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人跟静爷说,姚振华是中国的“举牌*”,
如果这句话被郭广昌听到,他一定笑了!
24年前,他借款3.8万与同学一起创业,
如今他已经控制5家上市公司,
直接、间接控股100多家公司,
坐拥八家保险公司,
他构建的复星帝国市值已达1804亿!
有人说,徐翔只是二级市场一个高明的炒家,而郭广昌精心布局多年,缔造的是一个横跨金融、房地产、医药、科技等行业,触角伸向各个领域的资本帝国。
精于价值投资的他,曾被人誉为“中国的巴菲特”。“投资是在跟自己的人性作斗争。”郭广昌如是说。
改变一生的决定
郭广昌出生于东阳横店一户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在一次爆破工作中,右手炸伤,落了个残疾,再也不能去建筑工地揽活了。后来,郭父被安排到村里一个集体企业当门卫,每月领取15元的工资。自此,郭家经济非常拮据。
对大多数人来说,大学毕业前的这段时间的人生轨迹基本上都是被确定了的:小学—中学—大学。可是对于郭广昌来说,他人生的*个转折点就出现在中学时代。
像大多数的农家父母一样,郭广昌的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儿子早日跳出“农门”,因此父母让他报考了师范。一方面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跳出“农门”,就这样,成绩优异的郭广昌报考了师范。
拿到中师录取通知书的郭广昌,就像拿到人生的判决书。难道这辈子就呆在东阳做一名乡村教师吗?自己的大学梦呢?东阳中学走出了那么多大学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难道自己这一辈子就只能是一个中师生吗?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郭做出了*个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决定——放弃中师,改读高中。父母不允,他就悄悄卷了一床竹席,背了十几斤米上了东阳中学。高中3年,靠着每星期回家背几斤米和一罐霉干菜,他熬了过来。
正是过早地担受人生的风雨和苦难,使得郭广昌能够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处变不惊,临危不惧。这个看似很小的决定,几乎影响了郭广昌的一生。
1985年,郭广昌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
上初中时,他就读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从此便更加着迷哲学这回事,当时学校还有一个小小的图书室,有很多记载浙商历史和打拼经历的史料,郭广昌往往在图书室一泡就是几个小时,对浙商的故事更是熟记于心,也许,正是这些书在他心中种下了对商战智慧的热爱。
所以,上大学算是圆了他当哲学家的梦。不过,事后他曾经多次引用《围城》里的那句话,说学哲学等于跟没学差不多。但但哲学带对他思维方式的塑造,以及日后复星帝国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1988年暑假,他组织十几个同学搞了个“黄金海岸3000里”活动,骑车沿海考察,到了海南。
创业第2年
实现1个亿小目标!
首富王健林,曾语重心长地告诫“浮躁”的年轻人:“不要一上来就说自己要当首富”,“要给自己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先挣他一个亿!”
是的!实现这个小目标,郭广昌只用了2年。
毕业时,在校表现优异的他,被留在了校团委。在学校团委,他工作出色。但年轻的心使他渴望看到更广阔的天空,他想出国留学,并为此积极准备,先后通过了TOFEL和GRE考试,而且还向亲戚借好了出国所需的资金。
然而,1992年发生的一件事情改变了他人生的这一轨迹,这件事就是邓小平南巡。
邓小平在南巡中掷地有声的话,深深地打动了郭广昌的心。
1992年,在经过权衡和思考,郭广昌放弃了出国的念头,而是决定辞职,借了3.8万,和同校4位同学凑足人民币10万元,办起了当时还相当少见的信息咨询和调查专业公司——广信科技咨询公司。
在不足15平方米的小房间里诞生的这家咨询公司,就是复星最早的雏形,当时,公司最值钱的家当,是一台386电脑。为了跑业务,郭广昌不得不经常骑着一辆28寸大横梁自行车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
不过,也就是在那一年,25岁的郭广昌掘到了人生的*桶金,通过为元祖、太阳神、乐凯胶卷等公司做市场调查报告,到年底,公司的账目上就存了整整100万元。
1993年,1993年,广信更名复星,毕业于复旦遗传工程系的复星“五剑客”中的汪群斌、谈剑、范伟也在这时陆续加入,公司的业务重点,也逐渐转向以基因工程为主体的现代生物医药。
广信更名为复星,时隔两年,复星以其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赚到了*个1亿元。这段迅速发家的经历,被郭广昌总结为“复星*的成功就是抓住了机遇。”
真实“复星系”
直接、间接控股100多家公司
资本运作的手法凌厉之外,郭广昌异于其他高手的地方在于,众多资本运作都不乏前期鼓噪宣扬,而郭广昌更像一只善于隐匿的猛狮,不动声色地潜伏,一旦见其爆发,瞬间已经猎物得手。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创业智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