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热播,剧集“电影化”终于实现了一次全面的胜利。王家卫“下凡”拍电影,强烈风格化被圈内外津津乐道,作势要掀起电视圈的一次审美革命。
随着全球流媒体发展的大趋势,国内外大导拍剧早不是新鲜事。从冯小刚到张艺谋,国内电影大导手上都握有剧集项目。剧集宣发方面,更是从六、七年前就已流行“电影感”噱头,甚至复刻起了电影宣发模式,把剧集搬上大银幕办线下首映。
但除了大张旗鼓的剧集“电影化”,硬糖君注意到,电影“剧集化”的趋势也不容忽视。电影、电视剧之间这种美学影响关系,不是单箭头,而是双箭头。电视剧越来越像“电影”的同时,电影也越来越像“电视剧”。
只是相比剧集“电影化”的高调行事,电影“电视剧化”则有些不露声色。或许是因为电影、电视剧之间一直存在不成文的鄙视链。说电视剧像电影是赞美,说电影像电视剧,怎么听都不像好话。
然而真实的市场又是另一回事。回顾2023年的国产电影,深具“剧集感”的电影蔚然成风且战绩赫赫。
首先是头部效应,从暑期档冠军《孤注一掷》到国庆档冠军《坚如磐石》,甚至贺岁档口碑片《三大队》《年会不能停!》等,都有很浓的“电视剧味儿”。其次是整体风向,标准的好莱坞、香港类型片不再卖座,卖座的反而是“朴素”的悬疑片《拯救嫌疑人》。
当然,硬糖君绝不是在贬低以上影片。“电视剧味儿”并非就是俗,主要是在视听语言上与电影有一定区别。比如电视剧倚重台词表达、近中景为主、景别变化小等等。
总的来说,电视剧的受众远大于电影。如果说电影越来越像电视剧,何尝不是电影在扩充受众呢?
何为“电视剧味儿”
最直观的例子是,如果让香港导演来拍《孤注一掷》这种电诈题材,一定会有很多枪战、谍战、警匪戏。总之大场面、大*一锅端,力求给观众惊险、刺激的视听体验。
但我们的内地导演申奥,却拍出了《法治进行时》般的反诈教育宣传片风格。通过受害者、警察、犯罪分子的三方视角叙述,娓娓道来一个电诈损害老百姓利益的故事。
在普遍认知里,“电视剧味儿”更多代表的是一种接地气,“土味儿”是它的平替词。但硬糖君以为,电影、电视剧就是两种不同的视听语言体系,并不存在高低级之分。而如今因为流媒体对影视行业的冲击,两种视听语言体系有逐渐“同化”的趋势。
电影、电视剧由于时长、播放介质与受众的不同,形成了两套不同的创作体系。电视剧时长更长,有时间慢慢铺垫人物与故事。但同时,因为平均到每集的预算有限,所以更依赖近中景拍摄与大量台词表达。电视剧的情节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推进,用台词将故事传达给观众。
电影则因为时长有限,更喜欢简明的台词表达,倾向于通过更丰富的视听语言、场面调度传达故事,需要调动观众主观能动性去体会完整故事,或者给观众一种*的体验感。比如电影《寂静之地》,全程没几句台词,却仍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科幻惊悚片。观众能通过它的声音、画面感受到人物的状态,并跟随人物情绪起伏,甚至全程不敢发出一丝声音。
如今这些风格区隔则不好说了。追求大场面置景、曾劝章子怡别拍电视剧的张艺谋导演,自从搭上“勤俭节约”的光线,拍起了不太贵的电影,也越来越有电视剧味儿。《狙击手》味道近于古早的央六电视电影,《坚如磐石》虽然有“霓虹灯”摄影美学加持,但叙事风格宛如影版《狂飙》。
电影《三大队》则直接像电视剧的超长片花。除了景别上以中近景多、倚重台词推动情节,它的故事体量也特别像电视剧。讲述了普通刑警十多年的追凶史,这种时间跨度很大的故事,更适合放在电视剧里娓娓道来。放在电影里,给人感觉是每个时间阶段的故事呈现,都是浅尝辄止、不够尽兴。
当然,《三大队》剧影本就是壹同买下版权一起操作的,所以是算好了用这种“不尽兴”搞剧影联动,吸引一大批电影观众去看同名电视剧。
跨年档失利的冯小刚导演,此前在宣传《非诚勿扰3》时,也曾在某个综艺里透露自己在努力跟上时代节奏,刷一刷短视频。但在他眼中,电影、电视剧还是有很大不同。
