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线上税,正在大举收割消费者

为了所谓方便快捷的线上服务,给平台、给主播交的线上税,到底是“线上税”?还是“懒惰税”?
2023-11-06 07:44 · 格隆汇 远禾

现在的双十一,买到*惠的商品不再是一场购物,而是一场事关数学和博弈的战争。

不仅要选择平台,还要选择直播间,用什么优惠、什么津贴、什么会员,比较这个平台便宜一点,那个平台可以凑更多优惠。这个主播赠品更好,那个主播价格更低。

以前网购是为了省钱,现在网购却要花更多钱。抛开满减优惠,线下购物反而成了最终的归宿。

大家才一夜之间发现,原来我们已经被“线上税”包围了。

为了所谓方便快捷的线上服务,给平台、给主播交的线上税,到底是“线上税”?还是“懒惰税”?

01

现在,会相信主播口中 “亏本补贴”“自掏腰包”的人,应该越来越少。

毕竟他们补贴的心是假的,想赚你口袋里的钱才是真的。

今年双十一,李佳琦、刘媛媛直播间上架的一款学习机,价格高达5199元,这些大主播谈到的*优惠折后也要4599元。然而在其他直播间,这款学习机的价格只要3499元,直接就出现了一千多元的价差。

同样也是在直播间,你刷着直播软件,想下单一件被主播吹得天花乱坠、价格只要169元的衣服,但你搜了一下其他购物软件,却发现拼多多的同款只要69元。

你在两个地方分别下单,以为品质可能会有所差异,结果收到货之后,发现两个地方下的订单不仅发货地一样、包装一样、商标一样,甚至拼多多的商品好评可以返现5元,而主播直播间的,好评只返现3元。

这是近几年各大平台都十分流行的割韭菜行为,那就是利用信息差赚取差价。

不过一些“良心”一点的淘宝店往往还会自己再包装或者再拍图,装装样子掩饰一下。

在直播间,主播只需要隔着屏幕进行介绍,甚至都不需要进行备货。

很有可能是你在这边刚下完单,商家转手就从别的低价店铺给你下单,甚至都懒得进行转手或者包装,主打一个无本万利。

随着直播间的数量迅速增长,主播控价、提价再降价、赠品越送越多,导致大家对于价格的感受逐渐失衡。

AMIRO觅光胶原炮最近就被消费者疯狂投诉。

双十一期间,觅光的胶原炮*代产品,在各大平台和直播间,优惠后的定价基本都为4599元,官方旗舰店赠送4盒面膜和5盒凝胶。

但是,当大家费尽千辛万苦凑单满减之后,发现胶原炮一代产品在山姆线下只卖2999,直接便宜了1600块钱。

通过大量的赠品,觅光抬高了大家对于价格的预期。但是尽管线下没有赠品,线上这些所谓的赠品,也凑不上这1600元的差价。

而且距离一代产品推出时隔不到几个月,觅光就推出了二代产品,只要4000出头,还送美眼仪、10盒面膜和5盒凝胶。如果一代产品想要换新,各个平台的换新价格也是从一千三到一千八不等。

在线上买了一代产品的,可以说是纯纯的“韭菜”。

但是山姆和线上产品这样巨大的差价,也让人们不由得思考,曾经习以为常的“线上更便宜”是什么时候开始逆转了呢?

和山姆同样采取会员店模式的盒马也开启了“线上线下不同价”的改革。

在盒马的线下店铺,不少商品已经都贴上了“线下专享价”的标签,价格相比线上APP的价格都下降了20%左右。

盒马CEO侯毅还为此发了个朋友圈,解释盒马线上线下不同价是因为线上有很高的配送成本,线下成本低,线下的价格比线上低才是合理的。

但过往,大家的说法可是,线下有租金有水电还有人力成本,所以线下更贵才是正常的。

只能说,大人,时代变了。

02

越来越贵的不只是电商,外卖、电影票、酒店,线上的价格都已经回不去了。

在许多商超、便利店,线上的价格都要比线下贵上一些。线下的大力度优惠活动,诸如“多1元加1件”,到线上就缩水成了“第二件半价”。

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不少线下餐饮店中,这些店铺的外卖价格往往都比堂食价格高三到五块不等。

还有一些线下商超,通过不同包装来区分线上和线下的产品。线下的实惠大包装,在线上平台根本不售卖。

平心而论,线上贵过线下的主要还是集中于传统商超和便利店,不少店铺仍旧实行的是“线上线下同价”。但是就算价格本身没有变动,外卖的商品往往有打包费、餐盒费等各种收费,多买一件,就要加上一两块钱。

