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现之困:不太成功的商业化尝试
获得融资后,papi酱进行了一系列商业化试水。
首先迎来的是广告。4月份,罗辑思维高调运作了一场papi酱的首支视频广告贴片拍卖会,这场由多家企业参与,起拍价为21.7万的竞拍,被罗辑思维称为是“新媒体史上的第一拍”,最终2200万的天价成交。
接着6月份,papi酱推出了一款魔兽主题的T恤,并将自己淘宝店铺的低调植入其粉丝千万的微博评论中,宣传上架的T恤和自己的店铺,结果297件T恤在36分钟内被抢购一空。曾有分析认为papi酱要进军电商将流量变现,但至今,店铺已5个多月未上新,商品也都下架。事后papi酱合伙人杨铭表示,只想做趣味性东西的销售,不想一本正经做电商。
此外,papi酱也推出独立运营的开源内容平台——papitube。今年7月份,Papitube正式在微博上线,接受视频投稿,希望成为内容创作者或者说是视频达人的集散地。但目前,Papi酱的品牌效应尚未完全转化应用到Papitube身上,所以在各个端口,Papitube的关注度还都不及papi酱高。
坦白说,papi酱的商业化尝试并不算太成功,变现模式单一,大块头仍是广告。杨铭透露,papi酱广告业务开展后已经合作了欧莱雅集团,欧莱雅美即,闲趣,露怡,汤臣陪健,接下来还会跟几个国际大品牌的合作。
咪蒙:遭到“口诛笔伐”
和papi酱同一时期火起来的,还有咪蒙。目前,咪蒙的广告50万一条,一周4条广告,一个月就是800万的收入。而且涨价空间还很大,已经有人扬言值100万,算下来一年收入可能破亿元。这样的回报率,当之无愧的“点石成金”,可谓逆天了。
但和papi酱一样,如今咪蒙也处在风口浪尖上。
11月22日,咪蒙写了篇叫做《职场不相信眼泪》的文章,再次引发风波。这篇文章写到,“作为员工应该吃苦耐劳,不该抱怨,甚至老板一天让你拿5次外卖都是应该的,如果你不这么做,那就赶紧辞职吧。”这篇被称为“毒鸡汤”的文章,在朋友圈热传。
隔了一天,有人撰文对咪蒙口诛笔伐,讽刺咪蒙公司全是实习生撑台面,文章里举的例子都是假的,“钱都给你咪蒙赚了,公司好不好关她一个实习生什么事”。
不过,咪蒙并不以为然,“我有很多新媒体写作经验,价值1000万。如果你能成为我们团队的实习生,就是完全免费。”
而这次风波,只是咪蒙这一年遭遇的“冰山一角”。一直以来,咪蒙的文章和标题里透露出的价值观都备受争议。
咪蒙的文章观点犀利粗暴,时不时甩几句自黑调侃,很容易获得阅读快感。但细细思考,很多观点都经不起推敲。她自己也承认,很多文章写法并不严密,甚至有误导读者之嫌。但涨粉的目的达到了,也是权衡利弊之举。面对质疑,她回应道,“很正常呀,名气和争议是买一赠一的必然配置嘛。”
南方人物周刊曾在专访里把咪蒙与世界上最大的色情网站进行类比:“而咪蒙所谓的1000万的经验,许多自媒体人也并非不懂,差别只在于,你自己的定位如何,就像你到底是想做色情网站还是新闻网站。”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刘全,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611/201611244058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