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决定了,我们明天只有一个目标:保丽江,争大理!”
在原定的川藏旅游线路结束之后,参加旅游综艺的刘昊然和董子健突然决定修改行程、直接从稻城亚丁开车去大理。当他们兴奋地闯进节目组的房间时,导演组们甚至来不及架起机器,只能拿出手机拍摄。熟悉这条线路的只剩下一个司机,原定的第二天拍摄计划被全盘打乱,当期节目接下来将近半小时的篇幅,都交给了刘昊然和董子健看似枯燥的“在路上”片段。
《恰好是少年》董子健、刘昊然
这成为了《恰好是少年》“失控”的一个典型切片。
这档豆瓣8.6分的旅游综艺不设置任务,不收手机和钱包,仅有董子健、刘昊然、王俊凯三人开车自驾,更像是三位直男的公路“放飞之旅”:沿途的所有行程几乎由他们自行安排,不少拍摄都是自己举着相机的“直男视角”,节目录制过程中甚至出现了好几次导演组跟丢嘉宾的情况。
相对“自由”的设置,促成了这种“失控”的发生。而观众的想法似乎也借综艺导演们的口中讲出:“这才是真人秀!刺激!”
而毒眸(ID:DomreDumou)发现,不止是这档节目,原本总是规定金额、要做任务的旅游综艺,近两年在变得更加“自由”,给节目嘉宾超出预期的表现催生条件。《哈哈哈哈哈》虽然规定了旅费金额,但对于嘉宾的旅行目的地、中途行程几乎没有限制,《我们是真正的朋友》更是直接做成了一档大S、小S、阿雅和范晓萱“四姐妹”的缅甸旅行纪实。
这种对于“失控”的喜爱甚至蔓延到了其他的真人秀节目之中——相比剧集的虚构,在综艺偶尔诞生的“破坏规则”的戏剧化场面,观众们更加津津乐道,并乐此不疲。
“失控”从花少开始
比起后期品类逐步细分、状况频出的节目,国内最早期的旅游综艺实际上相当“中规中矩”。
在物质条件不够发达的世纪初期,大众“出门旅游”的机会并不多,卫视旅游节目相当于承担了替观众展现国内大好河山的窗口,从而催生出《三峡传说》《寻梦桃山湖》等一系列节目,《正大综艺》还经常通过猜谜形式,介绍世界各地的旅游景点、文化风俗。
这一时期,真人秀这一品类尚未在国内掀起风潮,旅游综艺也更倾向于科普性质。
之后,随着社会发展,科普类、缺少娱乐性的综艺节目,已经很难满足观众的需求了。受韩流影响较深的综艺领域,以《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两档国民爆款开启了国内户外真人秀这一品类的同时,也看到了韩国“花样”系列的明星真人秀旅游综艺。
于是,2014年前后,以《花儿与少年》《花样姐姐》为代表的一系列明星旅游真人秀节目登上荧屏。
或许是为了增加真人秀的看点、激发嘉宾之间的化学反应,这一时期的旅游综艺在规则上限制较大,多以“穷游”形式为主,选取的明星嘉宾们不能带助理,彼此之前也很少接触,他们要在有限的旅费之下对吃住行精打细算,完成节目组规划的旅游路线,不能够自行付钱或者中途放弃。
这成为了一种经典的旅游真人秀模式,即使在之后旅游综艺更为细分化,这一类按部就班完成任务式的旅游综艺仍未离开历史舞台——与《恰好是少年》几乎同期播出的《春日酱》,就是讲述的费启鸣、胡春杨、李明德、牛超、姚弛五位嘉宾进行露营的短途旅游,每期都有需要完成的任务,嘉宾们则需要通过合作加深认知。
而在当时的综艺之中,《花儿与少年2》“异军突起”,依靠嘉宾之间的暗流涌动,占领了各大娱乐属性的网络舆论场,甚至诞生了专门研究节目中人际关系的学问“花学”。在数年之后,仍有不少人颇有兴味地一帧一帧分析。
《花儿与少年2》中嘉宾爆发出的矛盾,无疑是一种超乎预料的“失控”。无论是勾心斗角的“帐篷事变”,还是杨洋走丢时郑爽的情绪崩溃,都是之后被观众复盘的重要事件。甚至在篝火晚会谈心时,许晴直接说出上一季玩得更开心的理由是“上一季的人都比较正常”,将矛盾摆上了台面。
似乎是考虑到大量的负面舆论,后期的旅游综艺普遍减少了这种充斥着矛盾冲突的节目内容,旅游综艺的画风变得较为治愈平和。
