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今年完成超亿元天使融资的初创企业都长什么样

我国医疗领域正在进入一个需要“真创新”的阶段,即技术首先要拥有原始创新性,其次要应用在当前处于重度需求的临床应用场景。
2022-12-22 07:36 · 动脉橙果局 牟磊

近一两年,早期医疗项目的投资热度不言而喻,而随着热度而来的是大量的资金。据动脉橙果局不完全统计,截止2022年12月20日,我国医疗领域今年共完成187起早期(种子轮、天使轮)融资,其中超亿元融资共有19起,占比10%。

事实上,这些亿元融资对于早期医疗项目来说,完全可以算得上是“天价交易”,要知道在四五年前,医疗早期融资金额大多都在百万级,而在近一两年,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医疗早期融资基本上都在千万级,甚至还出现了不少亿元级早期融资。

但进入2022年,受疫情、行业泡沫逐渐拂去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医疗创投行业的热度与前两年相比下滑明显,尤其进入下半年后,行业里不断吹来一股又一股的“冷空气”。因此,不少专业人士纷纷表态,认为医疗企业今年能“活”下来就已经很不错了。

但仍有一部分医疗领域的初创企业选择了“逆风而行”,他们在今年不仅完成了天使融资,而且融资额高达亿元。那么,他们究竟具备了怎样的“吸金能力”呢?动脉橙果局对此进行了分析。

#01

科学家仍是创业“主力”,海外科学家成“香饽饽”

据统计,在今年(截止2022年12月20日)完成超亿元天使融资的19家医疗企业中,仅有2家企业创始人是非科学家身份,另外17家则分别来自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

这其实非常契合当前医疗领域“科学家创业”的基本论调。一方面,我国医疗行业正进入一个需要通过原始创新加速国产替代的关键阶段;另一方面,市场环境也在不断地为科学家更好地创业提供从下到上的支持。

但创业并非科学家的强项,尤其是对于本土科学家来说,由于我国科学家创业浪潮才刚刚掀起,所以体系建设和整体环境都还不健全。所以,对于绝大多数本土科学家来说,当前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在作为一个企业创始人的层面,都还有一定的距离,真正能走出来的是凤毛麟角。

因此,投资机构在专注国内科学家的同时,也在将目光瞄向海外科学家。据统计,在19家完成超亿元天使融资的初创企业中,有8家是海外科学家归国创业。比如今年宣布完成15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的或然生物,其联合创始人施扬博士是牛津大学及路德维希癌症研究所表观遗传学教授,他同时还是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除此之外还有今年完成近亿元种子轮融资的昂拓生物,两位联合创始人Xuehai Liang博士Yanfeng Wang博士均在海外沉淀多年。Xuehai Liang博士是反义核酸药物领域的资深专家,在创业之前曾是Ionis核心技术部领头人;Xuehai Liang博士是药物开发领域的资深专家,创业前在Merck、Novartis和Ionis深耕多年,是DMPK和临床药理部门的领头人。

近几年,海外科学家归国在医疗领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国内当前很多科研院校都在大力引进,一方面是想让他们成为实验室带头人,承担前沿科学研究的工作,培养更多青年科学家;另一方面则是让其科研成果在国内市场快速落地,而这些拥有海外背景的科学家,在当前的创投市场比本土科学家更受关注。

#02

一边聚焦重度临床需求,一边寻找医工结合的新场景

据统计,在今年(截止2022年12月20日)完成超亿元天使融资的19家医疗企业均属于硬科技企业,其中生物医药类企业12家,医疗器械类企业5家。再把这些初创企业作进一步分析,橙果局看到了以下几点趋势:

·从应用场景来讲,肿瘤治疗仍然是主线,罕见病逐渐被市场看到。

据统计,在19家完成超亿元天使融资的初创企业中,有12家都将应用场景放在了肿瘤治疗领域,比如今年完成逾亿元天使融资的毕诺济生物,其深耕T细胞创新疗法,目前专注于实体瘤治疗;今年完成近亿元种子轮融资的昕传生物,其基于全方位创新的iPSC-CAR-免疫细胞疗法与类器官高通量筛选技术,深度聚焦肺癌、肝癌、肠癌、B淋巴细胞瘤等高发癌症的治疗。

但肿瘤并非是*受关注的应用场景,近年来,罕见病也逐渐成为早期医疗市场一股新的生命力。在今年完成超亿元天使融资的19家初创企业中,有2家聚焦罕见病治疗,分别是今年完成近亿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的科金生物和前面提到的昂拓生物。

