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育领域似乎成了转型的集体出路,比如汇冠股份放弃精密制造业一头扎进智能教育;勤上股份则置出半导体照明业务,转向教育;而中泰桥梁(002659.SZ)也抛下“造桥”的原主业,直奔一年学费近20万的国际教育去了……
今天的主角中泰桥梁于2012年上市,主业为桥梁制造,不过,近年来,公司经营状况不太稳定,起伏较大,2016年,营业收入更是同比腰斩,并出现亏损。
同时,截至第三季度,公司2017年已经累计亏损6193万元,如果不能在最后的时刻扭亏为盈,则将逃脱不了被“ST”的命运。
当然,如此情况下,公司也没有坐以待毙。
一方面,从2015年开始,中泰桥梁已经引入了国际教育业务,不过还在培育发展期,远水难解近渴;另一方面,公司则将旗下桥梁业务剥离了出去,不仅减少了未来可能的亏损,而且通过非经常性损益,直接改善了财务状况。
因此,中泰桥梁在全年业绩预告称,2017年净利润为2000万元-3500万元,眼下的燃眉之急倒是过去了,以后怎么走,还得继续观察。
一年半亏损过亿,过河“卖桥” ?
10月底,中泰桥梁的资产剥离进入正轨,30日晚间连发13份公告,不仅回复了深交所有关重大资产出售的问询函,并且于31日复牌,一周阴跌过后,11月7日收于14.20元/股,较停牌时累计下跌6%。
被剥离的资产主体名为“新中泰”,主营业务为桥梁钢结构,据披露的《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草案》,天津中晶建材以挂牌价格63924.29万元取得新中泰100%股权。经过此次资产剥离,中泰桥梁将转行教育产业。
不过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发现,值6个多亿的新中泰实际上很年轻,2016年4月28日才由中泰桥梁成立,2017年2月中泰桥梁通过了资产下沉议案,由新中泰承继中泰桥梁全部桥梁钢业务的经营。
主业之一被打包到另外的公司,不出意外,其战略布局也会产生变化,但中泰桥梁在跨界至国际教育之后一直打着双主业并行的旗号,甚至在2017年半年报里还在提及“相关资产注入单一公司是为了推进双主业的运营”,畅想双主业的美好,可没过几天便转身卖了桥。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称类似“言行不一”的行为,客观上可能对投资者构成误导。
点击看大图
随后便有投资者在深交所互动易中询问是否“言行不一”,中泰桥梁方面给这位投资者翻译了“曝光”的本意以及引申义,称公司的信披并无问题。
至于短时间内卖掉前主营业务的原因,中泰桥梁称近年来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用工成本上升等因素,盈利能力受到影响。其财务数据显示,中泰桥梁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分别为286.38万元、-9604.54万元、-6193.26万元,而出售的新中泰则在2016年、2017年上半年分别亏损8427.17万元、323.62万元。
正如中泰桥梁所陈述的一样,桥梁业务在扯着后腿,剥离原有主业之后,则有可能摆脱桥梁业务对业绩的不利影响,而此次交易将给公司带来约1.44亿元的收益,直接反转2017年业绩,扭亏为盈。
从桥梁到教育,资本运作来保壳?
从时间轴来看,中泰桥梁实际上2015年就开始想办法谋发展了。自2012年上市,中泰桥梁的业绩便一蹶不振,2015年净利润直接同比下滑70%,中泰桥梁随后设立全资子公司北京文华学信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涉足教育,增资文凯兴。16年7月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17.5亿元,用来投资文凯兴建设朝阳凯文学校。
随着增发股票的上市,中泰桥梁易主,控股股东变为拥有海淀区核心教育资源的八大处。
随着桥梁业务的剥离,中泰桥梁变身成为教育股,而市场上也少不了质疑的声音称“打时间差规避借壳”。确实,从操作上来看,先经过变更实控人的增发,再出售资产变更主营业务,中泰桥梁似乎规避了借壳。
中泰桥梁就这一问题回复称今年1月份在收购国际教育资产时,由于标的资产财务数据占比未达到相关标准,认为不构成借壳上市。
联讯证券分析师则告诉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最近上市公司这种情况很普遍,力推主业变更,但这些应该不是借壳,只是一种潮流。但也有分析师认为与收购时间跨度有关,分两年收购,且中间更换了实控人,实际上也规避了“五年核查期”的规定。
知识点:
被称为“史上最严借壳新规”的《重组办法》第十三条进行了专门规定:在计算资产累积数额时,不仅限在一年内的范围内累计,而是整整五年。但条件是,得从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后开始计算。
复盘中泰桥梁的一系列动作,倒不难理解其中的逻辑,毕竟新股东为国资背景,且手握教育资源,2017年如果继续亏损,中泰桥梁便难逃被ST,对于新股东来说,届时再要进行资本运作,就困难了。
有业内人士告诉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从三季报数据来看,营收增长81.24%,除去教育开始运营外,桥梁业绩似乎有所回暖,但整体仍然在亏损,并且年底并不能靠业务止损,此时出售亏损的资产保净利润是比较可行的办法,并且,从长远来看,桥梁业务也得置出上市公司。
虽说卖掉资产暂时可以补血,也可以免遭负累,可这都是短期的事,核心还是得新主业能够获得长足发展,具备稳定经营的能力。
野马财经梳理后发现,中泰桥梁现有的教育资产包括文凯兴教育、正在建设朝阳凯文学校;凯文智信,服务于海淀凯文学校;凯文学信,致力于国际化体育教育平台;凯文睿信,主要从事国际学校产业相关的出国留学、升学指导培训业务。
从财务表现上来看,跨界的中泰桥梁目前处于一种原主业不行,新主业发展还未起来的状态,2017年半年报中教育的收入占比不过才10%,文凯兴教育、凯文智信、凯文睿信分别实现营收75.47万元、2280.83万元、183.99万元,其中只有凯文睿信实现净利润29.75万元,一年学费平均20多万的海淀凯文学校已亏损4000万。在公告中,中泰桥梁也承认了国际教育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的问题,朝阳凯文学校满员都需要7年。
这也是深交所所关心的,面对问询,中泰桥梁用业绩承诺说话,称原股东北京银叶金宏投资合伙企业承诺凯文智信2017年至2019年三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若未实现利润承诺,则将以现金方式补偿。
野马财经也试图联系中泰桥梁询问未来业绩问题,但截至发稿,未取得回复。
而从招生情况上看,2017年开学时,两所国际学校共招收900名学生,一人20万学费,那就是1.8个亿,完全覆盖不了前期动辄10多亿的成本,让小编算算,如果满员,两所学校4500人,9亿进账,从长线来看,投资国际教育有肉吃,但怎样安稳度过“青黄不接”的时间段才是关键。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野马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