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互联网大佬打脸史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观点、输出情绪、回应质疑、摆平危机。
2019-10-11 09:50 · 微信公众号:36氪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是一部由大佬撑起的奋斗史,也是一部由大佬主演的打脸史。

和传统行业不同,互联网行业日新月异,从业者趋于年轻。马云唱起了摇滚,马化腾跳起了嘻哈,李彦宏搬出了架子鼓,这让他们在大众眼中的形象更加真实亲切。与此同时,大佬们乐于登台演讲,表明决心,输出观点。

但俗话说,言多必失。大佬们在开始表演的同时,免不了出现局面反转以至被打脸的尴尬处境。

比如,雷军曾公开表示小米只做高端机,话音未落就推出了低端机型;马云曾拍着胸脯说不会涉足游戏,但阿里最后还是成立了游戏事业群;贾跃亭出走美国后,“下周回国”已经成为行业笑梗。

让互联网大佬停止发声是困难的。他们或出于主动,或因为被动,即使来自不同行业,处在不同企业发展阶段,都陆续踏进了同一条被打脸的河流。

他们的故事各有差异,打脸的过程却有一些共性。我们将之总结为以下四个类型:张口就来显个性、死不承认杠到底、兜售情怀假正经、狂放烟雾收渔利。

张口就来显个性

代表人物:雷军、罗永浩

中国互联网是一个粉丝文化盛行的行业,即便是企业家,也有机会能成为跨界网红。小米创始人雷军,就是抓住了互联网的特性和用户心理,让小米一炮而红。而雷军本人也颇具个性,凭借 “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等雷人雷语,成为企业家网红。

张口就来,个性十足,这让雷军在收获粉丝的同时,有时候也会出现翻车。

2012年4月,有千万粉丝的大V雷军,在微博辟谣小米要推出899元的低配版手机,称“小米专注在高性能高性价比的发烧级手机,认认真真把高端手机做好就够了,不考虑中低端的配置”,同时还@了小米官方,以表明决心。

然而一年后,小米就发行了Redmi红米,主打中低端市场,坚持*性价比路线。这款产品甚至在2019年1月被小米宣布独立,金立集团前总裁卢伟冰加盟小米,被任命为小米集团副总裁兼红米Redmi品牌总经理。

和雷军一样被打脸的还有锤子手机创始人罗永浩。

相比雷军,罗永浩更能“张口就来”,锤子手机的发布会,被业内调侃为罗永浩的“单口相声”。台上好几个小时的演讲,就像一场精心设计的脱口秀,而他频繁曝出的金句,更成为日后传播的一大亮点。

锤子的*款产品Smartisan T1,最初定下了3000元的高价。在发布之前,罗永浩在微博表示,“如果低于2500,我是你孙子”。

根据他的计划,这是一款定位中高端的产品,他特地强调,“我特别反感有的手机厂商在新品上市时定一个高价,之后很快又会降价的做法。我们的这个价格会一直坚持整个产品周期,除非下一代产品上市,前一代需要清理库存了,才有可能降价”。

然而T1上市不到4个月,价格直接从3000元降到1980元,不仅没坚持到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下一代产品的影子都没出现。

这或许是手机行业的共性。言论的更新进度,永远跟不上产品的迭代速度。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太快,产品定价跟不上市场需求。在业内人士看来,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则是,雷军和罗永浩都高估了自身产品的高端号召力,低估了下沉市场的爆发力。

对于产品人而言,这并非什么大问题。大部分情况下,粉丝也不会因为大佬“言行不一”而对他们进行指责。毕竟,只有做出好产品,才是最终对用户负责。

死不承认杠到底

代表人物:周鸿祎、贾跃亭

张口就来是个性,但能否坚持就是另一回事了。互联网行业流行“硬扛”,一条道走到黑,我自不管不顾。

如果说,雷军式打脸,还夹杂着产品人的淳朴和个性,那么周鸿祎式资本运作,则带有一丝暗中操作的意味。

2015年6月,360宣布从纽交所私有化。私有化历时一年多,周鸿祎抵押了360大楼和“360”商标进行贷款,并从招商银行拿到了7年期30亿美元贷款。

私有化完成后,A股市场冒出一批“360私有化概念股”,市场流传着一批360的借壳名单。在借壳方案公布之前,周鸿祎在多个场合告诫大家不要听信传言。总之,就是不承认360将会在A股借壳上市。周鸿祎当时是这样回应的:“谣言太多,我们没有任何资本方面的考虑,没跟任何人谈(借壳上市)。”

