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中 美博弈棋盘上的LG新能源

动力电池行是典型的资金和技术高壁垒型行业,而且技术迭代快,它不像一般的汽车零部件买来之后即插即用,因为安全和成本,格外强调和主机厂的紧密配合,一旦打入车企供应链,就不容易被踢出,先发优势明显,所以LG早早地把研发中心设在美国,也是为了多跟底特律套近乎。
2022-04-18 11:02 · 远川研究所 罗松松

2021年5月18日,几个月前还在登机口连摔三跤的美国总统拜登,出现在福特位于密歇根州Dearborn的工厂。他戴着标志性的雷朋Aviator墨镜,试驾了一辆百公里加速4.4秒的纯电版福特F-150,电门一蹬,轱辘生风,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老汉飙车。

众所不周知,美国法律规定总统不能自己开车,退休了也不行,因此参观车企时顺带试驾一把,便就成了总统们放飞自我的宝贵机会:小布什开过6.2L排量的凯迪拉克,奥巴马开过混动雪佛兰Volt,特朗普最猛,试驾过洛克希德·马丁生产的导弹运载车。

不过,除了让自己过把瘾之外,拜登来福特搞飙车秀的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向民众兜售价值1740亿美元的电动车产业扶持方案——这是民主党主导的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但*的敌人是敌视新能源产业的共和党,此时能否通过参众两院,还犹未可知。

如何让国会乖乖掏钱?拜登娴熟地祭起了华盛顿*的财富密码:中国。

在试驾后的见面会上,拜登先阐述了电动车的重要性,然后声音马上提高八度道:"汽车行业的研发投入,美国曾经是*,中国是第八;现在美国反而是第八,中国是*。" 笔者翻遍了汽车行业的数据源,很确定拜登同志讲的这个数据是——瞎编的。

然后他把矛头指向了动力电池:"中国制造了全球80%的动力电池,他们不仅在中国制造,还在德国和墨西哥制造,然后出口到全世界。但是,中国赢不了!"现场观众听了一阵困惑,然后拜登不慌不忙解释道:"因为我们不会让他们赢",全场顿时掌声雷动。

在动力电池的技术创新上,美国的确不惧怕中国。90年代末,曾毓群正是从美国贝尔实验室购买了聚合物专利,攻克鼓包问题之后才打入苹果供应链。但在产业化的过程中,美国花了十年却进展缓慢,整个先发后至的过程,拜登其实就是见证者。

早在拜登还是奥巴马班子的二把手时,美国政府就开始扶持电池产业链,花了上亿美元补贴两位动力电池的"种子选手":Ener1和A123,但等到奥巴马和拜登卸任时,这两位当年的当红辣子鸡都糊了,一家破产清算 ,一家被中国万向集团收购。

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新能源产业链也没太多突破,等到四年后拜登"副职转正"时,美国虽然拥有全球新能源汽车最值钱的资产——特斯拉和马斯克的11784条推特,但在动力电池领域已经明显落后——即使是拜登飙车的纯电版F150,电池也不是美国产的。

但话说回来,美国的确说要"战胜你",可从来没说过"光凭美国来战胜你"。

事实上,在大洋两岸剑拔弩张的这些年,我们目睹了美国总统们无数次在产业问题上"撂狠话",通信、光伏、钢铁、芯片、航天、疫苗……等等,但所谓的中 美产业之争,通常都不是"一个中国 vs.一个美国",而是"一个中国 vs. 美国及其一帮盟友"。

因此,拜登撂狠话后仅过了17个小时,韩国总统文在寅的波音747专机就降落在华盛顿安德鲁斯空军基地。在飞机上的代表团里,有一个叫做金钟现(Kim Jong-hyun)的中年男子,他执掌了一家员工人数2万人的大型企业,做的产品恰恰就是动力电池。

这家公司的名字,叫做LG新能源。毫无疑问,它是美国队的一员。

01、序章:在美利坚打响*枪

LG集团成立于1947年,位列韩国五大财阀之列,在韩国的名声属于矮子里面拔将军,相对较好。

在三星集团掌门人李在镕锒铛入狱、SK和现代集团的三代吸毒被抓、乐天集团父子卷入张紫妍的自杀事件时,LG的画风稍微正常,家族成员长期保持人畜无害的温和形象,接班交权也都平稳过渡没有撕逼,企业公信力位居财阀之首。

