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芯片投资人:半导体领域最大的词是国产替代

不管是装备还是设计、或者材料国产替代,接下来的十年国产替代仍是比较重要的投资领域。
2021-07-13 15:22 · 投资界讯

2021年6月23-24日, 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政府、清科创业、长江证券承办的“2021中国(武汉)创投峰会”隆重举行,现场汇集投资界大咖、创客领袖、知名经济学家、知名投资机构,共同激活武汉以及湖北新格局下的创新生态,捕捉新格局下的优势与机会,共推中国创投行业创新发展。

会上,容亿投资创始合伙人、董事长黄金平、黄浦江资本创始合伙人赵博文、元禾璞华董事总经理祁耀亮、和利资本董事总经理肖鹏、中科创星董事总经理张思申围绕《芯联万物,智创未来》的主题进行了讨论,会议由长江资本董事总经理黄焜主持。

以下为演讲实录,经投资界(ID:pedaily2012)编辑整理

芯片投资人:半导体领域最大的词是国产替代

主持人(黄焜):感谢在半导体领域参加论坛,其实来到半导体产业,从2018年到现在应该来说是市场上最热的赛道之一,在座的各位也都是这个行业的专家,今天我们在一起聊一点行业里面相对比较干的话题,我们先请在座的各位简单介绍一下基金的背景。

黄金平:我来自容亿投资。容亿投资是偏产业的投资机构,团队超过一半成员都来自于中兴通讯和华为,重点布局芯片半导体这样偏“硬”的硬科技赛道,以及围绕行业数字化的数字科技赛道,近年来容亿在芯片半导体领域重点围绕通讯、手机和汽车的上游芯片器件进行布局。

赵博文:大家好我来自黄浦江,我们早年是做美元基金。我们的第一批产业投资紧跟全球互联网行业发展趋势,投了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互联网公司,包括拼多多、 Farfetch(发发奇)、 Uber、Airbnb、腾讯音乐、Spotify、Boxed等。

中国市场科技领域,模式创新走到尽头,底层技术创新需求凸显,硬科技产业崛起。尤其是在芯片和生物医药领域,其公司在A股的主板、科创板上市方兴未艾。所以我们成立基金专注中国的科技力量,专注有创新实力完成国产化替代的项目。

我们大比例布局芯片行业,投了全球第一大内存接口芯片公司澜起科技、中国第一大、全球第二大半导体刻蚀去胶设备厂商屹唐半导体、全球第一大智能驾驶芯片公司地平线等。在生物医药领域,我们投了全球第一大癌症早期筛查公司Grail,我们是它的最大亚洲股东;我们还投了中国第一大罕见病医药公司北海康成这样的即将上市的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我们还有一部分是投大消费的平台,包括全球第一大无人自助健身舱服务商超级猩猩、全球第一大体育共享经济平台ClassPass。我们十五年间投的30余家公司都成为了千亿市值的上市公司。

祁耀亮,我来自元禾璞华,我们是以半导体为主的基金,我们在半导体和相关领域投了100左右的项目,90%以上是半导体的,所以我们也算行业里参与比较早,比较久的机构,很高兴我们来武汉跟大家分享。谢谢

肖鹏:我来自和利资本,和利资本是专注于半导体赛道的投资机构,我们在整个半导体的大赛道上,包括5G、汽车、云计算等芯片都有布局。武汉是英雄的城市,人杰地灵,我们在武汉已经投了两家企业,其中一家是武汉聚芯微电子,一家是武汉飞恩。我们和利资本对整个半导体有几个投资的原则,第一要帮助好的企业让它做得更好。第二个原则,为我们自己的投资人,为我们的被投企业,以及为整个国家行业创造三赢的结局。我们在管基金的规模30多亿人民币,从2019年到现在大概投了20家公司,各个赛道里面都有,每家公司都顺利的进入第二甚至第三轮融资。谢谢大家!

