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初的中国光伏企业,出道即*。
20年后的舞台上,都是新的面孔,但同样地艳压群芳。
一样吗?不一样的。
早些年的中国制造业,还是以“微笑曲线”底端微薄利润为生,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市场依赖出口,看似高大上的光伏无疑也是传统“产业链悲剧”中的一环。
十几年的朝夕之间,围绕技术、市场和政策三条主线的变迁,将曾经金玉其外的“三头在外”——原材料依赖外国进口、核心技术设备在国外、产品主要向外出口,修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
这是一场光伏的苦旅!
方兴:来如春梦几多时
起初,战争的号角在欧洲吹响。
2000年,德国颁布《可再生能源法》,对光伏上网电价进行政策补贴;2004年修改后的法案中,政府针对太阳能发电,给予为期20年、每度电0.45-0.62欧元补贴。
薅资本主义羊毛的各路人马闻风而动,早早接触过“光明工程”的中国企业更是一马当先。
2001年1月,施正荣创办无锡尚德,2002年5月正式投产,2005年12月在纽交所成功上市。
2006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的时候,施正荣超过黄光裕成为中国首富。
巨大的财富效应使光伏产业成为吸引各路资本的黑洞:各地政府豪迈地划出“新能源产业区”,以税收优惠、用电保障、甚至零地价吸引企业入驻,构建千亿级产业集群;银行贷款也是不遗余力,仅国开行给江西赛维、天合光能、英利绿能几家的授信额度就达到2450亿元。
短短两三年时间,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就达到11家,尚德、赛维、英利、天合……组成声势浩大的“中国太阳能军团”。
彼时,“三头在外”的弊端初显端倪:
市场——90%以上在欧洲;
原材料——缺乏量产硅料的技术,主要原材料90%以上产自国外;
技术设备——多晶硅核心技术被垄断在美德日等国手中,诸如晶硅电池全自动丝网印刷机、自动测试分捡机等生产线关键技术设备都依赖进口。
光伏产业结构呈现上游小、下游大的金字塔结构,但下游门槛低竞争激烈,所以在利润分配上是上游占大头,尤其是高纯度硅料价格约占太阳能电池成本的70%以上。换句话说,看似光鲜亮丽的中企们,做的不过是“搬运工”和“组装工”的体力活,拿个图纸买条生产线就能干了,利润不高,靠走量赚点辛苦钱。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2009年,保利协鑫带头打破桎梏,研发出了冷氢化工艺量产硅料,开始摆脱对国外原材料的依赖。这是中国光伏领域的*次技术变迁。
然而,保利协鑫的技术突破来的晚了,被淹没在了一片哀嚎声当中。受08年的金融危机冲击,欧盟不得不降低政策支持力度,欧洲市场开始萎缩,需求大幅下降,恰巧前两年光伏企业刚联合上演了一场产能大跃进,光伏产品价格一路暴跌。
单纯干“体力活”的,没什么竞争力,永远是别人说了算。2009年我国有200多家光伏产业组件企业停产或减产,保持正常生产的企业仅约70家。
为了消化这部分过剩产能,2009年7月由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实施“金太阳工程”,对光伏发电进行50%的补贴,偏远地区更是高达70%。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政府有意识地拉动内需,以缓解金融危机的影响,现在回头看看,这恰好也踏出了摆脱*依赖国外市场命门的关键一步。
政策的本意是,砸钱支持光伏产业弯道超车,用钱和市场换技术,我们搞高端制造的一贯套路。但他们忘了一件事,薅政府羊毛也是一大优良传统,整个行业突然兴起一波骗补潮,善于投机的企业家们纷纷意识到:弯道上钱这么多,还超什么车啊?
