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首页 产业 ai 正文

AI帮助下,披头士「复活」了

外媒CNET评价:“这可能是AI在音乐行业中争议最小的一次应用。”
2023-11-09 19:19 · 微信公众号:毒眸 丁旦

“一首名副其实的披头士作品。”保罗·麦卡特尼听着本月初发布的单曲《Now And Then》满怀感慨,尽管这首歌能重见天日,主要功劳是AI的。

伟大的披头士乐队1960年成立,1970年解散,成员共约翰·列侬、林戈·斯塔尔、保罗·麦卡特尼和乔治·哈里森四人。约翰·列侬在1980年死于粉丝枪击,乔治·哈里森也在2001年被癌症带走。

如今,这首披头士真正的“最后一曲”,跨越了生死间隔——原理其实很简单,AI从约翰·列侬生前留下的录音样带里分离出了纯净的人声音轨。

保罗·麦卡特尼等人重新录制器乐部分,重新编曲、混音,便在歌曲demo搁置近30年后,终于得到了全新而完整的《Now And Then》。正如外媒CNET所评:“这可能是AI在音乐行业中争议最小的一次应用。”

01 最后一曲的“彼时此刻”

和已经离世的列侬再次合作,早在90年代就有尝试。

和歌手不同,对乐队来说最重要的或许就是成员间的化学反应,列侬的意外事件让披头士的其余三人一度认为“一切都结束了”。

但哈里森和列侬遗孀小野洋子的一通电话带来了“惊奇的新机会”。在列侬之子西恩·列侬的回忆中,父亲有段时间没有演出也没有社会活动,经常就在纽约公寓的钢琴前坐着写歌,录音带则都由小野洋子保存。

1995年,三人在麦卡特尼的录音室重聚。麦卡特尼不时停下工作想象一个场景,如果问列侬:“嘿,你想让我们写完你最后的歌吗?”他觉得回答一定会是:“肯定啊!”

当他们完成了《Free As A Bird》和《Real Love》,开始攻克《Now And Then》时,技术难题横亘眼前,列侬像是“藏在了录音后面”。磁带中,人声和钢琴声混为一团,还掺杂了公寓里60赫兹的电路嗡嗡杂音,他们无力提取音轨。

事实上,另两首后来虽顺利发行,却也能听出原曲和续写部分在音质上的割裂,乐队只是粗暴地把再创作的声音叠在原曲上。

“这反而让我们意识到,约翰是真的不在了。”斯塔尔说。重聚计划的发起者麦卡特尼也只能提议“先放一阵吧”。三人挥手告别,说着“下周见”、“明年见”。

16年后,哈里森去世。又过了一年,麦卡特尼谈起这首歌时表示“它还在我脑袋里徘徊”。

27年后,“差不多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时间”,机会才再次出现。

转机来自导演彼得·杰克逊的团队。他们为披头士拍摄纪录片《Get Back》时,团队成员基于AI模型的学习、识别、处理能力,开发了一项能分离特定人声和乐器的新技术。麦卡特尼寄去了上个世纪的磁带,在“几秒钟或不知道多久之后”,列侬的声音就出现了,听上去“如水晶般通透”(crystal clear)。

斯塔尔则形容道,音轨分离这么一项听起来简单的应用给他带来的冲击是:仿佛约翰就在那,就站在离他不远的地方唱歌。

两人还保留着1995年哈里森为《Now And Then》专门弹的吉他录音,如此一来,四人排练确实在漫长等待后得以实现。麦卡特尼加进了贝斯,斯塔尔加了鼓,再编配上披头士曾经的制作人之子所负责的弦乐部分,一首陈旧的“彼时”老歌在“此刻”重新问世。

“我们实际上是在瞎摆弄*进的科技。”已经一头白发的麦卡特尼在面对采访镜头时说,“而我们都在其中演奏了,所以它就是一首披头士歌曲。”

02 AIGC:恐慌前,先共存

近年来,由ChatGPT掀起的全球AI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AI开始在大众层面展现出有颠覆人类“创作”行为的能力,而人文、艺术创作原本被默认成人类的“最后自留地”,长期被视作“最难替代”品。

