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创业好比牙缝里找生存,投资人给予的应是有温度的资本

11月7-8日,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7西安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美国、德国等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硬科技”领域代表和阿里巴巴、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领军人物将齐聚西安,共绘西安“硬科技”发展蓝图。
2017-11-08 00:04 · 投资界综合

11月7-8日,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7西安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美国、德国等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硬科技”领域代表和阿里巴巴、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领军人物将齐聚西安,共绘西安“硬科技”发展蓝图。

会上,天使团董事长、天使橡实基金主席、天使投资协会创始董事会成员Ian Sobieski;强森医疗集团 董事长兼CEO何海洋;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宫蒲玲;点亮资本创始合伙人李翀;元航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张志勇,围绕《另类资本-企业家的资源投资力量》这一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专场对话由元和资本创始合伙人、中关村天使投资研究会秘书长吴瑶萱主持。

创业好比牙缝里找生存,投资人给予的应是有温度的资本

以下为专场对话实录:

吴瑶萱:投资不仅是有资金的投入,也有资源的投入,所以这场的主题叫做另类投资,企业家的资源投资力量。另类投资在过去十年获得了飞速发展,总规模达到8000多亿美元。在中国发展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私募股权投资的部分,随着中国的双创事业的蓬勃发展,资本规模的成长速度非常迅速,从2006年到2016年十年间的时间,中国从1100多亿元增长了7140多亿元。到了2017年,越来越多的产业资本,企业家和企业认识到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站在了企业发展创新,产业孵化培育,以及收购整合,从而完善整个产业链的情况。 我们看到除了资金之外,有越来越多的资源也投入到创业公司当中。非常有幸的今天能够邀请到国际投资人的代表,国企投资人代表,还有企业家代表,以及一线投资人代表,我们可以从多元的角度来分享这个话题。

接下来请在座的各位嘉宾对自己的机构和方向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Ian Sobieski:我是天使团董事长,也是美国天使投资协会创始董事会的成员,我们有100多名天使投资人每月会面讨论投资的公司的情况。我1998年开始加入互联网浪潮的时候,投资了一家网络公司,我们大概做了100多项投资。

海洋强森医疗是一家以社区为目标,以家庭为单位,专注于社区医疗的连锁集团,我们希望用自己的实践来践行家庭医学全科诊疗模式,我们也希望把基础医疗的经验,通过IT手段去分享给想要投资这个行业的人,为他们提供帮助。

宫蒲玲:我们这个机构是管委会旗下专业专注做股权投资的的专业机构,公司也是1999年借鉴了硅谷科技创新的经验。科技创新需要资本和风险投资的介入,所以在1999年我们高新区管委会就及时成立了我们这样一个公司,同时我们也是跟深创投上海联创,当时是三家国内比较早的,在国家发改委批的创投机构。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虽然我们跟深创投拉开了不小的距离,我也分析过,这也有我们和深圳的距离。作为投资机构来说我们也在经常反思,我们和深创投的差距到底是怎么形成的。近几年我们以追赶超越的步伐拼命追赶,在去年进入了全国创投机构*,现在管理的资金规模达到了百亿级的规模,陕西省*的基金,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我们有幸作为基金的管理人,还有最近发的军民融合基金,募资情况非常好。还有最近的陕西省高端装备基金也在发,此外还管理了高新区管委会的新兴产业引导资金。最近正在准备设一支早期基金,为早期的,今天的主题天使投资,我们跟早期的企业能够提供更多的服务。谢谢

李翀:我们机构是点亮资本,机构成立于2014年,从成立之后已经投了50、60个项目,都是一些早期的项目,主要是关注人工智能类的,还有物联网类的,还有区块链的类的,还有消费升级类的企业。

张志勇:我是元航资本张志勇,元航资本算是早期的技术链投资公司,我们整个核心团队都是北航,我们关注的领域是工业物联网,泛智能,商业航天。我们投资阶段主要还是以早期为主,天使为主。