对于精明的商人而言,不必在意外界的传闻和谣言。就像周鸿祎,即便外界传言满天飞,他仍能心平气和辟谣。在辟谣时,一定要态度坚决,“太多”、“任何”等字眼,是周鸿祎辟谣时出现的高频词汇。在一口咬定的同时,行动速度也很重要。

2017年11月,A股上市公司江南嘉捷发布360借壳公告,360借壳回A股的消息坐实。随后,360在短短一个半月时间内,迅速完成了从重组方案发布到停牌上会、等待过会的全部准备工作。而在360之前,私有化回A股的巨人网络用了近4个月,分众传媒用了两个半月。周鸿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一出资本大戏操作得滴水不漏。

虽然前后被打脸,周鸿祎却一点不亏。从美股退市时,360的市值约为93.38亿美元,折算为人民币约626亿元,如今市值为1664亿元。

贾跃亭也同样被打脸。但他被打脸的同时,还裹挟着投资人的无可奈何。

乐视危机爆发后,贾跃亭在2017年7月4日出走美国,在国内留下百亿规模的债务。当时贾跃亭说:只是短期出国,一周内就会回来。乐视方面对外的说法也是:“贾总将于近期回国,极有可能在一两周内,具体时间根据美国事宜进展而定。”

7月17日,乐视网2017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召开,贾跃亭并没有出现,由孙宏斌坐镇。相反,现场出现了大批供应商讨薪。随后的几个月,乐视被曝出IPO财务造假,贾跃亭的对外口径变成了“暂时不回国,回了之后来不了美国,FF就垮了”。

12月25日,证监会发文要求贾跃亭限期回国,配合解决乐视网问题,处置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在那之前,贾跃亭已经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但贾跃亭并没有理会,时至今日,贾跃亭“下周回国”已经成为一个谜。

总之,我自我行我素。在一些特定情况,对于大佬而言,不承认、不理会、不言语,是一把公关利器。

兜售情怀假正经

代表人物:马云、罗振宇

互联网时代,是个情怀泛滥的时代。上至互联网大佬,下至一线销售,都总爱拿情怀说事。没点情怀,这年代都不好意思出来创业了。

马云算是非常有情怀的大佬了。在阿里巴巴早期,他就宣称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2010年6月,马云在一次工作汇报中表示,游戏不能改变中国,孩子不能都玩游戏。“游戏我们一分钱也不投。人家投,我们鼓掌,但我们不做,这是我们的一个原则。”

在马云说这番话的时候,马化腾和丁磊还在靠游戏业务,养着其他创新业务团队。游戏是腾讯和网易的主营业务,也是因为这一点,这两家公司承受着来自广大学生家长的质疑。马云则站在道德制高点,云淡风轻。

2014年1月,阿里巴巴数字娱乐事业群总裁刘春宁在2013中国移动游戏产业年度高峰会上表示,阿里将推出自己的手机游戏平台。消息一出,马云面临被打脸的风险。2017年9月,阿里大文娱直接成立了游戏事业群,下设开放平台事业部和互动娱乐事业部。此外,阿里大文娱还宣布全资收购由网易前COO詹钟晖等创办的简悦,开始下注游戏产业。

