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这届互联网大厂,将镰刀伸向了智能眼镜

随着近些年时代的不断发展与变迁,互联网大厂不断向自身以外的其他到领域延伸,纵观全球市场,智能眼镜赛道也不例外。国外涌现出一批,诸如,Facebook、苹果、谷歌等互联网大厂;国内华为、腾讯、小米、字节等玩家,也在进行着这方面的布局或研究。
2021-09-24 10:26 · 港股研究社 港股研究社

智能眼镜:“鸡肋”的低配手机?

关于西方眼镜的发展史,可以回溯到中国元代。

1270年,马可·波罗将在中国学习到眼镜的制作、使用方法带回了西方,拉开了西方眼镜发展史的序幕。

随后,经过555年的发展,到1825年,乔治·艾利正式发明了用于矫正散光的眼镜。如今,步入智能时代,智能眼镜也出现人类面前。

前不久,小米官宣一款概念新品——小米智能眼镜探索版;后一天的苹果秋季发布会上,有不少人期待,在最后这个传统环节上,库克会不会拿出传说中的苹果VR/AR头显。

紧接着,9月22日,华为也公开了太阳能电池专利,将或涉及智能眼镜。

实际上,在谷歌提出智能眼镜这个概念产品后,大厂布局的心日渐加重。

缘起“谷歌”的一场科技风暴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智能眼镜与VR/AR头显,存在一定的区别。

智能眼镜之于眼镜就如同智能手表之于手表,二者的共同都在于,它们都是可穿戴设备,通过设备、终端向用户提供服务体验、有效信息。

大多数智能眼镜都是利用某种类型的透明显示屏来实现这一目的,将信息投射在屏幕上,但并不意味着能够“增强现实”。

相比智能眼镜,VR/AR头显远远不只是头戴式平视显示器,主要功能是增强现实感,VR/AR头显能够在感知世界时增强现实效果,就好像这一切都存在于你周围的世界中。

之所以会出现人们将智能眼镜和增强现实效果的VR/AR头显相混淆,在于谷歌眼镜的推出,以及外界试图通过重新定义AR实现各种目的。

智能眼镜一词最早由谷歌提出,2012年4月,谷歌发布了一款具备基础功能的眼镜产品——Google glass,这也是智能眼镜的雏形。

跟目前的智能眼镜相比,与其说是一款智能眼镜,不如说是一款涵盖基础功能的高档产品。凭借超前的概念,以及充满科技感的外观,还是收获了一波科技粉的关注。

但2015年,谷歌最终宣布停售*版智能眼镜,并关闭了Explorer项目,Google glass的失败也成为智能眼镜的先例。

不过,这次失败却让市场看到了智能眼镜未来的发展潜力,除了谷歌,像微软、Facebook、苹果等企业也纷纷入局智能眼镜赛道,仅是苹果,在智能眼镜领域相关专利技术就多达40项。

2019年,谷歌推出第二代Google glass,相比初代,Google glass的售价有所下滑,将面向群众从消费者转为外科医生、技术工人等专业领域群体。

如今,智能眼镜也不再拘泥于功能、科技,主打外观的“时尚款”、构建软件生态的智能眼镜应声出现,行业呈现着“多元化”的趋势。据行业人士分析,2019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已经超过80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将超过600亿美元规模。

特别是相关技术的发展,叠加软件行业从业者人数激增,近一步提升了智能眼镜的落地。

智能眼镜:

“鸡肋”的低配手机?

不过,从近些年市场推出的智能眼镜而言,许多产品都是鸡肋的操作,更像是一只蒙着头的鸵鸟,在沙漠里面奔跑。

价格方面,智能眼镜的价格令人望而生畏。作为最早的推出智能眼镜的谷歌,Google glass初代的售价也是高达1500美元难以被大众接受,直接导致了其销量不佳,这也是初代Google glass退出市场的核心因素。

以2013年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1500美元大致相当于9315元,这对于当时大多数的中国家庭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今年9月初,Facebook 发布了这款叫“Ray-Ban Stories”的智能眼镜,价格相比二代Google glass有大幅下滑,但售价也高达299美元,从命名上看像是「贴牌产品」。

这款产品具备「*人称」特殊视角拍摄、打电话、听音乐等功能,不过从始至终,Facebook 都没在产品名里出现。

Facebook 给予的定位是全天候可穿戴设备,通过APP、蓝牙等方式实现与智能手机的交互,而智能眼镜依旧没能摆脱“智能手机附加产品”的代名词。

从功能上,Facebook、谷歌的智能眼镜都显得十分鸡肋,打电话、听音乐等功能显得多余,对于现在年轻群体,一切从简成了代名词,这种附加功能似乎并不会让他们买账。

相比智能眼镜,智能手表、蓝牙耳机似乎更为用户所接受,它们定位更加准确,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在智能手机还是主流产品的时代,智能眼镜更像是一种延伸附加智能产品。