吴瑶萱:在座嘉宾都对自己的背景做了介绍。今天的主题是企业家资源投资的力量,刚才演讲中有嘉宾提到了在创新创业的企业发展过程中,会给予它很多的支持,包括Ian Sobieski刚才也有介绍到天使团在对企业提供各种各样服务的内容方面。接下来的问题请各位企业家讲讲经典的案例,在过去投资了什么样的资源,帮助企业能够快速获得成长,在这个过程中,你对于资源投资部分是怎样的看法。

Ian Sobieski:之前都是公司的高管,或者现在是公司的高管,所以他们都有管理大团队的经验,我们每一次投资都能得到帮助和导师指导,我们的导师都在指导年轻企业,他们平均年龄都低于30岁,创业者都是*次创业,所以我们提供的帮助从最基本的,比如说怎么样制定公司的结构,怎么聘请员工,怎么解雇员工,如何开董事会,如何找律师,如何进行营销,如何管理公司。比如说你成长到一定阶段,你要知道公司需要什么,如何进一步成长,这是对于企业家,新企业家他们不知道,有些时候根本不知道他们公司里每个人的名字。这些信息,我们的导师都会给他们新的创业者人生的经验来指导他们。

吴瑶萱:对于CEO,团队更多是管理能力以及整个业务方面的指导,也就是智力方面的投入是比较重视,你们是否认为这个非常重要?

Ian Sobieski:没错,我们很多天使投资团要提供额外的价值,我在演讲中讲到我们现在有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这种天使投资他们并不是为了盈利,有些时候列上的企业都是为了盈利的,但有些公司并不是这样。我们和IBM进行合作,我们的公司投资者慢慢参与到天使投资,也许他们并不是提供资金,而是要能够和这些交易,帮助这些交易,看到他们潜在的客户是什么,也许他们这个企业可能成为合作。

何海洋:我讲一个自己的案例。我们公司是本土成长的企业,我们也在开始全国化。大家知道实体经济如果没有科技手段支撑,对未来的快速壮大是极大的障碍,我也关注硬科技产业当中有信息技术的产业。其实科技产业应该在这个行业里面应该要有一定的产业基础,要有应用型产品。我们做分级诊疗做全国社区连锁的时候,发现当地达到10家20家的时候,如果没有很好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新的社区连锁模式就很难进行下去。我也是在做这家公司的时候,2014年到美国硅谷去考察,那时候移动互联网对大健康的行业有很多颠覆的声音,我们也去看了看。那个时候回来在拓展线下的同时,做到怎么样让你的企业在未来10家20家的规模上快速做到100家,1000家,我们觉得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对于一个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是特别大的,我们就投资了一家公司叫做易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音)。这家公司就是为了像强森这样的公司。

大家知道中国医生看病,特别是西医,不同的医生面对同样一种疾病看出是不同的处方,对于西医来说完全是个标准化的过程是很难进行的,我们想怎么样用标准化的手段能够帮助医生更好的给药,帮助医生更好的诊断,特别是在基层。因为老百姓不太信任基层,怎么样让大家觉得在同样的,不同的店面里面得到同样的结果是非常准确的,减少连锁店对医生的依赖度。我们怎么样把基于人工智能临床诊断标准化,当医生开出一个问诊老百姓的症状,比如说咳嗽三天,发烧两天,只要病症一出,系统里面就会列出与这些症状相关的疾病,帮助医生,当医生无法判断是上呼吸道感染还是扁桃体炎,你可以打开,做什么样的检查可以区别。这种资源开发出来以后就会减少对医生的依赖度,同时建立辅助决策系统,使医生更准确的诊断,同时得到疾病的情况下还能给出标准的答案,这样就减少临床风险,获得标准化的结构,这是在调动这种资源的时候,如何用科技的力量获得企业的快速进步。