张思申:我来自中科创星,中科创星是中科院背景的早期基金,我们打造了一站式硬科技投资服务平台,我们主要投早期,投硬科技。硬科技这个概念是创始合伙人米磊博士在2010年提出来的,所以我们一直坚持。第三个特点我们投长期。因为我们投科研院所背景,在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这部分我们搭建了专业的生态,有120多人的队伍做投后服务。基金目前管理规模有53亿,投资了接近400家企业,其中光电芯片是最大的部分,有120家左右,所以今天看专题是光电芯片,以前都只提到半导体,但是现在慢慢往光电转,所以下一步光电是半导体发展的趋势之一,我们期待和产业界的朋友一起发展中国的光电产业。

主持人:感谢各位,我也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来自长江政权旗下长江资本的黄焜。长江政权是本土券商,立足湖北辐射全国,长江资本其实在投资方向上主要是在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军工、医疗这方面做了布局,今天在座的各位应该除了这几年活跃在半导体的投资市场之外,好几位是20年半导体的老兵了,黄总包括祁耀亮总已经工作好多年了,在这个行业已经有二十年了。2019年之后,咱们整个半导体的投资市场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尤其是2019年上市70多家半导体公司,差不多一半是2019年之后上市的,美股上市100多家,大概1/3是10亿美金的市场,但是咱们A股的公司有2/3低于110%,从资本来看,半导体的产业这两年发展神速。但是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原来的半导体产业处于什么阶段,发展到了什么样的状态,这实际上想请在这个行业里面工作这么多年的专家帮我们解读一下,先请一下黄总。

黄金平:这个问题非常好。我毕业以后就进入中兴通讯,从事无线通讯十多年。20年以前中兴、华为也都处于创业成长的阶段,他们所处的产业,不管是交换机还是无线通讯,都是有一定规模且成长性比较好的市场,这些产业在20年里取得非常好的发展。

我的体会是,离中国市场越近的产业会越先起来,比如说无线基站,市场规模越来越大,然后带动上游的模块或者硬件,再带动更上游的芯片、射频以及器件,是有这样迭代的过程。如果你20年前直接研发芯片器件,其实你没有生存的基础。

中国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发展起来的不只是通讯,还有手机、汽车、家电等等,很多领域国内都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但是产业迭代的过程其实所有的行业都是类似的,通讯手机或者家电,会带动上游的模块,然后再带动上游的芯片市场。

在整个产业的迭代过程中,芯片和半导体确实门槛是最高的。门槛高的主要原因是,客户(哪怕是中国的企业包括中兴、华为,包括家电企业)不敢随便买规模出货的产品,不敢随便去引入创业企业的产品。因为你的产品如果出一点问题,可能几百万部手机的质量问题就出来了或者大量的家电就出了问题。这个问题的本质一个是成本,另外一个是质量的风险。

美国在2018以后这几年对中国的打压,其实是帮中国解决了市场问题,让“不敢买”到“不得不买”——我要解决生存的问题,不能被别人卡主脖子,不得不买,由此打开了很大的市场,中国的芯片企业机会就起来了。

中国的芯片行业是朝阳行业。大量的资金聚集到芯片半导体,同时国家也有支持,又有市场的需求,又有投资资本的支持,总体来看芯片半导体前景还是非常好,未来我认为还有比较大的成长空间。

主持人:下面请赵总,您能不能聊一下我们的黄浦江投资,您的介绍做了大量的海外项目,如果是全球的投资市场来看的话,目前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我们仅仅谈产业,先整体把投资放一放,产品在视角里是怎么样的发展方向?

赵博文:其实我们以前只看在美国上市的那波互联网公司。很简单,找一个有广泛市场空间的商业模式,细分行业大龙头整合为一个行业巨头,你只用判断谁是龙头、谁会是龙头、估值如何,估值合理的话投就行了。我们觉得中国的技术应用领域产业,在技术落地到应用再到老百姓日常生活消费的过程,以前是落后于美国的,近几年已经远远超过美国的速度了。但底层技术层面是怎么样子的?我们很多底层技术落后于美国,以至于被卡脖子。

这波自主研发、国产替代的浪潮起来,其实是这些年投资最好的浪潮,不但投资行情好,钱多、项目既多又好,而且能为国家民族做真正有价值的事情。特别大的细分行业龙头,都是在千亿市值的规模。美国的产业成熟,这个价值已经呈现了比较清晰的空间,而且中国还有这么大的科创板上市机会,使得二级市场给到很好的溢价。这一切都造就了无限鼓励、支持中国底层技术领域创业者的环境。还有海外的科学家回到中国,比如博士生还有系主任回到中国重新创业。这是带动中国的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产业发展的主要的几个原因和推动力。

中国底层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影响了全球的宏观经济的趋势或者走向。因为中国市场的PE倍数高,中国有更多的力量和空间,所以优质的美国上市的公司私有化上中国的A股,同时境外的钱也回来或者进来投资。二级市场可以看到北上资金或者是境外资金都是非常积极和敏锐布局中国科技成长类的股票。我们的底层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使得华人科技创新信心倍增、实力暴涨,又带动了境外的资本涌入到中国。