2012年5月,国家电网经营区的四批354个金太阳工程项目,只有157个提出接入前期申请,占比仅为44%,至于那剩下56%引人深思。骗补贴、拖工期、以次充好,就是当时*的无风险投资了。2013年6月,审计署公告当月8家企业骗补2.07亿元,这是证据确凿的,没法实锤的只会更多。
2013年,金太阳工程草草收场,随之落幕的还有光伏暴富的美梦。
否极:是非成败转头空
光伏这玩意,在当时属于锦上添花一类,政府补贴多少钱,看心情也看国家经济状况,财政一困难就摊手不干了,不是刚需、没了补贴,要的人就少了。
2010年欧洲爆发债务危机,需求进一步萎缩,但尚德和它的难兄难弟们出货量仍然一路上涨,出现明显的增收不增利现象。例如无锡尚德,2007年出货358兆瓦,净利润1.43亿美元。2011年产能、出货量分别达到2400兆瓦和2015兆瓦,却录得10亿美元巨额亏损。
2010年光伏行业毛利润率在30%左右,2011年连10%都不到。
“罗马帝国的衰亡是国家过于庞大而自然造成的不可避免的结果。繁荣催生腐朽的基础。征服的范围越大,导致毁灭的因素就越多。一旦时机或意外事件除去表面的支撑,这个庞大的结构就会被自身的重量压垮。”——英国历史学家吉本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欧盟的“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2011年南海问题升温,美国在2012年率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双反”调查,随后光伏主要市场所在地欧盟也发布了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双反”调查。
滔天洪水裹挟而至,中国几百亿几百亿的补贴也没能阻止至暗时刻的到来。
只看见,成群的中国光伏企业像韭菜一样一片片倒下,从设备生产、硅材料制造、电池组件加工,产业链上破产企业超过350家。曾经风光无限的“光伏军团”全部陷入停产、半停产状态,11家成员企业总负债近1500亿,深陷泥潭。
2013年3月无锡尚德宣布破产重组;同年5月绥化宝利光伏被法院查封;
2014年10月江西赛维在美申请破产保护;
2015年10月英利一笔10亿元债务违约,2016年5月一笔14亿元债务违约……
大浪淘沙,越是惨烈,越是能看到进步。
隆基股份从诺亚大洪水中冲了出来,2013年隆基掌握拉晶技术和金刚线切割新工艺,在传统的多晶硅技术之外另辟蹊径,走出了单晶硅片路线,推广至全国。这是中国光伏史上第二次技术变迁。
只是和保利协鑫一样,隆基的技术突破来的太不是时候,就好像在学校拿了个一等奖,回家却发现家里破产了,无人庆祝、只有忧愁。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几次吃了单一市场依赖过重的大亏,总不至于还吊死在一棵树上。“双反”以后,国内企业逐步降低了对欧盟市场的出口份额,着重扩大内需、发展国内市场,对外也开始转战日本、澳大利亚等新市场。
乐从悲中生,是谓否极泰来。
破茧:绝胜烟柳满皇都
为了保留光伏的火种,金太阳工程后,国内的光伏政策补贴进入2.0时代。
2013年,发改委发布文件,*次正式明确分布式光伏的补贴标准,随后,国家能源局跟进,陆续发布集中式电站三类地区的标杆电价,不仅点燃了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同时也让社会资本疯狂涌入,开启了中国光伏行业的第二轮高增长阶段。
到2017年,短短四年时间,中国光伏领域的注册公司从不到8000家飙升到7.4万家,平均每年增加1.6万家。
尽管骗补无法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时有发生,可总算是为优质企业腾出了一片生存空间。
补贴这件事,说的难听点就像是养蛊,缺技术,我给钱给政策给市场,不管你们怎么搞,只要最后能跑出一两家大白马,就是赚到,中国的技术迭代就是这么做起来的。汽车、芯片都是这么玩的,简单粗暴,但是不能否认,确实很有效。
2017年,中国光伏在各环节产业规模占全球比重全部超过50%,*的C位。
掷完了骰子,接下来就要看开大还是开小。
2018年5月31日,发改委、财政部、能源局三大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除了常规的降低补贴标准之外,补贴规模被严格限制。
靴子落地,强者为王,弱者出局,骗钱的渣渣灰飞烟灭。
过去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如今时来运转,倒是享受了一把火中送炭的好处。2018年9月,欧盟宣布结束对长达五年的“双反”政策,国内光伏企业纷纷布局确定性更强、收益水平更高的海外市场,来对冲531的不利影响。
时隔6年,中国光伏军团再次集体出海。这一次,终于不一样了!
2018年,在光伏全产业链普遍降价30%以上后,中国光伏组件性价比进一步提升,海外需求多点开花,中国光伏产业全产业链已具备国际竞争力。全行业当年产值超过4000亿元,连续11年位居世界*;在全球光伏产业各环节中,中国产能占比均超过一半:硅料(55%)、硅片(87%)、电池片(69%)、组件(71%);全球光伏行业前20强中,中国企业独占16席;前十大企业中国公司的数量分别为:硅料6家、硅片10家、电池片8家、组件8家……
原材料、技术中国已经是遥遥*,依赖海外市场的情况也大为改观。2019年我国光伏组件出口量66.6GW,占产量的67.5%。
几经曲折,中国光伏的前途终于握在了自己手中。
结语
2020年,碳减排及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成为全球范围内各国的一致共识,并且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世界三大经济体达成一致共识。
欧盟方面,根据近期发布的《2030年气候目标计划》,203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从40%提高为55%;
美国方面,拜登政府承诺在2050年之前美国实现100%的清洁能源经济,并达到净零碳排放。为此拜登还发布了一项2万亿美元的专项计划。按照规划测算,预计未来5年内美国将安装5亿块光伏组件,年均装机达到42GW;
中国方面,定调明确“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年来,一路翻山越岭,走过光伏苦旅的中国,以*的形态迎来了*的时代机遇。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格隆汇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