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成都告别安逸

成都,都成(Chengdu,Can do),最早出现在英特尔成都工厂的文化墙上。
2022-09-26 08:23 · 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 周瑞华

“Can do,Chengdu”。

2013年6月,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反复播放着的这句slogan,把一座中国西部城市推到世界面前。这座城市就是成都,从那时到现在,它的口号都是:

成都,都成(Chengdu,Can do)。

01

呼之欲出的“第五城

这句slogan并非成都*,它最早出现在英特尔成都工厂的文化墙上。

2003年,英特尔宣布其全球第五大制造基地落户成都。第二年4月,一期大型芯片封装测试工厂在成都高新区开工奠基。

当时的成都高新区,还是一片荒芜,英特尔此前在全球8个国家考察过10座城市,成都是最没有竞争力的。

在工厂奠基仪式上,时任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克瑞格·贝瑞特道出了落户成都的原因:独特的战略地位。

当时,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刚启动,作为西部核心城市之一,成都不仅吸引了来自全球的注意力,还有从中央到四川省的资源扶持,以及人才。

因此,尽管成都当时条件相对有限,英特尔依然十分看好成都。

工厂建成之后,为了鼓励员工扎根成都,他们在公司的文化墙上,写下了一句响亮的口号——Chengdu,Can do,翻译过来就是:成都,都成。

20年过去了,成都分公司已经是英特尔全球*的芯片封测中心之一。每一秒,这里都生产出十多颗芯片。

如今,英特尔全球一半以上的移动处理器,70%以上的晶片半成品,都是“成都造”。换句话说,全球每两台电脑中,就有一台装着一颗“成都造”英特尔芯。

企业兴,则城市兴。英特尔在成都的飞速发展,也见证了成都的崛起。

2020年,全球权威城市评级机构GaWC(全球化与世界城市)发布《世界城市名册2020》,在这个全球城市分级排名中,成都是*获得β+评级的中国城市。

▲《世界城市名册2020》

来源:GaWC官网

换算成中国的概念,“β+”代表成都是新一线城市中最能打的,排在它之前的,是α档的北上广深。

如果说,这个评级还太抽象,那更多的数据和事实,则让成都到底有多牛更加具象:

成都是继上海、西安、无锡之后的中国IC第四城,其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规模突破2万亿元,规模居中西部*;

成都也是中国的互联网第四城,早在十几年前,腾讯、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大厂,都把成都作为向西部发展的*站,在这里扎堆设立西部总部;尤其是现象级手游“*荣耀”横空出世之后,成都更是坐稳了“手游之都”的位置;

2021年,成都常住人口突破2000万,成为继北京、上海和重庆之后,第四个人口破两千万的超大城市;

在*财经发布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成都连续8年稳居新一线城市首位,北上广深之后的“第五城”地位呼之欲出;

2021年,成都市GDP已经逼近2万亿元,排在第七,是2003年英特尔宣布落户时成都GDP1800亿元的11倍。

20年时间,成都是如何实现逆袭的?

02

全四川的希望

2001年,126名中央国家机关和中管企业干部被选中,成为*批到西部地区挂职的干部。

就在他们到西部挂职的前一年,IBM、波音、日本万红株式会社等50多家全球500强企业,以及近百家国内企业,都跑到成都,参加在这里举办的*届“西部论坛”。

自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东西部发展存在明显差异。

这也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设计”——东部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发展到一定程度,再拿出更多力量,帮助内地发展。

到20世纪末,东部已发展起来,东部沿海的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等发达省市,人口与西部大体相当,但GDP却是西部的2.5倍以上。西部发展,因此被提上日程。

2000年在成都举办的西部论坛,不仅拉开了西部开发的大幕,也把西部最有影响力城市之一的成都,推到了镁光灯下。

但当时的成都,更多还以好吃好喝与好玩的形象闻名,与现代科技产业没有太大关系。给人的印象往往就是吃着火锅唱着歌,提到当地企业,首先想到的也是卖饲料和养猪的新希望。

成都地处成都平原的腹地,背靠青藏高原,沃野千里,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因为生活太安逸,一直有着“少不入川”的古训。

新中国早期,成都拿得出手的工业,只有“三根半烟囱”——“三根烟囱”指的是一家启明电灯公司、一家军工厂和一家造币厂,剩下的“半根”是一家火柴厂。

即便后来在“三线建设”中承接了一部分工业,成都工业产业硬实力也一直都不如重庆。以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之初,有媒体将成都称作“第四城”时,全国人民都笑了。