当下,半导体、芯片项目都很贵,是不是要继续投呢?从业人员是不是要无限的热情继续来做呢?这是今天湖北武汉峰会上特别好的议题,组委会清科还有金融办提的这个问题特别有意思。其实最近有一个特别清晰的方向标,就是美国刚刚通过议案,美国从政府层面向下推进,要大力的积极的发展推动美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保持世界领先的地位。拜登行政当局和美国国会目前正在推动的公共投资立法拟定的半导体投资规模超过千亿美元。所以其实美国也是有紧迫感的。到了我们中国这里,我觉得半导体、芯片产业未来也是在一个高成长的产业周期中,数字经济方兴未艾会需要大量的半导体。我觉得大家在细分行业,从产业角度深入到上下游可以看到一些比较好的结构性的参与机会。在这个上面沉下心来,现在是半导体、芯片投资最黄金的投资时期,深挖产业的增长所在和产业核心价值项目的投资机会。所以我们自己非常看好未来半导体中国的发展。

主持人:谢谢。祁耀亮总,其实我们元禾璞华应该是在芯片领域里面深根多年,我知道我们的创始人在2019年的年会,什么行业都赚钱,但是实际上现在2018年,现在整个情况大不一样的,包括元禾璞华有大量的半导体公司,其实在2019年,2020年里面上市了,站在今天的时点往后看,现在中国半导体产业怎么样发展?

祁耀亮:我个人认为在那个时间点确实不太赚钱,基本上那个时候我们投的兆易是那几年唯一上市了半导体企业,还需要一定的坚持。站在现在的时间点看,大家认为之前的十年是光电市场的十年,高科技发展的时期,这个是毋庸置疑的,从政策的导向都是这样的。

为什么我们认为还有一些机会呢?如果说我们看整个的半导体,比如说飞利浦、西门子等等,它的应用是结合的,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当时因为东南亚或者亚洲的是材料和设备便宜,封测业慢慢从美国转过来,到了九十年代,因为EDA的兴起,导致设计公司做大规模的设计,慢慢设计公司起来了。之后像今年的台积电,整个模式在那个时候,实际上跟应用强结合的过程。今年疫情或者是2020年下半年开始,芯片缺货,在这种条件下,产业有了飞速发展。也许创始人或者你的团队,实际上真正干活这些拳头行业,在这个前提下如果有机会不断的试错,可以感觉这几年实际上增长很快了,再接下来会有更高速的成长。资本市场的投资从产业上来讲,你的未来十年起码还是很好的。

主持人:肖总您对产业宏观上可能会是什么样的看法,另外还有一个也想听您的看法,半导体如果从2018年这几年来看的话,其实比较热闹的小芯片。最近其实这一两年,一些大芯片的团队开始出现了,开始在资本市场上非常亮眼,整个大半导体赛道里面这些细分赛道,现在的发展节奏能不能帮我们谈一谈您的观点?

肖鹏:其实给了我两个问题,关于第一个问题,首先我个人觉得对集成电路这个行业来讲,是未来十年长期看好的。第二,如果说具体到每个投资标的,如果大家都看好,钱就会进来,对于这个标的的竞争更激烈,所以大家需要细分标的,把自己的钱,自己的资源放在对的企业身上,这是回答第一个问题。

回答您的第二个问题。从40年前的80年代来看,我们家电行业开始慢慢起步,最开始半导体收音机,然后录音机,录像机等等,到现在为止家电行业是全球第一的;我们再往后看电脑行业,看通信行业,看手机,基本上中国的钱,或者中国人进去之后把每个行业做到实业第一。

第二,最开始我们投小芯片,现在上市公司里面大部分都是小芯片,这也是适合产业发展规律的,我们从容易的事到难的事一步一步往上走,最后一定会走上大芯片。云端计算芯片,小基站芯片,400G的光通信芯片也有企业在做,还有汽车里面的芯片,从传感器到域控制器,每一个赛道做好了之后都是百亿级甚至千亿级的赛道。这些赛道对整个创业团队的要求,对资金配置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果产品出来,做得好的话你的毛利率还是相对比较高的。这个赛道对团队要求比较高,看团队是不是可以整体去打仗,要坚持投下去,你投五年,投十年坚持下去。

