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摩拜,卒

摩拜的故事至此展开了新的篇章,从此,摩拜流淌的的将是美团的血液。王慧文将带着美团进军出行领域的决心披挂上阵,拓展生活服务的边界。胡玮炜也不会就此退场,在出行领域寻找机会,继续着“让自行车回归城市”的初心。
2019-01-28 07:48 · 微信公众号:亿欧网 郭盈池


摩拜再见,再也不见......

1月23日上午,美团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慧文发布内部信,宣布摩拜已全面接入美团App,摩拜单车更名为美团单车,将成立美团LBS平台单车事业部,由他本人兼任事业部总经理。

王慧文的一纸内部公开信迅速在外部传播,写下了美团大刀阔斧整改单车业务的决心。也写下了摩拜英雄迟暮的终章。

深思熟虑的初心

令人窒息的扩张

如果说要给这段故事找一个起点,不妨把视线推回到2014年11月的一次聊天。彼时刚开始着手造车的李斌和有着十年汽车行业经验的记者胡玮炜正在探索着未来出行的新形态。李斌的突然一句,“哎,你有没有想过做共享单车呢?用手机扫码开锁的那种。”这样一个创意瞬间击中了胡玮炜。

于是,拿着天使投资人李斌的启动资金,胡玮炜开始了拉团队、打磨产品、与供应商反复论证、思考验证运营模式等一系列工作。用了一年的时间,摩拜做好了“让自行车回归城市”的准备。

2016年的春天,摩拜正式在上海投入运营。彼时,ofo在北京的校园里推广的风生水起,这让摩拜看到了巨大的市场空白。2016年8月,摩拜决定杀入北京,于此,摩拜也与ofo小黄车展开了正面角逐。

在那个“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被奉为圭臬的时代,投资人怎么会错过共享单车这个风口?认准共享单车巨大的市场潜力后,资本市场与急需快速扩张抢占市场的摩拜一拍即合,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摩拜完成了四轮融资,总投资额近两亿美元,资本的快速加码让摩拜在北上广深扎稳脚跟。

而共享单车的另一端,ofo小黄车也在快马加鞭攻城略池。

“现在产能问题*,需要投放车更多到市场上。未来还会在周边扩厂、扩厂能。”2016年10月,摩拜的早期投资人熊猫资本李论,在回答媒体的提问时如是说。

资本的助推和ofo的步步紧逼,不允许摩拜有一丝一毫的懈怠,甚至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2017年3月,摩拜宣布进驻第27座城市。彼时,ofo正联合芝麻信用推行650信用分及以上免押金活动,并迅速覆盖了25座一、二线城市。敌我之间的“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从用户量增长情况到单车投放数,从用户补贴到城市扩张,双方死咬着对方不放,纷纷拿出了一副吃定你的气势。

朱啸虎曾经多次在公共场合表示,“共享单车将在90天之内结束战争”,但这场战争不仅没像朱啸虎期待得那样走向结束,反而更加旷日持久,战火也从国内蔓延至海外。ofo进军海外三个月后,摩拜进驻海外*座城市—新加坡。接下来的5个月里,摩拜入驻了4个国家七个城市。

开疆拓土,拒绝合并

摩拜的版图进一步扩张,*之时,摩拜进驻了19个国家的100多座城市,拥有来自全世界的两亿用户,日均骑行次数近3000万。

但在快速的扩张下,胡玮炜不但没有感受到片刻的轻松,反而遇到了越来越大的阻力。她曾经公开承认摩拜的处境艰难,“其实你还是会面对很多其它被资本助推的公司,可能他们会更加疯狂,我是自己心里觉得我们还处于逆境之中。”而几个月之后,面对吴晓波,胡玮炜说得更直接了,“资本是助推你的,但最后你都得还回去。”

持续疯狂的投资并没有彻底的改变市场格局,投资者们摸了摸日渐消瘦的钱包,好似如梦方醒,真正意识到了“这么打下去真不行”。2017年的冬天,资本市场表现出了明显的态度转变,开始从一个嚣张跋扈的“管家”化身为“媒婆”,朱啸虎甚至直言“合并才能盈利”,撮合起了ofo和摩拜的“婚事”,可无奈,最终还是“郎无情来妾也无意”。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合并的戏码反复上演,但最终均以双方的矢口否认收场。这边是胡玮炜和王晓峰多次公开否认合并的可能性,那边是倔强的戴威不愿意出让控制权。就这样,合并变得遥遥无期,资本也不再疯狂。

