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谈判,是世界上最宏大、也最细微的工程。
谈判桌的一边,来自医保部门的谈判专家;另一边,则坐着药企精选的悍将。在短短的半小时内,两边高手将进行数轮“争锋”。
“争锋”的最终目的,在于将创新药价格,谈到双方满意的成果,但这并不容易。
医保局需要综合药物经济学和医保基金综合承受能力等因素,给出目标价格;药企希望做的是,则是尽可能以更高的价格入围,毕竟创新不易。
在这场博弈中,并非所有药企都能在谈判中取得满意结果。
1月8日,在万众瞩目中,辉瑞的新冠治疗药物Paxlovid和医保局最终没能“谈妥”。双方分手的原因只有一个:价格问题。
到底是辉瑞报价太高,还是医保砍价太狠,大家无从求证。
不过,比较明确的一点是,这一次医保谈判,不少参与的药企相关人士反映,没有出现像以前那样,基于“信封价”继续砍一大刀的情况。
这或许意味着,随着规则的逐步完善,医保谈判正趋向于接近鼓励创新与保障体系平衡的微妙节点。
01
躲不过的“信封价”
1890元/盒,Paxlovid的原价让不少患者望而却步。
尽管进入临时医保后,Paxlovid的售价大幅降低,但在大多数人看来,Paxlovid进入2022年国家基本医保名录,才足够“安全”;对于辉瑞来说,也可以“以价换量”。
可是,医保局会不会“翻牌”取决于一点,药企的报价是否能够进入谈判区间。
医保谈判会有一个“底价”,由医保局从全国范围内选取的两组专家——药物经济学组、医保测算组决定。
药物经济学组,测算的是某种药物的综合价值,通过疗效等综合维度推断。
从医保谈判的结果及央视报道来看,这一结果参考了该品种全球低价、竞品(包括赠药方案)低价,甚至一定程度上参照了常规品种老药的价格。
而医保测算组负责测算的,是医保基金预算的承受能力。
两组专家的工作同时推进,经过严谨的测算后,将结果反馈至国家医保局。凭借两组专家的意见,国家医保局最终定下最终价格,并将其封存至信封内,到谈判时揭晓。
正式谈判中,药企在不知道“底价”的情况下出价,有两次机会。
如果两次报价均高于底价15%,则谈判自动失败;如果报价在范围之内,则在医保局的引导下继续谈判降价,最终要保证成交价低于“底价”。
这也正是医保谈判困难的一点。对于医保局来说,“信封价”经过专家测算,早早已经制定,谁也无法更改。如果企业的报价,没有落到范围之内,不管如何都无法推进。
为什么Paxlovid没能进医保?答案已非常明确,辉瑞的报价与“信封价”相比,太高了。
02
不希望继续降价的P药?
辉瑞究竟报了怎样的价格,至今仍是一个“谜”。
昨天(1月8日)开始,市场广为流传的是600多元/盒,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并且还渲染了一番:应当距离国家医保局的底线还比较远。
降价80%、Paxlovid未进医保的消息迅速发酵。毕竟,从这一价格来看,Paxlovid已经诚意满满。在12月底,Paxlovid刚调整的的价格是1890元/盒。
这则传闻的言外之意是,短期内连续2次大幅降价,这是辉瑞的诚意,没能进入医保目录是医保局的锅。不过,事情在今日出现了反转。
据《财新》从权威渠道获悉,Paxlovid在此次医保谈判中,与此前的1890元/盒价格相比,基本未降价,600多元是“假消息”。
也就是说,辉瑞希望Paxlovid进入医保,但不希望继续降价。
辉瑞咬定价格不放松可以理解,虽然对普通人群无效,且存在诸多禁忌,Paxlovid依然是当前国内疗效最突出的新冠口服药。
在德尔塔毒株流行期间开展的EPIC-HR临床试验中,Paxlovid对新冠病毒展示出了强大的效果:
针对有进展为重度疾病高风险的人群,接受Paxlovid后第28天,因任何原因死亡的相对风险降低89.1%。
在Paxlovid之外,国内还有两款口服药获得紧急批准使用,分别是默沙东的Molnupiravir和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
同样的适应症,Molnupiravir的有效率仅有30%,阿兹夫定的疗效则是“存疑”。
在国内宣布对新冠疫情实施“乙类乙管”后,疫情管控政策进一步放开,Paxlovid作为治疗新冠的有效药物之一,遭到近乎疯狂的抢购,患者一药难求。
在这一背景下,即便是自费必然也拥有不菲的市场。这或许是辉瑞的底气,也是与医保局分手的缘由。
03
寻求微妙平衡的谈判
谈到医保谈判,市场就联想到灵魂砍价也可以理解。
“4.4元的话,这样吧,4太多,中国人觉得难听,再降4分钱,4.36,行不行?”
2019年,一段关于医保局和药企灵魂砍价的视频走红,医保局代表全国13亿人民与药企进行价格博弈,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被医保局灵魂砍价的,包括不少创新药,比如PD-1,价格已经打至骨折。可以说,灵魂砍价是推动创新药泡沫破裂的推手之一。
每年的医保谈判都成为市场最关注的事件,新进医保和续约谈判创新药品种价格降幅,成为与药企股价表现直接相关的参考指标。
不过,时至今日,随着医保规则的逐步完善,对于真正的创新品种,谈判趋于温和将会是大势所趋。
去年6月29日,医保局发布医保谈判《谈判药品续约规则》文件,简化了创新药续约流程,规范了续约药品价格降幅。
该文件的出台,某种程度上有望打消市场对于创新药每年医保谈判/新增适应症续约都会大幅降价的担心。
今年的医保谈判结果虽然尚未出炉,但根据市场反馈来看,“缓和”是不少参加谈判企业的感受。
正如上文所说,根据不少参与人士表示,Paxlovid医保谈判,没有像以前那样,基于“信封价”继续砍一大刀的情况。
这或许也意味着,医保谈判正趋向于接近鼓励创新与保障体系平衡的微妙节点。弹簧已到底部,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氨基观察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