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你好,李焕英》延长上映期,但电影下映上网其实越来越快了

我们认为关于电影院彻底消失的担心是不必要的,不管有没有疫情,未来院线跟流媒体还是会共存。
2021-03-11 17:19 · 36氪 佳怡

“我们认为关于电影院彻底消失的担心是不必要的。”

3月9日,刚刚成为中国历史票房第二的热门电影《你好,李焕英》宣布密钥延期,将延长上映至4月11日。至此,2021年春节档电影除了《侍神令》与《熊出没·狂野大陆》暂未延期外,其余五部都相继延长了上映时间。

电影上映期延长,意味着电影在影院已有不俗的票房表现,也意味着影片的票房收割已经接近尾声,但片方期待后续可以获得更多的票房增长。

01、各方拉锯的窗口期

在《你好,李焕英》之前,《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年7月2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延期至10月26号,相当于延长2个月。此外,《战狼2》、《流浪地球》同样是2个月,《美人鱼》延长了3个月。2020年的票房冠军《八佰》,8月21日在全国院线上映,11月1日全网上线。

然而,从整个电影行业的趋势而言,影片从院线下映,再登陆在线视频平台的窗口期,实际上国内外都在逐渐缩短。据云合数据统计,院线电影上线平均窗口期从2016年的101天发展至2019年的47天,总体上减少了54%。

去年电影院复工后,2020年7月31日上映的《妙先生》在登陆院线后7天便上线流媒体平台。同年其它窗口期较短的院线电影还有,《我的机器人女友》7天、《赤狐书生》14天、《沐浴*》20天。

中国电影市场的规则一般认为,一部为院线打造的电影需先在影院上映,窗口期过后再去视频平台上映。窗口期,指的是不同渠道/平台/媒介播放内容的顺序及其需要隔开的时间。在中国,电影窗口期通常是30天,随后根据其票房、口碑等决定实际窗口期长度。也有电影因票房不佳仅在电影院上不到一个月,甚至一周就下电影院了。

窗口期的斡旋就像是片方、视频平台、院线三方的角逐。院线需要窗口期来保障影院对观众的吸引力,是窗口期的守卫者;视频平台力图让窗口期变短,是缩短乃至破除窗口期的倡导者;片方则试图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很多影片的版权在影片上映之前就已经敲定了,一旦影片的院线表现不理想,拥有版权的视频平台很可能就会去催促片方,希望影片能提早上线视频平台。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现在很多片方会直接去对接平台,以获得更多资源支持,如打包的前后期营销资源。

此前院线和流媒体就有过纷争。2015年,乐视曾尝试院网同步的放映方式,计划在自己出品发行的《消失的凶手》上,向乐视的全屏影视会员开放提前观影。此举遭到了新影联、星美、横店、金逸等几大院线的联合抵制,纷纷发出通知,建议下属影院暂停或暂缓《消失的凶手》的排片。迫于压力,乐视最终放弃这一计划。

在日后的发布会上,时任乐视影业副总裁黄紫燕安抚院线:“(乐视的)影片一定会有窗口期的,大家一定要给我排片啊,不会再有《消失的凶手》这样的误会了。”

“窗口期”争议的背后涉及到电影行业的另一规则——票房分账制度。可以说,票房收入就是中国电影产业的生命线,制片方、发行方、影院和院线都指着票房收入活着。

一般来说,一部电影的票房分账比例为,票房收入中,5%需要缴纳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3.3%为税款,剩下的称为净票房。净票房中57%归影院和院线,43%归制片方发行方。在影院和院线的部分,与院线公司资产联结的影院(直营),分账比例可与院线进行协商。若这二者是加盟的关系,院线会拿1%-3%左右。

中环影城总裁王征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电影或许会缩短窗口期,但不会直接取消,同步登陆流媒体。

“取不取消窗口期,关键在于电影院的收益份额占影片投资回报的份额的高低决定的,如果说电影院的回收份额在电影的制作当中还是占据大比例的话,那么就不可能取消窗口期。”王征对36氪解释。

目前,一部电影的总收益包含院线收益、网络版权收益,电视台版权,航空及铁路版权收益等等,网络版权收益占比大概是总收益的10%-20%之间,大头还是院线收益。

2020年4月29日,国家电影局召开电影系统应对疫情工作视频会议,国家电影局局长王晓晖明确提出,要维护院线电影“窗口期”规则。

02、“不可测”的院线市场

一部电影上院线、上网络,往往需要考虑多重因素。

一般来说,院线电影相比于网络电影来说投资较大,风险较大,环节相对来说也更复杂。一部为院线打造的电影,从写剧本、找导演和演员、拍摄、置景、美术、后期制作、宣发等等所有环节,都是奔着大荧幕走的。院线电影中小体量的成本从几百万到上千万不等,大体量的达上亿。而该行业中特有的黑天鹅事件也会对其产生巨大影响。

