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传统老牌企业涉足科技创投并不算新鲜事。早在1998年,荷兰壳牌就成立了专注于石油、天然汽和清洁能源科技等的投资基金Shell Technology Ventures。2001年,德国西门子也在慕尼黑成立了加速器Siemens Technology Accelerator,扶持及加速欧洲境内的一些创新科技项目,这比整个欧洲科技创投形成气候还早了几年。
近几年,一方面随着整个科创行业的兴起,另一方面也缘于传统企业数字化变革的需求,开始关注科技创新的欧洲老牌企业也越来越多。这一活跃,不仅表现在企业自身科创研发投入升级,其对新兴科创企业的投资不断加码,也表现在两者之间不断扩大的合作关系。
研发创新升级
企业内部设立研发创新中心是传统企业持续技术革新的常规手段,特别是在对技术创新要求较高的电器、汽车、医疗等等,企业本身就是整个科技创新生态里人才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如德国奥迪创新研发中心Audi Innovation Research,宝马研究创新中心BMW Group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Centre,均研究创新传统悠久,且与学术及研究机构有着广泛的合作。
而近年科技创业的兴起,则在政策层面鼓励了更活跃的传统企业自身的研发活动。如英国、奥地利、法国实行的研发税务优惠政策,挪威、爱尔兰、瑞士对创新研发项目的奖励机制,以及德国、荷兰、比利时对企业研发支出的直接减免。立竿见影,各大企业在创新上的投入也越来越多。德国拜耳集团在2016年雇佣的科研人员共1.5万人,研究经费高达46.6亿欧元,占其同年销售额的9.8%。根据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数据,德国从2005年起,在创新研发部分的开支就呈现逐年攀升的态势,2015年达到870亿欧元,占德国当年GDP的2.88%。芬兰、瑞典、丹麦、奥地利这一占比甚至更高,而法国和英国位居其后。
然而,即便有这样的研发投入,传统企业仍然不免受到最新科技企业的冲击。比如汽车行业已经不再只有宝马、奔驰,还有科技企业的特斯拉,医疗领域也不再是拜耳、巴斯夫的天下,还有科技企业谷歌医疗。“所有的德国老牌企业,都是传统的经济模式、陈旧的组织架构,重大的创新变革都需要内部多层的讨论、说服,需要花上很长的时间”,德国media.net berlinbrandenburg董事会主席Andrea Peters女士在跟我解读德国老牌企业近况的时候说:“相比之下,特斯拉和谷歌的破坏性创新就要快得多,他们做的是一个’立’的动作,而对于老牌传统企业来说,他们需要经历的是一个由’破’到’立’的过程。”
双方合作加深
欧洲的科技创业企业迅速的成长也为其带来了更多的关注,行业内新老企业间的有实际意义的合作也水涨船高。2016年10月,德国安联与柏林金融科技项目N26建立分销合作关系,同年11月法国雷诺与巴黎计算机视觉项目Chronocam达成技术合作,今年德国欧宝也和巴黎共享经济项目BlaBlaCar成为了销售合作伙伴。双方的合作也成为老牌企业入局科创的一种方式。
这几年笔者走访的很多欧洲孵化器、共享创业空间都在致力于加强与传统企业的联系,这一点我在钛媒体文章《融资困境、人才短缺,欧洲科创小国正面临重重困境》一文中也有提到过。
卑尔根技术转化中心在发挥Nyskapingsparken孵化器功能的同时,还开发了另一个共享工作空间,以行业为分割,将传统行业的项目团队与相关的初创企业安排在一起。如海洋事业区,就有刚刚从Nyskapingsparken结束了孵化项目的能源咨询创业公司Optimeering,卑尔根和卑尔根以外的海洋业老牌企业的项目团队同时入驻。负责人Hans Hag解释说:“初创企业和传统企业是互相关照的关系,B2B的创业企业的目标客户,很多都是传统行业内的大公司,这样的对接可以帮助创业企业成长,而反过来,传统行业如今也越来越迫切地想要接触最新最前沿的科技以提高生产力。”
此外,如果你仔细研究宝马Research and Innovation Centre和保时捷Porsche Digital的当前的运营,你会发现他们已经不再是一个内部的创新中心,而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创新平台。一方面吸引最新的技术和创意,推动自身产业链的更新和迭代,另一方面也大力扶持小型初创企业的创业设想,增添了创业企业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多的发展可能性。而不久前,这种合作又出现了新的方向,这个方向则打破了单行业内部的合作。
