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峰瑞资本李丰:我对投资前沿科技的思考

中国还有一类特殊机会,我们讲的叫交叉学科,为什么交叉在中国特别有意义和重要,因为我们是有多条产业链和多种类型的消费市场,供需两端同时竞争激烈,且完整度高,所以产生叠加的情况非常大。
2023-07-26 18:02 · 投资界

2023年7月12-13日,由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广州市财政局、广州市商务局、广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广州金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清科创业承办的“2023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创投峰会”在广州举办。

大会将以“探索·WE来”为主题,盛邀创投、创新、创客、高校各方头部相聚广州,以创投之力剖析广州机遇,助力产业发展,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和具有精彩魅力、时代活力的国际大都市贡献力量。

会上,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发表主题演讲《投资前沿科技的思考》

峰瑞资本李丰:我对投资前沿科技的思考

以下为演讲实录,

经投资界(ID:pedaily2012)编辑:

特别荣幸能够在下午开场。今天下午有非常多非常专业的同行,大家讲到科技投资的体会,或者是方式,或者是专业思考。

今天我的这个部分既然是抛砖引玉,我们就稍微换一个角度来看中国今天的这些科技公司,不管是在二级市场,还是在一级市场,他们大概是怎么长出来的。当然其中有一种非常典型的方法,是我们刚才讲到的直线追击,就是我们该做CPU,该做大模型,该做芯片。

除了直线追击的这个方式之外,也许中国今天的科技投资还有一些可借鉴的成长规律和道路,当然今天凑巧在宏观数据上发表了6月份的外贸数据,大家看起来觉得有挑战。但是中国的外贸数据6月份是因为有一个特殊的基数效应,因为去年中国6月份的外贸或者叫出口同比增长了22%,所以我们讲是一个高基数。今天开始说从“老三样”变成了“新三样”,就是锂电池、新能源车、太阳能电池。

今天的问题我们就拿新能源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这个大概是今天新能源车不管在一级,还是在二级市场,这个产业链在过去其实是十年怎么形成的,和为什么会这样?也不只是新能源车,我们在拿新能源举完例之后,今天所有的“新三样”,或者正在崛起的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大概都可以用这个逻辑来回溯一遍,这大概对我们做科技投资,对大家做科技创业会有一点点借鉴意义。

我们稍微回顾一下中国的汽车市场是什么样的。中国现在成为外贸汽车出口第一大国,去年我们出口超过200万辆,是世界第二。中国是在2003年第一次变成了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国,当时生产的零部件主要还都是一些相对中低附加值的结构件,然后从2009年开始,中国变成了全世界最大的汽车新车消费国。我们今年汽车的保有量大概3亿多辆,可能会超过美国的保有量,成为存量第一大国。这是一个角度。

另外一个角度,我们从2013、14年开始有新能源这个赛道,再往前追溯,中国大概是从80年代初,在北京开始了第一个中外合资的汽车企业,就是北汽当时跟切诺基合作的。经过30年,中高端燃油发动机的燃油功率转化比上还难以做到44的水平。中国还有另外的因素促成了中国新能源车,2017年中国变成了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我们现在一年大概消耗约8亿吨的石油,其中大概有5亿多吨是进口的,凑巧两天以前深化改革,新闻里面还提到了油气的问题。从定义上来看,超过60%是进口的就会有所谓的不确定性,或者不安全性,被称为外源性依赖,而我们大概有70%。石油炼成汽油大概是四吨炼一吨,假如中国全部的汽车都是汽油车,正好相当于我们每年进口或者消耗掉的大概6、7亿汽油。

我国在2009年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国之后,保有量翻到五六亿部,跟日本是千人汽车量才勉强一致,大概每一千个人有591辆车。如果翻到这个程度,翻一倍,就意味着我们大概需要再进口同样多的石油,来解决汽油的需求。所以从2012、13年开始,中国拐到了新能源这个赛道上。

过去十年我们就迅速的把这个结论略过了,大概从历史的发展,或者从中国产业链发展的角度,我重新回顾一下,2003年变成了最大的零部件生产国,2009年变成了最大的消费国,2012年开始比较明确的拐弯到了新能源赛道上,过去十年的结果,中国2022年新能源车自己的销量,或者销售,占了去年全世界新能源销售量的61.2%,大概这是这三件事共同作用的结果。