宫蒲玲:今天举一个案例,也是我在投资过程中感觉到最值得骄傲,最自豪的案例。就是投的,在软件园的一家企业,叫诺娃电子。这个企业可以说是高新区内每年纳税额最高的一家企业,每年给高新区交税6000万,不含个人所得税,足以说明企业的发展是什么状况。 回想当时投这个企业的时候,和企业家的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是怎样形成一种共识的,后来我们在投后的几年精心帮助他成为为今天这样的公司。可以说我的体会就是,我觉得从这个案例里面,*的感受就是作为一个投资人,一定得有情怀和有使命感,作为这个职业,必须要具备的一个最起码的一个素质。

首先当我看到诺娃电子这个企业以后,我见了当时的总经理,特别有活力,很年轻。这个企业说实在的,他们是一个年轻的创业团队,两个创始人都是79年,80年的,当时我见了这两个创始人以后,我就特别喜欢,特别有激情,特别有活力,而且非常善于思考问题,并且有一个非常,让我感觉到与众不同的,就是他们的进取精神,奋斗意识。我当时就跟他聊投资的事,因为我觉得作为我们高新风投来说,投资一个很重要的定位就是希望能够抓住高新区的龙头项目和一些成长性快的项目,能够帮助他尽快成长起来。

当时我就跟他交流能不能投,因为*次接触,大家也不了解,他就很明确的说不融资,也不需要资金。后来我就觉得首先毕竟是高新区的企业,我们要有使命感和情怀去帮助他。他们当时确实遇到了很多外部的问题,我们主动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后来把这些问题解决以后,有一段时间的接触以后,他们说我确实不想融资,但是我特别想让你风投进来,西高投进来,也特别希望你能参与到我们公司的管理,因为我们太需要你了。后来破例,他这个公司*次融资,也是最后一次融资,现在目前为止只有我们一个投资人,而且投的金额也比较重。我们当时投资的时候就谈了一点,我希望你们西高投一直能够伴随我们公司成长。另外就是宫总永远做我们的董事。

投了这个企业以后,我发现他们这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相当相当强,他就是在做,凡是在大型活动看到的LED屏的控制系统都是他来做的,他是全球这个领域里面技术创新能力最强,技术先进性最强的一家公司,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70%。但是有一个短板,就是对公司的战略,对公司的管理,对公司下一步如何进行资本运作,还是公司外围遇到的协调解决不了,他也不愿意花这些精力,他们觉得很浪费时间。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我们投了以后就全方位的帮助他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我是基本上我们一个月会约着在一块深度的交流一次,非常交心的交流一次,发现公司在战略定位上确实不够清晰,跟他进行深度的沟通、引导,他们公司的战略布局。我觉得非常欣慰的就是他们非常能听的进去我们的建议,每次跟他交流、沟通过程中,都是在黑板上画来画去,他就会整理到他的笔记本上,第二天,就会开会落实这些思路。

另外就是管理上,因为管理上确实发展的非常快,整个管理上还是基础比较薄弱。也给他们在管理上提出一些问题,他们很快得以采纳,包括他们的资本运作的规划和思路,这些都是在我们的建议上很好的会采纳。这个企业发展非常快,我们投的时候,当时的收入1个多亿,利润也就1000来万,今年年底接近10亿,净利润将近2亿。发展速度非常快,包括外围的很多事情,我们通过各方面的协调解决以后,他们也省了很多时间。有一次晚上11点给我打电话,他说自从你们西高投进来,我们越来越像一个非常优秀的公司。听了这句话以后,我也深深感受到作为一个投资人给企业投的不仅仅是钱,有些企业不仅仅缺的是钱,更缺的是钱后面的资源、思想和情感。

吴瑶萱:我们知道团队需要什么,然后去针对他所需要的提供给他。李翀总本身也是创业者,然后去做的投资人,我想李翀总应该也会有很精彩的故事。

李翀:本身我们是做早期的天使投资,大家都知道做创业,从一个种子发芽到最后的上市IPO,或者是被并购,最起码也得7—8年的时间,这个周期对一个投资机构来说,或者对于人生来说也是相当漫长的一个阶段。我们对整个产业的理解看法是这样,作为天使投资人或者作为一个天使投资机构一定要有思想。一定要对这个产业理解和看法要早于其他投资人大概5—8年的时间。因为如果等这个技术火了,或者是大家都已经开始热的时候,这时候你才去投,这时候就不叫天使投资了,可能是A轮,B轮的投资,当一个机构对这个产业有很深的了解和看法的时候,做出来的投资一定是早于其他机构,才能称为天使投资人。