音乐领域的上一个大热点,莫过于上半年的“AI孙燕姿”。在B站等平台上,运用开源项目So-vits的AIGC版孙燕姿歌曲被数以千计地生产,能唱《发如雪》也能唱《好汉歌》,“AI出来后*个失业的是孙燕姿”一度登上微博热搜。

虽然有博主指出,“AI孙燕姿”采用的只是“音色替换”,音色的构成并不复杂,只需要改变“基音”和“泛音”这两种要素的比例,理论上任何人声、乐器的音色都能被复制和创造,而AI所翻唱的曲目,在咬字、呼吸、节奏、乐句处理等演唱技巧层面,套用的还是原唱版。因此AI还不能取代真人演唱。

孙燕姿本人却撰写了《我的AI》以回应事件,文中表达了一种相对悲观的看法,认为“能分辨”或许才是短期现象,“讽刺的是,人类无法超越它已指日可待。”

北美乐坛更早往前走了一步,AI不仅能翻唱,而是的确能“创作”。4月中旬时,名为Ghostwriter977的用户用歌手Drake和The Weeknd的作品训练AI模型,发布了“原创”歌曲《Heart on My Sleeve》,一个周末的时间便在Spotify上收获60万播放量、在TikTok收获1500万点击。

它的病毒式传播,不出意料地引来了环球音乐的反击,不仅有基于现有版权法的种种维权行动,环球音乐还引导音乐从业者们关注一个更严肃的议题:“到底希望站在历史的哪一边?艺术家、粉丝和人类创造性的一边,还是伪造、欺诈和剥夺艺术应得收益的一边?”

《Heart on My Sleeve》已提交格莱美

某种程度上,让恐慌情绪滑坡和放大,就和“创造”一样是人类的天性。而和创作有关的AIGC内容,现阶段基本处于一个争议怪圈:一方面人们担心AI太厉害取代人类,另一方面又因AI的创作还不够好进行自我安慰,当AI又取得一点可见的进步时,又继续担心AI太厉害……

关于“不够好”的例证,音乐领域之外也有不少。比如ChatGPT作为语言模型不能辨别信息真假,一些“胡编”的内容开始广泛污染互联网;再如榨菜味的AI配音不仅出现在“这个男人叫小帅”的解说视频里,前《战地》团队测试中的大型多人射击游戏《The Finals》也使用了AI配音,被发现后遭到配音演员和玩家们的强烈抵制。

当然,不管有多少负面事例,也只能说明AI技术还在进步过程中,远没到下最终判断的时候。

正面的案例也有很多。比如游戏《赛博朋克2077》9月底发售的DLC《往日之影》中,扮演重要角色“义体医生维克多”的配音演员已经在2021年去世,开发方用AI软件还原了他的声音,台词交给另一名演员,最后再进行音色替换。

这种做法的“弥补”性质,和披头士的《Now And Then》也有几分异曲同工,最终收获的也只有理解而非非议。

其实,充满争议、正负面演进同时存在的道路本身,往往就是一种新技术“温水煮青蛙”的过程。就像过去无数次科技革命一样,AI冲击也不会如科幻电影里一样瞬间发生。某些所谓的“重要节点”,只在梳理史料时才会被凸显出来,身处其中的大多数人,总在潜移默化中适应,回头时变革早就完成。

譬如,海内外听众在传播“AI孙燕姿”、《Heart on My Sleeve》时,多半不会想起早在2017年,微软小冰就和马来西亚歌手朱主爱发布了“*支人类和AI的合唱歌曲”,同年歌手Taryn Southern发了“*张AI制作的专辑”《I AM AI》。

2023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大会期间,网易CEO丁磊称AI未来1-2年会成为音乐行业标配,“至少在音乐领域,人工智能永远无法真正取代人。但人工智能可以服务人,服务音乐生产效率的提升。”起码后面半句,可能才是人与AI的长期未来图景。

“产生自我意识”依然是科幻概念,而在AI真正成为创作主体之前,发挥分离音轨、生成伴奏、辅助编曲、声音合成等等生产力工具属性,才是它的主流应用形式。放之其他艺术行业亦然,由此带来的对人的解放,显然利大于弊。

而且在某些饱含情感的使用动机下,AI甚至还可以不那么冰冷。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毒眸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