然后看到中国的产业链,包括前几天的新闻,就是所谓我们看到不管是比亚迪,或者是宁德时代,或者其他的产业链方,开始去国外设厂。中国大概花了20年,或者花了最近15年的时间,把一个从结构件开始的最大产能国,变成了今天在新能源车这个市场上,我们叫相对附加值最高的几个链条,电控、电机、电池、整车,都能够成为国际化且在全世界范围之内叫最大的企业之一,当然也包括中国引进的特斯拉。这大概是中国非常快的产业链变化,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发生在了珠三角。

这个不是个例,我是学化学的,我们凑巧也投了一个今天估值最贵的固态锂电池的企业,大概有200多亿。所有的红利是从三件事来的,第一,中国先有了传统的最大产业链,然后有了需求市场,再有了新技术嵌入这个市场,产生了新需求和新产品。当然新能源车还有一个外力,是中国对石油的外源性依赖,不能快速增长,这几件事的叠加变成了过去十几年来看到的新能源车,也变成了中国今天的“新三样”外贸出口,中国的汽车出口在2017年第一次超过100万辆的时候,平均单车价格是9万元,2022年超过200万的时候,单车价格大概是13万元,整个中国这条产业链是怎么变的,科技是怎么嵌进去的,中国会出现非常多这样的类型,我们在内部把它称之为嵌入了科技,结合传统产业链和新需求的链主。

新能源车不是个例,中国在1999年,放开了手机装备厂入网许可,于是在两年之后,2003年之后,中国就变成了全球最大的手机装配产能国,低附加值,叫来料加工。到2005、2007年的时候,中国变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功能机的生产加工国,我们大概做了接近全世界90%的山寨机,或者是功能机。2008年手机产业开始转型,我们要从原来的通讯手机跳到了智能手机。2010年,有一个著名的加工企业上市,立讯精密上市的时候,是这样披露的,大概50%的订单来自于富士康。当时中国的手机产业链,富士康是著名的会“拧毛巾”的公司,即便是毛利很低,也要“拧毛巾”一样把水拧出来,把钱赚出来的。

之后中国第一次变成了手机单一最大消费国,我们是2012年开始的,然后过去的11年每一年中国都是最大的智能手机单一消费国。于是,在2011年到2015年你听见的这些著名的公司纷纷产生了,他们在手机品牌那一边是小米,是vivo、oppo,包括给运营商定制转圈过来,到直接做消费者端的华为手机。

今天的结论,就是中国的智能手机的产业链,从2019-22年之间,占全球要求最高的苹果产业链的比例,也从36%升到了47%,你也看到今天的立讯精密到今天可以组装苹果的整机,包括蓝思科技等,今天他们做了传感器,做了芯片,做了模组,做了屏幕。这里面也有小小的意外,巴菲特在2016年买了苹果股票,2017年增持,2017年这一年苹果第一次在全世界最大的手机销量国,在中高端被华为超过了,华为2019年在全世界第一次在中高端智能手机的销量上超过了苹果,而苹果的销量在那一年第一次出现了同比不增长。当然这个故事非常遗憾,受到了很多影响,没有后续,或者说后续还要再待续。

如果不是因为有这个特殊的情况,手机在今天看见的比亚迪,在我们今天看见的新能源产业链之前,就已经证明了这件事情在中国产业链+市场+这个产业链出现拐弯,我们从通讯手机,到智能手机,我们从燃油车到新能源车,都伴随着中国成为单一最大消费市场,且全供应链有人能升级。所以它带动了整个供应链的附加值提高,所以你才能看见在东南亚去设厂的手机厂商,有点被动,只能跟着苹果走,他们大部分是蓝思、立讯等这些人,这是中国最需要的,也是最典型的,也一定几乎能行的。

