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28年,在杰夫•贝索斯的带领下,亚马逊从一家车库里的工作室,发展为如今市值1.6万亿美金,在全球拥有130万名员工的的超级电商巨头。
在公司业务体量剧增的同时,亚马逊也依然不失活力,时刻保持着业务的敏捷。
无论是其首创的Prime会员体系,还是自2017年就开始重点运营的Amazon Go无人商店,我们仿佛看到一只大象在翩然起舞,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
亚马逊究竟有什么秘诀呢?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Day 1”的创业精神。
01、什么是“Day1”
“Day 1(创业*天)”的口号在亚马逊随处可见。
不但公司的一座重要建筑物以之命名,公司博客也以此为标题。此外,贝佐斯每年致股东的信中也反复出现这一主题。
简而言之,“创业*天”就是持续创新,别因为最初的构想看起来太疯狂而陷入绝望,同时记得让思绪漫游,让好奇心成为你的罗盘。这和乔布斯提出的“stay hungry,stay foolish”,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贝索斯看来,得益于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进步,今天的竞争对手能够以创纪录的速度开发出新的产品。因此如果一个公司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全力创建未来,哪怕这意味着以牺牲现在为代价。
过去二十多年,亚马逊的发展也一直信守着这句口号,它纵情于创新业务,几乎完全无视它们可能对自己现有的收入来源形成挑战。
所以时至今日,以在线图书销售起家的亚马逊不仅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产品交易中心,还是一个蓬勃发展的第三方市场、一个世界级的仓储运营中心、一个制作奥斯卡获奖影片的电影工作室、一家杂货电商、一家云服务供应商、一个语音计算操作系统服务商、一个硬件制造商,以及一家机器人公司。
背后成功的逻辑正是,在每一次成功创新之后,亚马逊都会归零,重新回归创业*天,开始寻找下一个创新点。
再环顾一下当今世界的科技巨头,你会发现他们都有着相似的发展路径。
谷歌最初只是一个搜索网站,但后来发明了浏览器扩展程序StayTuned、浏览器Chrome和谷歌语音助手,并孵化了*的移动操作系统安卓。
每个谷歌的新产品都会挑战其现有产品,但是通过反复回到创业*天的状态,谷歌一直保持着*地位。
Facebook也已经多次回归“*天”的状态。
这家公司从推出在线目录开始,通过新闻订阅来完成重塑,后来又从广播共享转向好友共享,将重心从NewsFeed(信息流)转向FacebookGroups(一系列更私密的小型网络)。
而最近,Facebook更是宣布全面进军元宇宙,在科技圈掀起了一阵狂潮。
所以尽管社交媒体是所有行业中最变幻无常的一个行业,但Facebook目前仍然保持着*地位。
曾几何时,微软不断创新的时代似乎已经结束。这家公司过去严重依赖Windows业务,以至于几乎将未来全部拱手相让。
但随着史蒂夫•鲍尔默将微软的领导权交棒给萨提亚•纳德拉,微软重新回到了创业*天。它拥抱了云计算这一对Windows等桌面操作系统构成威胁的技术,并一度再次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苹果也是如此。在史蒂夫•乔布斯的领导下,苹果开发出iPhone,这款智能手机让Mac这样的台式电脑和iPod这样的便携式音乐播放器变得不那么必要,但它同时也为苹果公司多年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02、为什么“Day1”的精神很重要
本质上,“*天”和“第N天”是两种不同的心态。
2017年3月,在亚马逊的全体员工大会上,一位员工向贝索斯提问:“公司的第二天(Day2)会是什么样子?”
贝索斯略带低沉地回答:“一旦进入第二天,你就会停滞不前,紧随其后的就是被边缘化,再接下来就是充满折磨和痛苦的衰落,并最终走向死亡。”
这就是他一直要求大家保持“创业*天”的原因。
过去的大企业有一个通用的做法,那就是发展核心优势,然后独善其身,并不惜一切代价保护这些核心优势。
但在今天,依赖现有业务不断壮大,已不再是一个好的选择。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20世纪20年代,《财富》500强公司的平均寿命为67年。而到了2015年,这些公司的平均寿命已经降为15年。
所以“第二天”是什么样子呢?它看起来很像死亡。
去年,在亚马逊位于西雅图的南湖联盟办公区,一座最新的建筑被命名为“重塑”。
作为全球最成功的几家公司之一,亚马逊的这个选择颇为奇怪。
不过,在当今的商业世界中,不进则退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因此这个词可能正是亚马逊活下去的关键。
海尔张瑞敏曾经说过:“如果鸡蛋被外力打碎,那是生命的结束;但如果鸡蛋被内力打破,那将是生命的开始。”
因此,奇迹的开端永远在事物内部。强者成长*的方式,就是打败自己。
03、如何保持“Day1”的状态
创业以来,贝索斯一直在思考抵御“第二天”到来的好办法。
比如亚马逊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和技巧?一家大型组织究竟该如何保持创业*天的活力?
