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头部人民币基金迎来了大好的时代

2022年8月2-4日,由清科创业、投资界联合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基金合伙人峰会暨2022扬州股权投资峰会在扬州召开。
2022-08-04 16:02 · 投资界综合

头部人民币基金迎来了大好的时代

2022年8月2-4日,由清科创业、投资界联合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基金合伙人峰会暨2022扬州股权投资峰会在扬州召开。现场汇集知名优秀FOFs、政府引导基金、险资、富有家族、VC/PE机构等200+优质LP和万亿级可投资本,分享中国LP市场最新动态,共探新经济下的股权投资之路。

会上,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丁国荣、中国国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杰、达晨财智高级合伙人邵红霞、毅达资本创始合伙人史云中,以《资产配置新机遇》为主题进行了圆桌讨论,由清控银杏创始合伙人、联席董事长、首席投资官吕大龙主持。

头部人民币基金迎来了大好的时代

以下为对话实录,经投资界(ID:pedaily2012)编辑整理:

吕大龙:请几位大咖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简要介绍一下所在的机构。

第二、疫情背景下许多机构选择投资节奏放慢,介绍一下各位的机构,这半年都是什么情况?投是什么情况?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三,各位认为目前市场上资产配置的挑战有哪些,还有全球视角?

第四,需要重点谈一下,就是所谓的波动周期并不能代表趋势,但是我们投资机构如果一个波动掉在坑里面去,趋势再好也与我们无关了。所以在这种状态下,如果想穿越这种波动,穿越这种周期,踩住点、跟上趋势,各位大咖给我们有什么可交流的?

先从史总开始。

史云中:毅达资本是2014年在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的基础上混改而成立的市场化投资机构,是一家地地道道的本土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机构。混改以后,因为体制机制的进一步优化,公司市场红利和人才红利得到充分释放。八年以来,公司业务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人数从78人增加到现在的250多人,累计管理的基金规模从48亿元增加到1200多亿元。目前主导投资的项目已经有220多家通过IPO、借壳、并购等方式进入国内外资本市场。

江苏是毅达资本的大本营,我本人跟扬州也有着不解之缘,曾经带团队常住在扬州三年时间。我们跟扬州市政府合作过三只基金,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已经在扬州投出了5家上市公司,并且还有多家企业正在上市培育中,当下我们正在和扬州市政府合作组建第四支基金。

主持人第二个问题是关于2022年的投资节奏。2022年上半年我们依然保持了较快的投资节奏,共出手68次,与2021年同期正好持平,而2021年同期则比2020年同期增长了100%,所以算是继续保持在高位水平上。之所以能够继续保持高位投资,有两个因素:

一方面,做投资不能为一时一地的市场波动所影响,能做好VC的,一定是长期乐观主义者。尤其是在行业下行的时候,不能为短期变化而焦虑,要有更长期的眼光,逆势布局往往会有很多的收获。2021年我们收获了18家IPO,今年上半年收获了9家IPO,处于行业*地位,应该说都是我们在几年前逆势布局的结果。

另一方面,我们是全国性布局的机构,沿江沿海、产业浓度高的区域都有我们的基金和团队,我们内部有很好的协同支持体系,所以疫情对我们的影响还算能控制。今年我们投资最多的三个领域是半导体、生物医药和高端新材料,占比在70%左右,基本属于进口替代和科技创新领域。

主持人第三个问题,是目前资产配置面临的挑战,我觉得主要是几个方面:*是机构之间的内卷,投资基本上还是集中在比较相同的几个领域,导致一些优质的项目泡沫比较严重,有的机构甚至没有尽调,就把估值报得很高。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投资机构不能充分尽调,可能对资产配置隐含了一些风险。

第二,还是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很多以出口导向的,因为地缘政治的影响,带来了不确定性。

第三,我们是一个鼓励创新的时代,但也难以避免鱼龙混杂,一些伪科技、伪模式、伪市场需求的项目大行其道。市场上也有不少打着高科技、新模式类幌子的项目,需要我们投资机构能够明辨是非,练就火眼金睛,防止掉进坑里。