这样的涨价已经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只要你通过平台进行订购,就免不了被平台“宰”上一刀。

早在今年2月,就有不少人观看春节档电影时发现,在线上订购的票价,跟票面价格相距甚远,当中往往包含着并不大但也不容忽视的“服务费”。

而在最近过去的国庆假期,又有浙江丽水一家民宿的老板爆料,民宿里680元一晚的房间,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网络订票平台强制改成了2780元一晚,并且怎么操作都没办法回到原来的价格。

越来越多人发现,在不少酒店,现场预定、店员帮忙操作之下,会比线上满减、攻略更加便宜。

甚至于在传统的商场购物时,拿着线上的价格到线下询问,不少店员也会积极地回应你,“这个价格我们是可以给到的”,顺便还送你一些赠品。

尽管这样的事情还没有泛滥到普遍,但是这类事件的问题在于,这和大多数人想象中的“线上更优惠”的情况是相悖的。

因为在线下开店,需要物业费、水电费还有人工费,加在一起,相比环节更少的线上店铺,价格高其实情有可原,也是大家默认的规则。

电商发展之初,也是以“价格战”摧枯拉朽般击垮了线下生态。

但当线上生态拓展到现在,平台不再补贴商家入驻,骑手、物流、仓储的成本逐渐上升,线上店铺反而增加了更多的成本。

拿外卖平台来说,有时候平台会给消费者一些补贴、提供各种优惠券,但这些几乎都是商家自己补贴。

如果商家想要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不低于直接线下点餐的价格,再减去参与平台活动和支付骑手费用的成本,那就只能提高价格。

平台抽成、骑手配送甚至流量投放,都给原本简单的餐食,增加了更多的成本。

近几年来,已经有不少外卖商家吐槽,一单20几块的外卖,除去用户红包、平台抽成以及骑手配送费,最后到手可能不到十块钱,就这还要排除本身餐品制作的成本。

图源网络,20元订单,商家到手仅4元

可以说,这不是在“抽成”,而是在“抽血”。

对于一些客单价低的餐饮店,如果配送距离太远,承担的配送费太高,甚至可能会送一单赔一单,这也导致不少商家只能把配送范围逐渐缩小,省下一些配送费。

而在其他类型的线上平台,包括电商、OTA等,除了本身入驻的费用,引入流量成为了成本中*的大头。

随着平台竞争日渐激烈,获客成本越来越高。

2021财年,阿里获客成本为477元,京东为384元,而拼多多获客成本为578元。而2022年,阿里的获客成本就已经增加到了1302元,其余几家主流电商平台的平均获客成本也都在800元上下。

从另一个角度想,如果线上成本不高、线上平台不赚钱,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对互联网趋之若鹜,又怎么会捧出那么多富豪和千亿市值的公司呢?

平台对流量的管控越来越严格,商家之间流量竞争越来越激烈,投放成本越来越高,越来越多需要宣传的线上平台,越来越多需要投放的成本。

线上品牌,反而举步维艰。

在这样高昂的线上成本下,线下,反而显得更加简单和直接,进而逐渐变得低价。

03

结语

既然电商的兴起一部分是因为“价格战”,那么当线上价格逐渐高过线下,线下经济会复兴吗?

实际上,线上贵过线下,并不是短时间出现的现象,而是近几年一直持续的趋势,但是涌向线上的人仍旧越来越多。

相比出门上街购物挑选,挑选完之后还要自己拎着东西回家,很多人可能更愿意躺在家里,等着外卖送上门。

同样地,尽管不少线下店铺,包括服装等,可以让消费者直接试穿、感受商品,但是线上可以直接配送,退换更为便捷,比价更为方便,促销活动也更多。

现在还在逛着线下店的人,更多的都是在满意之后默默拍下照片或者货号,上网搜了同款之后等待打折。

是线下的服务还不够好吗?

沃尔玛也曾向线上靠拢,买够一定金额可以送货上门,然而这项服务并没有引起大的反响。

因为这跟线下的属性是相违背的,会不怕麻烦到线下选购的人,大多也不会介意自己提着东西回家。毕竟大家到线下购物的预期就是,到离家不算太远的地方逛街,买一些自己能够有余力推着或者提着逛街的东西。

因此,尽管有人说,线上业态的发展在促进线下也变得更好,但是线上服务对于线下的冲击是不可逆的。

真正的问题在于,线上服务在改变了大家的生活习惯之后,便头也不回地扎入了涨价的大军。

被消费者“宠坏”的平台,最终也对消费者亮出了“镰刀”。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格隆汇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