北京某影院经理就曾对36氪讲过一起“黑天鹅”事件的遭遇。

他曾投资的一部院线电影,剧本来自于知名网文,定好男主角后,不曾想开机后男主角就被爆出来重大负面新闻,片方只能赶紧换人。拍完后,投资方看后期时觉得素材一般,又找了另外的后期人员来剪,剪出来的也并不满意。在发行阶段,他们曾找过一些知名发行公司来发行,对方要发行费600万,由于当时投资方已经花了3000-4000万,预算不足,就放弃了。最后他们找了一家较小的发行公司来发行,结果票房最后只有40多万。

“上院线真的是环环相扣,每一环都很重要,一环不对就全完了。网大相对来说较简单。”他说。

院线发行,电影发行的对象是影院,被业界人士称为影院地推。发行方会在影片上映前,举办点映活动,和影院经理沟通,希望给影片较好的排片和较好的厅,提前将宣传物料给到影城,检测物料是否摆在其想要的位置,举办路演等活动。

不同体量的电影,宣发成本不一。业内人士介绍道,目前大片(一亿以上投资)发行费5000万是起步价,5000万至一亿投资的3000万发行费起,中小制作的电影宣发费300-1000万不等。这取决于片方资金、市场预期和垫资发行方愿意垫的钱。

此外,片方或发行方若希望院线给到达到预期的排片,可能还需支付院线排片费;若不给,就是裸发,中小体量的片子有些院线甚至都不会给排片。

某院线发行从业者透露,头部院线万达起底的合作金额是二十万,才给排片指导。此前他们公司发行的一部影片,给包括万达、博纳、卢米埃等二十多家院线排片费,支付了约150万排片费。以博纳为例,若不给排片费,估计排片率只有4%;正因为付了排片费,最后这部影片的排片达到了8%左右。

不过,排片费也并非固定。对于和万达的合作金额,有从业者表示二十万少了,也有人认为二十万多了,因为需要看具体的档期、城市和影片质量。

另外,院线电影的回款周期一般都较长。从上映后开始算,需要半年到一两年不等。且一部院线电影往往多个出品方发行方,打款流程和节奏都较为复杂。某军事片的联合出品方告诉36氪,他们在电影上映后两年才拿到回款。

大宋如歌影业COO荣乙沣表示,院线的呈现的方式和网络有很大不同,观众对电影感受也不一样。但是由于市场风险性,一部电影定到好的档期后如果排片量比较难看,主流视频平台愿意花合适的价格买下也是可以的。

03、院线不会消失

但网络并非无限好,很多片方就担心网络收益不够,因为现今的网络平台还吃不消大体量院线电影的成本。

在国内高校从事电影产业研究的学者安洳谊接受36氪采访时称,网络电影最高的票房5000万级别,这只能保障投资2000万以内的影片回本。但投资2000万对于大部分的院线电影来说只能算小成本的电影。

而视频平台也需要电影在院线期的热度。某平台内容运营经理向36氪表示,因为平台自带流量,流媒体不会花那么多钱去做营销,所以观众不会知道有这样的电影要上映。他说,院转网可能看起来不用和那么多出品方分票房,但“其实营销这部分省了,整个体量都上不来。”

影评人周黎明也曾在《2020腾讯娱乐白皮书》里支持院线:“多厅影院是一个地区经济文化繁荣的标志,而且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也要比流媒体更大。”

今年,“史上最强春节档”冲击 80 亿票房,市场似乎看到了回春的希望。但是另一方面,疫情的影响仍然存在,爱优腾芒和字节跳动、B站也在持续发力。

国海证券认为,在 1-2 年内(2021-2022年),院线作为内容传播重要渠道之一,其财务数据仍然非常重要;在 5-10 年内(2025-2030年),新技术的产生驱动新体验经济,传统影院的观影功能在 10 年后也许会被另一种体验所取代或者不是最核心功能,但电影院的物理存在是无法替代的。

“我们认为关于电影院彻底消失的担心是不必要的。”欢喜传媒CEO项绍琨此前在接受36氪采访时表示。他说,从欢喜的角度来说,*的经济利益来源还是产生在电影院里,然后才是流媒体。不过同时,观众看电影的习惯确实在改变,更多的人开始习惯在手机上、电脑上、iPad 上看电影和剧。

“不管有没有疫情,这个趋势都在发生。我觉得未来院线跟流媒体还是会共存。”项绍琨说。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36氪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