关于全球视角下,企业如何走向国际市场这一块,从我们的投资的项目来讲,我总结几点作为参考。

一是出海打造全产业链基地,我国光伏太阳能产业链在全球有巨大的优势。晶科是*家打造了从原料到组件垂直全产业链的海外基地的公司,这样就基本上规避了海外等国家的制约,与国外产业链利益深度绑定是*的市场进入方式。

二是加大研发投入,以科技打造成本和质量比较优势。这几年我们投资了不少以海外市场为主的CDMO企业,由于我们国家有极强的合成优势能力,这几年出口依然保持着很高的增速,比如,我们正在实施投资的一家以欧美市场为主的原料药CDMO企业,今年的订单和收入都会增长100%以上。

三是利用全球互联网平台走出去,我们去年投资的赛乐医疗,是一家做牙体牙髓周边产品的企业,一帮90后年轻人利用自己的互联网优势,打造了一个全球化的粘性很强的深度互联网经销商平台,硬是把生意做到了全球,上半年他们的增长速度是78%。

还有一个,就是企业一定要重视ESG体系建设,纳入国际ESG评级体系,将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和走出国门带来极大的好处。总而言之,企业走出去一定考虑周密,谋定而后动,防范可能的地缘政治风险和金融风险,充分考虑投资区域的经济型和可预测性。

邵红霞:达晨于2000年成立,一直专注在中国市场的创新机会。行业上,我们专注聚焦在科技,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军工行业。

今天参加清科的峰会,清科见证并记录了达晨的成长,这20多年达晨一直在清科VC的榜单之上,近10年稳居本土创投前三。

今天来到了江苏扬州,达晨在江苏的布局也很深,培育了像新洁能、中信博这样优秀的大市值上市公司。在扬州我们也投了五家。目前扬州有23家上市公司,我想达晨很快会帮助扬州刷新这一数字。

第二个问题说到在当前形势下的投资节奏。今年上半年,达晨还在奔跑,没有躺平。但是从数据上来看,可能是降低了一些,因为我们在进一步提升投资标准,在立项上、在决策上都更严格。我们内部有一个特别形象的比喻,过往达晨的目标是打八环,今年提出打靶打九环,而且把九环的标准制定得清清楚楚。所以上半年在出手数量和金额上稍有降低。从行业上看,主要聚焦在达晨的主赛道上,像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进口替代和自主可控等方向,占比依然在60%左右。总体来说,因为达晨一直关注服务实体经济,脱虚、向实、向硬、向科技,那些卡脖子赛道都是达晨重要布局的赛道。

在现在的大变局之下,我们的观察和判断、对策是什么?先说判断。*,宏观上不确定的东西太多了,但结构性的机会是确定的。国家正经历着时代逻辑的切换,从过往的商业模式创新的平台经济、垄断的互联网时代,逐渐切换到了科技创新的大时代。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机会,我们一定要紧跟这个趋势。

第二个判断,在现在形势下,人民币基金,特别是有业绩、有生态、懂产业、懂A股的头部人民币基金,迎来了大好的时代。

那么在策略上,我们怎么做?

*,我们更加聚焦、做减法,先确定优势赛道,再集中火力把自己的长板做长。

第二,投资审美的标准进一步提升。项目判断上,我们会考虑这几个因素,未来行业景气度怎么样,国家的产业政策支持不支持,A股上市前景怎么样,能不能做成大市值等等,这几个维度是我们现在考量项目非常重要的方面。

第三,现阶段项目的估值,出现比较明显的下降,市场上的竞争相对减弱了。所以我们更强调项目投资的性价比,更强调未来的基金回报。

总的来说,达晨走过了22年,经历过周期,有过非常高光的时刻,也有整个行业比较谨慎的时候。但是达晨一直在中国市场,一直不悲观,无论什么样的市场环境,我们都努力去做自己擅长的部分,通过行研找到相对确定性的机会,同时把投后服务做得更好,时不我待,风雨不改。