对于这些问题,贝索斯虽然还不知道全部答案,但在历年的致股东信中,他给出了自己的四个思考。
1、痴迷于客户
做好一个业务有很多方式:可以以竞争对手为中心,可以以产品为中心,也可以以技术为中心,还可以以商业模式为中心,不一而足。
但在我看来,把痴迷于客户作为中心,才能对创业*天的活力做出*程度的保护。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以客户为中心的方法有很多优点,其中*的优点是客户总是*的、奇妙的、不满足的,即使在他们声称自己很高兴而且生意看起来不错的时候,也是一样。
他们不会意识到,自己在骨子里总是希望得到更好的东西。于是,你想取悦客户的愿望,就会驱使你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去进行创造。
比如,没有客户提出过应该推出Prime会员服务,但他们确实希望有这个项目。
通常在创业*天时,我们需要耐心试验、接受失败、培育新的种子业务,以及保护业务成长。当看到客户满意时,就要加倍投入。
而痴迷于客户的文化,能*程度地创造条件,让前面所说的一切都能实现。
2、拒绝形式化管理
当公司小的时候,组织管理会较多地依赖于*的直觉。
而当公司规模大了之后,业务和组织的复杂程度都增加了,客观上公司就要靠制度、预算和计划指标。
但这些形式化的东西,包括靠数字、靠指标进行管理,很多时候是危险的。
流程就是形式主义的好例子。
从道理上说,好的流程可以帮助员工,让他们服务好客户。但如果处理得不好,流程本身就会变成问题。
在大型组织里面,特别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流程喧宾夺主,成了我们想要的东西。大家都不看结果了,而是首先想着如何确保遵守流程,在流程上不犯错误。
很多时候,我们听到年轻的*在为不好的结果辩解时说:“责任不在我们身上,我们是按照流程做事的。”
对资深*来说,这个时候恰恰是研究流程和改善流程的机会,流程不是我们最终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们有必要去经常想想:是流程为我们服务,还是我们为流程服务?
而公司处于“第二天”的状态时,人通常是为流程服务的。
好的发明家和设计者应该深入地理解客户需求。
他们会花费大量精力去强化和发展自己的直觉,他们研究和了解很多具体情况,而不仅仅是依据调查找个平均数,他们是活在设计过程中的。
我并不反对使用调查和统计。但作为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我们必须理解客户,而且要有远见,深爱着我们要给客户提供的产品。
调查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盲点,但*的客户认知是发端于心的,它来自直觉、好奇心、亲历、胆识,以及品味,这些东西都无法体现在调查统计之中。
3、积极拥抱外部趋势
拥抱外部趋势的话,我们会顺风顺水。但如果不能有力并且快速地顺应趋势,公司很快就会进入“第二天”。而和趋势对着干,就是赌上了公司的未来。
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显而易见的大趋势之中,那就是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
在亚马逊,我们涉足机器学习的实际应用已经很多年了。一些工作已经被大家看见,包括我们的Prime Air自主运输无人机,使用机器视觉解决结账排队问题的Amazon Go无人商店,和基于云人工智能来辅助的Alexa。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关注一个更大的趋势——环保与未来。
不久之前,大多数人还认为提出气候变化问题虽然是好事,但也意味着付出代价,会威胁到就业、竞争力和经济增长。
但现在我们知道了,明智地应对气候变化不仅是为了防止坏的情形发生,还会让我们的经济更有效率,有助于驱动技术变革,降低风险。
总而言之,这样可以带来更多、更好的工作,更健康、更快乐的孩子,更有生产率的工人,更繁荣的未来。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件事容易做到,一定不是,但未来十年将具有决定性。
2030年的经济会和今天的样子有巨大的不同,亚马逊准备在这一变化中居于核心的位置。
4、高速决策
“第二天”的公司可以做出高质量的决策,但它们做出高质量决策的速度很慢。
所以,为了保持创立*天的那种高效和动态的性质,我们要以某种方式做出既有高质量又有高速度的决策。
*,永远不用“一刀切”的决策流程。
把决策进行分门别类,许多决策带来的后果是可逆的,是“双向门”。
当公司做这些决策时,就要减少流程性的东西,可以把它们交由判断力比较高的个人或者小组快速做出。
第二,当你掌握的信息,在你期望获得的信息中比例占到70%的时候,大概就应该进行决策了。
另外,无论通过什么办法,都要善于快速识别坏决策和改正坏决策。如果善于修正路径,犯错误可能会比花时间空想成本要低。慢,肯定是昂贵的。
第三,保留意见,干了再说。
在大家看法不一致的时候,肯定没人知道正确的答案是什么。所以,这样和同事提建议,反倒可能很快得到一个肯定的回答。
第四,尽早识别真正的失调问题,并且立即把矛盾上交。
有时候,团队之间有不同的目标和秉持完全不同的观点,在于他们从根本上就不可能取得一致。这种深层次的失调,是无法通过讨论和开会解决的。
所以如果不把矛盾上交,现有的争议解决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引发一场消耗战。结果就是谁能拖,谁就会得到好结果。
“谁耗得起,谁胜利”是一种糟糕的决策流程,它会慢慢地让组织失去能量。这时,尽快地把矛盾上交,结果会更好。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邱处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