主持人:我打断您一下,其实我跟产业的人聊过,产业有一些工程师或者是专家,他们其实不太认同中国现在有这么多人能做GPU,现在我们市场上很高在融资GPU的团队可能不下三四个。

肖鹏: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因为我也投了一家GPU公司。首先,这一家GPU公司的目标是什么,花三年到五年左右的时间,用30到50亿人民币的钱,找400-500人的团队,量产出一款或者两款有类似的国际一流性能或者甚至比较好的性能的GPU公司是不是可行的,先要评估清楚。再评估做一家GPU公司要什么人,或者这些人从哪里来?我觉得核心的领导层,骨干层都要有这样的经验。至于这么多的基础工程师从哪里来,是不是要从GPU行业出来,这是不一定的。就像写代码一样,所有的代码最底层都是加法、乘法、除法,如果我有核心的人能够把模块一个个细分的时候,底层设计师相对容易的。原来可能是写MCU驱动底层的软件工程师,他们有三到五年的经验,受到良好的教育,去GPU的公司写类似的基础软件也是可以的。我对中国半导体人才数量和质量其实是最不担心的,担心的是这些人才应该怎么被组织起来,由谁来带领;我觉得中国工程师是世界上最聪明又能够吃苦耐劳的人,我曾经写了十多年的代码,经常加班到12点钟,只要觉得这个东西做出来有意义,我都愿意干,美国6点钟下班,欧洲人4点钟下班,我们晚上12点下班,这个我深有体会。要把这些人组织起来,需要把核心的人抓住;对下面基层的员工培养训练,这个是我不担心的。我担心的是什么?我们现在有七八家GPU公司,实际上可能两三家稳步的发展都可以做好,市场是可以容纳两到三家公司的,公司太多大家恶性竞争,互相挖来挖去,抬高了估值的时候,整个这些工程师心态变化,在这里做了三个月,刚好做上手了,马上被涨价50%-80%的公司挖走,重新开始,这其实对创业公司来讲最大的问题。

主持人:谢谢您,张总您是这个话题的最后一位发言人,实际上我觉得其实您是站在半导体最前沿的,因为您是投资最早时期的,能不能讲一下中科创星半导体的这两三年之后,站在最前沿现在看产业往那个方向去走?

张思申:谢谢主持人,确实我们这几年投资80%都在早期,这几年在半导体领域最大的词是国产替代,不管是装备还是设计、或者材料国产替代,接下来的十年国产替代仍是比较重要的投资领域,可从投资的角度看,装备国产化占比15%不到,材料10%以下,从这几个数字来看,国产替代在投资领域仍是很大的方向。另外在创新领域,所以我们希望在新的领域来推进,从投资方这一块给予支持,我们一直倡导未来从电到光的转变,因为光可以解决芯片一些功耗和速度问题,因为光传输能耗低,光传输的速度快。举个例子,像无人驾驶核心器件激光雷达,我们手机解锁,以前是指纹,现在是面部识别,用到的光电的激光器,光电器件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在应用了,我们当时判断,当我们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集成光路是重要的支撑基础。所以接下来的几年,包括前几年我们一直在布局光芯片这一块,刚才和利资本肖总也提到了,我们两家一起投资了光子计算企业曦智科技,也是共同看好这个方向。

要打造整个光电生态涉及到化合物半导体,支撑光电芯片的装备材料,包括一些相关的软件、算法,以前支撑电芯片的设计工具叫EDA,现在光领域叫PDA,就是光的EDA。或者慢慢向早期电子芯片学习,从设计、制造、封测去完善光芯片生态。所以我们很看好未来在光电领域这块,国家一直提后摩尔时代,一块是光,一块是硅从化合物半导体的转变,这是未来聚焦的热点,可能也有一些科技金融在布局,像一些投资机构专注于投化合物半导体的,我是这个看法。

主持人:确实中科创星的布局是比较前沿,比较靠早期,然后光芯片这块,其实我们了解可能从发展的时间周期来讲,我们至少有三到五年以后,可能才能看到落地的,我不知道我说得正不正确。

张思申:这需要一个时间的发展,如果全光计算,可能更往后。现在很多是光电集成,光电是在一起的,刚才提到的激光雷达,我们面部识别的应用,甚至物联网传感用到的是光电集成,光电集成器件在加速发展,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