具体到一些团队来说,因为我们这些机构投的比较早,会预先判断出这些项目在哪,还有风险点。比如我们说投了一个项目,我关注比特币的时候大概是12年,但是我们内部进行了调研,我们当时觉得这个比特币的底层核心技术,去中心化的价值传递体系是它的非常核心的一套,有价值的一套技术平台,或者在这里称为硬科技。

当时我们就没有去投相关的比特币的交易,我们去寻找底层的算法公司,用了两年时间才投了一个比特币的公司。这两年ICO比较火的时候,我们投相关区块链的公司有些人想做ICO,但是跟我们继续探讨的时候,我们就会劝他们,一切以圈钱为目的的ICO一定会被扑灭的。事实也证明我们这种判断是正确的。一个机构对早期团队的一些帮助,主要是体现在这么几点。

还有我们也认为早期团队必定要经历一个死亡之谷,在这里面有方方面面的不可预见的因素,作为投资方来说,应该是在这里面要有一些人才的引入,团队重新的改造,商业模式的重构,这也是方方面面都要对早期团队提供的帮助和资源。

吴瑶萱:基于对行业比较好的认知选到了比较好的项目,同时帮助他们发展当中更好的成长。

李翀:我们是在死亡之谷避免它死,或者到雷区。

吴瑶萱:张志勇张总。

张志勇:因为我做了早期投资差不多第12年,客观的讲一个企业的成功其实*的功劳是归功于创业者,投资人在里面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是充分必要作用,只是充分条件而已。我们自己有几个原则,就是和创业者的合作里面有几个定位,首先*个坚决的不能替创业者做任何决策。第二我们和创业者的关系是就要像司机和GPS的关系,方向盘在创业者手上,我作为GPS可以导航,你可以不听,但是我们需要创业者他一定有吸收意见的能力,差异化鉴别的能力,他知道别人给你的建议里面怎么样吸收为自己的决策,这样就是有学习能力。第三个作为投资人来讲,每一个创业者,尤其CEO,在早期创业的时候是很孤独的,因为他要战胜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他绝望的时候不可能跟员工和家人讲,更不可能跟他的合伙人讲。这个时候作为天使投资人,确实是要站在背后给他精神上的力量。

我投了一个企业,每次在外面演讲的时候他会说他很感谢我,感谢我的原因不是我给他钱,而是最早认可他。认为那个对他的支撑作用比给他钱要大很多。反过来讲,这么多年你说没有帮过企业不可能,其实帮过很多企业,但是每个企业面临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我们可能给它的支撑和帮助不一样。

作为一个投资人来讲,尤其作为早期投资人,对创业者,尤其对初创企业的CEO来讲,最宝贵的几个价值。*个价值是失败的案例总结出来的经验和价值,对创业者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很多初创企业,很多CEO并不是连续创业者,可能是*次创业,会遇到很多导致在创业过程中走了弯路,影响他死亡的可能性发展。但是作为一个很多年的老司机来讲,因为他有很多案子,他知道创业者做什么样的事情可能导致死亡或者失败的概率多。我平时在我们自己投的企业里面,尤其是我觉得有几个环节我是非常注意的,一个是当一个企业拿到融资的时候,我会关注他三个月时间,因为往往在这个阶段,他认为他拿到钱,取得阶段性胜利,会被这个冲昏头脑,他会盲目扩张。事实上在早期的时候,在商业模式没有完全被得到验证的时候,你盲目扩张,或者很快的把自己的来之不易的融资很快的消耗掉的话,你的试错没有最后得到验证的时候,对一个企业来讲是非常可怕的。

