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2017年十大巨头“弃子”:不是关停就是被卖,只有贾跃亭融到钱了?法拉第未来到底有没有未来?

巨头的“小儿子”们,就像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确实比一般企业要“生得好”。但能不能在狂风浪潮中站稳脚跟,就不是一个“生得好”可以护佑的了。
2017-12-26 11:48 · 微信公众号:品途商业评论 柴佳音

  2017年,引爆舆论的榜单上,若以“老赖*人”身份登上《纽约时报》的贾跃亭排第二,没有人敢称*。而就在今天,这个气氛欢腾的圣诞,听说法拉第未来终于融到钱了,员工的工资也到手了,老贾有救了?

  互联网风云变幻,一年时间可以让初创公司(如,摩拜、ofo)成为独角兽,也可以让上市公司(如,乐视)面临崩溃边缘。

  2017年,随着巨头战略布局的升级,越来越多曾经受尽宠爱、春风得意的“小儿子”惨遭遗弃。品途商业评论(ID:pintu360)从中选取了十大*代表性的案例,从表面上简单的业务关停入手,透析巨头内心的真实算盘。回顾风雨飘摇的2017,是什么让李彦宏忍痛割爱?是什么让马化腾当众食言?又是什么让刘强东啪啪打脸?

乐视汽车

  7月5日,贾跃亭抵达美国洛杉矶,从此“下周回国”的声音不绝于耳;7月6日,贾跃亭通过微博宣布自己“承担全部的责任,尽责到底”;7月21日,孙宏斌当选乐视网新一届董事长。值得注意的是,孙宏斌称上任后将在1月投资布局的“新乐视体系”(即乐视网、乐视致新、乐视影业)上发力,且先后在两次重要发布会上与乐视汽车划清界限。这意味着,“后贾跃亭时代”的乐视已与汽车业务说再见

  而在美国,贾跃亭则一门心思扑向了法拉第未来。此前,很多人便表示乐视汽车和法拉第未来“傻傻分不清楚”。财新曾有报道称,乐视汽车和法拉第未来实际为两个牌子一套人马,是同一个主体,也就是乐视汽车的实际造车能力都极度依赖于法拉第未来。但在2016年末新浪科技对法拉第未来高管采访时,几位高管都极力否认并撇清与乐视存在股权关系,并透露法拉第未来是贾跃亭的个人投资,与乐视汽车无关。

  至此,贾跃亭豪赌造车的决心昭然若揭。但一切并不像他想的那么简单。受其自身的财务困境影响,法拉第未来深陷“泥潭”:创始团队分崩离析、员工控诉不断、融资之路屡屡受阻……

  然而,12月25日,据腾讯《一线》报道,乐视汽车中国在本月22日全员大会上,确认了美国FF融资到位的消息,并表示资金已陆续到账。报道还称,在会议结束后,乐视汽车的员工收到了2016年绩效奖金,且已有多名乐视汽车在职、离职员工确认拿到了此前拖欠的绩效奖金。对此,乐视汽车方面仍表示不予回应。

  那么,法拉第未来到底有没有未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百度外卖

  8月,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此次交易分为两部分:*,百度外卖以5亿美元出售;第二,百度打包一些流量入口资源给饿了么,作价3亿美元。收购总价合计8亿美元

  自现任百度集团总裁兼COO陆奇加入百度后,便明确了百度未来将以人工智能和内容生态为重点发展方向。诚然,O2O不在陆奇的护城河里,放弃在情理之中。但由百度外卖“卖身”事件,仍可见李彦宏转型的决心之大。

  而此时,阿里却端起了O2O市场中*的一碗肉汤——饿了么。5月,据彭博社报道,阿里巴巴计划对饿了么进行新一轮至少10亿美元的融资。融资完成后,饿了么估值将达到50亿到60亿美元。

  另外,有更劲爆的消息称阿里或全资收购饿了么,目前谈判正在进行。即便抛开投资之事真伪不谈,从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这一刻起,阿里 “掌控外卖市场,继而席卷所有品类”的新零售战略也已然正式开启。

  据TrustData在5月发布的报告,在外卖领域,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分别以1.23%、0.97%和0.20%的月度覆盖率居行业前三。这意味着,百度外卖在被饿了么收购后,外卖市场格局将会再次调整,由三国鼎立变成双雄争霸。因此,不妨大胆猜测,先拿百度外卖,再并美团外卖,既而掌控外卖市场,最终建立整体O2O平台,这或许才是马云爸爸未来的新零售完整布局。