主持人:尽管这些项目都很早期,但是现在半导体的行业有哪些特点,所以我想聊的第二个话题关于泡沫,刚才我们聊天的是产业的,第二个话题聊投资,我们做投资最根本是赚钱上来,现在的项目都这么贵,投资人怎么赚钱?黄总您是研发上面做了十多年您看一个企业很容易看到它的客观感受,在您的客观价值评价的时候,再对比市场的价格的时候,可能在您的心里面看到了泡沫,您现在怎么出手呢?这个满眼都受泡沫的情况下。

黄金平:目前从投资的纬度来看是比较有挑战的题目,刚才从创业的纬度来看,它是可以有市场的机会,也可以获得支持。

从投资的纬度来看,本来投芯片半导体也不是特别宽的赛道,这两年进来的投资机构非常多,原来可能不从事芯片半导体行业投资的也跑进来,资金非常多,所以泡沫是必然的。

作为投资机构,生存的基础必须关注最后的投资收益,如果好的行业里面,好的企业估值高了,投资收益变小甚至没有的时候,必须要调整思路。

投资不应该是跟着市场走,而是应该跑在市场的前面。怎么跑在市场的前面,是专业的投资机构要去思考的。逻辑上也比较简单,一些好的项目已经很贵,你只能往更早的阶段走,更早的阶段有可能还没有被挖掘,芯片半导体还有很多机构没有关注到的项目。

从产业出来的投资机构,有很多优势——我知道市场的需求是什么,我了解手机厂家,了解汽车厂家,了解中兴、华为的需求,其实这个需求很强烈,但是在国内没有这样的企业,那怎么办呢?

我们组局,把市场组好了,把技术团队、经营团队组好,形成一个新的创业公司。今年我们类似的项目有四到五个,充分利用自身的产业优势,寻找市场确定的赛道主动去“组局”。组局整合好提供市场资源的产业方、掌握核心技术的技术团队和经营能力强的经营团队,这样的项目其实成功概率非常高。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现在泡沫大了,不好投了。

黄金平:我原来做产业的时候思考的投资思维是不一样的,最后把两个题目融合在一起的,发现投资思维应该是产业思维。你看两到三年,三到五年,甚至五到八年,看五到八年确定的东西,其实它的收益率是非常好的。一般的资金可能更短期一点,但是你跟着市场走,你可能实现的收益反而没有更长期的产业思维好,这是我的观点。

主持人:谢谢您,赵总,您是美元基金出身,美元基金在互联网投资的时候,对估值的容忍度是比较高的,其实美元基金对实业投资,我观察它的估值并没有人民币基金高,现在半导体这个领域您介绍一下。

赵博文:我们估了十几年的估值,估一个个项目在港美能够赚多少,在A股有多少溢价的空间。我们主要看一个项目对标资产的全球估值,看是不是、能不能是细分行业的龙头,看成长性。

具体来说半导体,以前不赚钱。其实我们以前有看到很多还不错的、有一些科技实力的、不到十倍PE价格的项目,创始人技术的水准都是达到CTO级别,之后出来做的。这样的公司在美国的估值溢价就是可以的,我投了但是我到二级市场赚不是很多。比如在早些年,我们投科技的时候,A股一般40倍的PE,只能靠公司本身营收利润增长推高回报。

但是没有想到来了科创板后,一下子迎来估值的春天,所以很多的公司都是有溢价。我们作为股东方在溢价美好的情况下,可以拿到回报。

现在的估值又不一样。现在的公司如果跟我们开板的第一批优质企业一样的估值,就会有一点贵的。市场会对标相应上市公司的估值。第一批国产替代优质企业成长性是很好的,一般作为龙头上市之后随着年收益增长,整个PE降下来。现在的企业可能在行业也不具备龙头的地位,这个PE怎么看呢?

所以整体上一级市场空间没有以前那么大,如果到二级市场,尤其到像我们主要做Pre-IPO,到我们这个阶段就非常贵了,因为贵的企业它还是有它的市场价格和行业地位。

面对这个问题,很多同行走的方向很有意思,也很可以,走到产业上下游,在溢价还不是那么高的中段甚至早期参与进来。要么是像我们这样投未上市的龙头,龙头的成长性是非常确定的,在高估值的资本涌入下会拿下大量市场份额。

其他类型的公司上市之后就可能会出现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的现象。

我相信半导体芯片市场整体还是方兴未艾,从业者和投资者还是会享受长远成长的红利,但会更加考验专业能力。

主持人:我理解赵总说的是当时投的时候那美股来看,本来想赚成长的钱,没有想赚PE的钱,结果科创板一开都开了。祁耀亮九元禾璞华投了很多,您是怎么看和元禾璞华的对策?