LG早年以化学工业起家,靠给韩国老百姓制造牙膏、香皂、梳子、餐具等产品赚到了*桶金,然后在1950年代进军电子和家电,卖收音机、电风扇、冰箱、电视机、空调等产品,又在90年代进军半导体,跟三星短兵相接,打得如火如荼。

而LG之所以进军到动力电池,离不开上世纪90年代的一次"核电之旅"。

1992年,当时的LG还叫乐喜金星(Lucky GoldStar),那年3月,LG第三代掌门人具本茂在英国参观核能研究院(AEA)时,接触到一种电池。这种电池不是那种用完即扔的干电池,而是可以多次充电的二次电池,也就是最早的钴酸锂电池。

说来也巧,索尼正是从AEA手中买下正极材料专利,回国后开发出18650圆柱电池并大获成功。因为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方面的优势,锂电池成了消费电子的不二之选,日本也在之后十多年时间里几乎垄断了整个市场,市占率高达95%以上。

具本茂虽然姗姗来迟,但他还是把样品带回了国,并且交给了当时负责矿产开发的子公司研究,但迟迟没有进展,和日本谈合作也遭到了无情拒绝,虽然1997年生产出*批试验品,但由于质量问题一直没有量产,直到1999年才走上产出*批圆柱锂电池。

乍一看,中国也没落后太多,天津力神也在2000年开始量产锂电池,中韩两国看似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但LG深厚的化工学霸背景,强大的资金实力以及超前的国际化视野让它一起步就跑出了"百米冲刺"的速度,早早地就把中国甩在了身后。

2000年,当王传福还没开始造车时,具本茂就把目光投向了底特律。LG在美国成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公司CPI,距离底特律只有半小时车程,专攻车载锂离子电池,准备对盘踞在这个领域已久的日本企业发起一场"弯道超车"

动力电池行是典型的资金和技术高壁垒型行业,而且技术迭代快,它不像一般的汽车零部件买来之后即插即用,因为安全和成本,格外强调和主机厂的紧密配合,一旦打入车企供应链,就不容易被踢出,先发优势明显,所以LG早早地把研发中心设在美国,也是为了多跟底特律套近乎。

具本茂的决定放在当时无疑是一场赌注。

全世界*辆由锂电池驱动的车是日产在1997年生产的Prairie Joy,虽然它在北极服役了6年也没出啥毛病,但销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当时的新能源车要么是像通用EV1一样使用铅酸电池,要么像丰田Prius一样用镍氢,锂电池属于非主流。

但具本茂想搏一搏,并把注都压在底特律。

他认为这块业务会在2003年出现起色,届时,LG将凭借先发和距离优势成为车企的*选择,但事与愿违,曾经风靡一时的EV1在2002年被拖到沙漠中被销毁,新能源车行业再度陷入沉寂,加上当时的美国总统小布什又是氢能的铁粉,具本茂的如意算盘只能推迟兑现。

出于对烧钱无底洞的恐惧,LG董事会内部反对电池业务的声音日益高涨。2005年12月,具本茂接到了一份报告,上面写着:可充电电池业务预计亏损2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6亿),相当于LG电子当时半年多的净利润。

但具本茂还是力排众议,留下了这块业务,原因只有三个字:不甘心。

1997年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韩国总统金大中推行了"Big Deal"政策,要求大集团聚焦主业,将非优势行业的子公司转售给对手,在政府的压迫下,LG的子公司数量从60多个减少到40个,具本茂忍痛割爱,将半导体公司卖给了当年还在现代门下的SK海力士。

具本茂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他认为LG之所以被三星超越就是因为半导体业务半途而废,所以当董事会建议他放弃动力电池时,被他直截了当地一票否定了,事后证明,这是决定LG命运的"敦刻尔克时刻"。

两年后,韩国下起了政策的及时雨,拨了3亿美金的资金帮助LG和三星开发电池[12],解了具本茂的燃眉之急。

与此同时,太平洋彼岸也出现了一位白衣骑士。当时通用正打算开发增程电动车Volt,并掀起了一场"比武招亲"大赛,经过筛选,27位候选人中最后只剩下LG化学和A123。虽然LG化学规模更大,生产经验更丰富,但当时人们更看好从麻省理工孵化出来的A123。