往往很多企业不是因为方向不对,不是团队不对,而是最后试错的粮食没有了,没有更多的试错机会。我们在企业有言冒进或者盲目的时候会稍微在节奏上帮他们把握一下。

第二类是很多创业者,尤其是年轻的创业者,他的管理经验确实不是很多,无论是他的情商还是公司内部的技巧上会有一些欠缺,作为早期投资人,会把自己遇到的一些问题跟他分享,引导、启发他去思考。如果我们强迫一个CEO说这样不对,你应该怎么样,他即便做了,但是他对为什么这么做的认知是不够。怎么样去辅导一个CEO,让他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企业在高速成长以后,在融资里面这是一个企业发展过程当中很重要的两个融资关口,在这里面我觉得一个很丰富经验的投资人,也能够给他们带来比较多的资源。最后面就是无论我们人脉也好,还是企业资源也好,这些只要投资人有,就会无私的贡献给创业者。

吴瑶萱:通过几位不同角度的投资人讲述不同阶段,面向不同创业者提供不同的支持,这是各位作为专业投资人的必要条件。

今天的主题是硬科技,元和资本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大部分的投资机构都有把硬科技,包括科技创新列为了在今年,包括接下来一段时间里非常重要的投资领域。我们也知道互联网大潮过去之后,像硬科技或者科技创新这一类的项目,需要对这个行业,需要有一个很深的洞见以及了解。对于这个方向,各位对于这个方向,硬科技,包括科技创新的领域有哪些投资的逻辑,包括在落地的方面,具体的企业化,以及产业化方面什么见地可以跟今天的观众分享一下。

张志勇: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我们机构的思考逻辑。为什么大家现在会关注所谓的硬科技,深科技,黑科技,其实它有一个历史背景。中国实际上从2000年开始到2015年,这15年的科技和创业快速发展,它的旋律和主题离不开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流量一个是垄断。我们要把我们的消费互联网的经验要向国际、向全球输送。在这个过程里面留给创业者的机会已经不多了,原因非常简单,就是流量被高度垄断,高度消费。第二个是所有能成长为大的商业机会统统没有了,从最早的门户,到最后的垂直的电商,到社交,到团购,每一波浪潮你看到,其实他最后本质都是流量变现的身影。

巨头把流量垄断之后,对于创业者来没有那么多资源和人力,他在这里面做创业,实际上在别人牙缝里面找生存,这样的机会不多。除非你有更颠覆性的,对现在的消费互联网产生影响。比如说当年的谷歌,它去买了做安卓的非常小的团队,他是基于他认为从PC往移动互联网走的话,手机是关键,更关键的是操作系统。如果还是在现有的市场格局里面,你想去做到更大的成功,或者说异军突起是非常难的。

说到这个背景以后,就看到创业者最后他的机会来自于技术驱动的创业,也就是说消费互联网是商业模式驱动的创业,再往下一波机会是技术驱动的创业。但是技术驱动这个词听起来非常抽象,但是它和我们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关系,因为整个中国经济发展,过往的高速增长,从文化大革命之后,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GDP没有低于9.7%。我们传统的实体经济已经很疲软,要靠一个提升效率,一个大家有丰富的需求,但是我们的服务质量不够。这个时候技术创业者的机会来了,因为他能够跟实体经济有更好的结合,技术更好的给实体经济赋能,这是大家关注技术经济的主要原因。

对创业者来讲,创业壁垒被加深了,原来没有接受过良好的大学教育,我们在消费互联网做一个网站,做一个个人站点也能赚钱,现在你会发现,如果你没有受过非常好的训练,你去做人工智能,你去做云计算已经变为不可能了,实际上这一波对创业者来讲,创业的壁垒被显著提高,而且把一批不合格的创业者挡在了门外。从这个角度来讲,对工科的学生来讲是非常好的机会。

以前消费互联网是2C的产业,现在怎么样赋能传统经济的时候,实体经济的时候,怎么样让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时候,你会发现大量的需求者从C端变到B端。这时候我们的创业者自然会2B,基本上都是要靠技术去改进,或者说去赋能的。我觉得这是现在在技术创业里面的逻辑。我们15年开始基本上整个投资策略一直在围绕智能,医疗科技,航天,包括所谓的工业4.0。这波浪潮持续5—10年是没有问题的。

吴瑶萱:李翀是在中美做硬科技的布局,有什么想跟我们分享的吗?