科金生物核心是用基因编辑技术与细胞疗法治疗罕见病,目前正式推进公司*个罕见病产品管线——丙酮酸激酶缺乏症在中国以及欧洲的两个IND申报;昂拓生物则是基于反义核酸技术,根据疾病发生机理,通过下调或上调基因的表达,开发治疗严重罕见病的核酸药物。

虽然罕见病备受关注,但深入这一领域难度却很大。一方面是受制于罕见病发病机制研究样本数量不足,临床研究和入组面临着极大挑战;另一方面则是支付体系和专利保护期的问题,罕见病患者数量有限,而且由于药价昂贵,真正能支付的微乎其微,除此之外,专利一旦过了保护期,其他制药企业就可以免费分享这一成果,并能依靠更低的价格迅速占据市场,到那时候,原研药企就没有任何竞争力,收益必然会出现“断崖式”下跌。

但我们也要看到好的地方,从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在国内一夜“爆火”之后,从政策、到研究,再到产业层面,都对罕见病高度关注。首先在政策端,优化审评审批,推动临床试验数据研究和知识产权保护;其次在支付端,近一两年,共有超过10款罕见病用药进入医保,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等地也在积极探索不同的罕见病用药支付模式;最后从产业端,不少科研院校、企业都在加大对罕见病的研究,资本也在开始将更多资金涌向这一新兴领域。

据悉,我国拥有相当大群体的罕见病患者,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罕见病患者人数约为2000万,且每年新增病例超过20万,其中50%为儿童。但目前,我国罕见病用药基本靠国外引进,所以我们需要更多创新力量不断地注入这一“罕见”领域,从而推动更多国产化罕见病药物走向市场,走向平民百姓家。

·从细分领域来讲,基因编辑最受关注,核酸药、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等热门领域仍在高位。

据统计,在19家完成超亿元天使融资的初创企业中,基本上都集中在当前医疗领域的热门赛道,比如基因编辑、细胞治疗、核酸药、脑科学和合成生物学。在这之中,基因编辑最为热门,今年共有3家初创企业获得过亿元天使融资,分别是微光基因齐禾生科科金生物

基因编辑历经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发展,已经从早期的Zinc Finger核酸酶技术、TALEN技术发展至更具可编程性的CRISPR技术、碱基编辑技术(Base Editing)和引导编辑技术(Prime Editing),目前在生物育种、生物制药、合成生物学等多个应用方向迎来快速发展的风口。国际*学术期刊Nature亦将精准基因组编辑技术列为2022年值得关注的7大技术。

但在全球范围内,基因编辑技术仍然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尤其是国内,我们目前还缺乏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编辑技术,且现有的大部分研究都以应用研究为主,真正从基因编辑技术本身到应用研究的公司和研究人员非常少。此外,国内对基因编辑应用研究的伦理学、监督管理和法律法规当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事实上,基因编辑并非是*的“流量口”,核酸药、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等近一两年的热门赛道也在今年相继开花结果。以核酸药为例,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让医药行业重新认识了核酸技术,而顺应全球趋势下,中国核酸药物领域近三年的发展,也让这项技术目前所遇到的挑战更加清晰:递送、专利、人才和技术平台

成立半年便在今年获得近亿元种子轮融资的慧疗生物,是一家押注非LNP递送技术的核酸药物赛道“新贵”,其选择了核酸药物最“痛”的点,也是公认核酸药物“弯道超车”的关键——递送技术,且是一条走在全球最前列未被验证方向——以蛋白为主要成分的CLS递送系统,该系统被产业界认为是继LNP之后的第二代核酸药物技术。目前,慧疗生物正在对企业的核心专利包进行国内和PCT的布局。

·从未来视角来讲,科学家和风投机构都在寻找创新技术与医疗场景结合的更多可能性。

创新型技术的每一次涌入都为医疗领域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例如在2014年,互联网技术大阔步进入医疗领域之后,医疗产业快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研发、到诊断治疗,再到支付,每一个应用场景都被重新定义,焕发了新的生机。

而在当下,无论是科学家还是以投资机构为主的产业方,都在寻找新的突破口,所以,越来越多的前沿技术在不断地尝试和医疗场景进行结合。以在今年完成近千万美金天使轮融资的元星智药为例,这是国内首家将AI知识图谱结合多组学分析技术运用于解决衰老问题的初创企业。