但《花儿与少年2》的“失控”,终究在国内综艺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随着真人秀的进一步发展,综艺制作团队们越来越追求能够体现嘉宾“真实”的节目形式。
2018年,“纪录片”式的《奇遇人生》登场,以超过9分的豆瓣高分,成为新一代“旅游综艺”的代表——它们几乎不对嘉宾的旅程进行限制,更为注重“记录”嘉宾的旅游过程,展现人文价值和情感共鸣。同期的《小小的追球》,也是在“旅行”的基础上增加了环保这一富有人文价值的主题。
如果说《花儿与少年2》的失控,是打破了原本旅游综艺“合家欢”的惯常叙事手法,那么当下的旅游综艺中,所谓的“失控”是指打破整体的结构——综艺不再是由节目组高浓度干扰的节目,而是由制作团队旁观、放任嘉宾施为的一场实验。
观众喜爱“综艺失控”
事实上,观众对于“失控”的青睐不仅仅局限于旅游综艺。
在整个真人秀品类,观众几乎都对“失控”乐见其成,嘉宾们的“失控”段落,往往也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的舆论热度,甚至被反复讨论。
郑爽在《这!就是铁甲》中情绪崩溃的段落,被视为她个人性格的一个切片。去年《明日之子4》数名选手要求退赛的那个夜晚,也成为了节目极为重要的一个节点。
今年一个突出的“失控”案例,是《创造营2021》随时想要“下班”的利路修。在一个人人都在争取镜头的综艺之中,利路修却反其道而行之,以比较消极的心态面对节目的进行,希望被淘汰走出海花岛这座“围城”。观众认为他在节目中的“油头”发型是“自我防爆”,而利路修似乎也保持着“想要下班”的人设直到节目终结,在决赛当晚结束后一路飞奔着离开舞台。
《创造营2021》利路修
对于一个大多数人目标都是成团、不好好练习意味着不努力的综艺来说,利路修的表现无疑是“失控”的。但恰恰是这种“失控”勾起了观众的兴趣——有大量观众想要看到他继续被“困”在节目中唱跳的样子,利路修为此人气大涨,数次登上热搜,观众们还一路将他投进了总决赛。
为什么观众会喜爱综艺的“失控”?因为往往综艺中的“失控”,意味着“反套路”,而“反套路”约等于“新奇”。
真人秀在国内已经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历程,2015年那英在《中国好声音》的“卷发疑云”,王思聪转发“真人秀本来就是按照剧本演的啊”,还能够一石激起千层浪。而如今在大多数观众的眼中,“综艺有剧本”已经是一个常识。
王思聪微博转发截图
剧集领域《延禧攻略》的初步走红,是因为非典型的黑莲花女主形象。去年《传闻中的陈芊芊》小爆,最初也是因为其中的古代男女地位得到反转,引发观众兴趣。
综艺领域也是同样,既然有套路化的、编写好的剧本,那么“失控”则意味着打破剧本,是对原有规则的一种挑战,观众自然感觉有趣。
更何况,所谓的“失控”更能够体现综艺嘉宾真实的人物性格。
毒眸往期文章中提到,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生活中的互动行为,往往会形成对外的“公共人格”,明星比起普通人使用“公共人格”的次数更多,观众也会更倾向于观看他们在真人秀之中所展现的私人生活和私人情绪,满足窥私欲。而在这种私人情绪的展现中,有人能通过综艺吸粉,有人却只能收获骂名。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知名综艺制作人陈伟曾在采访中提到:“从舞台的失控,到更大范围的真实空间的失控,真人秀的魅力就在于此。”
因此,“失控”成为了综艺制作方对真人秀的一种追求,他们尽可能地给到节目嘉宾较大的自由度,也就催生了《恰好是少年》这类极简化的包装模式,将旅途中发生的事情“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制作团队们追逐“失控”的精彩,也是在追逐“真实”这一真人秀的魅力之一。
综艺真的“失控”了吗?
