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京东投资,复刻腾讯

在资本运作上,京东有这样的两只手:一只手拆搭积木,分拆子集团同时靠收购为其补齐短板;另一只手讲“开放”,用“资本+供应链”能力,拉拢更多合作伙伴。
2020-08-28 11:07 · 36氪 寒冰

在通过投资来获得直接财务回报、以及用“开放”的投资拉拢合作伙伴上,京东正在复刻腾讯。

过去 12 年里,相比腾讯和阿里巴巴的战投部,京东显得颇为低调。但事实上,京东已经累计投资超过100笔。而最近半年,京东越发密集的资本运作终于让它进入人们视线。

在资本运作上,京东有这样的两只手:一只手拆搭积木,分拆子集团同时靠收购为其补齐短板,让独立后的业务更像一个小而完整的整体,然后设定独立融资、独立上市的路线,让它们给集团带来投资回报;另一只手讲“开放”,用“资本+供应链”能力,拉拢更多合作伙伴,这很容易让人想起腾讯曾经的“资本+流量”思路。

拆搭积木

在京东2020年二季度的财报里,早年布下的子公司们开始获得回报和收成。

其中,贡献*的是达达。京东二季度净利润大增,其中一部分是来自达达集团上市带来的投资收益。

达达集团就是拆搭积木的典型。它由即时配送平台达达快送和即时零售平台京东到家于2016年合并而来。当时京东以京东到家资产、京东集团的业务资源及2亿美元的现金,换取了新公司47%的股权,并成为单一*股东。合并后的达达三轮融资的资金均来自自京东及其关联方。据财新报道,达达公司内部人士曾透露,达达上市的背后推手正是京东集团。

2020年二季度京东股权投资收益为40亿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3亿元,京东投资能扭亏为盈,主要靠的就是达达集团上市带来的41亿元。

一拆一搭,两方获益。对达达而言,来自股东的关联业务已成为净收入的主要来源。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京东为达达集团分别贡献了约57%、49%、51%的净收入。京东的同城零售“物竞天择”同样使用了达达的运力。目前达达市值约为 60 亿美元。

如果说达达是半路合并而来的“义子”,那京东物流、京东健康、京东数科、京东工业品这四只“独角兽”就是京东的“嫡子”。

京东数科目前已确定在科创板上市。今年6月,京东数科已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同时,京东集团宣布行使与京东数科在2017年达成的关于京东数科利润分成权的股权转换权利,并以现金方式向京东数科追加投资17.8亿元人民币,从而持有京东数科36.8%的股权。

京东健康也传出上市传闻——这是京东系今年的第三次上市消息。2019年5月,京东健康正式从京东集团中分拆出来,当时京东健康CEO辛利军就强调,单独融资已证明业务重要性:“要不然不可能拿一块业务从整个母体里面拆出来,独立融资,去寻求独立IPO。”

2019年11月,京东健康A轮优先股融资后估值约70亿美元;2020 年8月,京东健康又获得了高瓴资本超8.3亿美元投资;在最新的IPO估值传闻里京东健康估值目标达300亿美元。仅仅不到一年,京东健康身价翻了4倍。当然,京东集团仍将是京东健康的控股股东。

另一只独角兽京东物流早在 2017年就独立运营。2018年,京东物流开放对外部客户的服务。2019 年底,有消息称京东物流上市时间或为2020年下半年,估值至少300亿美元。近期,京东物流还通过并购迅速补齐短板,宣布以总对价人民币30亿元收购跨越速运股份,获得后者在航空时效、智能科技和定制化物流等方面的优势。

京东工业品被京东宣称为“下一只独角兽”。8月12日,京东工业品宣布完成收购工业用品供应链电商公司工品汇,这是继5月刷新中国MRO领域单轮融资记录后,京东工业品在资本层面的又一动作。

from clipboard

▲ 京东在港二次上市后的股价走势

这些子公司为京东带来了收成和回报。2020年上半年,京东零售业务以及包含京东物流、京东数科、京东健康在内的新业务均实现增长。其中,京东零售业务上半年营收3310.6亿元,同比增长27%;新业务上半年营收159.8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06.09亿元增长50%。

京东工业品、京东物流与达达类似,从业务来看,它们是电商的环节之一,一开始都是为了服务京东的主营业务,尽管部分业务在细分的领域做到了龙头位置,但终究身负大量成本,剥离既不至于拖累京东的财务报表,又能打造更大的想象空间。

分拆、独立融资、独立上市的思路早就写在了京东集团在香港二次上市的招股书中:京东“会继续探索不同业务的持续融资需求,可能在三年内考虑将一项或多项相关业务于港交所分拆上市。”

“把第二条命交出去”