除此之外还有在今年完成1亿元天使轮融资的联光元和,这是一家超光谱成像产品生产商,致力于在光谱成像、光源系统与光加工技术三大板块形成系列产品,在科学仪器与先进加工领域为中国制造提供核心力量,并积极参与全球*科研仪器与高端装备的市场竞争。

事实上,虽然创新技术与医疗场景的融合在最近几年有一些进展,但还远远不够,医工结合未来还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等待着一批科学家去挖掘,同时也等待着一批风投机构去看见。

#03

红杉“一马当先”,投资者正在变得多元化和精细化

“投早”早已成为投资机构在当下的共识。据统计,在今年发生的19起超亿元早期融资事件中,共有47家风投机构参与投资,其中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共参与4起,分别投资了或然生物分子之心脑虎科技慧疗生物

事实上,红杉并不只是在超亿元天使融资上表现抢眼,在整个2022年,红杉在早期医疗项目上都展现出了敏锐的观察力和极强的执行力,截止2022年12月20日,红杉今年共在医疗领域完成11起早期融资,是所有投资机构之中最为积极的,其主要聚焦于核酸药、合成生物学、脑科学、精密仪器等热门赛道。

其实早在2018年,红杉就已经开始在早期医疗投资上“有所动作”,他们在2018年率先成立了红杉中国种子基金,并在过去近4年的时间里,投资了数十家早期医疗企业,其中多个已经发展到成长期,并且不少已经成为行业独角兽。

进一步剖析红杉的早期医疗投资逻辑,不难发现其不仅仅是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敏锐的行业观察力,在关键的科学家资源链接和投后服务能力上,红杉也在不断地做尝试。比如今年颁发的首届世界*科学家协会奖生命科学或医学奖,这是红杉*捐赠的科学家奖项,其目的是链接全球医疗领域更多的科学家,并不断寻找医工交叉的新机会。

而在投后服务能力方面,红杉内部已经搭建了初创赋能、品牌市场与活动赋能、人力资本赋能、科技赋能等六大模块,覆盖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并从最基础的人力、市场、组织管理等,到企业的融资管理、产业对接、数字化转型等,形成了一套由普适化到深度、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据红杉中国合伙人杨云霞介绍,在红杉将近300人的团队里,有200多人是围绕被投企业做服务的这非常有必要,对于医疗领域的初创企业来说,在早期阶段,相比于资金,他们可能更需要的是一个能解决多重问题的、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

这是因为早期医疗项目在向前走的过程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难题,例如战略制定、团队搭建、产品研发、专利布局、商业转化等等,每一个难题都有可能成为压“死”初创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初创企业在早期更需要投资机构具备能解决多种实际问题的复合能力。

当然,除了红杉,经纬、杏泽资本、百度风投、启明创投、辰德资本、丹麓资本、弘晖基金、金浦健康基金等头部机构也在积极布局早期医疗市场。但除了这些“旧人”,在早期医疗投资者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面孔”,例如有科研院校背书的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和有地方政府或产业园区牵头的生命园创投河南投资集团汇融基金,以及游戏开发商盛大网络旗下的盛大资本,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这场早期医疗创新浪潮之中。

但无论是谁,在投身早期医疗投资市场之中,有几点核心能力是必须要具备的,比如要建立符合自身的投早逻辑;要精选赛道和投资标的;要掌握“科学家语言”,懂得和科学家进行高效交流;要打磨投后能力,建立契合自身的创新生态体系;最后是要放长眼光,无论是在选择早期项目标的,还是对于机构自身而言,都要用一种更长远的眼光去理性看待,追求长期利益。

#04

谁会是下一个完成亿元融资的初创企业?

微元合成在今年完成由经纬领投的近亿元天使轮融资之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生理与代谢重点实验室主任陶勇研究员谈道,“作为物质生产商,在传统大厂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后来者想要获得发展机会,得时刻清醒自己创造了什么样的价值。当前的创业者们讲了很多吸引人的故事,让合成生物学的未来增加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但是创业不是科学研究,创业者既需要仰望星空,更需要脚踏实地。早期的选品不一定要有海量的市场,但要有足够高的技术壁垒,具有*全球或者全球*的技术一方面可以给投资人信心,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壮大争取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这的确如此,我国医疗领域正在进入一个需要“真创新”的阶段,即技术首先要拥有原始创新性,其次要应用在当前处于重度需求的临床应用场景。但创业并不是一锤子买卖,它是一个长周期的过程,所以拥有一项前沿技术只是一块“敲门砖”,能否建成高楼大厦还需要科学家在企业家身份上拥有更多复合性能力。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动脉橙果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