资本供血不足与日益增加的运营成本,加快了摩拜的内耗。快速扩张之下的隐患开始显现出来,从组织到运营,当年那些“先往前走,以后再说”的问题就好像病毒一样,开始在团队内部渗透、蔓延,吞噬着当年的激情和荣光。

收购

英雄迟暮的终章

2018年4月3日,王晓峰在办公室来回踱步,一根接一根地抽烟。那个曾经他认为的“跟Uber差不多伟大的生意”已经到了不破不立的至暗时刻,是否接受美团的收购攸关生死。

“坦率说如果公司独立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机会。”面对几乎一边倒赞成收购的态势,王晓峰依然不愿意接受被收购的命运,直到最后一刻,他还是投下了反对票。

整个收购谈判过程在媒体的不断披露中结束,“生死96小时”之后,摩拜股东会宣布通过美团收购方案,美团以27亿美元作价收购摩拜,包括65%现金和35%美团股票。在之后的采访过程中,担任摩拜财务顾问的华兴资本的创始人兼CEO包凡曾向媒体坦露,王晓峰虽然个人旗帜鲜明地支持摩拜独立,最后还是选择尊重大多数股东的选择。

“从宣布正式运营到收购完成,不足两年时间。时光飞逝,仿佛如昨。”这是王晓峰在摩拜的最后一条微博。美团收购摩拜25天后,王晓峰卸任摩拜ceo一职。

8个月后的2018年12月3日,胡玮炜发布内部信宣布辞去摩拜CEO一职,并称“没有‘宫斗’,没有不和,也没有任何组织的纠葛(让媒体失望了)。”自此,那个员工口中的“胡阿姨”就这样离开了她一手养大的孩子。

直到最后一刻,胡玮炜还在向人们传达着摩拜的精神,她在最后一封内部信中写道,“我们之前一直强调mobike love,那么mobike love到底是什么呢?我想这不仅仅是因为love摩拜的酷,科技和创新,也不仅仅是爱摩拜给城市带来的变化,而是要拼尽全力让摩拜越来越好。”

不知当胡玮炜回想起那个被李斌的创意击中的瞬间,那些每天浑身乏力回到家中,第二天又要打满鸡血、开疆拓土的岁月,那些被逼到绝境、却依然要笑对生活的时光,还能否说出当年那句“如果失败,就当做公益了”。

纵使当年的激情与梦想如今烟消云散,但不能忘却的是,摩拜在高涨的欢呼声和苛刻的质疑声中走过了近四年的时光。四年里,摩拜从攻城略地到举步维艰到被完全美团化,市场也从追逐风口再次走入资本寒冬。

事实上,共享单车的市场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样广阔,共享单车作为被资本市场推起来的产物,让它在短期内形成巨大的体量又能实现盈利,这两者注定是矛盾的。

摩拜的背影,美团的野心

实际上,“胡阿姨”的离开似乎就已经为摩拜画上了一个句号。收购,原始团队出局,摩拜也改变不了故事该有的结局......但这一次,摩拜单车彻底再见,像是一个有仪式感的告别。

虽然摩拜倒在了收购这条路上,但摩拜的历史意义依然值得肯定,从物联网到大数据再到探索智慧城市,技术驱动的摩拜不断迭代产品,升级用户体验,确实给人们的短途出行提供了便利。只是故事行将结尾,摩拜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向美团低头。

1月23日上午,美团发布内部信,摩拜单车将更名为美团单车,美团app将成为其*接口。

摩拜的故事至此展开了新的一页,从此,摩拜流着的将是美团的新鲜血液。王慧文将带着美团进军出行领域的决心披挂上阵,拓展生活服务的边界。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美团会不断整合现有资源,在出行领域开疆扩土。

接入美团APP,成立单车事业部,美团如何落好单车这枚“棋子”令人期待。胡玮炜自然也不会就此退场。作为一个连续创业者,她曾这样反思过去几年在摩拜最焦虑的事情,“*是产品追不上合适的时间,长期和短期的目标总是会打架;第二是团队的成长,包括个人的成长;第三,当然也有如何去明确你的战略,其中也包括融资。”相比热锅上的戴威,她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整理这一段美好而残酷的旅程,思索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她也曾表示未来依然会在出行领域创业,继续着“让自行车回归城市”的初心。

在这个拥抱变化的时代,下一班“通向春天的列车”不会让人等太久。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亿欧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