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马斯克是个好HR

“创业的话,更要想尽办法,找到最厉害的人才。”在马斯克看来,最好的员工需要有两大要素:不仅要有出众的天赋,还要在职场上取得过突出成就。
2021-02-28 09:26 · 微信公众号:字母榜 蒋晓婷

作为漫威宇宙中“钢铁侠”托尼·斯塔克的现实模板,马斯克革新互联网支付领域,改写世界商业航天和汽车发展历史的背后,同样拥有一个独属于他的“复仇者联盟”。

PayPal 创始团队堪称硅谷“黄埔军校”。相继走出YouTube、LinkedIn和Yelp的创始人,以及里德·霍夫曼等科技行业*投资人。而由PayPal员工组成的PayPal Mafia,一度被认为是硅谷统治阶级。

“创业的话,更要想尽办法,找到最厉害的人才。”在马斯克看来,*的员工需要有两大要素:不仅要有出众的天赋,还要在职场上取得过突出成就。

他有一套成熟的招聘方法论。“要求面试者讲述工作生涯处理过哪些棘手的问题,处理得怎么样?以及在关键节点时怎么做决策?”马斯克会刨根问底问对方解决问题的细节,看对方能否回答出来。

遍观中外企业家,每一个成熟的CEO似乎都是一名优秀的HR。宿华追一个工程师追了6年;雷军在创办小米*年,80%的时间用在招聘上,2个月和同一个人聊了十多次,有几次一聊就是10小时。张一鸣则被称为头条*HR,亲自面试字节跳动的前100名员工,招前台都会亲自把关。为了拿下新浪副总裁赵添,他花费数月在同一家咖啡馆面聊3次;连续数周和同一位面试者见面;偶尔聊得嗨了,可以从下午聊到凌晨……

马斯克的神奇之处则在于,在他创业屡战屡胜的背后,他总能找到一群天才同事,将他们的能力发挥到*。

马斯克多次强调过自己招人不看学历,只在乎能力;身体却很诚实,只招精英中的精英。

SpaceX的工程师大部分是*学府的尖子生,前1000名员工包括门卫,都由马斯克亲自面试。特斯拉如今每年大约收到将近100万份简历,录用率小于0.5%,远低于美国众多常春藤名校的录取率。而从创立至今,每个员工的录用都由马斯克亲自审批。

根据雇主品牌专家Universum发布的一则2020年对美国学生*吸引力的雇主名单显示,马斯克领导的特斯拉和SpaceX,蝉联美国工程专业学生*吸引力公司的前两名。即便在计算机专业和商科专业学生眼里,特斯拉名列前十,远超宝马(第51名)、戴姆勒(第65名)、丰田(第80名)和通用(第95名)等其他汽车制造商一个身位。

或许全世界的HR们都应该向马斯克取取经。

“*性原理”是马斯克挂在嘴边的理论,即站在物理学的角度,一层层剥开事物表象,看内在本质,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

在人才招聘上,马斯克同样遵循*性原理——专业的人才做专业的事儿。2017年接受Glassdoor专访,马斯克一再强调HR的重要性:聘请优秀的员工,因为雇佣不合适的员工会为公司带来很多不便。

1995年成立Zip2初期,马斯克只是一名草根创业者,公司没钱没名气,马斯克要去基督教青年会蹭水洗澡,一天4顿吃快餐。租住的公寓没钱买家具,只能躺在地板上的床垫上睡觉。

马斯克为招人依然砸了血本。提供免费住宿,免费交通工具——一辆破旧的宝马320i,才说服一名年轻工程师来当实习生。为了招聘销售队伍,广告一路打到电视屏幕和报纸上,尽管这笔钱砸下去只能在电视底部占到一小串网址,报纸的上小豆腐块版面,凑齐的队伍大多数是不懂互联网的杂牌军。

等到两次创业积累上亿身家,为了实现从小的太空梦想,马斯克对人才的要求只有一个——没有更好,只有*。

为了接触航空产业顶端人才,马斯克把家搬到了洛杉矶——这座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成为美国太空行业脊柱的城市,汇集霍华德·休斯、美国空军、美国航空航天局、波音等公司和太空爱好者组织,是全美航空文化最发达的地方。

马斯克随后打入了太空爱好者团队“火星学会”。这个业余火箭爱好者的社交圈看似不大,却囊括产业工程师,太空爱好者及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过《泰坦尼克号》及《阿凡达》),以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内部的科学家。

有“火星学会”做敲门砖,马斯克初入协会就拿出5000美元投名,捐献10万美元加入董事会,成为“火星学会”的重点人物后,马斯克身上时刻安装着面试雷达。

带妻子贾斯汀闲逛协会爱好者的车间看火箭制造,看到一个扛着80磅火箭推进器的瘦高男子,马斯克随堂面试对方有没有制造过更庞大的设备,没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几个小时后,马斯克成功拿下Space X*个工程师。而这名男子则在比尔宇航技术公司——一个美国老牌航空巨头,以及其他航天巨头岗位之外,选择了从未考虑过的C选项,加入到从0开始的马斯克队伍。