在特定的产业链方向上如何用科技来升级?在珠三角的大疆是一模一样的,我在11年投过一个天使项目,今天他们也是这样,他们叫影石Insta360,他们也在大湾区,他们有着全世界最大的智能运动相机的销售量,海外市场占他们的销售比例超过了50%,这样的企业从现在或者是过去开始往后的中国,在我们的产业链加了科技,实现了小拐弯,提供了新需求,构建了新产品,利用了产业链,增加了科技,提高了附加值,拉动了全产业链,大概是非常典型的中国将会出现的另外一类叫科技创新,并且成为大型超大型的国际型企业,因为占据了中高附加值。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我们不说弯道超车。中国还有一类特殊机会,我们讲的叫交叉学科,为什么交叉在中国特别有意义和重要,因为我们是有多条产业链和多种类型的消费市场,供需两端同时竞争激烈,且完整度高,所以产生叠加的情况非常大。

我们投了合成生物学企业,2015年还叫发酵企业,因为主要是做发酵,就像酱油、酒和味精,过去几年因为科技的变化,因为对酶工程学的理解,因为基因测序导致了对基因组学本身的理解,对底盘细胞机理的理解,还加上基因编辑,我们又可以算正向设计,又可以改造,还知道原理怎么样,于是有了合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在美国也非常热,美国用的最多做新药研发,在中国我们投了六个,最贵是一级市场著名的蓝晶微生物。

后面还有一小串,他们当中的大部分,我们按照刚才中国的交叉来做的投资方案,主要投了在中国做化工产品。因为合成生物学可以做天然产物,可以做中间品,可以做化学替代,为什么我们要做这种投资,因为在中国它需要的事情可能跟美国不一样,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药产业,中国现在七万多亿的医疗相关消费当中,我们药占20%,药当中的创新药是20%的20%,我们化工占了全世界化工产能的超过40%、接近50%,我们有碳排放的要求。中国现在每年110亿吨的碳排放当中有10%多是我们超大超强的化工产业所制造的。化工又是另外一个跟石油需求和石油进口有关的行业,所以它叫石化或者是酶化。中国要保持全世界的化工地位,今天有很多产业链不好转移,是因为今天的化工已经变成了资本密集度要求都高。我把化工描述完了。

合成生物学放在中国,假定解决新药问题,放在美国,它的交叉是解决新药。化工在中国大概是八万亿的产业,将会超过10万亿,产生了10%多的碳排放和石油能源使用,如果说合成生物学可以解决化工里的很多产品,大概可以降低碳排放40-70%,同时因为原料不再是石油,所以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对石油的依赖进口,同时在这个基础上,还能解决不管是再生问题,循环问题,还能解决用最新的科技,或者最难的科技帮助中国的石化强势产业,做了一个交叉产业科技进行的转型,保持了全世界最大,还能保持全世界最先进,这大概是所谓叫如何看待在中国场景下的交叉创新。

我们也投了很多的AI+医疗,就是所谓叫计算生物学,其中最贵的当然就是在大湾区的,我们投了早期的(晶泰科技),包括将会在科创板上市的(剂泰医药)。在一大串AI+医疗当中,中国也不一样,美国AI+医疗去了更偏大分子的新药研发,中国是全世界化药领域从研发外包,到生产外包的全世界最大的单一国家或者是单一来源地。我们还积累了无数的工程师红利,说白了就是能帮他们做实验的人。

那在这几件事情的积累上,在中国也许医药行业使用交叉科技,在中国会先诞生在小分子沿线链条上最强,最好,最大的公司,用刚才所谓的计算生物学来解决问题。因为这是中国的产业结构决定的升级,这是中国产业决定的交叉学科往哪里交叉,和谁交叉,交叉的那个对象到底有什么优势。

除了刚才我们讲到的直线追击,我们要做CPU,我们要做GPU,我们要做大模型,如果你去回溯或者看待今天中国的科技投资,这两件事其实都归结到了刚才那一张图上,就是大概在中国原来所具有的一些产业规模和产业规模优势,和产业本身的成长特点,在这个产业上凑巧有机会加了新技术,构建了新效率或者新需求,在这两个方向上都会产生出较好,较高附加值的国际型企业,且可以帮助中国保持和同时提高这样的一条供应链,因为有了这件事,中国的化工还能最强,因为有了合成技术,中国化工还能最大,手机也一样,新能源也一样,大概中国未来在科技产业上,在这个链条上需要非常多这样的链主企业,不管从两条路来的,最后都使得中国产业链得到国际性的竞争力,得到国际性的附加值。

这个分享供大家参考,抛砖引玉,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307/518406.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