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6月11日,滴滴正式向SEC递交了IPO招股书,股票代码为“DIDI”,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华兴资本担任承销商。
据招股书显示,IPO之前,滴滴创始人、CEO程维持股7%,联合创始人、总裁柳青持股1.7%。根据中概股常规同股不同权安排,程维柳青合计拥有超过48%的投票权,包括程维柳青在内的滴滴管理层拥有超过50%的投票权。
软银持股比例为 21.5%,为滴滴*股东。Uber优步持股比例为 12.8%,腾讯持股比例为 6.8%。此外,*股东软银委派的董事会成员 Kentaro Matsui 将在滴滴上市时辞任董事,这可能意味着滴滴*股东软银,将退出滴滴董事会。
对于此次募资的用途,滴滴在招股书中披露计划将约30%的募资金额用于扩大中国以外国际市场的业务;约30%的募资金额用于提升包括共享出行、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在内的技术能力;约20%用于推出新产品和拓展现有产品品类以持续提升用户体验;剩余部分可能用于营运资金需求和潜在的战略投资等。
一、还是那场大雪
2012年冬天,北京那场大雪,把等不到出租车的程维,淋得全身湿透。创办滴滴出行的初心,就从那一刻开始萌发种子。
程维和他的地推团队戴着大皮帽,裹着大衣,在北京西客站向那些还用不惯智能手机的出租车司机们一一介绍滴滴打车软件。
当时,他为这家公司写下了企业使命——让出行更美好(make life better by transforming mobility)。如今,这句话写在招股书的企业使命中。
截至2021年3月,滴滴在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国家约4000多个城镇开展业务,提供网约车、出租车、顺风车、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代驾、车服、货运、金融和自动驾驶等服务。
对于上述众多业务背后的商业生态,滴滴在招股书中归纳为“四个核心战略版块”,“三大业务”以及“双飞轮”。其中,被滴滴定义为构建出行未来的“四个核心战略版块”分别是共享出行平台、车服网络、电动车以及自动驾驶。
而“三大业务”代表了滴滴的收入构成,分别是中国出行业务(中国网约车、出租车、代驾和顺风车等业务)、国际业务(国际出行和外卖等业务)和其他业务(共享单车和电单车、车服、货运、自动驾驶和金融服务等业务)。
相比之下,“双飞轮”更聚焦商业模型,随着整体共享出行市场的持续增长,滴滴的共享出行、车服以及电动汽车网络创造了双飞轮效应,使司机、乘客和平台均获益。
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12个月里,滴滴全球年活跃用户为4.93亿,全球年活跃司机1500万。其中,自2020年3月31日至2021年3月31日,滴滴在中国拥有3.77亿年活跃用户和1300万年活跃司机。2021年*季度,滴滴中国出行拥有1.56亿月活用户,中国出行业务日均交易量为2500万次。
从单量和交易额来看,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12个月里,滴滴全球平均日交易量为4100万单,全平台总交易额为3410亿元人民币。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的3年时间内,平台司机总收入约6000亿元人民币。
外界一直关心的收入情况,在招股书中滴滴首次全面公布。
2020年,滴滴三大业务——中国出行业务、国际业务和其他业务收入分别是1336亿元、23亿元和58亿元人民币。
其中,中国出行业务和国际化业务的平台收入从2018年的187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9年的242亿元人民币,并进一步增长到2020年的347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6%。2020年和2021年*季度的平台收入中,93.4%来自于中国,6.6%来自于国际。
在2020年7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六个月中,中国出行业务的交易总额为1216亿元人民币,比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增长了80.3%,比2019年7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六个月增长12.2%。
在盈利表现上,中国出行业务2019年实现调整的息税前利润38.4亿元人民币,2020年39.6亿元人民币,2021年一季度36.2亿元人民币。此外,2020年中国网约车业务息税摊销前利润率为3.1%。
相较于此前在港交所提交招股书的嘀嗒出行,滴滴的账面表现更为突出。招股书显示,嘀嗒出行在过去的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三个财政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 1.18 亿、5.81 亿和 7.91亿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16.77 亿、-7.56 亿和-21.94 亿元。按经调整利润净额(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计算,其相应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0.68亿、3.16亿和3.43亿元。
二、滴滴的估值游戏
2018年4月24日,在国贸万豪酒店的宴会厅里,中国汽车圈一半的掌舵人在此齐聚。他们当中,既有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等传统车企大佬,也有蔚来创始人李斌、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等造车新势力风云人物。
但那一天的主角,却是滴滴创始人兼CEO程维。“洪流是线下的钢铁制造洪流,也是线上的信息汇聚洪流。”滴滴出行宣布组建“洪流联盟”,程维在发布会现场解释了“洪流”之意。
“洪流联盟”的开始,也是滴滴涉足出行产业链上游的开端。
2019年11月,滴滴与比亚迪合资成立了美好出行(杭州)汽车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6月,滴滴子公司滴滴自动驾驶宣布与北汽合作;2020年11月,滴滴出行举办“滴滴开放日”,正式发布全球*定制网约车D1。
程维在发布会上提到的规划,滴滴的定制网约车会一直迭代,到2025年,定制版网约车D3将在滴滴平台普及超过100万台。结合这一消息,滴滴继续在定制网约车方向探索是顺理成章的举动。今年4月,《晚点LatePost》报道称滴滴开始启动造车项目,负责人是滴滴副总裁、小桔车服总经理杨峻。
滴滴造车虽然没有官宣,但目前在美股上市的造车三杰备受资本市场热捧,也让不少中国互联网大厂很是羡慕。截止6月10日收盘时,蔚来、小鹏、理想市值分别达到了4474亿元、1925亿元、1560亿元。
此外,自动驾驶作为滴滴四大核心战略板块之一,也是高估值的助推器。
此前有媒体报道,滴滴自动驾驶即将完成新一轮融资,融资额超3亿美元,其中广汽集团投资2亿美元(广汽集团直接投资1亿美元,广汽资本旗下基金投资1亿美元)。知情人士称,投后,滴滴自动驾驶估值将超过小马智行。
上一轮融资是在去年,也是滴滴自动驾驶首轮融资——拿到了超5亿美元的资金,也是目前国内自动驾驶公司,获得的单笔*融资,该轮投资由软银愿景基金2期领投。自2019年拆分至今,滴滴自动驾驶共计融资超11亿美元,吸金能力不可小视。
最后,其实也是最容易忽视的,车服网络。
就比如小桔能源,它其实是滴滴整个出行业态背后的基础设施。这部分滴滴自有汽车业务占据了国内市场车辆能源消耗的30%左右。同时,小桔能源2020年GMV已经超过300亿元。其中小桔加油单日突破1亿GMV。根据程维的介绍,能源成本在滴滴平台上占到司机总成本的20%-25%,控制上游能源,是滴滴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
写在最后
如果说在过去,滴滴是以撮合的方式,把司机和乘客链接到一起,并从中获利。
那往后走的话,滴滴在做未来出行服务的核心逻辑:是构建新基建的蓝图(车是流动的新基建+充电桩是固定的新基建),可以帮助自动驾驶在中国各个城市快速落地,通过已有的网讯一体的技术以及在各个城市积累的经验及资源,拥有应对多元化的复杂问题的能力;在消费升级的情况下,提供清洁车辆(绿色工具),产品组合让出行更高效,创造碳减排的解决方案,让车辆在城市运转更高效,产生更多社会价值。
当然,目前来看,这还仅仅只是一个故事。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虎嗅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