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史上第二赚的春节档,没有赢家

这个由“特别多元,类型不一”的国产电影支棱起来的春节档,能否带领电影市场从寒冬中脱困,甚至重回辉煌,还是个未知数。
2023-02-01 09:52 · 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笺语

春节假期结束了,但春节档电影的火爆氛围仍意犹未尽。不过,这个“史上最强春节档”,能否带领电影市场从寒冬中脱困,甚至重回辉煌,还是个未知数。

七天小长假落幕了,但春节档“神仙打架”的硝烟还在延续。

“神仙”或许可以指代除了《交换人生》之外的余下五部电影电影,可“打架”却主要集中在位列票房冠亚军的《满江红》和《流浪地球2》之间。

更具体一点,是集中在《满江红》的宣发团队和替《流浪地球2》鸣不平的观众之间。

事件发酵于1月24日,一网友在微博发文称:自己购买的《流浪地球2》被影院以设备故障为由退票。可退款完成后,同一时段同一影厅却开始上映《满江红》。

也正是在同一天,原本屈居第二的《满江红》在票房上逆袭《流浪地球2》,并一路领跑春节档,最终夺得冠军。一时间,有关《满江红》“偷/买票房”“资本操控”等猜疑甚嚣尘上。

官方的严正声明和积极营业的律师团队,并没有阻挡住热心网友们化身“列文虎克”的乐此不疲。不管骚操作的真假与否,今年的春节档,从电影本身到电影之外,确实让我们被冻住的业余生活,切切实实地活了过来,且放肆热闹了一把。

点燃全民激情的日常讨论,让春节档的回味比年夜饭还要持久,用影视制作人、影评人谭飞的话来说,就是“连之前那些专注时事政治的博主,也纷纷来点评春节档的影片了”。

在他看来,今年春节档电影的超高话题度与关注度是个好事,“真希望大众对于电影的热情能一直持续下去,但这很难”。

这个由“特别多元,类型不一”的国产电影支棱起来的春节档,能否带领电影市场从寒冬中脱困,甚至重回辉煌,还是个未知数。

01 沸腾的电影江湖,回来了

过去这一周,大多数人朋友圈里的动态无非两类:

一类是报复性旅游的,花最贵的钱排最长的队,在网红城市热门景点充分感受什么叫做人潮汹涌。另一类人则选择让灵魂在路上,新出的影片一口气连炫好几部,票根攒得比红包还多,恨不得天天都能佳片有约。

没想到,去年都快关门大吉的电影院,会因为六部氛围算不上欢乐、内容也不够祥和的国产片而一跃成了全国最热闹的地方。

今年春节档有多火?猫眼给出的数据是:2023年春节档新片总票房总亿达68.84亿元。落到现实就是,场场满座,临时买票只配坐到犄角旮旯里,就连影院大厅里的爆米花机子都是全勤打卡、停不下来。

“排队看电影的人跟春运买票的人差不多。”在成都过年的谭飞亲身看到如此盛况,作为电影人,他的内心有说不上来的高兴。

虽然累计票房收入比2021年少了近十个亿,屈居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总榜第二位,但在中国影史春节档的民意调查中,2023年春节档的观众满意度却拿到了近十年来春节档的最高分。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面对“平均票价52.4元,与虎年基本持平”的数据呈现,骂电影票贵的声音少了许多。比起“史上最贵,近900万观众被票价劝退”的虎年春节档,大家似乎更乐意围绕电影本身展开讨论,和剧情的好坏、演技的高低、视效的优劣相比,票价的多少似乎不那么值得在意了。

开局虽然梦幻,但针对后续电影市场的表现,谭飞表示只能谨慎乐观。“春节看电影已经成了新年俗,因此春节档有它的特殊性。之后的档期是不是有这样猛烈的效应,确实有待观察。”

“很多人期待今年的电影总体票房能到500亿元。500亿元是比2019年的641亿元低不少,但毕竟又比2022年的300亿元高很多,这就不能全指望春节档。春节档已经结束,完成了近70亿元,那么剩下的400多亿元该怎么办?”

似乎只有好片们分散档期、不集中互掐才能破题。“别把档期就紧锁在那几个兵家必争之地,要学会开拓新战场。”在他看来,科幻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把档期定在愚人节,就是一个很大胆、很聪明的举动。

再生猛一点,可以把每个周末都变成一个小档期。“让好片进入一些新的阵地、新的战场、新的档期。这样的话,片方、影院和观众都会轻松很多。春节忙死,平时闲死,任谁也经不住总是饥一顿、饱一顿地折腾啊。”

02 当时长成为新的观影门槛

不过,群雄逐鹿的激烈和全网刷屏的热度,也让众口难调的矛盾暴露无遗。

有人在《流浪地球2》里看到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也有人被近3小时的超长时长劝退;有人沉浸在《无名》的风格和腔调中难以自拔,也有人一脑袋问号想反问剪辑这是个啥。

余下的几部国产片,也都没能逃脱好评和差评齐飞的割裂现场。要说观众们在本届春节档*达成的共识,那大概只剩“电影实在太长了”。

如果按时长来划分,春节档上线的七部电影可以被精准地归为四类:《深海》《交换人生》向两小时无限逼近;《中国乒乓》《无名》超过两小时;而票房TOP2《满江红》和《流浪地球2》直接向三小时看齐。