李翀:我们在人工智能这个领域大概投了将近10家左右的人工智能的项目,刚才完成融资的了3D速感,包括在北美投了专门做触觉的。在人工智能这个领域,为什么投这些项目和我们在这个领域的思考有很多的关系。有些项目确实,换句话说不是说这个项目好不好,有的团队做创业的时候,抱着自己的独门秘笈要很高的价格,与其这样不如思考你在这个行业里面的地位和市场的应用前景,如果具备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不用你来找我,我都上门找你了。

前年在拉斯维加斯看到一个项目,触觉的项目灵敏度是人类触觉的百倍。我看到这个团队之后,我就一直从拉斯维加斯一路跟到洛杉矶,最后签约我才回国。这就是我们当时投资的时候为什么要投这一类的,他满足了我对整个人工智能这个领域的一些判断和思索。有了视觉,有了听觉,唯独触觉没有,我们碰到这个,这个项目,我一路上就去投他,不管他是老外还是中国人。

吴瑶萱:宫总这边介绍到一些项目,包括立足于西安当地,你对于后期企业的发展,以及具体怎么产业化方向应该会有特别深的见解。

宫蒲玲:今天咱们的主题是硬科技的企业如何得到投资者的支持和帮助。我们投的领域其实不谋而合,和这次硬科技大会所提的八路军的方向完全吻合,我们应该是在硬科技领域投资过程中,包括伴随着企业的成长过程中,也有很多的困惑和感悟。我觉得作为硬科技领域的企业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大家今天可能这个会上听的更多的词是硬科技,我觉得硬科技实际上仅仅是一个技术和科技。这个科技怎么能够转化,硬科技能转换成硬产品,转换成硬产业,最后一定要有一个硬企业来支撑。

拿我们西安本土来说,我们前面很多嘉宾也都介绍了,我们西安是一个科教非常发达的一个区域,科教资源也非常丰富,我们的科技成果是非常非常多,但是这些科技里边也有很多是够的上今天说的硬科技的概念。这些科技怎么样的一步步能转换成硬科技变成硬产业,这个过程我觉得是一个非常艰辛和不容易的过程。刚才高新区的两个企业也讲了他们的成长,他们就是典型的硬科技企业的成长历程,我们也都是非常熟,也能够体会到他们的艰辛和不易。

他们刚才没好意思说,但是我觉得我自己的感悟,硬科技要转换成硬产品,转换成硬产品,最后要有硬企业,一定得有一个非常好的软环境。这个软环境我觉得需要我们方方面面去为他们营造,创造,这个生态环境需要政府,需要投资人,需要各路的金融机构呵护、关爱。我觉得我们西高投看到了企业的不易和难处。前面的论坛嘉宾也谈到,很多的硬科技从实验室拿出来,多数的创业者是我们的工程师和科研人员,他们带着他们的硬科技出来去创业。刚才我说的案例,我们大量的企业在早期阶段。他们拿着硬科技出来,怎么样走完刚才说的这个历程,能够把它变成硬产业。我觉得这个里面的软环境,政府需要支持,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等等方面都需要大家来营造和创造。

