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他是帮阿里熬过*个冬天的贵人,也为阿里的未来奠了基

2004年,在阿里各项业务全面转好后,关明生辞去了首席运营官之职,改任首席人力官,后又退居为资深顾问,最后于2011年2月正式离开阿里。有人说,关明生是马云的“姜太公”,是“帮阿里巴巴熬过*个冬天的贵人”。
2016-12-20 06:35 · 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 迟玉德

  其三,公司为员工提供两条晋升路径,一条是为想成为管理者的人设置的,另一条则是为想成为专业人士的人设置的,不管选择哪条路径,都会有很好的前途。

  为了保障这套价值观能够落地,关明生还启动了一系列以“百年”命名的培训计划,侧重于培训管理路径员工和各地新招销售。在课程安排上,价值观部分占到60%,由马云和关明生亲自授课,负责人事工作的彭蕾则宣讲阿里巴巴的历史。根据新规定,各地的新销售在上岗前必须到杭州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公司包吃包住,还给工资。

他是帮阿里熬过*个冬天的贵人,也为阿里的未来奠了基

  从加入阿里的那一刻起,关明生就不断跟马云讲“目标、使命、价值观很重要”,现在他把这件“很重要”的事落地了。但质疑声也随之出现,许多老员工都感到失望,他们疑惑地问:难道不应该把精力放在一些更务实的事情上,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精力去搞一些务虚的东西,你的这些价值观能当饭吃?

价值观是工具,组织化才是目的

  从表面上看,关明生的价值体系是一门新的玄学,跟马云以前那套天马行空的想法似乎没有什么区别,最多就是更加系统化了,本质上还不是口号。

  但深入观察你会发现,这套新政策并不是口号,也不务虚,其最终目的并非宣扬“独孤九剑”那套文本,而是藉此帮阿里建立一个有凝聚力的组织。换句话说,目标、使命和价值观都是工具,组织化才是目的。

  关明生接手的阿里是一个未经组织化的公司,其所面临的危机表面上看是财务问题,实际上却是组织问题。

  吴晓波就曾不客气地指出,所谓“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说辞。当时只要愿意跟着马云干,愿意每个月只领600块钱工资,就可以成为创始人。“所以这一拨人基本上可以算是一群乌合之众。”

  融资扩张之后,组织化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反而更严重了。如前所述,老员工各自为战,各地分支之间互不通气,新员工则不知所措,有如放养。

  对于这种情况,马云并非不清楚,他在邀请关明生时曾说:阿里就好像两百个人在踢足球,大家冲来冲去,出了一身臭汗,结果连球都没有摸到。

  然而马云对于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没有对策,他的创业伙伴也没有。当时,下边人的普遍想法是赶紧想法进一个球。现任阿里集团首席人才官的蒋芳是“十八罗汉”之一,她在听完关明生的“独孤九剑”后曾抱怨:你这套形而上的东西对公司有什么帮助,“还不如让我接两个电话,对客户还有点帮助,说不定让这家公司还能多持续开门一分钟。”

  蒋芳的想法听上去是有道理的,但实际上它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对于一个“绝症患者”而言,多活一分钟是没有意义的,也就很难调动自身机体产生多活一分钟的力量。

  更可怕的是,一旦采取这样的对策,则无异于向全体员工宣布,马云之前所描绘的愿景都是忽悠人的,没有什么“诗和远方”,有的只是“眼前的苟且”。如此以来,阿里人就会产生幻灭感,进而自暴自弃,闹独立,或干脆走人。到那时,阿里可能钱还没烧完,队伍就散了。

  对于关明生而言,除了财务止血之外,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防止出现这种局面。此时,靠钱已经留不下人了,更何况挣得多的都被“杀”掉了。留下的人,薪水基本在市场水平之下,这些人在市场上也没有什么好的出路。要调动这些人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让大家看到希望和上升的路径。