虽然“失控”成为了真人秀导演们所追求的,但是节目中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失控”,真的意味着剧情超出导演组的控制了吗?
在毒眸看来,其实大多数情况下也并非如此。
去年《乐队的夏天2》开篇五条人临场换歌的举动,成为当时典型的“失控”片段。在接受界面文娱采访时,总制片人牟頔回忆在五条人登台的现场,仁科开口唱的*声时,节目组发现他们跟彩排时唱的并不是同一首歌,对讲机直接“炸”了,原有根据彩排时的歌曲编好的灯光程序完全不能用,灯光师只能投下一片固定光。
但在瞬间的情绪之后,导演组“将计就计”,迅速架起摄像机对五条人进行了后采,记录他们换歌的前因后果。
这一段的成片无疑是成功的——仁科对PD说“你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的段落成功“出圈”,也带火了五条人整支乐队,直接促成了之后全民“捞”五条人的盛况。
虽然综艺制作团队总会容忍甚至通过规则引导和制造“失控”,但总体来说,这些突发的“失控”还是在他们的把控之中——节目组会从“失控”中挖掘出人物和剧情线的亮点,并加以放大。
以利路修为例,在所有学员积极参与的二创舞台,制作团队询问了利路修不参与的理由,并将其加入了正片之中,不仅为二创这一环节注入了幽默的插曲,也进一步巩固了他“消极上班”的人物形象。如果没有后采的补足和剪辑的强化,利路修或许并不能凭借“想下班”走红,反而可能会默默无名,或是因为不努力练习招致骂声。
但相比剧情真人秀,慢节奏的旅游真人秀更难控制。
即使是在自由无限制的状态之下,节目嘉宾或许仍然需要跟拍PD的引导。把主动权完全交给嘉宾,很容易将节目节奏变成少有起伏的“流水账”。
这也成为《恰好是少年》被一些舆论诟病的原因。
类型相似的韩国旅游综艺《旅行者》之中,大量的花字和旁白会对现场的情形进行解释和情绪渲染,营造人文气息。*季参与旅行的柳俊烈、李帝勋两人,会积极和当地观众对话互动,就旅费精打细算,和商贩砍价,增加综艺的看点。
而《恰好是少年》艺人嘉宾与普通人的互动较少,沟通和交流大多数情况下局限在三人内部,很容易对本就不是专业综艺咖的三位少年进行“过度消耗”,还会让节目走向“粉丝化”的评价。
常看韩综、日综的观众小格子告诉毒眸,在日韩综艺还经常会出现跟拍PD与嘉宾互动的段落,有时候甚至是吐槽嘉宾,而这一设计在国内其实很少出现,偶尔会有和嘉宾互动的导演还会被骂“戏多”:“跟拍PD其实能够代表一些普通人的视角,嘉宾和他们的互动也能让形象更鲜活,而且万一他们的吐槽就戳中观众的心声了呢?”
如此看来,追求失控的综艺有时也会被失控反噬——放任节目走向失控,也会造成一些剪辑混乱、缺乏逻辑和故事线起伏的情况。
事实上,《中国新说唱》总导演车澈就曾经反省过对于“失控”的追求:“我有时喜欢追求失控,但现在我在往回走。失控有巨大的戏剧性,但是会把你想要留存的价值磨灭掉,综艺需要留存价值,所以要做一个平衡。”
“失控”确实是观众和导演们都希望在节目中所看到的,但“失控”并不等于“失序”,或许找到其中的平衡所在,才能更好地发掘真人秀综艺的魅力。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毒眸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