A123的核心优势是将磷酸锂铁正极材料制造成均匀的纳米级超小颗粒,通过增大表面积从而提升电池的放电功率,而且理论上材料成本更低,安全性更强,但对于加工工艺要求非常高,而LG采用的是氧化锰基电极材料,能量密度上要略逊一筹。

考虑到价格、安全性以及产能稳定性[13],通用最后还是选择了LG,也正是凭借这个订单,LG在汽车圈名声大噪,并且在美国火速建厂,地点就设在距离底特律车程两个半小时的霍兰德市,每年能配套6万辆电动车,这也被奥巴马当作一大政绩来宣传。

这个工厂是最早在美国建厂的外国电池厂。2010年开工时,奥巴马亲自到场祝贺,这是美国总统有史以来*次参加韩国公司的开工仪式[2],也是美国汽车产业和韩国电池产业的一次历史性相遇,两国的联盟关系就此确立。

对这个项目,奥巴马给予来极为丰厚的优惠,总共3.03亿美元的投资,联邦政府给了1.5亿美元补助,密歇根州给了价值1.5亿美元的减税大礼包,比上海给特斯拉的待遇都要高出一大截,可以说,韩国人几乎是以一个*杠杆撬开了美国市场。

在2010年的新工厂开工仪式上,奥巴马用韩语和具本茂打了招呼,当时的奥巴马不会想到,美国电动车产业将会高开低走,本土电池企业几乎全军覆没,而具本茂也不会想到,LG化学以后*的对手将会来自中国,而它当时甚至还没有成立。

02、曲折:入华二十年沉浮录

如果说日本人通过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做大了锂电池市场,那么韩国人通过开发动力电池又将它升华了一个段位,连德国材料学专家都忍不住对LG化学的新能源电池狂吹一顿彩虹屁:"至少*同行十年以上,暂时没人可以超越[4]。"

得到通用的背书之后,LG一路高歌猛进,接连拿下了沃尔沃和福特的订单,但让具本茂最兴奋的消息无疑是来自中国。

当时,万钢主导的科技部启动了"十城千辆"的示范项目,大量补贴政策喷涌而出,而LG化学一口气拿下了上汽、一汽以及长安的订单,这三大国企占了当年国内销量的60%。这种一边倒的态势不能怪国企不爱国,要怪只能怪当时国内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2010年,中国动力电池做得*的公司,成品率只有60%,而日韩早已做到90%以上,相当于我们的天花板,在别人那里都算不上基本款。

除了生产效率上悬殊,日韩在材料体系上主要走三元(镍钴锰/铝)路线,相比国内主流的磷酸铁锂,能量密度优势明显,而LG在封装工艺上又主推软包,安全性高,可定制性强,全面碾压中国。

事实上,LG能在极短时间俘获通用的芳心,又成功叩开中国大门,除了韩国消费电子产业一直以来的滋养之外,也少不了中国供应商的功劳。

早在2004年,LG就开始在南京生产用于3C电子的电池,并且有意通过培育国内供应商来降低成本,做正极材料的当升,做负极的杉杉和贝特瑞,做电解液的江苏国泰,做结构件的科达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陆续进入了LG供应链,成为令人羡慕的高级打工仔。

客观来说,给韩国人打工的确让中国锂电人学到了不少真本事,但反过来也长了对手的威风。陈立泉院士也曾分析过,中国供应商之所以愿意把材料卖给韩国公司,是因为对方订单大,而且出口有退税补贴,这也导致韩国原材料成本更便宜[12]。

另一方面,由于国内产品一致性差,自动化水平低,电池厂需要高价从日韩购买设备,加上良品率不高,又推高了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导致全方位落后。

LG一心想早点给中国客户供货,并在2014年成立了合资公司,三星SDI也如法炮制,双方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将新工厂建成。

虽然敌人都打到家门口,但国内几乎毫无还手之力,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客户被抢走。

比如,三星SDI拿下了宇通,要知道宇通不仅是中国*的客车厂,更是宁德时代当年(2015年)*的客户,占收入的46%,而LG也拿下了长城、奇瑞、吉利、安凯、金龙的新订单,这让国内同行们风声鹤唳,惴惴不安。

天津力神总裁秦兴才的观点非常有代表性。他曾公开怀疑韩国电池企业在中国搞垄断,认为韩国财阀可以在动力电池上先赔十个亿把价格降下来,这样一来,国内的企业可能就被杀死在摇篮里[5]。