黄杰:国新基金是中国国新旗下的基金业务板块。自2014年设立*支私募股权基金以来,国新基金已形成以国家级基金——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为核心,包括国新国同基金、央企运营基金等十只基金在内的系列化布局、差异化定位、协同化发展、市场化运作的国新基金群。作为国资基金,我体会首先要做好两个结合:一个是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服务央企国企改革与为投资人创造价值回报要有效结合;另一个是国资监管与市场化机制要有机结合。

在疫情背景下,跟其他投资机构一样,我们上半年投资额有所下降,但整体投资节奏还是比较平稳的。我们积极履行定位使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持续布局,上半年共有中钢洛耐、云从科技、龙芯中科等7个投资项目成功挂牌上市。

目前市场下资产配置的挑战主要在于:一是外部不确定性加大。全球地缘政治冲突、经济衰退隐忧、疫情影响交织在一块。二级市场波动较大,一二级市场机构投资人现阶段普遍更为谨慎。退出通道收窄和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给一级市场投资人带来不小的压力。二是资本赛道切换快。前几年有跟我们一样聚焦半导体、先进制造等硬科技领域的投资机构,也有很多市场投资机构集中布局互联网、新消费等领域。但近两年来大部分投资机构都转向投硬科技,资本涌入,估值飙升,未来几年又还会面临集中退出的压力,对投资人的价值价格判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考验。

丁国荣:丝路基金的定位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中长期股权投资基金,按照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的原则运作,资金规模为400亿美元和1,000亿元人民币。成立七年多,我们通过股权、债权、基金等多元化投融资方式,已签约投资了超过60个项目,承诺投资金额超过200亿美元,其中约70%的承诺投资额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超过70%的承诺投资额是股权投资。

丝路基金同时开展直接投资和基金投资。直接项目投资是丝路基金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方式,我司直投项目主要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以及全球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服务“双循环”新格局下产业链、供应链有效对接,支持中国实体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基金投资也是丝路基金开展对外投资的重要形式之一,尤其在扩大投资朋友圈,撬动跟投共投机会,提升机构投资能力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由于人员流动受限,我司投资业务的开展受到短暂影响,但伴随着远程办公、视频沟通的兴起,机构也很快恢复到了正常的投资节奏。尤其是通过前些年逐步建立起来的与国际头部投资机构的合作关系,经由其推荐,近两年以来丝路基金项目投资继续稳步推进,地域行业布局不断扩展,进入了东亚、南亚、欧洲等市场,突破了医疗、教育、电讯、金融等市场竞争激烈行业。

2022年以来,我们在基础设施领域,投资了沙特阿美天然气管道收益权公司股权项目,支持中东地区能源产业链基础设施建设和联通;把握稀缺投资机会,投资海外输气管网公司股权和优质码头运营商。在产能合作领域,参与投资全球先进的光伏跟踪支架提供商,拓展在绿色清洁能源领域的高端制造业投资;参与收购欧洲电动自行车集团项目,布局绿色出行,促进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带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在新经济领域,我们参与收购了欧洲新型财富管理公司控股权,公司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和科技手段,提升了个人养老金投资的服务质量,有望为推动我国个人养老金体系建设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30日我司与印度尼西亚投资局(INA)签署投资框架协议,共同开发在印尼的投资合作机会,构建长期互利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印尼是海上丝绸之路首倡地,投资潜力巨大,丝路基金有意向出资200亿人民币或等值外币,并优先使用人民币,与印尼投资局携手开发联合投资机会,尤其会重点支持印尼当地的惠民生、促发展项目,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推进印尼药企、在线旅游服务平台等项目。

关于目前市场下资产配置的挑战,以及全球视角下走出去这个问题,中国企业及资本可把握跟踪当前国际倡导的投资主题。

首先,考虑到碳中和与气候变化对各国与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建议加大对碳中和领域的投资布局。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一般性辩论上向国际社会做出了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丝路基金成立以来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可持续的投资理念,已经投资了近30个绿色项目,涵盖水电、风电、太阳能利用、固废处理、绿色交通等领域。2021年7月,我们以锚定投资人身份参与了TPG发起设立的气候投资主题基金—TPG上善睿思气候基金,并加入TPG牵头组建的“气候投资人联盟”,共同探讨和分享气候治理和气候投资领域的知识经验,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力量”,提供中国方案。未来,我们还会依托于已经建立的合作网络,进一步加大对碳中和及气候领域的投资力度。

