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复盘|巨头碾压、模式畸形,曾经火爆的在线旅游创业如何在两年里全军覆没?

2014年,在线旅游行业共发生了129起投资,其中种子和天使轮占比达52%。但两年前的火热景象如今只成为过往,各路风资本掷入了5亿美元左右的资金,却几乎一无所获。“基本上全军覆没,”张文龙总结,“基本上该倒的都倒了,不该倒的正在倒的路上。“
2016-07-12 11:48 · 腾讯深网 韩依民

未来依然渺茫

  巨头进场压缩了在线旅游创业的窗口期,但同时,盲目追求交易额,忽视商业模式的构建,依赖资本输血,进而导致没有沉下心做产品的风气,也在摧毁这这些创业公司生存的根基。

  在决定转型后的那两个月里,张文龙过着非常痛苦的生活,出于缩减开支压低成本的目的,也为了业务转型的需要,周末去哪玩进行了一次大裁员,原有的地推人员全部裁撤,在北京之外设立的办公点也全部关闭。

  回想起做周末游的时光,张文龙感叹,“做旅游太苦了”。经历了2014年的创业热以及去年以来的倒闭潮后,他决定先离开这个行业。不过,在他看来,在线旅游并不是没有创业的空间,但“我觉得未来的机会一定在线下,用互联网+的思维改造线下资源,优化环节,提升效率,如果你现在还是单纯只做流量生意,其实很难的,几乎是没有机会。”

  我趣旅行的创始人黄志文同样经历了痛苦的转型期,去年下半年,察觉到整个市场在发生变化后,黄志文果断将公司从出境自助游平台,转型成为面向中产阶级的精品定制游,团队从高峰时期的近200人,缩减为现在的90人左右。

  人员压缩节约了成本,但转型使我趣从打造出境自助游平台入口转向更重的产品与服务,这让部分员工选择了离开。

  从去年年初开始,黄志文就开始思考当年吸引他创业的那个潜力市场是否真的到了以及商业模型是否成立,2013年,当他从芒果网总裁的位置辞职创业时,出境游的广阔市场给了他很大信心,但现在,他发现市场跟自己想象的还是有差距。

  “中国一年出境的人次有1.2亿,但真正出国的人次只有5000万,其中70%是去东南亚旅游的,真正去欧美澳这些远程目的地的游客没有想象的那么多,而以纯自由行的方式去欧美澳的游客更少。”

  黄志文开始反思此前的发展思路。

  新一轮融资不畅的我趣旅行选择了转型:一是从流量入口的模式转为产品服务的模式;二是,产品形态从目的地自由行转向了自由行+定制的模式,强化了行前行中的服务;三是,企业经营从之前追求交易额和流水,转向追求客户口碑、运营效率。

  资本寒冬让黄志文变得更加冷静,他现在更加看重毛利、现金流、运营效率,我趣的转型还在进行中,日前它推出了国内*的全球目的地参团B2B平台66号——从今年传出的多个在线旅游企业的融资消息中可以看出,风险投资已经更愿意把钱投入到2B市场。

  在旅游业摸爬滚打了多年,黄志文比其他创业者更多了一些经验和定力,我趣一开始的目标是做平台、做入口,这个大饼吸引了很多人,但这个思路最终失败了,黄志文感到有些遗憾,他认为如果不是资本寒冬,我趣的愿景是有可能实现的。不过尽管之前的思路已经失败,但他仍有兴趣和信心继续在这个行业奋斗下去。

  “成为一个入口这个机会我觉得是没有了,机会在更深度、更深层面上。旅游还有很多环节的效率是很低的,在旅游的整个产业链里面创业机会还是非常多的。比如目的地服务的效率、出境游的效率、酒店的营销效率、景区的效率,提高效率或者改变产品,这还是有很多机会。”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腾讯深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