一个企业能不能成长起来有很多因素,硬的技术没有一个软的环境也不一定能生长起来,能够转换过来。我们西高投看到这一点,因为我们本身是一个投资机构,看到这一点,我在前年,在我们旗下成立了一个专门服务于企业的平台。大家可能在高新区,可以在街区看到,有一个金服时空,有1000平米左右的,咖啡街区开业了,你们可以去看,里面有一个就是我们金服时空,那是15年成立的,专门为硬科技的创业者提供免费的各种各样的培训。里边有如何办企业,如何管理财务,如何去从企业家这个思维的角度,怎么去管理一个企业,如何规划一个企业等等,各种各样的课程,每个礼拜基本上有一到两次的免费课程。因为从实验室出来的科研人员,带着他的硬科技出来,遇到的问题会很多很多,对创业者来说所有的问题都是陌生的,除了对他的技术比较熟悉以外,其他都是陌生的。

怎么样让他从陌生中感觉到不陌生,所以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和服务,使很多企业通过短期的培训。我们每个礼拜五晚上有晚自习,各种各样的活动,大家对创办企业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我们也可以给企业提供遇到的问题的服务,就在那个空间里面,我们叫高新区金融服务平台,同时我们也叫金服时空,我们在那个平台上还成立了陕西创投联盟,把陕西的所有投资机构,金融机构,还有中介机构都绑在创投联盟的平台上,通过这样一个平台,能够线上线下的为企业提供一些一站式的服务。我觉得这是投资以外,你必须用,我刚才说的,你作为投资人要有使命,要有情怀。你面对硬科技的转换过程,这么一个具体的问题,必须要去带着这种使命和情怀去呵护和帮助他们,使他们顺利的走过最艰难的这一段历程。这是我觉得*个方面。

第二个,要跟企业家交朋友。只有大家彼此取得了相互的信任、理解,我觉得企业家才会把公司的真实情况、问题吐给你,这时候你会发现很多问题。比如说你就会清晰的看到他们的理念有问题。很多带着硬科技出来的创业者都是工程师,或者科学家。他们的思维还是停留在科学家工程师这个角度,怎么样让他们转换成一个企业家和管理者,这是一个观念上的转变,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另外他从实验室出来,带着实验室的格局去思考一个企业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怎么样让他从实验室的格局变成一个产业的格局。另外怎么样使他从技术思维转换成市场思维。我们接触的科技类出来的创业者,最多的,他们永远关注的就是他的技术,甚至就把他的技术当做生命,又不舍得让别人投资,生怕把他的控制权丢掉。同时又很专注于他的技术,他为之奋斗了一生的成果。可以说西安的企业,硬科技企业很多,特别是高新区是硬科技的聚集地,硬科技的技术确实很硬,但是能够真正转换成上规模的产业化企业和项目并不是很成功。这个里边我觉得就需要我们投资人在这个过程中去改变他们的思维,能够使他们真正的成为企业家,只有他们成为企业家,才能有真正的硬企业,有了硬企业才能够形成硬产业。这个过程我们觉得非常不容易。

我们觉得我们讨论企业花大量的时间,刚才主持人征求我意见说谈谈投资逻辑,我觉得投资逻辑可能大同小异。但是对硬科技企业的,怎么帮助他怎么,怎么使他能够最终把他的产业,硬科技能产业化,能够成为对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成为一个助推力的力量,这个是很艰难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你跟企业家交朋友,然后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慢慢的去,经常的去影响他,帮助他。我经常说我们投了很多企业老板,从科学家往企业家走的路上,你加快走,只要你走到企业家那边了,你就成功了,这一点感悟非常深。

另外就是刚才说的,作为投资人要能够经常深入到企业,能够真实了解到企业的一些苦衷和问题所在。我觉得帮助他们怎么样能够针对公司的实际情况,规划好企业的发展。比如说刚才说的诺娃电子这个企业,其实它的经营情况很好,但是它是小众企业,很容易到天花板。到了天花板以后再去思考未来的战略可能就来不及了,所以你必须在你*的时候,一定要思考,我发展,后面的发展该怎么布局,怎么规划你的未来,怎么样扩大你的规模,我说上市融资拿回来20亿,你把这20亿想好了再融资。我一定要让你,帮助你想清楚,当你拿到钱以后,你拿这钱是干什么,那时候你再去融资,那时候你再去拿钱。我觉得这种规划的能力,包括企业的管理能力,实际上都是需要在你跟他深度的沟通和交流,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够接受和接纳你的观点。