此外,投资人应尽快将可持续投资要素纳入投资决策和管理过程,选择项目时关注正向社会影响力,对项目筛选、评判和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可持续投资与ESG已日益成为全球焦点和国际共识,丝路基金在开展国际投资合作过程中,较早关注到这一趋势。2018年起,即以基石投资者身份参与了KKR全球影响力基金一期,投资于具有正面社会影响力的项目,同时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和财务收益。后续,我们也在基金的推荐下直接参与了教育和环保领域的股权直投项目。近期丝路基金也在董事会下设立了可持续投资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对可持续投资工作的统筹规划与政策指导。通过以基金投资起步实际参与到影响力投资的实践,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影响力投资是投资的高阶形态,致力于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将引领全球投资未来潮流;可持续投资理念也高度契合丝路基金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定位,参与并持续加大相关投资对构建高质量“一带一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将彰显公司使命担当。

吕大龙:我介绍一下自己,清控银杏是一个清华系最老的一支投资团队,到今天为止也是20年了,我们是完整经历了国内从孵化器,到公司制的投资基金,到合伙人制,投资基金管理的成长过程。同时我们整个团队和机构,也从清华企业的百分之百控股,逐步变成了一个团队控股的企业。

我们是做科技投资的,而且我们只会做科技投资。20多年了,最早从做孵化器,做科技投资,整个机构也是在做不断迭代。因为做科技投资20年了,投了200家企业,上市了30家,总之来讲是赚钱的,所以活下来了。但是我们整个的规模并不是特别大,规模总共100多亿,所以我们做科技投资,做早期投资,我们是非常有经验的。但是,从*回报数量的角度来讲,就跟风口上大的基金还是有差距的。

但是用7-10年的DPI来算,基本上都是在3.5-4倍以上,这就是真正的科技企业死起来是很难的。熬过两三个周期,最后只要活下来,基本上还是回报是比较好的。

去年12月份做完投资,我们合伙人就觉得今年会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去年年底,我们直接就下了命令,直接停了今年上半年所有的投资,所以我们今年除了自己原来项目的跟投之外,今年整个上半年全部停掉,无论多好都停掉。这是因为我们是一家20多年的投资机构,完全市场机制的。这个时候活着是*位的,这种未知的东西来讲,对我们来讲是危害比较大的。而且从现在开始,我们大致看清楚了,*,有些事情早来晚来,早晚得来,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如果你作为一个投资者,你看好未来,这个事就得干,干就要有选择性,这是投资节奏的事情。

还有就是资产配置,我们坚定的配置中国,虽然一大堆的清华毕业的博士们,对整个科技理解也比较深,但是从现在看,从过去的几年看,尤其是最近的5-8年,国内的科技企业对国外的供应链替代这件事情,是一个更明显的趋势。这几年回报的提高核心的就是原来辛辛苦苦投的这些半导体企业,在最近几年突然就获得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高估值,原来包括华为都不用的东西,也推开了科技企业的价值凸显。

下一个题目是周期波动和趋势的关系,同时希望能够讲一讲预见扬州,预见中国,预见未来,每个机构在未来的周期波动,以及现在趋势下,我们自己是怎么想的?

史云中: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大家可能都在思考的问题,就是怎么能够穿越周期去做资产配置,布局未来。因为今天有很多的GP和LP参会,实际上都关心这个事。我觉得要穿越周期,真的是要有战略思维,我们说可以错过风口,但是不能错过趋势,所以一定要在未来5-10年,把握整个时代未的变化趋势,要做充分研判的情况下,去决定资产配置。

我分两个层面两说,一个就是我觉得从基金LP这个角度来讲,私募股权投资这个行业,尤其是头部机构管理的私募股权基金,我觉得是未来LP资产配置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首先因为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还处于一个高速成长过程当中,中国科技自强自立、产业链自主可控,需要大量的创新资本去支持。这方面我们跟美国的差距还很大,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第二,从全球视野来看,现在很多的主要经济体,都处于风险当中。中国经济的韧性还是比较强的,整个产业安全性比较强。所以在这个时候布局中国的高成长的科技资产,我觉得恰逢其时。

