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他创造了伊利,逼出蒙牛,错把企业当亲儿子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有人曾经问他,打算干到什么时候?他果断回答:至少干到70岁。在被问及是否要通过东山再起来证明点什么?他反问对方:从濒临倒闭的小作坊,干到国内乳业巨头,在伊利的22年已经说明一切,还需要证明什么吗?
2016-10-17 09:54 · 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 张静波

  2004年12月17日中午,伊利接到上级通知,要求中层以上干部下午3点30分到丽山湖度假村开会。作为公司负责人,郑俊怀事先并不知道会议的内容。当他来到会场时,发现检察院的人竟然也在场。

  郑俊怀有一种不详的预感。果然,会上检察院宣布因涉嫌挪用公款罪,对郑俊怀等人进行立案调查。听到这一消息,郑俊怀一脸煞白。四年的牢狱之灾,就这样毫无征兆地降临在这个中年人身上,而此前一秒,他头上还顶着“中国乳业教父”的光环。

  从1983年开始,郑俊怀用22年时间,将一个连年亏损的小厂,做成当时国内*的乳制品企业,风光一时无两。

  然而,这一切的传奇和光环都在那个冬日的下午戛然而止。

豁出命都要做到底

  郑俊怀1950年出生在内蒙,父亲早亡,母亲靠针线活养活一家人。

  贫寒的家境让他从小发奋学习,因为成绩优异,1972年他考上内蒙古师范大学。毕业后,他的梦想是当一名律师,但在*批全国律师资格考试中不幸落选。

  此后,他进入呼市农业局,成了一名农垦干部,不久又在上级的安排下,当上国营畜禽场副书记、厂长。

在那里,他表现出“总穷折腾、总不满足”的一面。

  有一次,场里要打一口井,钻了三四天都不见水。大家都准备放弃,郑俊怀却向上级立下军令状,再干它个三四天,打不出水,自己承担责任。结果,不但没打出水来,还把价值4000元的钻头脱落在深井的泥里。

  事后,郑俊怀为自己的“折腾”付出了代价,上级领导不让他再分管农业。

  或许是因为太喜欢折腾,郑俊怀在国营畜禽场勤勤勉勉干了四年,却始终无法得到领导信任,最后带着一肚子气离开这个伤心地。

  不过,他很快就找到用武之地。1980年离开国营畜禽场后,郑俊怀被分配到呼市奶牛公司招待所。他的任务是,将一个废弃的兽医站改造成招待所。

  郑俊怀没有半点经验,他一方面求教于老所长,一方面带上几个小伙儿,每天骑三轮车到火车站拉客人,还跟粮站主任合伙搞饭店,但因为饭菜不好吃,根本无人光顾。

  郑俊怀一不做二不休,以每月70元的高薪,请来一位老师傅,带徒弟炸油条。这一招果然好使,老师傅手艺好,做出的油条味道好,很快呼市的老百姓就慕名而来。郑俊怀如法炮制,又请来三位老师傅,分别负责炒菜、做烙饼和烧麦。

  饭店的生意日渐兴隆,郑俊怀也愈发忙碌起来。他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又当采购,又当店小二,洗菜、端盘子,什么活都干。忙活一天,送走客人,还要和会计一起对账。

  那段时间,郑俊怀完全沉浸在工作中,三个月没见到家人。他后来总结,那是他企业生涯中最宝贵的经历,因为他学会了企业管理、成本核算、质量和服务。

  畜禽场铩羽而归的郑俊怀,终于在饭店闯出名堂。

这是他骨子里的做事风格,要么不做,但凡认准的事,豁出命都要做到底。

是个干事的人

  郑俊怀在饭店上的拼劲儿,为他赢得“是个干事的人”的评价,同时也引起上级部门的注意。1983年1月,他被调到呼市回民奶食品厂(伊利的前身)当厂长。

  那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烂厂”,七八十人的规模,资产不足50万,还连年亏损。工厂的车间里布满了蜘蛛网,工人们整天无精打采,磨洋工。

  郑俊怀没有泄气,他决心改变现状。上任伊始,他就搞起承包责任制,在全厂招聘车间主任,同时推进人事、用工、分配三项改革,实行能者上、庸者下。有了竞争,工厂一下子被搞活,当年就扭亏为盈。

  眼看工厂有了起色,郑俊怀开始琢磨产品的事。在他的力主下,厂里贷款引进一系列设备和生产线,夏天生产冰淇淋、雪糕,冬天生产奶粉。

  从奶粉入手,郑俊怀又做起了奶茶粉,结果大获成功,产品供不应求,连领导写条子都很难批到,走亲访友能送上几袋奶茶粉,更被视为很有面子。

  在奶食品厂,郑俊怀继续发扬“炸油条”的精神,他每天工作到深夜,早上5点起床,从来没有节假日,一年有半年睡在厂里。

  1992年因为一个项目,他一连40天住在工地,累到身体不行。眼看工程就快竣工,却因为施工方的一个失误,冷库起了火。看着大火中的一地狼藉,郑俊怀欲哭无泪,差点“随火一块去了”,幸亏牛根生等人把他拦住,才没干傻事。

  早年做饭店时,郑俊怀就知道质量的重要性,菜炒不好,就无人光顾,做牛奶也一样。90年代初的中国乳业,还处于小农模式,每家散养几头牛,农户自己挤奶。这样的奶如果不及时送奶厂,就会腐坏变质。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郑俊怀在农村设立挤奶站,将农户的牛集中起来挤奶。

  这种“分散饲养,集中挤奶”的模式既保证了质量,又可以低成本扩张,很快在全国推广开来。

  1997年,郑俊怀又上马高温液态奶生产线,将牛奶的保存期大大延长,牛奶从此得以走进千家万户,到2000年时年人均年消费量从7公斤提高到20多公斤。

  郑俊怀不仅让更多的中国人喝上了牛奶,还带动周边2万多农户脱贫致富,很多奶农提起他,都心怀感激:“伊利让我们翻了身。”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