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我,做跨境电商,赔了深圳一套房

多位卖家表示,当下美国市场情况的确不太乐观,不仅是家居、医疗器械、健身器材等品类,整个市场趋势基本都在“往下走”,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2021-11-24 14:56 · 微信公众号:亿邦动力网 任倩文

世界性洗牌,往日一去不复返,光辉岁月被打破。

张德刚盘算着自己海量的库存,俨然一幅末日景象。

“今后,谁做跨境电商谁是孙子!”张德刚狠狠地一拍桌,然后抄起手机给妻子打了一通电话,“赶紧找中介,把咱家的房子卖喽!”

自8月以来,张德刚就发现情况不对,仓库里的货,消不动了。而今已进入旺季,他“也不抱啥希望”。为了清库存不得不大砍利润,但依然换不来订单量的明显增长。

张德刚向亿邦动力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之前业内流传的“深圳湾一号的豪宅都被做亚马逊的抢光了”,虽有夸张,但并非空穴来风。去年,的确是跨境电商卖家的丰收之年,自己作为其中一员也赚了钱、买了房。

“没想到,今年情形急转直下!一季度我们业绩同比增长超过了120%,因此加大投入,为下半年备足了货。但现在,全部成了积压的库存,不知道到年底能不能清完。”

同样做跨境出海的刘聪,也打算卖房子应急。

“有棵树(一家跨境跨境电商上市企业)把整栋大楼都卖了,我卖套房又算啥?就怕资金周转不灵。好歹先让公司续命。”刘聪说,“行情好的时候,半个亚马逊上的卖家都住进了深圳湾,这里房价随便一套都上亿。现在,大家见面怕是只能相视苦笑了。”

据刘聪透露,自己公司8月份的订单量与上半年正常月份相比,下降幅度超过了50%。即便是9月以后的旺季,也基本上持续这样的状态。不断上涨的物流成本和广告成本,以及供应商不敢放账期、提高订货定金甚至要求“出货就要全款付清”的情况,都让他感到低落、无助。

宁波跨境大卖家周明也告诉亿邦动力,如今,公司的资金周转速度在大幅降低,从以前的60天到现在翻一倍都不止。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越来越来高。

跟张德刚、刘聪、周明一样的跨境卖家不在少数。进入下半年以来,“战略收缩”、“停止备货”、“清库存”,几乎是他们统一的旋律。旧世界一去不复返,光辉月岁支离破碎——所有跨境电商企业都要重新思考,如何应对新世界的运行方式,找到避风港和生存法则。

“今年简直太魔幻了!”刘聪感叹,“一季度迅猛增长,形势一片大好;二季度因亚马逊的铁血封号,大家心态都崩了;到三季度,蝴蝶效应开始显现,各种困难夹杂在一起,大家只能不断‘内卷’。很难对四季度抱有什么期待了,市场信心也需要时间去重拾。”

这似乎也预示着跨境电商疯狂的2020结束了,2021最后的三月对所有卖家而言都是一个生死劫。

01、“躺平”!卖家不敢备货,也不敢发货

每年9月之后,是跨境电商最忙的时节。可以说,一年的收入如何,关键就看这三四个月。

这是大家口中的“跨境电商旺季”,由于10月至12月集中了万圣节、感恩节、黑色星期五、网络星期一、圣诞节这些消费力旺盛的欧美节日而得名。

正常情况下,10月份就要开始预订明年春季的货了。但周明现在并不着急,至少在11月底之前,他都会观望“是否要继续备货”。即便要增加备货量,也不会太多,“能维持企业正常运营就不错了”。

在周明看来,美国通货膨胀、消费降级,以及物流成本大涨等原因造成了跨境卖家们当下的“悲观”。在整个跨境电商链条上,从生产到销售的长周期里,不知道哪个环节还会出现怎样的变故。而且,货发到美国后,还会面临美国卖家竞争加剧、汇率波动、贸易战等不确定性因素。这一切都是没有底的。

“不发货可能没有损失,但一发货就有亏本的风险。”另一位大卖家苦笑道。

他指出,如今,市场的增长速度赶不及同行数量的增加速度。他指出,从去年到今年,亚马逊卖家数量增长了60%-70%,新卖家可谓是“井喷式”涌入,但整个行业正常的流量增长,每年也就稳定在10%-15%之间。与此同时,去年疫情带火的“宅经济”等行业,一下子“供大于求”,同行竞争加剧,甚至出现“跳崖式降价”的现象。

周明公司有一款产品去年最高能卖到560美金,利润可达200美金,但今年,这款产品只能卖到180美金。卖家之间相互挤兑的问题很严重。而当下,美国市场80%的货来自中国,其中90%的都通过海运运输,接下来只会迎来更严重的“通胀”。

“从我接触到的卖家来看,大家现在基本都是‘躺平’状态。”周明说。

整个市场都在同比萎缩,因此周明对公司下半年的经营采取了“战略收缩”的策略,“待行情反弹后再做进一步动作”。“现在,大卖家们都在做人员结构的优化调整,几乎无一例外。今年我就还没见过哪个大卖家的销售是一直在涨的。”周明指出,自己近期已经放弃新平台的尝试,老平台也做了适当的人员精简。

“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把现有货物全部消耗完。下半年大家的库存数量都在递增,本来正常销售预期是60天可以卖完的货,现在已经到了120天,甚至180天才能销完。”他补充道。

弃货、低价处理,还是继续补仓?这些都是磨人的问题。

周明认为,今年旺季行业大概率是大量清货的状态。“再扛一扛吧,如果10、11月份还没出现好的苗头,今年基本就完了。”因为,清货动作必须在旺季完成,否则等到春节就真的清不掉了。

据悉,为了减轻库存问题,某深圳知名大卖家,7月一个月打折促销亏了3000万。周明也在7月初一脚踩了急刹车,暂停所有新品的开发。有些卖家比他更早,5月份就已经停止了备货。

02、运价暴涨!低货值产品遭毁灭性打击?