虽然没有实际证据证明韩国人倾销,但这种把枪口对外的观点在当时非常有市场。直到现在,很多人都认为,由于担心市场被韩国垄断,补贴落入韩国人口袋,所以国家才推出"白名单"将它们挡在门外,但实际情况并非这么简单。

最开始,LG和SDI非常精明,它们只把中国工厂当作来料加工目的地,没有将最核心的电极制备工艺放在中国,也没有建立研发中心,而当时政府明确规定,动力电池企业想在国内供货,至少具有电极制备、叠片/卷绕、装配、注液等关键工艺过程的生产能力,因此韩企落选并不意外。

很快,韩国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亡羊补牢,花了大约三个月时间在建立电极产线,而到了2016年,事情又起了微妙变化。

年初,出于安全性考虑,中国政府宣布暂停将三元锂电池客车列入推荐目录,而韩企当时是清一色的三元锂电池,因此失去了一块大蛋糕。不久之后,动力电池新国标也开始执行,要求三元锂电池通过针刺实验,而日韩电池厂为了能尽快进入白名单,只能抓紧时间一边做实验,一边改工艺。

经过调整,当韩国电池厂以为万事俱备时,萨德事件爆发了,中韩关系迅速冷却。

而在萨德事件爆发前一个月,工信部一口气放了32家国内企业进白名单,但LG和三星却仍不见踪影,各种传闻开始甚嚣尘上,之前和补贴并不直接挂钩的白名单政策也开始被赋予了某种政治对抗的色彩,被认为是新能源版的"限韩令"。

虽然"白名单"政策最开始可能并不是奔着"限韩"去的,初衷是通过提高行业壁垒来淘汰落后产能,从而筛选出优秀企业进行精准扶持,但这套组合拳下来,宁德时代毫无疑问成了*赢家。

尽管韩国电池物美价廉,连高端产品都比国内低10%[5],但由于投产一年多来迟迟无法形成实质性供应,原本的客户也实在等不及了,上汽、吉利、东风、广汽都纷纷倒向了宁德时代,和它成立了合资公司,而SDI和LG在华扩产节奏也戛然而止。

政策的倾斜加上产能扩张的时间差,为宁德时代创造了一个产能与技术爬坡的*窗口期。正是凭借日韩手中挖来的墙角,宁德时代的雪球越滚越大,最终在2017年成为世界*,这也是中国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摘得的*个"世界冠军"。

2018年5月20日,执掌LG集团二十多年的具本茂去世,留下了一个千亿帝国,而他一手打造的电池业务成为当仁不让的新引擎,并且成功扭亏为盈,弥补了手机业务溃败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中国的白名单制度也已名存实亡,重新对外资品牌敞开大门,韩企也得以卷土重来。

一个月后,宁德时代在科创板上市,创下24天过会的纪录;又一个月后,宁德宣布在德国建厂,并拿下宝马310亿元超级订单;LG也不遑多让,7月份宣布投资20亿美元在南京建厂,8月份又宣布投资16.3亿美元在波兰建厂,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03、交锋:中上游的饥饿游戏

在电池行业,阶段不同,竞争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1.0阶段讲的是"技术为王",谁*做到技术突破,谁就能吃到*波红利。但到了2.0阶段,策略变成了"得订单者得天下",因为产品的性能、工艺、一致性都需要在无数的生产实践中得到检验和提升,降本也需要通过规模效应来实现。

而越往后,随着各个环节的技术日益成熟,垂直一体化的光环逐渐黯淡,产业链的分工协作和开放整合就成为制胜之道。这样的演进路径也直接反应在电池行业的格局变化上。

虽然日本*个将锂电池带出实验室,但由于工业体系封闭,加上对氢能源恋恋不舍等原因,市场份额一直在被蚕食,而韩国人通过基础材料上的积累,开放的供应链以及在车载电池上的豪赌,实现了"弯道超车",而中国凭借政策的延续性,市场需求的确定性以及强大的制造能力迎头赶上,和韩国并驾齐驱。

如今,LG与宁德时代两大巨头之间的PK也不是局限于技术、产能、订单等单一维度,而是升级到全产业链。换言之:对上游矿产有控制力,对中游技术有底气,对下游客户才能有话语权。