其中,只剩考虑到孩子太小坐不住的《熊出没》大电影,还保持着一个半小时左右完结的优良传统。

悬疑大师希区柯克曾说过:“电影的长度应该符合人体膀胱的承受时限。”而2023年春节档,显然有着突破人类生理极限的野望。

不仅《流浪地球2》以173分钟的时长,远超去年创造纪录的《长津湖之水门桥》的149分钟,七部电影的平均时长长达130分钟,相比2022年的108分钟,直接多出了四分之一部电影的长度。

看场电影不亚于走完一趟数字长征,在这样的前提下,刷到“河南一影院中途暂停播放让观众集体去上厕所”的新闻也就不稀奇了。而有关电影好坏与否的讨论也毫无参考价值,毕竟网络上最靠谱的观影攻略,全被“不要喝水,不要喝水,不要喝水”给承包了。

而时长看起来只是一个数字,却攸关电影的生死存亡。

在固定的营业周期内,片长越长,就意味着排片场次越少。在票价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场次少就意味着进账少,因此影院对于长影片的接受度也会大打折扣。

“《熊出没》为什么成绩好?因为对院线来说,它的排片是最友好的。”而在谭飞看来,《流浪地球2》无疑是今年春节档中被时长伤得最深的电影,“《满江红》虽然只比它短十几分钟,但159分钟在观众看来更接近两个半小时,心理感受完全不一样。”

事实上,网络上确实有人呼吁,如果《流浪地球2》能够剪成上下两部,不要安排那么多叙事线和高潮,节奏更松弛有度一些,观众或许不会那么累。

而这已经是超长电影向现实妥协之后的结果了。郭帆曾说最初是打算把电影分两部上映,可担心这样操作“导致角色和剧情单薄,辜负了观众的期待”,于是一咬牙剪掉了80分钟,这才拼成了一集逼近三个小时的电影。

这也是谭飞格外欣赏这部电影的地方:“不能为了迎合市场好排片,就机械化地把所有电影都剪成100分钟。要根据电影本身的内容来决定时长,至少要保证电影表达的完整性。”

03 杀死电影的,从来不是电影本身

当观众过分挑剔电影片长时,其实不应该忽略:时长的改变,也是电影进化的一种表征。

最初电影的拍摄依赖胶片,每卷胶片最长可以拍摄15分钟,这也是为什么胶片电影时长大多是15的倍数。在不差钱的情况下,导演们当然可以疯狂消耗胶卷,可当时电影的传播全靠卡带,而卡带只有90分钟和120分钟两种录制规格,这就导致能被广泛传播的电影只能控制在120分钟以内。

可进入数字电影时代后,一切都变了。

电影拍摄摆脱了胶卷的制约,传播更是简化成了一个不限大小的加密文件。要多线并行的宏达叙事,要经费燃烧的视觉场景,更要符合主流的情绪价值,这种“既要又要还要”的表达欲让电影素材膨胀到四五个小时的粗剪版本都承载不下。而学不会断舍离的导演们,不忍辛苦拍摄的心血“一剪没”,只能选择让成片变长、更长、再长一点。

众所周知,大导们除了卷时长,还爱卷信息量。潜伏于各处的细节让观众自发N刷,仿佛一部优秀的电影就应该剥夺人脑CPU的冷却时间。当一帧帧画面传递出太多的信息和内容,也会让观众在主观感受上觉得:电影,好像变长了。

不管时长感受是*的还是相对的,电影片长正在成为新的观影门槛。有些人对三小时的电影趋之若鹜,发出“长片就是好片,长说明剧组不缺钱,不缺钱的电影内容能差到哪去”的天问;也有人借此尿遁,坦然面对膀胱压力、瞌睡来袭、幽闭恐惧等生理困境。

其实,作为成熟的观众,我们早就学会了该如何为自己挑选电影。

习惯炮制超长电影的大导詹姆斯·卡梅隆,去年底就用一部时长接近200分钟的《阿凡达:水之道》把观众困在了电影院。在采访中他多次表示:不想听到观众对于影片长度的抱怨。“大众的观影习惯已经被流媒体改变了,现代人已经具备连续煲剧八个小时的*耐力,想起来上厕所就去上吧。”

在谭飞看来,流媒体不仅改变了大众的观影习惯,也为院线电影埋下了巨大的危机。

“院线电影有特定的时段和特定的场合,它能让人更有仪式感地获取视听享受,但相比于如今短平快的娱乐形式,它显得太过传统甚至可以说是过时,有点像之前的KTV了。”

正因如此,院线电影正在失去年轻的拥趸。“新生代们更愿意在短视频、剧本杀中消磨时间,有报道称,如今走进电影院看电影的观众平均年龄已经达到了30多岁。”时代就是这样残忍地抛弃了很多传统行业,谁说电影院不会成为其中一员?

与此同时,疫情下电视剧、网剧的火爆对电影来说也是个警讯。“我们从业者*的担忧,就是这种观赏习惯和焦点的变化,因为这种变化有时候是不可逆的。”

要知道,杀死电影的,从来不是电影本身。对于传统院线电影而言,这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年代,给创作松绑,创造更友好的市场环境,孵育更百花齐放的类型片,才是电影市场迎来转机的关键所在。

跟更具娱乐性的新兴事物竞争,*的法宝就是作品。

而舆论场的各种争端,在谭飞看来更是大可不必。“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电影人应该有高度,要合力把市场做成一片海,如果只能做成一片池塘,你一家占满了也没多大。”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新周刊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