我刚才说了,如果说早期的企业,特别硬科技这些企业,也有他们的致命的问题,就是比较固执,我们要去影响他们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你得有一个让他非常认可的能力,或者你的办法,你试试再在能帮助他,让他能感受到你的能力和你的所能给他带来的资源。

吴瑶萱:我相信我们在座的创业者能够理解到你说的,我们提供平台,提供帮助,也有中间的服务。

何海洋:我是做企业的,我从做企业的角度谈谈我的感受。我觉得任何一个企业,包括投资人,我们要做两件事情,价值的实现和价格的创造。如果你没有自我驱动的能力是很难成功的,投资人选择一个项目的时候,投的本身除了产业非常好以外,同时希望在很短的时间能够变现。一个科技领域里面有很好的产业基础,你能找到很快的实现,为这些产业提供支撑的应用型产品。这可能是有一些机会的。

其实作为创业者,我也是个连续性的创业者,这件事情创业的时候,其实最早听到很多反对的声音,基础医疗不赚钱,资产重等等问题,我就觉得如果所有东西带着否定的观点看这件事情,可能本身隐藏的机会就特别多。如果大家非常看好一件事情,可能就没有机会了。从这个角度看,其实有时候做一个创业者,你获得的融资对你来说真的跟张总说的是一样的,对你的创业的方向的肯定,你收获的不是钱,而是你自我驱动的信心,这个太重要的。

我们自己开始成立了一个产业基金,要去投与这个产业相关的快速诊断,一些为临床诊断标准化AI的辅助决策系统等等。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是希望从企业家的角度,专注在一件事情上把生态链做出来。在强森看来,我们是小前端,大平台。我把这个认为是线下最重要的消费入口,是一个消费场景。如果你有100个小前端入口,你形成平台的力量,以及在这个平台上向上生长的生态价值就越来越大。我们可能未来会做保险,健康险,可能在西安这一个局部的区域形成比较大的相对垄断优势的医疗集团,我们想做这件事情。从我的角度来讲,你只要看到有应用基础的科技产业,很快能实现变现。

第二点人的力量是所有的核心要素。

吴瑶萱最后的问题,Ian Sobieski跟我们分享一下,你过去这么多时间的投资经验。

Ian Sobieski:我们刚才也听到犹太人两千多年的投资历史。天使这个词来自支持那些巡回演出的人,他们都是制作音乐,然后给人们带来娱乐,但是他们需要额外的资金来给这些巡回演出的团体,给他们足够的资金,给演员支付薪水。他们演出之后收到门票再还给投资人,从而产生的天使这个词。他们不断把这些投资人叫做天使,不能不仅会带来经济利益,而且他们也热爱演出。

现在很容易找到投资者,他愿意把一个研究成果转化,但是在美国我们非常幸运,在中国也是如此,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我们都有高科技在支持,美国的生命科学研究院,我们有一些非常好的大学,他给我们的技术科技有很大的支持。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转化这些成果,我们并不是不鼓励这些企业寻找天使资金,但是还有其他资源可以去寻找资金,并不一定是个人投资者,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大学已经研发好的技术,或者有政府支持的。将这种技术最后转化成一个成功的公司,然后将产品推向世界。这不是关于发明,这是关于人们想要买的产品,很少有发明想要销售出去,他们并不是需要资金,还需要营销产品的专业技术。我们需要一些并不止是技术本身,这个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我们可以用各种的融资渠道将这个产品变成一个成熟的产品推向市场。

吴瑶萱:发明固然重要,但是如何满足人们的需求是更加重要的事情。再次感谢各位嘉宾的分享。除了资金投入之外,我们期待更多资源投入来支持企业发展,接下来怎么样做好,用好,消化好资源投投资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这是我们希望与在座各位共同努力来打造的平台,从而推动我国双创以及经济发展的良好期望。谢谢。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投资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