到2002年6月SpaceX成立,初创团队可谓全明星阵容,囊括国家级航空局科学家以及波音、JPL等商业太空公司高管,包括波音公司运营副总裁克里斯·汤普森——管理过德尔塔火箭和“大力神”号火箭的生产;波音公司*秀的火箭测试专家蒂姆·布扎;以及在JPL高级机械工程师史蒂夫·约翰逊……

为了招聘副总裁吉姆·坎特雷尔——一位曾在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工作,深度参与过法国航天局和前苏联的火星气球飞行任务的火箭科学家,马斯克过分热烈的态度一度被视作骗子。*通电话没做完自我介绍就火急火燎要见面:我必须跟你谈谈,我是个亿万富翁,我想实施一项太空计划。

一旦看中对方,马斯克不介意多花一些代价。在航天大会上相中工程师加德纳,尽管后者的部分学术工作由美国军工企业诺斯洛普·格鲁门公司赞助,贸然跳槽需要赔偿。马斯克主动提出公司帮忙偿还赞助费。加德纳则在入职6个月后从无到有开发出阀门测试的自动化系统,不负马斯克的期待,完成了一项所有航空工程师没有完成的创意,在公司一举树下威信。

除了招揽行业资深人士,马斯克对行业潜力股同样要一网打尽。

SpaceX的普通工程师囊括*院校的尖子生。马斯克会亲自到大学航天学院打听成绩*的学生,或者打电话给院里的助教咨询:系里勤奋又聪明且未婚的研究生或博士生,然后*时间打电话去宿舍找学生来公司面试,但凡聊得顺利,这些学生们第二天就能接到工作邀请。

有马斯克的方法论牵头,SpaceX 的HR们招人可谓各出奇招。有人通过搜索学术论文找到目标对象,打电话去实验室里找研究员,或把学校里的工程技术人才挖走。或像间谍一样,埋伏在众多行业展会和研讨会中,秘密将装有邀请函的信封交给目标候选人,就近选择会场附近的酒吧或餐厅面试。

特斯拉内部不遑多让。马斯克经常和特斯拉HR团队站着开会,提高开会效率的同时,似乎在无声敲响催促的锣鼓:快一点,结束会议后赶紧去招人。

推导*性原理始末,人才招聘的本质是解决问题,即以具体结果为导向。

作为半路出家,从互联网新贵摇身一变成为两大高门槛制造产业的创业者,马斯克的方法论是为公司寻求复合型人才——既能在特定领域有一定成就,且能融会贯通,招聘的员工不仅具备精深的行业知识,同时具备创新思维,能跳出传统框架,敢想敢做,用全新视角开发产品。

SpaceX内部员工的属性是百花齐放,既有资深航天专家、刚毕业的学生、美国军人以及汽车行业人士,机械焊接师私下可能是一名Rapper,航空工程师还是一位手工匠人。

特斯拉的众多高管则不一定拥有汽车背景,大多数来自互联网大公司,诸如苹果和谷歌。2015年马斯克亲自面试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软件团队,核心诉求是*软件工程师,精通编程和AI技术,不一定具备汽车行业的经验。

典型案例是挖来苹果副总裁乔治·布兰肯希,以特斯拉全球副总裁身份,负责汽车的销售和体验,给特斯拉做零售体验店。即便乔治不懂车辆制造,没有卖车经验,近30年的零售经验局限在服装和手机领域,至此开启特斯拉的体验式销售风格,2019年才转至线上销售。

乔治曾盛赞马斯克,“能让各个领域的专家在不受太多监管的情况下发挥所长。”

而以结果为导向,对于没有达到绩效标准的员工,马斯克会用最快的方式止损,“如果你想解雇某人,就应该马上解雇,否则只会浪费彼此的时间。”这让他一度成为不近人情的代名词。

在这方面,乔治不幸也成为了典型。因为体验店转化率低,迟迟无法提高特斯拉销量,乔治在特斯拉不到3年就离职。同期,多位成绩平淡的高层领导也从特斯拉离职。

在特斯拉内部,做汇报不能模棱两可,答不出来的话,下一秒可能被裁员;电子邮件里出现语法错误的营销人员会被要求离职;因为不满意特斯拉工厂的工作进度,一次性开除包括工程师、经理和制造工人等在内的数百名员工;昔日左右手玛丽·布朗工作数十年后提出能否拥有高管一样的工资待遇,被马斯克辞退。

虽然特斯拉员工每周工作90小时,每天工作时长超过12小时,然而根据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收集的数据称,与苹果等其他科技公司相比,特斯拉的员工平均留任期限为2.1年,处于较低水平。

