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上市公司的投资部门,就这么——解散了

“很突然,投资部门就这么解散了。”
2018-11-27 18:02 · 投资界 Adam

投资环境冷暖变化,很多投资人陷入普遍迷茫,甚至伴随着一些投资经理的“消失”。

最近,有人向投资界(微信ID:pedaily2012)爆料称,某上市公司大举裁撤掉了其投资部门。而上市公司投资部的重大调整,无疑成为创投行业大环境的一个缩影。

投资部突然解散,竟是P2P爆雷的连锁反应

“很突然,投资部门就这么解散了。”在某金融科技投资部门工作3年的核桃说到。上个月,自己和同事相继收到了人事部门的通知,称因公司发展需要不再设置该部门,需要员工在月底之前按照公司规定办完离职手续,并附有一些离职赔偿办法。

投资部门的突然解散,让核桃和部门同事猝不及防,但原因是每个人都能想到的。母公司部分涉及P2P的业务爆雷,资金回流困难,加上整体环境较差,公司缩衣节食,裁掉的并不只有投资部。

另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员工陈明对投资界说:“今年9、10月份,朋友告诉我某家公司的投资部正在裁员,说是业务转型,应该是只保留了几个人,大部分人都转部门或者走人了。”

一问才知道,原来很多企业都有这方面人员的调整,但基本不成规模,所以看起来和正常流动没什么区别。并且,很多公司都是内部调整、转岗这种相对温和的裁员方式,“现在哪儿有那么多撕破脸裁的?易到那种事不会经常发生的。”陈明说。

继“唐小僧”、“联璧金融”等爆雷之后,P2P网贷行业进入了一个风险爆发周期,相继不少平台出现难以兑付、实控人跑路问题。从近两月的平台出现问题的本质风险根源来看,不少平台是因为其背后股东或实际控制人风险显现,从而拖累P2P网贷平台难以兑付,导致出借人投资受损。

上市系标签一直是出借人信任一家P2P网贷平台的重要参考标准,因此许多平台都积极寻求与上市公司合作,以此提高品牌知名度,降低获客成本。而上市公司和P2P网贷平台的合作方式也有多种,有的仅仅是对其进行财务投资,有的甚至将其当做了融资渠道。这就导致了风险向整个行业蔓延。

上市公司一直都是LP市场的主力之一,很多的投资机构募集的资金来自于上市公司,如果上市公司的资金来源是P2P网贷平台,一旦P2P网贷平台爆雷,这种连锁反应都在所难免。

真实案例:一家上司公司投资部之“死”

不光是P2P平台爆雷波及的上市公司投资部,随着全国房地产市场的走低,一些房企的投资部日子也不好过。

此前有消息称,知合出行、知合资本等知合系公司也已被裁撤。据一位知合出行内部人士透露,几个月之前,知合出行团队就已经被裁撤,“知合出行的业务被叫停已经是业内公开了,知合控股也没多少人了”。

据了解,知合出行是华夏幸福王文学入局汽车相关行业专用公司,而知合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是知合控股全资子公司,后者由华夏幸福董事长王文学与其100%持股的廊坊幸福基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

成立于2016年8月的知合出行专注于未来出行领域生态,主要通过对外投资来在出行领域进行全面布局。在成立的两年多时间里,知合出行已实现在出行工具、共享出行服务、智能网联、清洁能源等多个领域的战略投资布局,经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出行链”,知合出行在出行领域投资详情见下表(据投资界(微信ID:pedaily2012)不完全统计):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年底,知合出行以12.5亿元入股合众新能源并成为其控股股东,王学文也成为合众汽车实际控股人并担任董事长一职。合众新能源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国家新能源汽车牌照和工信部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的车企。今年8月份,曾有传言知合出行要退出造车并寻求接盘,但合众新能源方面却表示“没有听说此事”。

在知合系被裁撤消息的背后,是华夏幸福的现金流困境。随着地产调控不断升级、去杠杆持续推进,地产商经营、资金链等各方面均被巨大的焦虑和压力所笼罩。如今房地产企业都在纷纷回笼资金准备过冬,账上趴着巨额现金的万科尚且高喊“活下去”。不仅是华夏幸福,泰禾、绿地等房企先后被曝“裁员”,万科、碧桂园等传出“控编”。

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导致地产商资金链紧张,自然也没有多余的闲钱再往副业里烧了。今年8月,房产媒体“房互君”披露了专注于办公室租赁的公司空间家大裁员,总部仅剩10余人的消息。空间家的控股大股东也是知合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76.63%,没有了大股东的持续输血,曾经风生水起的空间家也难以为继。

投资部裁撤风波背后:保命才是第一

然而,“去杠杆”来势凶猛,压力山大的不仅是房企,大多数上市公司都面临这样的境况。

上市公司一直都是银行的是优质客户。曾几何时,上市公司如果愿意跟某家银行深度合作,那是给银行业务机会,会被银行当作战略性客户。彼时,基于上市公司大股东信用的资本市场业务,既有大股东回购,又有股票这种流动性那么好的资产作为抵押物,一直被银行认为是低风险业务。

上市公司靠质押股票输血搞并购早已是A股的主流,但随着A股市场的低迷,股票质押频频爆仓,上市公司因为股票质押而赔的倾家荡产的故事已非孤例。

一年前,一家上市公司如果不搞点并购,都会被股民痛骂不作为。但如今,上市公司并购发生大逆转,从“买买买”变成“卖卖卖”。“我今年的主要任务不是买,而是卖,把以前并购基金收的资产,能卖一点是一点,给公司回点利润,但要找到合适的买家,也很难。”一家上市公司投资部的负责人表示。

同时对方也表示,虽然如今投资机构与标的之间的交流比以前更加频繁,但决策时的风控等级却大大提高,原来一个投资部就能决定是否出手的小项目,现在都得上升到董事长决策层面。原来谈3家就能谈成1单,现在谈10家,都不一定能成1单。

虽然许多公司都面临着困难,但只有经受过最严峻的考验,留下的才是真正的强者。

(本文核桃、陈明均为化名。)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Adam,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811/438229.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