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底至今,Zite和Flipboard均发布代表最新发展方向的2.0版;雅虎活跃在收购*战线,近日以3000万美元收购Summly;谷歌突然“变脸”,宣布关闭GoogleReader,此举让一系列新闻订阅应倒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在这场新闻内容层面的移动端较量中,谁能降低用户发现和阅读信息的门槛?各自潜力的挖掘其实才刚开始。
市场参与者
分析苹果美国地区的AppStore榜单,排名前二十的免费新闻阅读应用中,传统媒体和新闻网站的应用占据16个席位,它们包括CNN、路透社、雅虎、经济学人、BuzzFeed等。而完全从移动端做起的应用仅有4个,它们分别是Flipboard、Feedly、Clipped和Circa。
在这场竞争中,不难得出以下几个类型的参与主体:
传统媒体应用,如纽约时报、CNN、路透社等,它们一路将内容发布从传统媒体形式延伸到网站,再延伸到移动端。该类媒体应用拥有品牌、内容和受众优势。应用体验若能保证,常会成为普通读者的*。
网络媒体应用,包括雅虎、赫芬顿邮报、Reddit、BuzzFeed等。网络媒体以其丰富和特色鲜明的内容想要在移动端继续发展,常常需要探索出一些更适合移动端阅读的产品和内容形态。
新闻聚合应用,包括Flipboard、Feedly、GoogleCurrents等。产品普遍基于Twitter、Facebook、各类媒体或GoogleReader等平台进行信息流聚合。该类应用目前面临着一些新的变革,比如Flipboard开始引入“个人杂志”的概念,而Feedly自己承担新闻订阅的功能等。
个性化阅读应用,如Zite、Prismatic、News360等。用户基于主题和关键词订阅相关新闻动态。为了更好地挖掘用户的阅读喜欢,应用除了根据用户Twitter、Facebook和GoogleReader的订阅内容推荐更多相关新闻,也会让用户以“喜欢”和“不喜欢”这样的按钮来告知自己的喜好,从而打造出符合用户个人口味的信息流。
新闻内容再加工应用,包括Circa、Clipped和雅虎收购的Summly。虽然这类应用产品形态还不成熟,用户群小,体验存在各类问题。但在技术算法和内容展现方面的探索却被认为是一项重要的创新。Circa以新闻事件的动态信息流为展现形式,编辑将每个动态以不超过两段的内容作为描述,用户关注相关新闻,就能随时了解最新动态和发展过程。Clipped和Summly则凭借算法自动形成新闻摘要,满足用户快速阅读需求。
市场缺什么
在这场市场的竞争中,习惯了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内容特性的用户往往会在移动终端继续消费这些媒体的内容。因此它们具有一些先发优势。
可正如ZiteCEO马克?约翰逊(MarkJohnson)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所说的,新闻发现领域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对现状一直很满意,以至于我们对新闻发现的潜力缺乏开阔的眼界。
“每天都有大量精彩的内容涌现,但绝大部分你都没有看到,因为你不可能找到它们。我希望我们能带头改变这种情况。”因此,Zite的目标是听到用户这样的反馈,“哇,你们推荐给我看的东西,是我本来无法看到的。
其实相比于媒体应用的探索,这两年真正改变用户阅读习惯的却是Twitter、Facebook等社交网络对于新闻内容传播的推动。正因为用户关注了和他们喜好更为接近的对象,这让其更容易发现一些对他们更有价值的媒体内容。
受益于这类趋势的不仅仅是用户,也包括那些想要快速建立用户“个性化信息流”的阅读应用。它们借此拥有了*批判断用户喜好的数据。
那么下一步潜力挖掘的方向是什么?Zite2.0的回答是更优的算法,而Flipboard2.0的答案却是每个人都成为自己媒体的“编辑”。这两个方向其实并不新颖,早在PC端,鼓励用户建立个人内容集的产品就有很多,包括美味书签、Kippt、Scoop.it等,但这些产品在移动端却未能抓住先机。
无论是技术层面的驱动,还是用户关系层面的再发现,核心始终围绕着降低用户发现和阅读信息的门槛。
正如国内专注于个性化阅读产品的无觅网创始人林承仁所总结,“个性化”和“社会化”这样的名词对用户没有意义。用户关心的是能否看到他想看的内容,是否很方便可以获取得到,阅读的过程是否舒服。
对于一些内容需求的重度用户,他们想要的则更多,比如关注相同话题的用户之间是否可以联络、建立于内容基础上的讨论是否可以更加深入、用户可否申请成为某一类内容的贡献者等。在媒体层面上,产品能够建立更多的用户参与氛围。
当然,这一切的讨论还依旧局限于国外的大多数阅读应用。国内在阅读应用产品的较量中碍于内容发展阶段的先天不足以及“泛娱乐化”的氛围,产品还局限在基础内容的展现阶段。
借用昨日IT*峰会上百度CEO李彦宏的一句话作为总结,“用户对技术落后的容忍度非常强,这是任何一个产业早期都面临的问题。而一旦这些问题解决了,这个产业就会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放大。”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腾讯科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