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本草资本:国内少有“能看懂药也有能力投药”的基金

在刘千叶看来,现在的市场发展速度,越来越不可能给一个公司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慢慢从小长到大,“马太效应”会越来越明显,任何一个细分领域里,前三名攫取的资源将会越来越多。
2017-10-27 15:54 · 投资界综合

  初见本草资本合伙人刘千叶,是在她位于清华科技园的办公室里。

  与在电视、杂志等媒体上她给外界的精明、睿智、冷静的形象略有不同的是,生活中的她更加亲切,温婉,谈及其所热爱的医疗健康事业时,眼神会随之一亮。

本草资本:国内少有“能看懂药也有能力投药”的基金

专业人做专业事医疗健康投资尤其如此

  2015年,刘千叶和几位搭档一起创办本草资本不久后,经过详尽、系统的调研,宜信财富私募股权母基金就投资了这支专注于医疗健康产业的基金。

  在宜信财富私募股权母基金看来,专业能力对于医疗投资的成败与否至关重要。因为医疗投资的专业性太强了,一方面是技术的专业性,一方面是政策环境和运营的专业性,与其他行业差别特别大。所以,对基金管理人的专业和行业资源背景要求非常高。刘千叶与宜信创始人唐宁、宜信财富私募股权母基金管理合伙人廖俊霞相识多年。她从2006年开始就一直活跃在医疗健康投资领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非常早就专注于这个领域项目投资的资深人士。在2014年宜信财富私募股权母基金成立之后,廖俊霞团队就一直在寻找国内优秀的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基金,刘千叶还在其中多次担任引荐人的角色。

  但在2014年之前,中国一级市场上专业的医疗基金非常少,主要是因为国内专业医疗健康基金人才缺乏。那时更多是综合基金在做这个事情,由基金内部的一部分投资人、用一部分资金来投资医疗健康类项目,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容易受到基金人员稳定性和资金倾注持续性的影响。况且,医疗健康市场每年都在发展,真正要对这个领域有好的投资,基金本身需要持续地专注和深入。所以,这类综合类基金,并不一定能保证对医疗健康领域优质项目的有效覆盖。

  据宜信财富私募股权母基金分析,医疗健康领域将是中国未来十年*价值增长性的领域。行业整体需求刚性,与宏观经济相关度小,属于典型的弱周期性行业,同时医疗行业受人口增长、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等因素推动,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行业”。所以,医疗健康领域是母基金要重点覆盖的领域。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优中选优,投资专业的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基金,以此覆盖到足够多的优秀医疗健康类项目。

  这样的目标,到2014年之后,才逐渐有可能实现。那时,国内陆陆续续有医疗健康领域专业人士出来创立专门的医疗基金。刘千叶就是其中的一员。“整个医疗行业,已经经历过去十几年的发展热身,并且基础研发等各方面的环境和条件已经建立起来了。再加上,2015年以后医疗和教育的需求爆发。这些因素都促使医疗健康领域现在正在进入一个爆发期。”刘千叶说。

一支中美跨境的专业医疗健康投资团队

  医疗健康是刘千叶的专业,她是哈佛大学免疫学博士。2006年,她便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开始了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参与创立了北京珅奥基医药,该公司致力于肝癌创新药的研发。在2007-2011年期间也曾任崇德投资董事总经理负责生物医药项目投资。2011-2015年期间参与创立了开物投资,主管开物医疗领域投资并主导投资了多个医疗项目。“综合基金里要专注医疗投资很累。”刘千叶说。于是,在2015年,她与旧识李靖、方宇决定一起创办本草资本。

  这三位的合作颇有渊源,把他们聚合在一起的*是北京珅奥基医药。李靖博士是北京珅奥基医药的创始人,他是中国海归留学生中连续成功的创业者之一,国家千人计划的特聘专家。除了珅奥基医药,还创办了北京欧博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个宠物创新药公司),药渡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全球*药物研发大数据信息平台)两个优秀的公司。而在刘千叶天使投资了珅奥基医药之后,时任启迪创投投资顾问的方宇参与投资珅奥基医药的A轮,三人就此结识。

  这是一支非常符合宜信私募股权母基金考量的医疗健康基金管理人团队的组合:三位本草最早的合伙人都是相关专业出身,还有成功的投资和创业经历,在行业深耕多年。且相识已久,有成功的合作经历,彼此互相认可。

  三位都是留美博士,并在行业里积累多年。刘千叶是哈佛大学免疫学博士,李靖是有机化学博士,方宇是神经生理学博士。李靖在回国之前,任职于美国辉瑞制药公司的全球研发总部,担任principle scientist 生物高级研发人员,有多年药物研发的经验;回国之后,除了连续成功创业,还参与并主持多个国家项目;而方宇曾在美国Clontech公司,负责荧光蛋白和细胞传导试剂产品的研发;之后在美国试剂和仪器公司BDBiosciences工作近10年,负责用于药物筛选的细胞学试剂和仪器的研发和应用;再之后,先后任启迪创投基金合伙人和富达亚洲风险投资的投资合伙人,专注医疗健康领域包括新药研发、医疗器械、体外诊断和医疗服务的投资。

