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腾讯张小龙在害怕些什么:微信需要更加开放

腾讯基于战略考虑需要在语音技术布局,可以由其他团队来负责,而非微信承担。“这是一个巨变的时代,竞争要按天计算,生死时速。”技术研发并非张小龙所擅长。
2013-03-19 14:08 · 搜狐网 李传丰

一段时间以来圈内大佬(李彦宏、谷歌搜索业务高级副总裁Amit Singhal、马化腾微软搜索业务总裁陆奇)密集表态,正在研发语音技术和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各方表述可能有所差异,但内核一致:人机交互、人工智能代表着移动互联网的未来。

  张小龙自然也认识到这点,微信200多人的团队中30多人研究语音识别技术。不知大家如何解读,当我看到这条消息,震惊、钦佩同时也感受到张小龙内心的焦虑和恐惧。

  张小龙,在害怕什么

  众多周知,微信代表着腾讯的未来,而公众平台则承载着微信的商业化梦想,重中之重,不容闪失。微信集万千宠爱,自然也得承担等量的压力;张小龙作为掌舵人,千斤重担系于一身,意味着什么,大家懂的。

  张小龙要将公众平台打造成一个人机交互的智能AppStore,实现所谓的对话即服务、对话即搜索,必然绕不开语音技术和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张小龙自然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不能让技术问题成为影响公众平台推进的障碍。于是微信决定自己开发,但目前来看效果并不好,只是做了最简单的语音提醒,语音接口也迟迟未开放。

  微信商业化的启动意味着马化腾不会留给张小龙更多的时间来解决语音技术难题,张陷入两难境地:一是坚持自己独立开发,不与讯飞等语音技术公司合作,但时间上耗不起。二是开放合作,不影响公众平台商业化进程,又担心不掌握关键技术自己沦为管道。

  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以上难题,张小龙必然要承担相应责任。

  张小龙,你多虑了

腾讯基于战略考虑需要在语音技术布局,可以由其他团队来负责,而非微信承担。“这是一个巨变的时代,竞争要按天计算,生死时速。”技术研发并非张小龙所擅长,微信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产品本身,由其承担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技术的研发并不合适。如果迟迟无法取得突破,张小龙必然要此事负责。对其职业生涯和名声来讲,无疑是不利的,也是大家所不希望看到的。“燃烧一切”,最后可能燃烧了自己。

  拥有语音技术公司并不少,如科大讯飞,中科信利,捷通华声,云之声,思必驰,盛大百度,搜狗等等。微信选择余地很大,也可以收购或者战略入股其中几家公司,不必担心一家独大。微信需要做的是搭建好平台和基础设施,制定好游戏规则,让参与者都有利可图,形成一个健康良性的生态系统。

  微信需要更加开放

  微信用户超3亿,马化腾表态试水商业化,但试图将赚钱的业务如游戏、o2o、CRM系统、会员卡、微团购等都抓在自己手上。腾讯需要以更加开放心态和更博大的胸襟,汇聚广大开发者的力量来共同打造微信生态系统,有所为有所不为。微信不仅是张小龙的微信,也不仅是马化腾,腾讯的微信,更是整个社会的微信。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结语

  笔者在《微信抄了百度后路?》一文提到,微信公众平台有可能变身智能APPStore,也就是另一种形态的超级语音助手,其代表着人工智能的方向,也是现有搜索模式的升级和进化。文章得到了李开复薛蛮子业内大牛的点评和认同。腾讯在PC搜索上一败涂地,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前提是需要与讯飞、聚熵智能、搜狗这类公司合作,抓住战略机遇期,全速推进,进而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超级入口。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搜狐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