至此,马云一度宣扬的情怀,也彻底烟消云散了。毕竟,在商业利益和同行竞争面前,曾经说过的话,就让它去吧。

如果说马云这类*大佬离大众还有些遥远,那么罗振宇这类善于捕捉用户心理的“大师”,则更善于贴近广大群众。罗振宇一手情怀,一手焦虑,将知识付费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一开始还有点情怀,想要安安静静做一个自媒体,但做了会员以后,罗振宇摇身一变成了精明的商人。他为无数渴望进步并日益焦虑的都市青年,精心熬制了“知识配方”,明码标价公开兜售。他站在高台上,滔滔不绝地输出观点,传递情绪,开门受徒。这是很多大佬乐于扮演的角色:一个领路人,或者说是布道者。

所有人都想成为时间的朋友,但很多时候,时间会打脸。

2015年罗振宇的*场跨年演讲,他为乐视和暴风站台,“不要用传统的目光看它们,这个新物种的存在,一定会改变我们的环境,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讲人家是什么妖股了。”后来,贾跃亭赴美不归,冯鑫被送进铁窗。乐视和暴风留下的烂摊子一地鸡毛。

2016年第二场跨年演讲,罗振宇提出了新概念“时间战场”,认为接下来要帮助用户省时间。但随后兴起的短视频,却是帮用户消耗时间,跟他的判断截然相反。

对于乐于分享的大佬而言,互联网时代*的弊端之一就是,所有信息都是可记录可追溯的。这让打脸,变得有迹可循。观点鲜明、一本正经、掷地有声,的确会让人收获掌声和流量,但时间不一定愿意和他做朋友。

狂放烟雾收渔利

代表人物:刘强东朱啸虎

不论是互联网创业圈,还是风险投资圈,都流行放烟雾弹。嘴上说不要不要,还连连摆手摇头,但身体却很诚实。尤其是一些关键的商业博弈,堪称大型烟雾弹投掷现场。

一个常见的套路是,市场释放某公司的战略传闻,大佬出来回应,一口否认,且义正言辞,但随后就用实际行动兑现了传闻,直接被打脸。

2010年,当当还稳坐图书电商市场的铁王座。京东靠3C数码起家,正快速扩张品类咄咄逼人,对当当构成了威胁。刘强东对外称,京东商城5年内不会涉足在线图书销售市场。彼时当当风头正劲,准备赴美上市。

然而,刘强东话音未落,就在当当上市前一个月,京东商城突然开始试营业图书频道,打了当当一个措手不及。随后,刘强东带领京东,对当当发起了猛烈的价格战,直接降价20%,分食当当的图书市场份额。

丢个烟雾弹,迷惑对手,暗度陈仓,这是商战中常用的战术。虽然有打脸风险,但对赢得战局却很有帮助。

在丢烟雾弹方面,技术最纯熟的当属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了。

在这场资本烧钱大战中,大部分投资机构都被套牢成为了接盘侠,但朱啸虎却在共享单车大溃败之前,早早套现走人。2017年12月,阿里出资收购朱啸虎手中的ofo老股,朱啸虎由此退出。随后,共享单车行业开始降温。ofo和摩拜合并落空后,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开始被证伪,估值一降再降。

作为ofo最早的投资人,朱啸虎的作风异常高调,并在共享单车大战中频频发声。从“共享单车将在90天内结束战争”,到“摩拜和ofo目前没有可能合并”,到“唯有两家合并才能盈利”,他的立场和表态也在短时间内经历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虽然立场频繁切换,让跟风的投资人眼花缭乱,但朱啸虎成为这场博弈中*的赢家之一。

在互联网的游戏规则里,立场在很多时候成了幌子。一方面,商业竞争的博弈复杂多变,另一方面,局面总是波谲云诡,放几个烟雾弹,踏踏实实应战,或许才是王道。

总结

互联网大佬的个性不一,他们所偏好的表达方式也各有差异。不论是张口就来显个性,死不承认杠到底,还是兜售情怀假正经,亦或是狂放烟雾收渔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观点、输出情绪、回应质疑、摆平危机。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身处流量中心还能不被打脸,是罕见而奢侈的。打脸不可怕,可怕的是偏离商业本质,违背游戏规则。

对于互联网大佬而言,变化才是商业世界亘古不变的真理。谁都可能被打脸,大佬也不例外。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36氪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