨永新的访谈可知,中公教育并非他*次创业,他曾在早期与同学合伙创办“北京象牙塔信息技术中心”,并且其本人担任了法人。

据杨永新说,“象牙塔”可以算得上是其*次真正的创业经历,用东挪西凑的3万元钱做启动资金,以600元的价格在北大附近租了一间仅为6平方米的房屋,进行大学生技能培训,并收获了*桶金。

后来在2001年的时候,杨永新的团队开始转型涉足公务员培训领域,并且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不过早期注册的“象牙塔”公司因为未及时年检,在2008年被吊销了营业执照。

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法人,在三年内不得担任任何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股东。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巧合的是,鲁忠芳投资中公教育的时间为2010年,恰好处于李永新被禁止担任公司管理人员和股东期间。因此不难推论,鲁忠芳大概率是代子持股。

李永新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一步步将中公教育从名不见经传,打造成公考培训机构的老大,最终登陆资本市场。都说养儿能防老,鲁忠芳则告诉我们,养个好儿子还能致富,甚至是进入富豪榜TOP 10。

收割焦虑

中公教育的核心业务则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和教师等公职类招录考试培训,属于这一细分领域的*龙头。上市以来股价一路走高,如今市值已经超过1100亿元,直逼老牌培训公司新东方

从数据上来看,过去三年,中公教育无论在营收上还是净利润上都呈现出了高速增长的势头:营收规模提升了3倍,公司的净利润翻了7倍。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这种迅猛势头在2019年仍在持续。中报显示,中公教育上半年营收36.37亿元,同比增长48.79%,净利润4.93亿元,同比增长132.18%。

很大程度上,中公教育业绩的不断飙升,折射的是当前年轻人择业的焦虑。

201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834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工作的竞争也将更加惨烈。诗与远方固然美好,但在日渐加剧的宏观经济波动中如何求得一张长期饭票,更是眼下多数年轻人甚至是中年人的实际需求,也是*的焦虑。

中公教育恰恰聚焦了这种需求,收割着这种焦虑。

我国有句老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通观中公教育的盈利模式,则是反其道而行之——以焦虑为出发点,并不关注长期的技能养成,只关注客户的实际需求。

登陆中公教育网站可知,其针对公务员的培训课程根据类别不同,大致设置了“深度”“精品“行测专项”“申论专项”“冲刺”“封闭” “模考”“全程”“一对一”等10余种。

价格从480元到4800元不等(一对一则更高)。如此收费标准并不算便宜,但慕名而来的学生仍趋之若鹜——2018年,仅接受中公教育面授培训的学生即达119万人次,育累计培训人次则达230.79万。

数据来源:公司报告

针对通过特定考试的培训能够给考生带来什么长期的技能吗?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如果考生不参加培训的话,那么最终能够成功突围的概率也将大大降低:

因为不知不觉之中,公考的竞争已经从考试延伸至考试前的培训,考生报名培训班也几乎成为了必须的过程。

中公教育作为中国*的公考培训机构,从其一路走高的利润与市值来看,无疑是这一趋势的*直接获益者。

业务揭密

非亲历者,可能会对公务员培训模式与作用理解得并不真切。笔者为此曾自费深度调研,参加了中公教育的事业编面试班,切身的感受了一番当代年轻人的焦虑。

调查纪要如下:

【1】核心客户构成。

公务员考试培训占比中公教育半壁江山,所以核心客户多以应届毕业生为主。

公务员和事业编的考试主要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阶段,面授课程囊括了笔试和面试两大流程。

其中,面试班一般为通过笔试后的考生,其总数量与招考岗位数成比例。多数报考笔试班的考生也都报考了面试班。

【2】培训课程的价值。

就参加面试培训班而言,很多参加面试培训的学员都是*次通过笔试,对于事业编的面试没有任何的经验。而中公教育的面试班交给学员完整的面试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并帮助学员实现面试模拟(笔试班同理)。

此外,为了能够帮助学员获得更高的分数,教辅老师还会帮助同学进行押题,提前想好很多问题的答案,尤其是面试阶段。

【3】业务体量。

由于公务员和事业编进入面试的人员数量主要与招聘人员数量密切相关,一般为1比2或1比3。

不过,笔试培训的受众面则不受招聘岗位数的限制。

【4】培训耗材。

中公教育的财报中是不存在存货的,其培训的主要成本为教辅人员薪资以及相应的场地,高端的培训班还会为学员提供食宿,实现封闭式的培训。

以上,我们便可对中公教育投资逻辑(业务逻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公考培训业务属于一种典型的逆周期的业务,当社会就业压力越大,就会有越多的人选择参加公考,进而推升其营收与盈利能力。

放眼未来,在笔者看来,中公教育提升业绩的方式主要有三方面:其一是进一步提升面授学员的渗透率;其二是大力发展营收占比较少的线上业务,但与动辄数千元的面授业务相比,线上培训业务的单价就要低得多;其三就是继续丰富需要面试的职业培训种类,竭力提升天花板。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阿尔法工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

看了这篇文章的用户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