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网商银行反思:农村金融业务到底走过多少弯路?

网商银行行长金晓龙、农村金融部总经理彭博与钛媒体 APP 展开了深入沟通,详细阐述了其农村金融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2021-07-01 08:10 · 钛媒体

钛媒体APP 注:超 2000 万用户、平均贷款金额 3-4 万元、不良率约 1.5%。这是网商银行首次披露的农村金融的简要成绩单。

与此同时,网商银行还一并公布了其 " 乡村振兴 " 助农计划——自 6 月起,网商将与多地政府合作,为全国 100 个县域的特色产业提供免息贷款:从事该产业的农户、电商卖家等,可以在网商银行申请 2 个月免息贷款;由当地政府等选拔的 1000 位产业带头人,可以获得全年免息贷款;所有免息贷款均可通过手机,3 分钟内完成申请和领取。

在此背景下,网商银行行长金晓龙、农村金融部总经理彭博与钛媒体 APP 展开了深入沟通,详细阐述了其农村金融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在农村金融实践上,网商银行曾走过一段曲折道路。

2017 年,当时成立仅一年的农村金融部就遇到了大难题。彼时,网商银行的农村金融只有一款产品 " 旺农贷 "。该产品面向农户和村淘小二(淘宝农村电商体系内的服务人员),主要通过村淘小二推荐,通过人工审核等方式服务农户。最多时余额 30 多亿,但平均坏账率达到 6%,个别地区坏账率高达 10%,亏损 6000 多万元。

网商银行农村金融部当时遇到的问题,正与其他农村金融的参与机构面对的问题类似。

由于农业、农村、农名普遍的数字化程度低,在城市里发展的如火如荼的纯线上信用贷款,难以在农村复制。为了降低风险,维持不良率,当时的农村金融入局者普遍 " 越做越重 ",投入大规模人力收集数据。

不仅是纯线上信用贷款难以落地农村,传统的放贷模式在农村也行不通,农民和农户缺少可做抵押的实物,农户普遍分散经营,在贷款需求上比较小额,传统金融机构并无技术能力去覆盖贷款成本。

这带来的后果,正如周其仁教授在《反思农村金融》一文中提到的 " 银行从农村吸储,却只向城市放贷 "

2017 年初,当 " 旺农贷 " 折戟之后,网商银行开始痛定思动。" 网商的优势是线上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网商做农村金融也只能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走技术路径。" 金晓龙向钛媒体表示。

数字化的*步是拓展第三方数据源——毕竟农民的淘宝、支付宝交易数据普遍不足,网商找到的合作伙伴是县域政府,通过政府可公开的信息,获得数据维度的补充。当年末,内乡县政府与网商银行正式签约,成为网商银行*个数字化普惠金融的试点县,政府将农村土地确权、种植情况、当年领取的农业补贴等数据与网商银行共享。

拓展数据的下一个方向来自于技术端的进展。

2020 年 9 月,网商银行 " 放了一颗卫星 "。具体而言,网商银行运用卫星遥感技术,以五天为周期,实时更新卫星影像和识别结果,监测农作物的长势,判断作物所处的育苗期、拔节期或收割期等阶段,进而分析农户插秧、打药、追肥以及收割时期的不同资金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网商银行自己并不发射卫星,主要是靠从卫星公司处采购遥感史料图,而图像处理、加工、算法工作均由网商银行自己的人工智能团队负责。

网商银行方面表示,截止目前,全国已经 160 万种粮大户,通过网商银行应用的卫星遥感技术,获得无接触贷款的额度。预计今年,全国将有超过 100 万种粮大户,通过网商银行应用的卫星遥感技术,获得信贷额度。

金晓龙说到," 目前网商银行通过科技输出技术合作,找到了一条做农村金融的路径。"

从不良率来看,网商银行也已经稳定在 1.5% 左右,初步证明了农村金融技术路径的可行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控制不良,其平均贷款金额较低,仅 3-4 万元。


以下为钛媒体与网商银行行长金晓龙、农村金融部总经理彭博的采访速记,经钛媒体 APP 编辑:

" 大部分人一次贷款的利息成本低于 100 元 "

网商银行农村金融典型的客户画像是怎么样?

彭博:今天我们服务整个农村地区的客户,包括农业生产的客户和以及非农业生产的客户,同时也包括在农村或者是涉农的小微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我们也会看到客户的用款的一个特点——用款的周期相对较短,一般是在三个月之内,大部分人一次贷款的利息成本低于 100 元。

坏账率大概是多少?