月初,保时捷Porsche Digital与德国*的出版集团Axel Springer刚刚宣布联合设立新的加速器计划,吸纳两个行业的创新创业项目,进行为期90天的加速。按照Porsche Digital的ceo,Thilo Koslowski对汽车行业的展望:“汽车是一个移动终端,也是一个信息接收终端……保时捷的创新方向,是将更多生活方式的元素植入保时捷提供的服务之中,就比如通过收集用户的每天的兴趣和习惯,向用户适时推荐最有用的信息。”以此,两个不同领域的创业项目可以用过结合探索新的应用场景,拓展了创新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这些新型创业企业可以接触到的该加速器背后的两个老牌全球企业完整的产业资源。
科创投资加码
早前,我在和硅谷风投Fusion Fund创始人张璐聊到欧洲科创的时候,她也特别提到过欧洲很多老牌企业在整个欧洲科创生态中的角色:“欧洲有很多大家族企业,就是我们说的old money。一旦他们开始注意这个创新市场,这么多年的经验、资本的积累和资源的积累对这些创新企业来说会是巨大的财富。这些钱进来了,再把产业资源带进来,它和我们硅谷这种单纯的投资资本是不一样的概念。”
资本注入,正是这两年欧洲老牌企业入局科创的一个最明显的动态。我们之前提到壳牌、西门子都是这一领域的先行者,之后整个市场还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沉寂,而近几年,大量的传统企业则开始纷纷入局,如2014年与Plug and Play科技中心合作成立加速器的出版集团Axel Springer, 以及创建创新加速器Frontier提供至少每比5万欧元投资的世界*啤酒集团荷兰喜力。
今年3月,德国家居电器制造商Miele也设立投资基金Miele Venture Capital;5月,宜家和rainmaking在瑞典共同设立了创业加速项目IKEA Bootcamp等等。于此同时,收并购也有增加,根据dealroom.de今年的数据,法国金融科技项目compte nickel今年四月被法国巴黎银行收购,德国戴姆勒九月也出手收购了社区共享汽车应用flinc。今年同时参与创业企业收购的老牌公司还有德国马牌,瑞典沃尔沃等。
欧洲老牌企业在科技创业方向上的投资基本都带着非常明确的行业界定,或源于利用新兴科技革新自身的目的,或出于投后商业合作的战略考量。如德国拜耳集团Open Innovation里所有的孵化和加速项目都明确了在农业及医疗方面的限定;Miele的投资也专注于可以为其产品,服务,价值链,商业模式或制造流程提供创造性解决方案的创业项目……而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这种侧重也能让他们更有的放矢地接触行业资源,明确合作方向。
以西门子科技加速器为例,西门子本身所在的领域为电子、医疗和工业基础应用,因而其投资企业包括清洁科技项目EnOcean,医疗设备项目Sphere Medical,工业应用项目Symeo等,其中爱丁堡Pyreos公司的红外传感器项目从2007年起,更是收到了先后50万英镑到400万美元不等的连续投资(crunchbase数据)。倚靠西门子本身在技术领域的产业资源积累,以及其在技术商业化上的经验和全球化的商业资源,这些接受投资的初创企业不但能将技术快速商业化,也更容易接触同行业潜在投资人。在西门子科技加速器投资的11个企业中,有4家已经退出,其中PolyIC被德国热烫工艺最主要的供应商库尔兹收购,Sphere Medical于2011年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
但同时,笔者也发现,这些传统企业的投资仍然停留在早期融资阶段,投资金额也在百万欧元的量级,而欧洲整个创投生态中最欠缺的就是在B轮和C轮融资的阶段,这也是造成很多欧洲优质的创业项目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外流去硅谷继续发展的重要动因。如果这些老牌传统企业能够积极加入创业企业中后期的融资,加之更深层有实际意义的合作,应该会成为很多欧洲创业项目做大的契机,以及缓解欧洲融资缺口、改变整个欧洲科技创投格局的关键。
最后,虽然欧洲入局的老牌传统企业越来越多,但与整个欧洲境内悠久历史长河里记名的企业数量相比,仍然是小巫见大巫。地域上,南欧成了这一趋势落后兵,甚至都让人忘了意大利还拥有法拉利、普拉达、费列罗如此大牌的百年基业。行业上,食品、时尚行业也都很少被企及,他们也许受到科技的冲击较小,但如今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平台,无论是食品还是时尚行业的链条都少不了科技的渗透。
投资人张璐有句话说得很好:“很多时候拥抱新的东西,你会需要放弃旧的东西,传统企业也是在权衡值不值得这样的牺牲。然而,接下来的十年我坚信科技一定是大主题,有大智慧的家族到一定阶段也一定会意识到。” 在这个科技创新的浪潮当中,这些成功以世纪来计数的老牌传统企业,真的还有很多可以做。(本文首发钛媒体)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钛媒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