  另外,这样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使团队本身具有很好的国际视野和国内外行业资源。“在医疗健康领域,尤其是医药的投资,一定要有国际视野。在新药研发创新上,因为人种差异其实是不太大的,很难说有国界限制。对医药的先进性是有一个国际衡量标准的。所以,如果光盯着中国看,就很可能在国际上被人甩得远远的。”因此,刘千叶在选择合伙人组建团队时,*个目标就是“在中国看世界”。

  此外,李靖创立的“药渡经纬”这个具国际前沿水平的药物研发大数据信息平台,也是一个很好的面向世界的工具。这无疑为这些国际化的专业人士又增添了一对翅膀。这也是本草投资的一个项目,成为本草在药物领域投资的重要工具,并还在做向外的能力输出。刘千叶把这个平台称为“中国现代本草纲目”。它建立了一个巨大的医药研发的数据库和信息平台,目前已经整理了世界上一千多个已上市药,几千个临床一二三期的药物数据,以及包括药物靶点、药物合成路线、临床失败药物等多种关于药物研发的信息和数据。

  基于团队的专业和资源能力,本草在药物领域投资的能力很突出。这成为宜信财富私募股权母基金投资这支基金的一个重要原因——看得懂新药研发,又有能力投到国内外优秀新药研发公司的基金并不多。

投资强调交叉创新机构助力行业整合

目前,本草把基金一半的资金投在与医药相关的项目上,另外就是医疗器械、临床诊断和少量的医疗服务类项目。“我们比较强调交叉创新,特别生物医学和信息科学交叉的领域。”刘千叶强调。

  之所以这样安排,除基于团队的能力外,从市场回报来讲,刘千叶对照了美国医疗健康投资,“现在,在美国的医疗健康投资80%都是对生物医药的投资,药最容易产生互联网级的回报,投对了是指数级的回报。”刘千叶说。

近年来,随着国内药品政策环境不断改善,“现在的医药行业就是十到十五年前的中国互联网行业。我不敢说十五年以后中国的医药行业会引领世界,但起码是能与世界水准并驾齐驱的。”刘千叶说。

  基于此,本草在国内外市场同时进行生物医药的投资,既有人民币基金,也有美元基金,目前已经投资了多个海外项目。在投资方式上,不仅是投入资金。本草会选择一些在国外已有一定基础的项目,借助本草团队在国内外的资源能力,将其引进到中国来落地,以孵化+投资的方式继续推进。“这样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能够比较有效的控制估值。”刘千叶解释。

  同时,由于深谙国内外资本市场和医疗健康行业,本草团队在考察一个项目时,会把管理创业团队退出预期也作为一个重要的维度。“我认为中国生物医药投资领域,以后越来越多PE的收入利润会走向创新型或者资源型并购。”刘千叶说。也就是说,以后越来越多的生物医药类公司不能一味追求IPO退出,而是并购、兼并。这个结论,既来自于对医疗健康行业发展的观察,也来自于对美国资本市场的参照。

  在刘千叶看来,现在的市场发展速度,越来越不可能给一个公司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慢慢从小长到大,“马太效应”会越来越明显,任何一个细分领域里,前三名攫取的资源将会越来越多。像医疗器械这类细分领域,本身就不可能形成巨大的市场,所以就适合并购。“对这类企业的投资,一定要强调以合理的估值进去,再以合理的估值退出。”刘千叶强调。在投资一个项目之前,刘千叶和团队会预先判断项目未来可能的退出方式,一开始就跟创业团队沟通和讨论,并做相应的投资条款设定。“我们也在帮助一些创业者做调整。”刘千叶说。

  市场并购也在发生变化。以往更多是对有较好收入利润、有突出创新能力,以及有特定渠道资源的项目的并购。在中国,尤其以*种居多。但现在的市场,这类有较好收入利润的并购标的越来难找了,因为有这样能力的公司更倾向于自己独立上市。而在国外市场,大部分的并购是为了创新并购,通过在某个领域持续对创新公司并购,以迅速形成规模。“在美国,医疗健康领域有一半公司都是通过并购退出的,每个人做自己最擅长的一段。这种方式在中国今后几年也会越来越多。”刘千叶说,“资本市场会越来越倒逼创新。”这个时候,除了创业企业本身的创新能力之外,还需要投资机构的助力。这不仅包含行业之间的优质资源、创新力的结合,还涉及母基金、一级市场,甚至二级市场的资源整合。“在二级市场,我们也与一些基金合作挺紧密的,因为他们会覆盖一些上市公司,像一些医药上市公司就很需要一些好的资产的并入。”刘千叶说。

  谈及未来时,刘千叶非常坚定地说道: “十五年后,中国医疗健康领域会像今天你们看到的互联网一样繁盛,希望和宜信财富一起见证那一天的到来。”

本草资本:国内少有“能看懂药也有能力投药”的基金

点击观看刘千叶专访视频

  如果您愿意与我们一起见证未来,探索未来,2017年11月3日请您莅临“宜信财富私募股权高峰论坛”,与我们一起关注母基金,拥抱新经济。届时宜信创始人、CEO唐宁将携手海内外私募股权投资领域的*专家团队与您一同分享私募股权投资之美。

  风险提示: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内容的准确与完整不做承诺与保障。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业绩,投资可能带来本金损失;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投资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