  也就是说,关明生必须要为阿里人建立一种“彼岸”的概念,让大家觉得阿里不会死,阿里还有明天。而宣扬“阿里将发展80年或102年”,“只要是商人就要用阿里巴巴”,以及“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就是告诉全体员工:阿里不会死,阿里还有光明的前途和神圣的使命。

  建立“彼岸”概念之后,关明生又提出了“独孤九剑”价值观,这套价值观表面上看是一套形而上的概念,实际上是一套形而下的纪律,包括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怎么反应,这与各大宗教的“戒律”没有本质的区别。持续不断的教育培训则是通过组织化的办法推行纪律,或者说是通过推行纪律的方式建立组织。

客户为什么*?

  通过价值观建立组织后,关明生还需要向阿里人展示其赚钱的能力,否则缺乏说服力。于是他又抛出了“客户*,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的提法,这套提法的原创者是马云,关明生则将其提到了战略高度。2005年,他组织阿里人又推出一套取代“独孤九剑”的新价值观——“六脉神剑”(客户*、拥抱变化、团队合作、激情、诚信、敬业),其中*剑就是“客户*”。

  “客户*”听上去跟“客户就是上帝”是一个意思,好像是说要有更好的服务态度,但在阿里,这句话的首要意思是布局业务要基于真实的客户需求,而非CEO或投资人的想象。也就是彻底否定关明生加入阿里之前,那种为投资人布局生意的思维方式。

  这之后,阿里人便开始脚踏实地寻找真实的客户需求,不久他们就发现了一个大需求。华商韬略(微信公众号:hstl8888)将其总结如下:

  2000年年底,销售团队发现有一批客户开始咨询,是不是可以通过付费的方式获得比其他商家更靠前的展示,也就是“竞价排名”。这时候,马云和刚上任的关明生决定成立一个新的项目组——中国供应商,拨了30个销售,向中小企业主推销一套售价3.3万元的服务。后来这个项目越做越火,竟然在2001年年底帮公司实现了一个月的正现金流。随后,该项目组被扩编,成立“中供铁军”,并向全国进军。当时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流传着一句话,“放火,防盗,防阿里”,此足见该收费项目的渗透能力。

  对于这股需求的开发快速改善了阿里的财务状况,2002年,阿里实现了全面盈利,这不仅给整个团队带去了信心,而且使阿里有实力向其他电商领域进军。

  2003年夏,阿里投资1亿元创立淘宝网,开始进军B2B以外的C2C领域。该项目也是基于真实的客户需求,在其之前,eBay已经在美国大获成功,而且拓展到了中国市场。

  2008年,阿里又进军B2C领域,成立淘宝商城(即“天猫”)。该项目同样基于真实的客户需求,在天猫创立之前,当当、京东和亚马逊已经证明该业务可行,而且市场前景广阔。

  总之,在2001年之后,马云虽然还会讲一些天马行空的话,但他已经把脚放在了大地上,而这个“大地”(客户需求)是整个阿里帝国的根基。

  当然马云的作用亦不可忽视,他是整个组织的精神支柱。关明生通过价值观建立了一个有凝聚力的组织,而且为这个组织提供了“彼岸”,但通往“彼岸”的道路充满荆棘和诱惑,人们需要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强人来为大家引路、鼓劲和奖励。

  2004年,在阿里各项业务全面转好后,关明生辞去了首席运营官之职,改任首席人力官,后又退居为资深顾问,最后于2011年2月正式离开阿里。有人说,关明生是马云的“姜太公”,是“帮阿里巴巴熬过*个冬天的贵人”。他自己则说,“马云是阿里爸爸,我是阿里妈妈,爸爸是保证明天会更好,妈妈是保证天天有饭吃。”

  的确,对于阿里人而言,关明生就像“妈妈”一样将整个家族凝聚在一起,并带领大家踏踏实实地过日子,与此同时,他让马云这位“阿里爸爸”理解了价值观是什么,团队是什么,以及生意是什么,而这些商业精髓来源于他服务了15的通用电气——一家诞生于1892年的百年老店。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