另外,就是现在智能眼镜的底牌能够实现「*人称」特殊视角拍摄,以Facebook智能眼镜为例,这款眼镜仅搭载两颗500万像素的摄像头,这对于追求像素*、摄影要求的用户,是远远不能满足的需求,试想一下,目前部分智能手机的像素已经超过一亿像素,有多少用户会选择这种仅500万像素的“相机”。

类似于Facebook这种智能眼镜比比皆是,2016年,Snap发布了*内置摄像头的智能眼镜,但外观夸张、操作不流畅等因素,销量也是惨败。

而亚马逊的Echo Frames更像是其语音助手 Alexa的附加产品,与苹果的AirPods 类似,戴上设备可以让语音助手随时在线。

至于国内大厂制造的智能眼镜,更显“鸡肋”,腾讯在2018年的智能眼镜仅支持拍照,更像是一款*视角的摄影机;小米智能眼镜也仅是停留在概念阶段,实际落地情况尚未知晓。

一场空间感知的“新旧碰撞”

事实上,随着近些年时代的不断发展与变迁,互联网大厂不断向自身以外的其他到领域延伸,纵观全球市场,智能眼镜赛道也不例外。

国外涌现出一批,诸如,Facebook、苹果、谷歌等互联网大厂;国内华为、腾讯、小米、字节等玩家,也在进行着这方面的布局或研究。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科技发展相对成熟的美国市场,在智能眼镜这个领域上也是走在了前端,尽管谷歌智能眼镜的失败,但却是在意料之内的事情,这也迈出了智能眼镜的关键一步,「概念成功,市场失败」成为智能眼镜的代名词。

谷歌之后,除了本身与智能领域搭边的美国大厂榜上智能眼镜,几乎没有交集的领域也插了一脚。社交领域的Snap,发布了自己的智能眼镜 Spectacles,但只加上了摄像头、社交分享,彻底做成了一个功能机。

传统音响玩家Bose也参与到智能眼镜的赛道,不过,Bose的智能眼镜更像是一个加了蓝牙功能的普通墨镜,不具备独立屏显以及空间感知能力。

看了这么多国外玩家的布局,他们都存在一个问题,这些玩家仍将智能眼镜作为一个附加硬件,核心还是依附于智能手机的可穿戴设备,就如同智能手表一般无法做出独立操作与空间感知。

反观,国内智能眼镜玩家,腾讯、华为、小米等已经在领域深耕多年,但实质上也是离不开与手机的交互,腾讯、华为的智能眼镜都需要通过智能手机才能实现对外界的交流。

尽管,此次小米强调这款眼镜“不是手机第二块屏幕,而是独立操作的全新智能终端”,但小米眼镜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眼镜,其本质还是属于辅助性质的显示设备,并不具备空间感知能力,这也是中 美智能眼镜玩家的一个通病。

智能眼镜本身是属于一个硬件产品,技术的进步与供应链的完整是影响发展的关键,首先从技术和供应链出发,其次才是找到使用场景,最后逐渐颠覆场景,也是区别于互联网思维所在。

智能手机之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个人电脑,就是在于技术的完善以及供应的充足供给,才完成对使用场景的颠覆,手机比电脑更加便携,使用门槛更低。

这一点在智能眼镜的发展史中早已显露,从最初的Google glass初代,到现在小米眼镜,尽管使用场景在不断转化,但背后更多的是技术的进步,供应链的完善。当前,中 美互联网大厂对AR增强现实都操之过急,想要凭借AR颠覆使用场景以及用户认知,但这背后都是离不开技术的奠定。

具备空间感知能力、且能独立操作的智能设备,或许只是智能眼镜的*步,也是AR眼镜的*步中的*步,这不仅适用于国内互联网大厂,同样作用在国外一批科技巨头身上。

Facebook首席VR科学家MichaelAbrash表示,“真正的AR眼镜”进入市场还需要5到10年时间。

智能眼镜的落地是一家科技大厂实力的体现,而AR更像是一种技术成熟的象征,对国内外玩家而言,智能眼镜,特别是AR眼镜不能操之过急,颠覆使用场景本质上是好,但也不能脱离实际,最后才能在时代的发展路上打上烙印,成为可以看得见并可真正落地的价值物件。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港股研究社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