第三,从历史经验来看,任何一次危机都可能会带来各行各业的底层结构的重新配置,带来二八分化,也带来新的伟大企业的诞生。在资产布局的低点,真的是非常好的机会。另外从产业发展来讲,头部机构在获取优质资产、增值服务方面的能力越来越强,对资源的虹吸效应越来越强,所以投资头部机构管理的私募股权基金是恰逢其时的。

从基金投资行业的角度来看,有四个趋势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是地缘政治的变化,第二是疫情长期化带来的变化,第三是全球变暖,第四是人口结构带来整个消费趋势的变化。

首先,地缘政治变化一定会带来全球产业链的重构,进口替代尤其是卡脖子的半导体核心的关键链条,一定是未来5-10年要长期布局的。

第二,疫情的长期化,带来人们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的变化。数字经济包括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和数字的产业化,一定在未来5-10年有蓬勃发展的机会。

第三是全球变暖,大家感受很深,今年的夏季特别热,动不动就40度,这是全球的情况,不仅仅是中国。因此未来双碳经济的投资,我觉得是不可逆转的。

还有人口结构的变化带来消费的机会,我们要关注国家的“一老一少”, “一老”是 50-60后,他们中有改革开放先富起来的一代,消费理念、消费能力不容小觑,围绕他们的养老产业和生命科技产业必然有强劲的发展机会。“一小”,是95-00后,他们即将成为社会消费主力,符合他们消费爱好的产业必然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所以我觉得从未来5-10年来讲的配置资产,进口替代(包括半导体)、双碳经济、数字经济、生命科技,还有新的消费业态,一定都是未来长期布局的好机会。

邵红霞:当前形势下,能跨越周期的资产配置,只有配置在头部的私募股权基金上面,因为只有这些GP,才最有可能找到这个时代确定性最强、增长最快的优质资产。

黄杰:首先是坚守定位。我们的定位是落实国家战略,服务央企国企改革发展与科技创新,支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环节。这个地位是我们一直都必须要坚守的。其实,我认为每一家市场投资机构*要考虑的就是定位,能做什么和不做什么要非常清晣。第二是保持定力。要有战略定力,不盲目追逐热点,聚焦自身核心能力和优势,构建足够护城河。第三是顺势而为。坚持大局着眼,应时应势而动,围绕国家鼓励方向和领域去做布局。第四要做好风控。特别是在当下市场不确定因素较多情形下,更要具有底线思维,留好风险安全垫。我们讲穿越周期,那首先是要活过周期,没有良好的风险意识和足够的安全垫,就可能在应对挑战中被淘汰。最后就是共建生态。私募股权投资行业要构建合作共赢、良性互动,协同穿越周期、共创未来的生态圈,为LP\\GP去创造更多的价值。

丁国荣:作为投资人,要对新的全球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周期有清醒的认识,要更加慎重地选择合作伙伴,择优挑选投资标的。放眼全球私募股权市场,随着全球实际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优化及企业提质增效将成为长期关键驱动要素。在当前时点选择合作伙伴,不仅要看基金的历史业绩,还要看GP拿项目、管项目以及投后赋能的真正能力。国外成熟PE市场的并购型打法和经验,可能给中国的创投机构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借鉴。

吕大龙:最后一个题目就是所谓的周期波动与趋势,我觉得对于我们来讲,我们20年了,经历的周期和波动也比较多了,所以我特别同意史总说的那句话,我觉得大家所有人都要直面这个波动,直面这个周期,正确面对就行了。

另外一件事,错过风口,但是不要错过趋势,干好自己会干的事,聚焦自己应该干的事,跟着跑是没有什么出息的,干好自己应该干的事,相信国家向上的趋势,我相信所有的投资机构只要认真去做,老天爷还是赏给我们这个饭吃的。

这场论坛就到这了。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投资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