百度医疗

  今年2月8日,百度将移动医疗事业部整体裁撤。这个成立于2015年1月,曾被百度内部寄予厚望的事业部走到了终点。3月3日,百度宣布关停百度医生服务。4月1日,百度医生的数据将全部清除。

  百度最后一次在公开场合透露医疗广告营收占比是在2011年。百度CFO李昕晢在当时曾表示,医疗保健是2011年Q3百度广告营收中最重要的部分。

  然而,在过去的2016年中,由于血友病吧与魏则西事件,百度与医疗机构合作的商业模式备受舆论质疑。经历了此番舆论危机后,裁撤移动医疗事业部看似艰难,却成为了百度*的选择。

百度游戏

  据外媒报道,百度在3月31日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Form20-F文件显示,在1月13日,百度已将旗下移动游戏业务以总价人民币12亿元的现金出售给两家第三方公司。

  2013年7月,百度以高达19亿美元的价格全资收购91无线,成为当时中国互联网历史上*金额的并购案例。而如今,曾被百度寄予厚望的游戏业务却从百度剥离。可见,在庞大的百度航母中,游戏这项业务做得并不出色。有爆料文章曾对百度游戏作出过这样的描述:“百度游戏这样空有十几亿流水,却没有分毫利润可言的鸡肋资产”。

  游戏,显然是一个利润巨大的好生意,各大拥有流量优势的巨头都想插一脚。腾讯注重自研精品手游,《*荣耀》在2017年前三个季度内为其带来近170亿元的收入;网易继续深耕游戏自研,此前火爆全国的《阴阳师》助力其成功上位;阿里游戏则深度布局电子竞技。而此时,百度显然已经掉队了。

百度mall

  4月,多位网友爆出,定位于“中高端品质电商”的百度mall网站和官方贴吧均已关闭。悄然无息地,李彦宏的电商梦又碎了。

  引援知乎网友对百度mall的评价:“基因决定一切。从百度有啊、乐酷天,到爱乐活、耀点100,到处都充斥着百度标志性的‘前向’特点,也就是营销、推广、搜索等做的特好、特花哨。但是买了之后,发现啥都不是……”

  要知道,在百度搜索上,技术是*的。而在电子商务上,商品和服务才是真正留住客户的关键所在。只给流量的百度,却不真正耐心去筛选、协助店铺,培育类似淘宝那样的“淘品牌”,一味施加流量肥料,就希望电商能够野蛮生长,岂能不败?

  但即便屡战屡败,李彦宏依旧挖空心思向电商靠拢。2015年起,百度接连以投资人身份入局,先后大手笔投资了母婴电商“蜜芽”及自营跨境电商“波罗蜜”。从行业现状来看,国内的电商市场已经被阿里、京东等巨头瓜分,所剩份额极少。所以,以投资角度切入电商,或许是李彦宏更好的选择。

讯TM

  9月,腾讯官方宣布,腾讯TM于9月30日正式停止运营,届时TM将不能登录。腾讯表示,TM是QQ非常早期的老版本,已于2013年停止维护。

  TM作为办公版的QQ,无广告,面板自带微博、空间、邮箱、钱包等快捷入口,基本上满足了腾讯非重度用户的需求。

  也正是因为TM面板简洁、无广告植入,直接商业价值基本可以忽略。在早期,腾讯推出TM的用途是防御当时来势凶猛的MSN。而现在,腾讯旗下的微信风靡全球,MSN早已不构成任何威胁,所以腾讯也就再也没有继续更新TM的理由。

QQ旋风

  8月,腾讯旗下下载工具QQ旋风宣布由于业务发展上的调整,“QQ旋风”将于2017年9月6日停止运营。

  2010年的互联网时代,因网络速度慢、不稳定等因素,人们习惯将需要的软件、视频等资料下载到本地再使用。换句话说,离线下载是一种刚需。当时,迅雷与QQ旋风是使用人数最多的两款产品,二者你追我赶,互不相让。但在5G来临、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下载工具的地位十分尴尬。用户可通过应用宝、苹果商店、360手机助手等随时随地下载任何软件,无需借助第三方的支持。因此,需求消失了,QQ旋风也离场了。