安逸的成都*次有危机感,是在1997年。

这年,隔壁的重庆和四川分家,宣布成立直辖市。重庆这一分家,不光带走了四川30%的经济规模,以及27%的人口规模,还成了四川的“对手”,也让成都不能再“安逸”。

以汽车产业为例,重庆带走了四川80%的汽车工业产值,和整条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在西部投资建厂,首先想到的是产业链完整的重庆,基本上没成都什么事儿。

面对新重庆,四川要雄起,就指着省会成都了。

西部大开发,就是成都千载难逢的弯道超车机会。成都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交汇节点,也是实施西部开发的战略支点。

1999年,国务院就确定成都为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西部大开发之后,四川省也提出“依托成都构建成都平原经济圈,带动四川发展”。

言外之意,是要成都在西部大开发中带好头,发挥示范作用。

后来,策划人王志纲还画了一张“张弓搭箭图”,更形象地展示出成都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

东部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犹如一张强劲的弓,奠定了中国的综合实力,而长江流域经济带,就是那支箭。这支箭的射程有多远,取决于它的支点,也就是西部,而西部之城,又要看成都。

摆在成都面前的问题是:怎么抓住这个机会?

03

安居乐业

成都市政府搞活经济,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安居乐业。

在过去,成都的定位,是四川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放在西部开发大背景下,则必须从“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这个定位,来思考城市定位和产业布局,并推动成都强化其科技、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的地位。

基于这个定位下,成都做的*件事,就是“请出去,引进来”:把污染大、低端的传统企业“请出去”,把高科技、高端制造企业“引进来”。

那几年,老成都人记忆中的攀成钢、420厂、红光电子管厂、水泥厂,都搬出了成都,它们原来的地址上,后来都冒出来一座座文创园、千亿级的产业新城。

为了给更多的高新产业“腾地儿”,成都还“砸掉”了城乡之间的那堵“墙”,通过统一规划用地,搭建公共设施,一改过去农村用地极为浪费“小、散、乱”局面,一下子节省出75%的空间。

2002年,成都城市建成面积228.11平方公里,三环才刚刚通车。到2021年,成都已经向外延伸到了七环,市辖区建设面积翻了6倍,达到1421.6平方公里。十年时间里,成都轨道交通突破500公里,覆盖全部11个市辖区。

腾出来的空间,除了用于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外,成都还陆续引进了英特尔、德州仪器、戴尔、雪铁龙、吉利等企业。

到2015年,成都经济总量站上了万亿台阶,跃升至全国第7名,但抛开规模来看成都经济,不足也很明显:

缺乏领军企业,科技含量不高,《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榜,成都无一上榜。

2015年,成都人均GDP6.06万元,不仅低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也不及东部沿海的泉州、东莞、福州、佛山等二线城市。仅排在第56位。

增长不能光靠传统的“摊大饼”方式做大规模,更要靠产业升级和创新来驱动。为此,2017年,成都规划了一个“5+5+1”的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重点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经济。

其中,先进制造业,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以及绿色食品产业为重点;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会展经济、金融服务、文旅产业、现代物流和生活服务业等五大领域;新经济着重围绕智慧城市、智能经济、绿色经济,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5+5+1”之下,成都开始新一轮产业蜕变,其中变化*的当属先进制造业。

谭里民是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的高级维修技师。他从业16年,因为喜欢搞技术创新,被称为车间创新能手。他曾将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速腾汽车车身表面漆的涂装时间,从98秒缩短到93秒。抠出来的5秒,将速腾汽车的日产量,从1150台增加到1200台,成为当时国内最高产的汽车生产线。

谭里民也因此获“成都工匠”、首席技师工作室带头人等称号。

首席技师制度、成都工匠是成都为落实“5+5+1”推出的人才培养机制。2016年,成都筹建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推出“企业提需求-高校院所出编制-政府给支持”的联合引才机制,匹配企业人才需求。

人才之外,成都还把“建圈强链”写进了党代会报告,聚焦20个重点产业生态“建圈”,围绕重点产业“强链”,一条重要产业链配一位市领导担任链长、一套“政策工具包”。由链长统筹资源要素,为产业搭建一个以政府背书的交流平台。

今年1月,空中客车公司飞机循环利用项目落户成都,这是一个围绕退役飞机资源而打造的飞机拆解、回收解决方案的示范项目。该项目的落地,正是受益于“建圈强链”,它的落成将打造成都航空工业领域的循环经济生态圈,加速成都航空产业升级。

到目前,成都已在“5+5+1”之下,形成了涵盖38个行业、184个行业细类的综合性工业体系,拥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高端软件、生物医药、新型材料、能源环保等十大千亿产业集群。