祁耀亮:这行有这么多的泡沫,这么多的钱,因为我以前做工程师出身的,不管是华为,还有中芯国际,所以说你要这些让赚到了钱,我们作为相对来说比较主业的投资机构,你必然要跟这种现象共舞,对于更多是从产业出来的,我们就会想其他的办法怎么样去找到一些我们认为价格更合理的企业去做投资。

回想我刚开始做投资的时候,我第一个遇到的价格有泡沫,我在2016年跟他们聊的时候就已经很贵了,我们知道RDA是什么样的情况,包括那个时候他们上市,他们是把每个吹过的牛都实现了,我再回头看,其实不贵,甚至很便宜。我们在这个行业做得多了,我们对于现在的2.0的时代,很多的创业者实际上已经不像以前是工程师过来,现在的创业者可能是管理层,企业家二次创业,这些人以前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不是很清楚,所以我们后来投的一些企业,作为二次创业的情况,我觉得还不错,因为人的成长和人的性质是一致的,你不可能上一个公司不靠谱,你突然创业靠谱了。

第二,因为是很长期的投资,其实在我看来赛马真正在旁边看着赛,最后你能进去就不错了,很多时候你都进不去,我们的办法实际上我们会帮助所有的认为靠谱的创业者。

第三,有合理的方式来去做这件事情,所以从整体来讲,当然我们做覆盖,也都要去做,你的重心花的时间可能是在前面的一些真正花精力上面去做,这个可能是我们一个机构个人的情况,我们在这个行业当中要发展发挥自己的潜力。

主持人:我明白,一个是赚认知上的钱,因为在行业里面都是靠有自己的圈子,投熟悉的人,信任的人,你去赚熟悉的这些细分赛道,甚至于在熟悉的细分赛道找一些项目,通过这种方式来做。肖总您怎么看待半导体泡沫。

肖鹏:第一泡沫要从整体来评价,主观来看,各个方面并不是那么成熟或者条件不是那么好的公司,在市场上有很高的估值就是泡沫。第二个,我们从长远回报率来看的话,你会发现是在这个估值下它还是好的公司,有选择的进行投后赋能,不管是因为业务的增长,或者因为有了你的加持,都可以提升企业的价值;提升的时候,可以把贵变得不那么贵。这个问题的核心本质是什么?你找到你愿意投资的企业,虽然它现在很贵,你就忍一忍。第三,关于泡沫这件事情,在大范围来看,互联网的泡沫也有,从美国互联网历史来看,它还是留下了巨无霸的企业。现在对潜在的投资人和创业者都是考验,你要很努力增长做大才能匹配估值,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像这样的企业,你去纠结它太贵要不要投它的时候相信自己的判断。这是我们今年在做的时候策略,我去仔细选了好企业,我就下第一注,再下第二注,只要企业本身合适还是会赚到钱。

主持人:张总您是做天使投资为主的,我不知道现在在天使阶段,市场上的半导体赛道里面的泡沫情况怎么样,您能不能先介绍一下您的感受,再讲讲中科创新在这方面的做法。

张思申:早期也有这个状况,因为参与的人多了。有句话,叫无泡沫不繁荣,参与的人多了,参与的资金多了,大家对这个行业关注了,行业就慢慢起来了。大家看真泡沫还是假泡沫,目前还没有中国半导体企业市值超过国际同类头部公司的,中国的市场空间是很大的,这个泡沫是投资人包括二级市场对这个企业美好的愿望和殷切的期待,企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只是现在还没有达到发展的目标。

第二,从不同的阶段来看,后期企业是公司资本化,按照公司来看管理是不是规范,营收利润是不是合理;再往前是产品资本化,我做的产品是否被社会认可,不一定有很多的盈利,投 中间那段的机构也比较多;再往前是技术资本化,慢慢的很多机构都可以看到这个阶段,技术的资本化也慢慢起了泡沫,这个泡沫还不是说不合理的程度,它的发展空间是有的,要用未来的眼光看待现在的价值。现在的投资机构也往前走,达到科研资本化,我们自己本身也在做科学家的圈子,提早介入,还在科研阶段甚至拿课题的时候我们就提前关注,真正产业化的时候介入,这个时候泡沫没有那么多,价格比较合理。

主持人:谢谢各位嘉宾,因为时间关系我们聊到这里。

【本文根据公开消息发布,如有异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