  另一方面,QQ旋风作为当年马化腾口中的明星产品,与其竞争对手迅雷比起来,不免过于“安逸饱受”。尽管今天的迅雷市值仅不到2亿美元,但与QQ旋风相比,迅雷懂得及时转型。在“下载圈”站稳脚跟后,便开始进军视频平台,并横跨金融、文学、游戏、直播、智能硬件等诸多领域。

  可是话说回来,用腾讯一款产品和迅雷一家公司相比确实有失公允。毕竟,在坐拥市值突破4万亿港元企业的小马哥看来,适时的割舍也不失为明智之选。

朋友网

  7月,腾讯宣布由于业务调整,旗下社交产品朋友网将于8月6日停止服务和运营。

  据悉,朋友网前身为QQ校友,主张熟人社交。与对标MSN的腾讯TM类似,朋友网被认为是腾讯对抗人人网而生的“防御性”社交产品。而人人网创始人陈一舟曾多次将人人网的失败归结为“外部竞争因素”——微博、微信的迅速崛起。

  但是,对于朋友网来说,其竞争对手还有“自家兄弟”QQ空间。借助QQ导流,朋友网虽有庞大的用户基础,但对自身用户群的定位并不明确,与QQ空间的相似性让不少用户一头雾水。马化腾对此也曾坦言:“(朋友网和QQ空间)内部还在PK。”

  从如今的结果来看,朋友网惨败。中国熟人社交的接力棒也已从人人网传到了微信手上,微信朋友圈成为国内熟人社交的*选择。

  据“快科技”分析,微信依靠着腾讯“导入QQ关系链”、“内部PK”的“老一套”完成了小马哥曾赋予朋友网的愿景。而QQ空间还在承接着一茬又一茬的中国青少年。

腾讯微视

  3月,腾讯在微视官网发布声明,宣布微视将于4月10日起关闭应用。耐人寻味的是,紧接着,短视频平台快手就宣布获得3.5亿美元投资,由腾讯领投。这背后的意味值得品咂:短视频这块大蛋糕,腾讯不是不吃,而是吃定了

  2016年,短视频市场迎来爆发期。极光大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月最后一周,垂直短视频APP渗透率为19.3%,用户规模达1.31亿人。这意味着,平均每五个移动网民中就有接近一个是短视频APP的用户

  而腾讯是短视频的先行者。资料显示,腾讯微视于2013年底上线,且腾讯对此颇为重视,甚至把微视产品运营团队升级为微视产品部。不过,遗憾的是,最终微视并没有火起来,相比主流的秒拍、快手来说差距很大。于是,腾讯最终下定决心放弃微视,转身拥抱快手。

  同时,随着阿里短视频战略升级,土豆网聚焦短视频领域,这场“腥风血雨”的战争,开始了。

京东到家

  京东到家于今年1月宣布,将于2月10日关闭上门服务。此后,京东到家将仅保留生鲜等商品配送服务,家政等服务将下线。京东称,关闭上门服务原因为,用户更倾向于使用京东到家购买商品,而非选择上门服务。

  还记得,刘强东曾说:“2015年将把精力主要放到京东到家上,京东到家的任务就是打败京东”;更有甚者:“对京东到家的期望犹如腾讯对微信的期望,打造高频APP。”短短两年时间,好像就听到了啪啪打脸的声音。

  到家业务的核心是上门服务,而非商品配送。失去了上门服务的京东到家,本质上已经死亡。说到底,京东到家模式很难模仿团购打车的补贴路径,因为低毛利率和高配送成本不可避免,渗透率低是决定京东到家无法实现刘强东期望的核心原因。

写在最后

  如今创业的风口变化太快。2015年至2016年,O2O和社交无疑都是巨大的风口,引得“无数英雄竞折腰”。而2017年的今天,上门O2O和社交服务,幸存下来的只有少数巨头与垂直领域的创业者。面对这样的商业环境,巨头也不得不做出抉择砍掉曾经给予厚望的业务。

  巨头的“小儿子”们,就像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确实比一般企业要“生得好”。它们从不缺钱,不缺资源,也不缺关注。

  但正如近日因自爆“生得好”而红遍网络的85后江苏首富严昊所说,“生命是一个动态的展开过程。好的出生给了你好的平台,但是否可以在平台站稳,或者在高歌猛进的时代确保平台的存在就不是一个‘生得好’可以护佑的。”

附:2017年巨头项目死亡榜单

2017年十大巨头“弃子”:不是关停就是被卖,只有贾跃亭融到钱了?法拉第未来到底有没有未来?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品途商业评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