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is Wu是谁?
最近几天,这是海外网友在推特上争相讨论的一个话题。
11月2日,吴亦凡发布了首张专辑《Antares》,不到5小时就霸占了美国iTunes专辑总榜与单曲总榜双榜。
但11月4日,Ariana Grande发布新单曲《Thank u,next》后,海外网友惊讶的发现,每次都空降首位的Ariana Grande居然卡在了iTunes榜单第四,前后排名全是吴亦凡的歌曲,随后质疑声遍起。
更令海外网友大跌眼镜的是,由于粉丝集中刷榜导致iTunes产生数据偏差,吴亦凡的新单曲下载预计高达1400万,这个数据甚至超过了榜上所有欧美歌手的预计下载量的总和。
海外社交平台网传ArianaGrand的经纪人发了一条消息,希望粉丝们不要再灌水,但之后他又发文否认之前所发消息为本人,并称根本不认识吴亦凡。两则消息现在均无法找到,疑似是个乌龙事件,但依然在海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
不过到了11月7日,iTunes的单曲和专辑下载榜上,吴亦凡的歌曲已经不见踪影,Ariana Grande的新歌终于登顶。
美国HDD原预测本周吴亦凡的新专辑会以3.5-3.8万的总销量位列第十。但由于专辑和单曲排名已经掉出了100名之外,最终Billboard下周的排名可能还会发生变化。
国内流量粉丝为自己的偶像刷海外榜单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越来越多类似新闻“出口转内销”,成了歌手音乐生涯的重要战绩。
但不得不说,此次吴亦凡事件给所有靠粉丝刷榜的国内流量歌手敲响了警钟:这套利用信息不对称的宣传手段很快要玩不下去了。
“你们这么刷榜,他永远不知道自己音乐什么水平,没办法进步,为了他好,别刷了。”脱口秀演员池子在微博上如是说道。
流量粉丝们如何刷榜?
海外网友质疑国内流量歌手刷榜并不是个例。
今年8月,蔡徐坤的个人单曲《waitwait wait》一经发布,立刻登上了iTunes美国总榜的首位,同时拿下了美国总榜*和POP榜*。
但没过多久,就有网友发现蔡徐坤的数据在榜单上瞬间消失了。Billboard官方发博表示:该首曲子还在榜单,只不过在第三万名,并没有清理数据。
这些在海外可以说是“查无此人”的中国明星,为什么能够在榜单上突然超越LadyGaga、A妹和ImagineDragons这样的欧美一线音乐人?
欧美音乐圈的打榜主要凭借的是歌手本人在美国各地赶通告、上脱口秀、颁奖典礼来宣传自己的歌曲,从而带动销量。
而国内歌手的粉丝尤其是流量粉丝,借鉴了韩国的打榜机制,饭圈称这种刷榜行为为“打榜做数据”。
一旦开始“做数据”,通常都是有组织、有规模、有分工的。
各大粉丝站会提供各种打榜教程,提供VPN等翻墙工具,也自然会存在粉丝会集资打榜,24小时不间断给歌曲刷热度。这种大量的需求也催生出各种在线购物平台售卖虚拟的账号,给打榜提供便利。
国内歌手发布歌曲时间一般都是国内中午、也就是美国的深夜,粉丝能够利用时差集中打榜,更容易登顶iTunes。
这些粉丝的心态无非是想让自己的偶像海外成绩更耀眼,让更多人认识喜爱他。但靠着这种方式形成的突然间“虚红”,带给路人更多只是并不理想的观感。
事实上,存在水分的不仅是流量歌手在海外音乐榜单上的名次。
2014年,张杰在全美音乐奖获得了“年度国际艺人”的奖项,粉丝兴奋地抬出了“比肩迈克尔·杰克逊”的名号。
但事后被人指出,这个奖项根本不是曾经迈克尔·杰克逊得过的那个奖,而是一个专门设立的新奖项——「InternationalArtist Award」(国际艺人奖),且这个奖项并没出现在AMA的官网获奖名单上。
更为巧合的是,第二年,芒果tv就成为了国内直播全美音乐奖的惟一网络平台,让人不得不怀疑在张杰所获得的奖项,背后到底有多少商业考量。
国内歌手为何执着于征战海外?