但很少有人为此指责马斯克,起码在职员工不会。伴随SpaceX、特斯拉相继创造历史,一旦马斯克现身在特斯拉季度全体会议上,员工们会自觉爆发出热烈掌声。按照《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中阿什利·万斯的记述,几乎所有人,包括被解雇的员工,内心都崇拜马斯克,他们由衷承认,和马斯克一起工作是一段“痛并快乐着”的旅程。

在公司之外,马斯克成了一块金字招牌。美国Unplugged Performance公司总裁Ben Shaffer评价马斯克是一块人才磁铁,“世界上大多数才华横溢的工程师都想在特斯拉与马斯克共事。”

风险投资公司FirstRound Capital曾对数百名创业公司创始人进行的调查显示,从2015年到2016年,马斯克两次蝉联最受大众欢迎的科技公司领导人,23% 的受访者认为马斯克最令人钦佩。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排在第3名,支持率只有5%。

昔日和乔布斯、马斯克共事过的乔治·布兰肯希对后者评价更高,“(特斯拉)是我*次真正在一家能改变世界的企业工作。”

复盘马斯克创业的25年,带领团队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一次次集齐精兵强将团队的背后,不难发现,在充分发挥员工价值方面,马斯克是当之无愧的大师。

2017年评估网站Glassdoor的一项研究表明,企业招聘新员工时投入大量资金。按照平均数据,HR填补一个空缺职位,需要花费52天,耗费4000美元。这笔昂贵消费促使HR将留住员工当作首要任务。

“减少工作中的闲言闲语”,在马斯克的观念里,帮助员工以*的状态为公司完成工作,*要义是高效沟通。

不同于传统航空公司在人力和房租上的精打细算,热衷在便宜的地方开设工厂,工程师和机械师相隔千里,存在沟通壁垒。SpaceX的办公室内,计算机科学家、机器设计的工程师和负责制造硬件的电焊工、机械师坐在一起,可以随时交流。

而在特斯拉内部,每一个员工都会能收到来自马斯克的邮件。无论是分享文章,表达对工作的看法,还是表扬团队,推行新规定。他的诉求是信息自由的流动,同事之间可以随时沟通。甚至在内部自创缩写词成风,马斯克煞有其事情发了一篇邮件,主题为:首字母缩写词真恶心。把这项破坏沟通效率的习惯简洁明了得掐灭在摇篮里。

在提出SpaceX不上市,引发员工负面情绪知识的*时间,马斯克用一封公开邮件巩固士气,解释不上市是为了更好开发新产品之外,主动给员工们吃下定心丸:“如果相信SpaceX将比一般上市公司经营的更好,我们的股票将持续上涨,且增速比股市还快。”

根据特斯拉员工的评价,马斯克的团队尽管残酷冰冷,工作氛围却很爽快,“工作没有垃圾东西,很少有人搞政治斗争,有什么想法不必顾虑直接说。”

更重要的是,马斯克自有一套让员工如期完成绩效任务的技巧。

他不会以上级施压的态度,要求员工必须在Deadline前完成这项任务,而是“反客为主”,将任务抛给对方,引导员工超越自己的期望。

“我需要这项艰巨的任务在deadline前完成,你能做到吗?

一旦有人回答能做到,努力工作的原因是为了自己,无形中为自己的工作写下保证书。“只需要持续地工作、工作、再工作。一天工作16小时,比两个人每人工作8小时更有效率。” 直至*化开挖出个人潜力。

而自始至终,员工们对马斯克的招数照单全收,且甘之如饴。

不妨将视角拉回到SpaceX成立初期。当时的马斯克还没有封神,作为公司最卖力的HR,他每周至少要为团队添加一两个新人。这些人往往在面试第二天开始工作,办公室里随便挑一台电脑用,一工作下来就是12个小时。

为了准备2004年年初发射*枚火箭,随着目标日期的临近,这群年轻工程师们甚至每天工作20小时、每周至少工作6天,只能在周日晚上8点左右休息一会儿。即便累成这样,他们依然对这种工作方式爱得无法自拔。

“因为有人告诉你,你正在改变世界,你的贡献很重要。”一名员工说。

【参考资料】

1、《特斯拉犹如“邪教”但我在这里工作却超级满足、热血沸腾》,量子位,2019年3月1日;

2、《华人前高管讲述:跟着马斯克造火箭,是种怎样的体验?》,锐问Record,2020年10月16日;

3、《员工满意度高达 98%:“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领导艺术》。雷锋网,2017年6月26日;

4、《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阿什利·万斯著;

5、《张一鸣的用人观》,晚点,2019年5月29日;

6、《42名员工自曝“特斯拉生活” 狂热崇拜马斯克》,BI中文站。2018年9月5日。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字母榜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