进入 2020 年,京东战投动作非常频繁,投资范围包括低线城市、供应链、技术服务、物流和零售领域。2020年5月,京东集团认购国美1亿美元可转换债券;7月,京东先是以1亿美元战略投资利丰集团,共同开发数字供应链,后宣布全资收购江苏五星电器剩余54%股权,还领投了小熊U租;8月,京东入股连锁便利店品牌“见福”。

在收购五星电器的案例上,京东展现的风格和腾讯一脉相承——开放。

京东全资收购江苏五星电器后,新公司少见地没有以“子集团”命名,而是称为“京东五星电器集团”,新公司仍将保持独立运营。这背后同样有独立上市的考量,京东五星总裁潘一清接受品玩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五星做得好当然希望上市。”

在人事上,不同于阿里巴巴并购公司后强势替换管理层的做法,京东仅派出了集团副总裁马骥出任京东五星电器的首席财务官,原五星电器总裁潘一清仍旧担任京东五星电器总裁。

业务上,京东把“在线下再造一个京东家电”的重任完全撂在五星电器的头上。“从京东选择与五星电器在资本层面开展合作后,就是冲着今天的结果来的。”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零售集团3C家电零售事业群总裁闫小兵透露。

“把‘半条命’交到合作伙伴手中。”京东集团副总裁、战略投资负责人胡宁峰总结。这句话几乎就是人们此前对腾讯的投资风格的总结。但这背后其实是京东核心逻辑的变化。

2018年之前,京东的定位是:一家靠自营模式和3C品类撑起来的综合电商巨头。那个时期,京东对外投资颇为活跃,其中2016年投资82例,为投资高峰

但电商底层逻辑改变,京东中心式开放货架的占比不断下降。2018 年,京东市值被成立仅3年的拼多多超越。

经过一系列调整,2019年,京东终于走出泥潭,京东的定位变成:一家*的技术驱动电商公司,并正转型为*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

相对应地,京东战投的眼睛也要向外盯着。

京东首席战略官廖建文将京东业务分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相关产业很大,但商业模式与京东主站中心化电商不同,包括京东数科、京东物流与京东健康;另一类是业务离京东中心化能力稍微远,京东便会在业内物色一个类似的强者,业务重组,实现强强联合,比如京东旗下二手商品交易平台拍拍与爱回收的合并,京东工业品团队与另一个团队合并再独立融资也是基于这一逻辑。

在资本层面再造一个京东

如果单看市值,目前京东和拼多多一样,市值在1000亿美元左右波动。但如果算上即将上市的京东数科、京东健康,京东物流等,京东系的盘子则更大,甚至可以说——京东正在资本层面再造一个京东。

根据二季度财报,在电商主航道,京东在用户数维度次于阿里巴巴和拼多多,但在营收维度居于*。阿里巴巴、拼多多、京东的“三国杀”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竞争常态。

在这个背景下,投资对于京东的重要性将会越来越凸显。京东的投资被寄予了一长串目标:“改善京东的增长引擎,推动京东的规模、范围的增长和商业模式的改善,创造长期的战略和经济价值”。廖建文在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称,京东会对低线城市、供应链、技术服务和零售结构等方面进行投资。

相对应的变化是,接下来,京东更多的投资将由战投部门发起。历史上,京东的投资项目更多是由业务部门出于业务需求发起——而非基于财务回报。

事实上,京东过往的投资项目回报表现并不稳定,甚至称得上差距明显。根据京东2020 年4月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的文件,京东对永辉超市唯品会的两笔投资收获回报近100亿元人民币,但投资易车、途牛均损失超过80%;部分战略投资并未显现出明显的协同效应——出于旅游业务协同战投换来的途牛股权后来被甩卖给凯撒旅游;入股永辉和战投天天果园在业务协同上均不理想。

“以后(业务发起的投资和战投发起的)会是一半一半”;“京东战投既要实现战略价值为主业做贡献,又要赚钱。”京东集团副总裁、战略投资负责人胡宁峰曾表示。

此外,战投被认为可以“更多在外面寻找机会”,“业务部门可能一两年之内都不会有重大业务机会发生的时候,战投部就要替他们做布局,或者有的时候更冒险一点,去给他们做测试”,胡宁峰说,让更多被投企业IPO,也是京东战投未来要做的事情。

当年腾讯投资的新巨头们成长起来之后,带给腾讯的除了财务回报、行业话语权,还有业务内生能力提升缓慢的诟病和“没有梦想”的质疑。京东似乎也有类似的趋势。研发费用的缩减就是迹象之一。

2020年二季度,京东的研发费用呈负增长,降至36亿元,而它的竞争对手阿里巴巴和拼多多仍保持研发费用的稳定增长。一家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一般会被认为是投资未来。对京东这样一家自诩“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而言,这不免引发担忧。

京东的投资正带来实打实的回报,但现在它要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是,复刻腾讯,是不是也会复刻了腾讯曾经或者现在依然在面对的难题。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36氪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