这个产业体系,共同撑起了成都2万亿元的经济规模,推动成都向“第五城”,又迈进一步。

04

共筑“第四增长极”

2020年,银隆新能源(成都)产业园接到一个数十辆新能源公交车的订单,采购方为重庆市江津区。这意味着,“成都造”新能源商务车进入重庆市场。

几乎同一时间,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合作处的一级调研员卢小普,到四川省发展改革委挂职,担任四川省发展改革委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统筹处副处长。

成渝之间合作频繁,而过去,围绕着美食、文化、方言,再到究竟谁是“西南*城”,成渝之间从民间到官方,都在暗暗较劲。

2004年,一群自称“巴虎”的重庆人在新华网城市论坛发帖《48小时成都印象》,以图片形式“揭露”成都街头“乱象”,成都人则迅速以《48小时重庆印象》回怼,双方展开“激战”。这场成渝之争火速走红,破了当时新华网城市论坛纪录,甚至还惊动了两地政府领导。

但无论从国家战略层面,还是各自的发展,成渝合作与互补,共同发展才是正道。

成都、重庆,不仅经济总量大,人口规模也都*全国绝大多数城市。而且双城同处在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成渝双城协同发展,增强合作,将更大程度辐射和拉动西部地区经济,成为我国西部新的增长极。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由此上升至国家战略,是继长三角、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增长极之后,中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成渝地区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大局中的地位与角色进一步得到明确与彰显。

《纲要》提出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9项重点任务,包括: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合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联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共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

《纲要》之后,成都和重庆加速深度融合与协调发展。从基础设施“连线成网”到携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共下“一盘棋”。

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产业互补与协同,共同培育更强更大的产业集群。

以汽车产业为例。川渝两地共有汽车整车企业45家,零部件企业1600多家,汽车年产量近300万辆,占全国总量的12%。双方的优势又各有侧重,比如,重庆整车品牌多,但在电池材料、大功率电池包领域,成都拥有明显优势。

为此,重庆市经信委和四川省经信厅搭建汽车产业链工序信息对接平台,对接两地车企供需,从而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

2021年,汽车座椅行业龙头重庆延锋安道拓急需一批塑料配件,在对接平台上发布消息几天后,就接到四川一家企业的合作意向,从发布信息到达成合作,仅用了一周时间。

通过信息资源共享,成渝两地的汽车产业融合度进一步提升。

如今,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生产的捷达城市多功能越野车上,安装着重庆企业生产的脚踏板、天窗等零配件;重庆生产的汽车上,不少零部件来自成都西菱动力、天兴仪表、博世传感等企业。

除汽车产业之外,成渝之间的融合、协同,还渗透到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消费品、生物医药等众多产业,一起做强产业链和产业群。

成渝协同,还体现在对外招商上。

2020年,重庆市招商投资促进局与四川省经济合作局签署《成渝地区产业协同招商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两地产业协同招商领导小组,定期交换投资数据、协同招商工作。

这意味着,成渝招商从过去的“拳拳相对”到现在的共谋一盘棋。

2021年6月17日,成渝*次跨地域联合招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球投资推介会在上海举行。

不同于以往招商会的“针锋相对”和“各说各话”,这次两地挑选了各自的3个优势产业,整合打包,整体对外推介。这既是对自身产业的更好定位与发展,又有利于精准招商,互补协同。

除了产业之间的联动、协同,“双城记”也扩大了成渝人的“生活圈”。

交通上,生活在成渝的人,搭乘成渝“复兴号”,62分钟即可抵达300多公里之外的另一座城市。市政服务配套上,成渝已实现了住房公积金互认、公交地铁“一卡通”互联互通,“居住在成都、工作在重庆”和“居住在重庆,工作在成都”,已可成为现实。

“双城”协同效应也在显现。

2021年,成渝地双城经济圈地区开工重大项目40个,总投资1054.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5052.9亿元,同比增长19.5%,生产总值73919.2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国6.5%,占西部地区30.8%,同比增长8.5%,增速高于四川省和重庆市平均水平。

《成渝纲要》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到2035年,成渝要建成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双城经济圈,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这一目标下,成都,未来更可期。

参考资料:

[1]《成都蜕变:从“三根半烟囱”到新经济“机会之城”》微成都

[2]《建圈强链助推成都制造》瞭望东方周刊

[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周年,这一年细数川渝合作之变》四川日报

[4]《从“对手”到“队友”:川渝“抱团出击”首次联袂跨地域招商》澎湃新闻

[5]《“5+5+1”这些数字背后是成都高质量发展经济的雄心》成都发展改革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