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百度贴吧VS微信:两条社交路线的激烈竞争背后

虽然半路出家的老刘现在已经是中国烙画研究会理事、河北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但由于他的这门爱好过于偏冷,使他在平时生活中知音寥寥,于是找同路人便成为他最大的社交需求。
2013-07-11 09:19 · 创事记 葛鑫

  在天津一家电力公司工作的刘国栋,如此描述自己的经历:“当过兵,打过工,在找不到奋斗方向的时候得到中国现代烙画泰斗郝友友先生的指导,开始利用业余时间专心学习和研究中国烙画艺术。一个喜欢烙画的70后苦屌男。”

  虽然半路出家的老刘现在已经是中国烙画研究会理事、河北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但由于他的这门爱好过于偏冷,使他在平时生活中知音寥寥,于是找同路人便成为他*的社交需求。

  最开始,老刘尝试着将自己的烙画作品发到QQ空间去分享,但结果却让他失望,因为无论是里面的熟人还是陌生人,都鲜有对烙画感兴趣的。微信诞生后,老刘也去尝试了这个新的互联网社交平台,结果并无不同。

  QQ空间未能找到共鸣,有人建议老刘去老牌儿的百度贴吧试试。这一试不得了,他发现包括圈里的很多名人在内,一大群烙画爱好者都在这里扎根了。经过两年的经营,以“L老乐”为ID的老刘,如今已经是“烙画吧”、“工艺美术吧”两个吧的吧主。他成为了圈内最积极的发言人和活动组织者。

  其实,老刘的社交经历恰好反映了网络社交——在这个概念已经出现10余年后的功能分野与价值回归。而老刘唯二用过的App——微信和百度贴吧App,恰恰是这种趋势的两个典型代表。

  真沟通与伪社交

  微信是基于两种泾渭分明群体——熟人(手机通讯录功能)或者陌生人(摇一摇和附近查找功能)的社交工具,百度贴吧的出发点则既不是熟人也非陌生人,而是基于兴趣的社交平台。

  它们两者各司其职,有着迥然的社交价值差异。而说起百度与微信所代表的“网络社交(SNS)”概念在10年后的分野与回归,就有必要简要回顾下它走过的路。

互联网站的社交功能何时出现已不可考,但1997年诞生的SixDegrees.com(六度空间网)是旗帜鲜明地探索社交需求的先锋。在其5年之后,便是美国“社交网站鼻祖”——Friendster在2002年的诞生。

  2003年,两名拥有Friendster账号的eUniverse公司员工用10天时间创立了Myspace。应该说,SNS概念从Myspace开始,成为了互联网产业中的关键词汇和新商业模式。

  广义上,ICQ,Myspace和Twitter等都属于互联网社交模式,但普遍认为,Myspace这种囊括多种功能的、以关系(而不是新闻或者其他)为纽带的社交网络才是SNS的真命天子。2005-2006年间,Myspace甚至一度超过Google和雅虎,成为了世界流量*网站。

  Myspace这种模式被后来居上的Facebook发扬光大。Facebook在2008年用户数超过Myspace之后成为了SNS领域的领头羊。

  普遍认为,Facebook用了三招创新奠定了超越Myspace的基础——实名制(这是Facebook之前任何SNS所没有的)、好友档案更新提示(Newsfeed,后改名为Live feed)以及开放平台。

  其中,实名制被引进SNS被认为是社交网络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原因很简单,实名制提供了现实社交的可能性,为平台方深挖用户价值提供了前提。

  而相对来说,Myspace只是一个媒体网站,顶多算社会化媒体,也有人指其为“伪社交”。Facebook的巨大成功充分证明,Banner广告、搜索广告仅仅是浮财,而后台的用户数据才是金矿。

  而从Facebook超越Myspace的这个逻辑上,可以明显判断出微信这种类Kik Messenger(基于手机通讯录的沟通工具鼻祖)应用的价值——基于比真实身份更进一步的熟人关系(即通讯录关系)的沟通,给用户带来了巨大的使用价值和潜在的商业价值。

  然而,正如刘国栋的使用体验一样,在微信尚未开放平台之前,人们已经觉察到了它的社交功能局限性。它所代表的执于熟人与陌生人两端的社交属性,使其成为了一个出色的“沟通工具”,而并不是“社交平台”。严格地说,在“社交”这一层面上,微信的价值还不如手机QQ。

  人就好比社会中的分子,而社交就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距离太远的人群(摇一摇和周边用户)和距离太近的人群(手机通讯录好友)之间,要么是距离过远而失去了社交引力;要么是距离过近而产生了社交斥力(“人生若只如初见”、“近处无风景”很好地描述了这种心理现象)。而在这一方面,已经蛰伏多年的天然以兴趣划分的百度贴吧,似乎具备搭建*吸引力SNS的基因。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创事记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