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核药产业快速发展,核药人才供需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
在企业端,人才招聘非常困难。国内某知名核药企业自2015年成立以来,只从德国一家研究所挖到一个拥有纯放射化学背景的人才,在国内高校招聘到一个拥有放射医学相关背景的人才。
动脉新医药调研了多家核药企业普遍反映缺乏核药研发人才。而且不仅在中国招不到人,全球核药市场都面临人才短缺的困境。
另一方面,在高校端,每年培养的核医学人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且毕业生基本不愿到核药企业工作。国内某高校医学院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每年大约会招收100名本科生、80名研究生、20名博士,大多数毕业生都会从事临床工作,比如进入影像科、放疗科;而选择做放射性药物研究的学生非常少,每年大概只有1-2名本科生,3-5名研究生。
虽然高校培养的核医学人才大多进了医院,但实际上医院的核医学专业人员储备仍不能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要求:“2025年前,实现三级综合医院核医学科全覆盖,2035年前,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核医学科‘一县一科’”。
但是根据中国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发布的《中国核医学现状普查结果发布》,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国仅有12578人从事核医学相关工作,其中医生5408人(占比43%)、技师3739人、护士2683人,放化师仅210人。
上述高校教授计算,如果按每个科室至少配备6人来算,到2035年全国大概还差1400个科室,存在约8500人的缺口,“现在全国拥有放射医学专业的高校每年培养的学生大约只有四五百人,短时间内难以补足人才缺口。”
上世纪80年代,因为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冷战”结束等原因,大众开始“谈核色变”,我国的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研究逐渐走向低谷。
虽然我国曾研发了一些诊断类核药,但国内核药市场难以打开,因此核药人才供需矛盾尚未爆发。如今大量资金、先进技术、政策福利纷纷进入到核药行业,众多初创企业涌现,多个核药管线推进到了临床阶段。核药行业的高度发展的同时,我国核药人才不足的行业现实越发凸显。
可以说,正是现在,国内迎来了核药人才供需矛盾最突出的时间点。不仅仅是核药,这是急需复合型人才的AI制药、合成生物学等新兴产业都要回答的人才之问。
01、人才从哪来?
“北大系”和“北师大系”是黄埔军校
实际上,我国核医学教育的发展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具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和人才储备。
高校是人才的*培养地,北京作为政策高地、全国高校的中心,聚集了最多的核医学人才,最早的如“中国核医学之父”王世真院士、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周前教授等。
从科研、临床转化到产业端,国内最早开始活跃的核药产业人才也大多来自北京的高校和医院。其中“北大系”和“北师大系”占据了主导。
例如,药明博锐CTO刘志博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应用化学系副主任;佛山瑞迪奥医药是以北京大学王凡教授团队为核心于2012年成立的,王凡现任北京大学医学同位素研究中心主任。
此外,北京大学医学部核医学系副主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杨志教授也因优秀的临床转化工作备受关注。
北大的应用化学以及放射医学是与核药研发最为相关的两个学科。其中应用化学的前身是建立于1955年的技术物理系放射化学专业,是我国最早设立的核领域化学类学科;而放射医学则是北大在2016年才成立的新学科。
北师大则被业内人士评价为中国核医学人才的“黄埔高校”。
与核药企业直接对口的是放射化学专业人才。这门19世纪末随着放射性核素的发现而诞生的学科与放射性药物的研发紧密相关,但是国内开设放射化学专业的高校并不多;作为目前国内*以放射性药物为研究对象的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的放射性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备受关注。实验室于2006年正式成立,主要围绕放射性药物化学的基础研究、新型放射性药物研究、放射性药物应用技术研究3个方面开展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崔孟超是该实验室的*批学生。2006年他从北师大化学学院毕业后,随即开始了在北师大放射性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硕博连读。
近年来,崔孟超所在课题组主要从事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诊断药物的研究,注重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相结合,在脑内Aβ斑块和Tau蛋白分子探针的设计、制备及生物性能评价方面取得了众多系列创新性成果。
02、为什么缺人?
当下的教育体制无法系统性输出产业人才
刘志博、王凡、杨志、崔孟超4位教授的教育和工作背景基本上代表了我国核药产业的传统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路径。
4位教授的教育和工作背景
由于具备放射性,因此核药往往会涉及辐射剂量学、辐射生物学、放射化学以及药学等多个专业,属于多学科交叉领域。实际上,核药领域最需要的其实是来自放射医学或放射化学专业的人才,尤其是药学+放射化学背景的人才。
因此现阶段,我国核药行业的顶层人才,和刘志博、王凡、杨志、崔孟超教授类似,几乎都是从化学、物理、药学、临床医学等其它领域开始,半路走进核药领域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则是促成他们进入核药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此外,4位教授都有国外教育背景,把在加拿大TRIUMF原子能国家实验室、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日本放射医学研究所等地学习到的最新核医学知识带回国内。
部分核药企业高管教育背景
主要原因是,我国设置了放射医学的高校数量非常少,据动脉新医药不完全统计只有8所,分别是吉林大学、苏州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医学院、北京大学、安徽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
我国设置放射医学专业的高校
从表中可以看到,近几年,特别是2019年后,随着核药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才开始设置放射医学专业。
我国高校专业门类设置方面,拥有放射性药物学科的院校则更少,而且传统的教育体制下,药学与放射化学这两个专业往往完全割裂,因此放射化学专业的学生往往不懂如何做药,而做药的又不懂放射化学。
总而言之,我国高校培养的人才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国内的教育体系的并不成熟,并不能系统性向产业输出人才;是否进入产业,目前大多依赖个人选择。
03、复合型人才去哪找?
新兴产业的人才之问
如今随着核药产业的复兴,开设与放射性药物研发相关学科的高校越来越多,人才培养阵地也涌现了更多的研究所、实验室。
虽然人才紧缺问题仍是摆在核药产业发展面前的巨大挑战,但供需双方已经开始相互促进,核医学人才紧缺问题正在慢慢发生改变,未来也许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努力。
首先,采取人才联合培养模式。短期内,高校难以大规模培养核药产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和高校、科研院所、医学院的核医学科等机构进行合作,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例如将招聘到的药学人才,送到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放射医学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北师大放射性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分子影像暨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等机构进行放射性相关理论和实操的培训,联合培养周期的至少需要1年,但仍然可以快速缓解当下的人才短缺问题。
从长远来看,改变高校的核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系统性地输出产业人才最为重要。
一些业内人士建议,“未来国内的药学院可以将药学与放射化学这两个学科进行融合,开设一些和放射性药物相关的专业,同时教育部能拓展更多的人才培养基地。”
最后,只有当行业具有发展前景时,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治疗类核药市场空间巨大,但目前核药行业只有Lutathera和Pluvicto个案的成功,我国核药产业如果能披露出更多亮眼的临床数据,如果能够上市几款具有高价值的治疗类核药,就能进一步验证核药的价值,进而吸引更多教授及其学生关注核药领域。因此需要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和药物研发投入,通过产业发展升级来获得政策支持,增强人才吸引力。
核药不是一个全新领域,而是一个复兴领域,但它和AI制药、合成生物学等很多新兴产业面临的人才困境一样,急需复合型人才,但是这样的人才从哪里来?需要政策、高校、企业多方合力;需要核药产业进一步聚势。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动脉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