金晓龙:首先我们目前农村贷款的不良率在 1.5% 左右,和其他的金融机构比差不多,但是区别在于许多金融机构是需要抵押担保的。

比如去宁夏,我和当地人交流时发现,大家还是会问农民有没有孩子在县城当老师,当公务员,还是希望担保抵押。我们是 100% 的信用贷款。在无抵押无担保情况下,这个不良率水平是比较低的。

第二,我们的覆盖率对农民授信的覆盖率要好很多,因为一旦抵押担保,很多人就被拒之门外了。如果不良低,但覆盖不足,其实并没有解决许多农户的问题。

我们今年乡村振兴的元年,我们会在三农地区投入比较大的资金,我们的贴息、免息,储备了 10 亿左右的资金。也可能会超预期。

户均贷款规模数量是偏低的,后续能否有能力提高?

彭博:3-5 万是平均值,当农民用不到这么钱的时候,我们给了很高的额度,反而会出现风险。在整个农村的数字化的管理的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治理的数字化在加强,我们关注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这样子的一些新的经济模式的出现,在这些基础上,未来一定会对整体的农村生产经营的信贷的额度会有提升的作用。

" 穷人银行 " 模式在中国行不通

农村信贷近些年来的尝试非常的多,比如尤努斯教授的 " 穷人银行 ",该模式在中国的实践并不顺利,网商银行的反思是什么?

金晓龙:孟加拉那里的经济是非常分散的,但是我们中国的情况很不一样,所以直接借鉴这个方式并不合适。网商银行背后的蚂蚁集团,也在尝试在孟加拉进行技术输出,孟加拉也具备了一定的互联网金融基础了,蚂蚁集团也准备去帮助孟加拉。

目前农村金融发展中遇到的最新痛点是什么?

金晓龙:互联网金融最根本的是效率的问题,和用户的交互包括金融的识别,还是需要不断的有深化的一个过程,这一方面我们过去和客户交互也好,都是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

第二,农村经济不断的在转型,特别是像这种平原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播种,包括中间的过程管理到收获,整个的生产经营形式和组织形式,包括利益分配形式,都会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我们怎么样去机会识别,识别风险,和不同的人进行识配,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我们要不断的根据变化去调整,比如说直播是一个专门的职业,比如说无人机的飞播,我们也可以找到这样子的群体,分析判断他们的群体特征,职业特征,给他们相匹配的金融方式,看他的回款的来源,要做更细致的规划。

对于信贷资金的管控,有没有一些好的经验和举措?

金晓龙:我们的贷款有很多的方式,我们确实非常希望了解追踪贷款的用途,也在引导资金进入合理的使用路径中,进入实体经济。

比如,如果是把资金用在特定的生产交易管理的过程中,定向支付、风险很低的话,我们会支持这种行为,通过利息降价,比如九折、八折等等,鼓励用户定向支付,用于采购、进货、支付加盟费等等。当然,并不是所有贷款,都用于定向支付,也会支持现金贷,用于多样化需求。从趋势上说,能够定向支付的会越来越多。

将推出 " 心愿额度 ":客户提额度,客户自证

技术投入方面,有没有进一步的计划?

彭博:我们去年在粮作物通过技术手段做了精准识别,今年我们会向更多的品类去扩展,背后是我们对这些作物的光谱识别的精准度,并且同一作物不同的生长时期和状态,其光谱的反射也会不同。在这么一个业务思考的框架下,我们未来可能会采用 IOT 的方式,更多的和农业生产经营结合。

目前农村金融还缺哪些数据?

金晓龙:客户了解应该是越清楚越好,今年我们有一个新项目——过去都是我们来判断你,通过你的授权,获取你的信息来判断多少的额度,对客户需要多少额度还是判断不准,今年提的新项目是 " 心愿额度 ",你要多少的额度和我说。这个难度是很大的,*,客户要愿意和你说,第二,我要采信他,怎么相信他说的是对的,并且给他一个满意的额度。

所以我们今年采用心愿贷款的额度,从 100 万用户开始,基本上可以把这个商业模式定型下来,采用客户自证的方式——你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的额度,你需要这么多的额度的依据是什么?比如有的客户是在微信上做生意,年销售并不是数据表上所体现的,那就让让客户自己去提证据,搜集他的需求。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钛媒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