动力电池不同于发动机,它是一个集成性更强,加工环节更多,材料成本占比达80%的产品,从最上游的最基础的锂、镍、钴、锰等矿产,再到中游的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四大主材,都需要电池厂有所布局才能保证以合理的价格获得稳定的供应,才能推动成本不断下降。

在中游环节,LG此前长期*于国内同行,而这要归功于关键技术自研以及原料自产。

比如陶瓷涂覆隔膜技术已经在韩国、日本、美国和中国获得专利,壁垒非常高,曾毓群的前东家ATL曾因这项技术在2017年被LG告上美国法庭。

LG整体是采取全球化采购策略,但在一些关键原材料上仍保留了部分产能,比如对能量密度影响*的正极材料,LG主要从韩国L&F和ECOPRO、比利时优美科、日本日亚化学四家公司采购,但也自产一部分,国内的格林美也供应一小部分。

可以说,LG是一个吃汉堡和牛排长大的精致Boy,相比之下,宁德时代就是一个吃粗粮和面条长大的北方大汉。

两者的区别是前者的性能要略高一筹,后者的成本要更低,这种差别也直接体现在财报上。2020年之前,LG电池业务总在盈亏两边反复横跳,而宁德过去5年毛利率基本维持在28%以上,而这当然是得益于国内的产业链红利,本质上是靠"数量"带动"质量"。

去年5月,韩国《中央日报》发布了一篇求生欲满满的文章,名字是"材料不及中国,品质不及日本:韩国电池还是世界*吗?",文章对中日韩三国的电池产业竞争力做了一个SWOT分析,结果是中国在"材料和价格"上的优势格外突出。

2020年,全球58%的正极材料、66%的负极材料、55%的隔膜、72%的电解液、80%的锂电铜箔都是Made in China,这种原材料上巨大规模效应为下游的国内电池厂创造了一定的成本优势。

为了改变在原料和价格上的劣势地位,LG过去三年在中国疯狂Shopping,比如从华友钴业买三元前驱体,从格林美手中购买高镍正极材料,从恩捷购买隔膜,向天赐购买电解液,去年入股了国内铜箔制造商九江德福,几乎涵盖了所有关键材料。

过去两年,电动车热得发烫,动力电池供不应求,而此时,和降本、扩产一样重要的是保供,这也是摆在宁德时代和LG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这个行业的特殊之处。

在燃油车时代,从来没有一家车企或者发动机制造商会去控制铁矿石或者是铝土,但电池厂却不得不将手伸到最上游。

一方面,这是因为锂、镍、钴这些金属元素分布不均,比如锂矿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和澳洲,镍主要集中在印尼、菲律宾和俄罗斯,而钴绝大部分都位于常年战乱的刚果(金),背后地缘政治复杂,一次政权更替,一次部落冲突,一场火山爆发,都有可能把价格拉爆。

另一方面,动力电池作为大规模制造业,讲究连续性生产,任何原材料断供都有可能导致整条产线停产,进而影响客户关系,因此从保供的角度,电池厂作为整个产业链的老大去布局上游矿产并不算不务正业,反而是一种战略眼光的体现。

在全球抢矿这件事上,虽然国内有天齐和赣锋这样的拓荒人,但宁德时代的布局整体却要晚于LG。

从2017年开始,LG就从澳洲、加拿大和中国的企业手中锁定了氢氧化锂的巨额订单;2020年又和锂资源巨头SQM签订了8 年锂盐采购长单;2021年又和澳洲一家公司手中获得每年采购7000吨镍和700吨钴的协议;今年又从澳洲购买了70万千吨锂辉石,相当于10万吨氢氧化锂,而这一切都是在LG上市之前。

相比之下,宁德时代虽然比LG新能源早上市三年多,但在上游矿产和锂盐的布局上就有些后知后觉。比如,2017年11月,LG就已经和澳大利亚矿企Pilbara达成协议,联手在韩国建设氢氧化锂加工厂,年产能3万吨氢氧化锂,而宁德时代直到2019年9月,才入股了Pilbara,持股7%左右。

过去一年多,碳酸锂价格从每吨十多万暴涨到五十多万,下游厂商如履薄冰;围绕青山控股的逼空大戏也让"镍"成功出圈;去年,马斯克在推特上公开抱怨"镍"短缺,并昭告天下"只要环保开采,就没有大订单",这些都在说明,这些上游资源都已然成为新时代的石油、煤炭与天然气。