多位卖家表示,当下美国市场情况的确不太乐观,不仅是家居、医疗器械、健身器材等品类,整个市场趋势基本都在“往下走”,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我们做大件产品的,最明显的问题就是货值和运费成本已经达到1:1了。”据周明介绍,不同于一些高货值的小件产品,家具品类的产品体积大,一条柜子的货值可能只有十几万,但海运费、税、尾程派送费、头程拖车费这些费用加在一起,可能远超产品本身的货值。有时,发往美国的每一条柜子可能还会额外付几千块钱的拥堵费。

“另外,我们无法掌控第三方仓储接下来的承载能力,10月份之后,大批货物涌进仓库,卖家还要承担无法进仓的费用风险。”周明指出,上半年的货柜大多都是跨境电商在用,下半年,传统外贸企业参与进来后,柜子的价格能维持现在的水平就已经不错了。

对于低货值以及利润率低的类目来说,这几乎就是毁灭性的打击。“一条柜子损失的可能不只是3万块钱的海运费了,可能是数倍的费用。所以很多卖家都不敢冒风险了。”他谈道。

跨境物流服务商赵毅告诉亿邦动力:“今年船公司特别赚钱。很多小船公司过去10年基本都在亏,上半年一下全都赚回来了。”

他指出,由于运力、人力都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是肯定的。而且,有时候,船公司给出的一个签约价,放到市场上,经过灰色产业链的“转手”后,最终运价基本就是翻倍了。

除此之外,集装箱的区域不平衡现象已经非常严重了 。赵毅谈道:“美东的船小、运输成本高,即便运费比美西贵几千,依然不赚钱,所以船公司只会不断缩减美东的运力,转移到美西,最终导致美东的仓库爆冷,美西则大量仓库爆仓。9月份之后,很多仓库都越来越痛苦。”

美西港口拥堵的船,已经逐渐达到高峰,且随之而来的感恩节、黑五、网一、圣诞节等旺季销售节点,又将对物流带来一波巨大的压力。据赵毅介绍,现在,美国洛杉矶的拥堵等待时间一般是7~8天,“梅赛高码头每天都排着一二百艘船”。卸货、再重新装货,至少要一两个月才能消化完,很快就到年底了。

“运价要回到以前几乎不可能。”赵毅称。

更令卖家们担心的是,物流系统一出问题,又会导致退款率大幅度上升,尤其是在大促节点。最后,需要卖家咽下去的,不只是亏损问题,还有大量的用户差评。

03、供应商也苦!不敢给账期,翻倍提高订货定金

“观望”,是当下刘聪和他的朋友们觉得最安全的做法。他形容:如今跨境卖家就像是“踩着钢丝跳舞”。

去年以来,在疫情的助推下,整个行业被推到一个历史新高,但今年注定是洗牌的一年。刘聪认为,这个洗牌时间或许还要被拉得更长。

“躺平”的卖家们选择在今年下半年只消库存不订货,而供应商这端则出现了更大的矛盾:既不想接单,但又怕没有单子。

“我们为了力保不出现亏损,只能减少订货或者不订货,而跟我们合作的供应商压力也非常大,尤其是大件商品的供应商,十个当中有九个都过得不好,甚至面临90%单量被砍的情况。”刘聪谈道。

据悉,环球易购的“倒塌”、亚马逊封禁一批大卖家等事件都对供应商这段产生的很大的影响。由于卖家们的供应商大部分都有一定的“重叠”,任何一个卖家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供应商跟其他卖家的合作,甚至影响到整个跨境电商行业在供应商端的口碑和议价能力。

“现在我们都怕了。不敢随便给账期,也只能翻倍提高订货定金。如果逾期不提货,按时间加钱。”供应商张宇称,如果卖家无法提货,货就会压在工厂的仓库里,工厂的仓库有限,压的货越多,工厂承担的成本就越高,同时也担心卖家无法来提货。

“工厂这种风险转嫁的做法,又会导致恶性循环,卖家也不乐意,干脆就不给钱。这样,工厂就面临两难局势:一方面很难接到单子,还要养工人;另一方面又怕接单后,无法*时间将货放出去。”周明直言,现在跨境卖家和供应商之间的这条“绳子”崩得很紧,相互间没有一个很好的弹性措施。即便供应商割舍部分利润让给卖家,但这头让的是人民币,卖家那头的成本涨的是美金,仍然是杯水车薪。

“很多人是因为去年行业大火而入场的,因为人才的不专业性、产品的局限性等,只是拼成本,没有本质上的竞争力,最终都会输得很惨。”在周明看来,经历这一波“洗牌”,很大一部分新入局的跨境电商卖家会被清洗掉。

不仅仅是跨境“小白”,面临“世界性洗牌”,即便是老司机也在所难免。

刘聪说,作为新世界的冒险者,所有拿到入场券的跨境企业都需要一份“生存指南”。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亿邦动力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