其实,这两年国内歌手登上海外榜单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数娱梦工厂对近两年国内歌手在海外音乐榜单成绩梳理后发现,登上榜单前列的还是以流量居多,尤其“归国四子”更是频繁上榜,这不禁给人一种国内歌手已经制霸国际的错觉。
从表格来看,国内歌手登上Billboard的明显少于iTunes。这是因为比起iTunes,billboard的计算方式更复杂,不仅要根据美国本土单曲销量(实体/数字)还有电台播放及在线流媒体(Spotify和Youtube)播放量等指标评选。这给粉丝通过网络购买大规模刷榜设置了障碍。
实际上,一个艺人的歌曲一般在刚发行的几小时内,就可以在iTunes实现登顶。这是因为iTunesChart爆发强,*天会有很大的下载量。
但是因为粉丝账号有限,集火容易续航难,要想维持iTunes的榜单排名,还是要靠普通国外消费者购买才能维持热度。而光靠国内粉丝刷榜,却没有国外消费者买账,掉榜就非常快,导致很多歌手的霸榜仅仅是“昙花一现”。
不仅如此,国内歌手征战iTunes榜单的成绩实际上也是五花八门的。
iTunes榜实际上是有相当多细分榜单,包括全球榜和各国及地区的总榜。全球榜又分为了世界单曲榜和世界专辑榜,而iTunes各国及地区的榜单更复杂,包括单曲榜、专辑榜和MV榜等等。
但实际上,目前已经上榜过的几位歌手虽然看起来都是iTunes榜,但大多数也仅是局限于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榜单之上,很少能在全球各地榜单上全面登顶。
但在面向国内宣传时,这些细节就被有意无意忽略了,全部都成了“xx歌手拿下了iTunes榜*”,这对于一些歌手的宣发团队来说,就成了再好不过的素材。
举一个例子,吴亦凡的新歌其实只是在美国iTunes单曲总榜获得了*,但最后宣传的文案可能就直接用了iTunes总榜*这个叫法,让人容易误以为吴亦凡新歌已经红遍全球。
明知是靠刷榜得到的成绩,国内歌手和他们的粉丝为什么还如此向往iTunes或Billboard呢?
或许这与歌手宣发和粉丝心态有关。
而对于粉丝而言,自己追随的偶像能够登上海外榜单更是一次与有荣焉的经历。无论最终结果有没有达到像粉丝所宣传的“让更多的人知道偶像”这一目的,但至少粉丝有了一个可以向外界夸耀的谈资:“自家偶像在海外也获得了认同”,
哪怕这个认可全是刷出来的。
欧美音乐圈排外吗?
而粉丝为了反击偶像成绩遭到的质疑,不少会归咎于“欧美音乐圈排外”,试图“妖魔化”欧美音乐圈。
但这同样也不禁让人想问:欧美音乐市场的次元壁真的有那么厚吗?
未必如此。以韩国的防弹少年团(BTS)作为例子,不仅近两年连续登顶iTunes和Billboard榜,也在主流的公告牌音乐颁奖典礼上拿过奖。
更为重要的是,欧美主流媒体对BTS的关注相当密切:BTS不仅是各大一线刊物的常客,也登上过NBC这样的全国性电视网表演。官方的Billboard也给BTS设立了专栏,BBC还特地为BTS做了一期纪录片。
因为语言的天然障碍,亚洲歌手在欧美音乐市场站稳脚跟是很困难的。即使是现在火爆的K-POP也是经历了不断的尝试,花费了超过20年的时间才在国际上拥有一席之地。
要真正突破壁垒,最重要是始终是艺人的音乐能够紧跟国际音乐潮流,创作真正有传唱度的歌曲。
当年鸟叔的一首《江南Style》红遍大江南北,至今仍是欧美乐坛上的美谈。当时大量媒体分析了鸟叔歌曲成功的原因,得出的结论是:大量重复性的“洗脑”旋律,成功提高了这首歌曲的传唱度。
除此之外,海外市场更在意音乐的原创性,但国内的歌手们大多并没有在这方面下苦工。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联合几位海外音乐人把自己的老歌进行重新编曲混音再造后进行宣传。
而不少国内歌手时常将发扬C-POP(中国流行音乐)和M-POP(华语流行音乐)挂在嘴边,但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毕竟,这些流量歌手的音乐在国内的传唱度都不高,又何来走向国际呢?
就像BTS的音乐制作人方时赫所言:“不要过于留恋所谓的成绩和记录,因为音乐并不是奥运会。如果执着于得到第几名、留下了什么辉煌记录,你就不再是个音乐人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数娱梦工厂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