围绕这些资源的争夺永远都不会结束,这虽然不是宁德时代和LG这样的企业所能决定的,但也必然会影响它们的命运走向。

04、尾声

文在寅2021年5月19日的访美行程中,下了专机后的*站,并不是直奔白宫会见拜登,而是去了十几公里外的阿灵顿国家公墓

在阿灵顿,文在寅隆重的敬献了花圈。根据公开的报道,文在寅向陪同的美方人员表示“向朝鲜战争时参战的美军再次表示敬意”,并希望“能与拜登总统一道进一步发展用血水打造的韩美同盟”。要知道,文在寅并不属于极端的亲美派。

政治的站队,虽然并不等同于产业的站队,但很大程度上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产业的格局。在LG和宁德的世纪较量中,表面上是中韩之战,实际上是中 美之战。拜登口中的"不会让中国赢"并不是一句大话,是一场有迹可循的阳谋。

去年年初,拜登宣誓就职不久之后就发起了一项针对供应链的百日审查,其中包括动力电池和半导体,接着又在6月份发布《美国锂电蓝图2021-2030》,其中指出美国的两个最棘手的问题:本土电池产能不足,上游矿产资源匮乏。

解决*个问题的办法主要就是靠"不能让韩国人跑了"。实际上,拜登就是这么干的。

去年上半年,针对LG和SKI之间的专利诉讼,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SKI违约,要求SKI十年内禁止在美国销售电池和模组,这让SKI暴怒,并扬言要退出美国,把工厂撤到欧洲或中国去,这让拜登政府非常紧张,因为福特是SKI的大客户,经过多部门的再三斡旋,LG和SKI才达成一份价值18亿美元的谅解协议,SKI留在了美国。

解决第二个问题就没这么容易了。

美国的锂、镍以及钴资源非常贫乏,不像石油一样基本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只能依靠澳大利亚、加拿大、菲律宾这些家里有矿的盟友们帮助,相比之下,中国就未雨绸缪多了,目前全世界*的锂辉石矿山、锂盐湖、钴矿、红土镍矿,都有中国的投资。

拜登上台之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去年11月,《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讲述在刚果(金)的钴矿资源争夺中,美国如何一步步错失良机,而中国又是是如何抓住机会的。

文章发表两个月之后,拜登就派出一个代表团去和刚果(金)总统会面,讨论美国如何获得这种稀有金属,美国副国家安全顾问辛格(Daleep Singh)也趁机批评中国和刚果签订的采矿合同"不透明"[9],并暗示对方加强对之前合同的审查。

本质而言,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地位是建立在石油美元以及强大的科技和军事实力之上,但随着新能源车的崛起,锂、钴、镍这些稀缺资源正在重塑这种格局,这对美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威胁,但对中国来说,却是一个必须迈过的关卡。

进一步说,这场新能源的战争,战线将拉的非常长:战斗会在南美的锂矿和东南亚的镍矿上进行,会在*实验室的化学配方上进行,会在整车流水线上进行,会在12寸的半导体晶圆厂里进行,会在产业制定者的白名单和黑名单上进行……

一个万亿级别产业的逆袭,并不比一个古老国家的崛起容易太多。车轮上的对决,又何尝不是车轮上的国运?

参考资料:

[1]拜登参观福特工厂发豪言壮语:电动汽车这件事,中国赢不了,电动EV

[2] 奥巴马出席LG化学电池厂动工典礼,韩联社

[3] 韩股史上*IPO诞生,LG新能源CEO称未来将超越宁德时代,独角兽早知道

[4]德国专家称韩国电池技术*全球10年,中国储能网

[5] 韩国三星和LG未进入汽车动力电池目录,财新网

[6]一个人民还蒙在鼓里的锂电池阴谋

[7] 新能源车电池政策迷雾,财新网

[8] 终结 "宁王", LG 新能源距离上位只差 "一场梦"?长桥海豚投研

[9] 全球争抢钴资源之际,中国在刚果(金)陷入困境,华尔街日报

[10] 美媒:钴矿争夺战,美国是如何输给中国的?,观察者网

[11]LG波兰电动汽车电池厂开建 拓展全球产业布局,韩国中央日报

[12] 中国动力电池新时刻:锂电池征战日韩,谁是下一代电池*,财经杂志

[13]Why A123 Didn't Get the Volt Contract,MIT Technolody Review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远川研究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