他把电影比作一个晚宴,原来谁也不认识,目的是在一个两小时的party上,给一块来参加晚宴的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观众记不住,那你就办砸了。而电视剧则像谁搬一个铺盖卷住你家里,今天你记不住,明天还有机会。
冯小刚的这种理解过时了吗?这才让他遭遇了剧影双杀?我们不好说,但也许电影的“晚宴”时代真的暂告结束了。
“电影味儿”去哪了
毫无疑问,“电影味儿”是需要资本投入的。
早年中国电影在计划体制内生产,其实无所谓大银幕效果,放小荧幕上观看并无太大差异。2000年左右,加入WTO后的中国电影产业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发展中国电影工业、做华语商业大片。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大导演相继加入大片行列,拍起了中国特色的电影大片。2002年,张艺谋拍摄的《英雄》成本高达2亿。
回到当下来看,“电影味儿”的衰落与“降本增效”的大环境密切相关。张艺谋现在拍的电影,成本可能还不如20年前。
就说这些天,春节档宣发正如火如荼,圈内议论最多的话题却是:2024年春节档没有一个大片。
从预告片看,张艺谋的《第二十条》连霓虹灯美学都没了,只剩下跟《孤注一掷》一样的纪实镜头。而《我们一起摇太阳》是“哭片圣手”韩延导演的又一部绝症爱情片。《红毯先生》是宁浩导演版的“逐梦演艺圈”,应该是部省钱的轻喜剧。相比之下,《飞驰人生2》可能还勉强算一部“大片”,至少有韩寒导演挚爱的飙车戏。
过去三四年,除了像《流浪地球》这类大IP有官方资本中影保驾护航,民营资本基本绕道大体量影片,市场兴起一堆低成本催泪片。比如光线为代表的爱情片推手,有《你的婚礼》《十年一品温如言》等;以联瑞为代表的“哭片”推手,有《我的姐姐》《人生大事》等;即使票房赚了大钱的电影老大哥博纳也异常谨慎,迟迟没有开动大项目,直到去年末才开了《红海行动2》。
当然,不是说只有*大片才叫大片。主要是现在的电影失去了大银幕性,没有丰富的视听语言与场面调度,这和资金投入是息息相关的。一个常规拍摄的镜头,和一个精心设计拍摄的镜头,肯定不是一个成本价。
从全球电影的发展来看,“电影味儿”的衰退,或许还有一个原因是“电影味儿”本身有些不合时宜了。
在流媒体、短视频的冲击下,观众的观影习惯正在被改变。同时,因为短视频电影营销的兴起,也从下游端影响到了上游端的创作,商业操盘项目会优先考虑符不符合短视频传播特性。
而且自从有了短视频,市场就像突然有了代表下沉市场的渠道和声音。粗糙、朴实、接地气的创作,正在成为一种潮流。
剧影融合是趋势吗?
硬糖君还在费劲区分电影味儿、电视剧味儿,但说不定,未来电影、电视剧几乎没什么分别。
从全球市场来看,经过流媒体对影视行业的洗牌,电影、电视剧有加速融合的趋势。以漫威宇宙为例,迪士尼在流媒体上线的剧集和电影院上映的电影,使用的是差不多的制作班底和后期*。甚至说,从故事上来讲,剧集的质量还整体优于院线。
国内三大长视频平台也一直在推“精品短剧”,参照的就是国外流媒体的大片式做网剧思路,这类“精品短剧”也确实越来越有电影味儿。同时,这些年长视频也重金吸纳不少电影导演拍剧。嗅到“电影化”商机的影视公司则积极推进“剧影联动”,拍一个故事能吃两头,既能吃到剧集市场,又能吃到电影市场,反正现在两者拍摄手法趋近。
近期上映的电影《一闪一闪亮星星》《三大队》就算是成功的剧影联动。前者是靠剧集IP效应带动了同名电影的票房,后者是靠电影的高口碑给同期播出的电视剧带来一定热度。“剧影联动”方面,目前最受关注的是王家卫的《繁花》,电视剧播得超出预期,电影版自然不缺票房。
虽然电影、电视剧形式与风格融合已然大势所趋,但对电影人来说,还需抱以审慎的态度。流媒体加速推进的融合趋势,其实是站在传统电影行业的对立面。电影创作如果失去大银幕的特性,也就失去了电影院观看的必要。
那么,电影院这种娱乐方式终将被时代抛弃,变成一种非常小众的艺术形式而存在了。就像前两年,宁浩、贾樟柯拥抱流媒体,联手去拍了徐磊导演的短片《地球最后的导演》,寓言将来电影会成为“非物质保护遗产”,电影设备与资料陈列在博物馆里供人参观。
猫眼发布的2023中国电影市场数据洞察报告显示,2023年的人均观影数量较之疫情前呈下降趋势,甚至不如2021年的数据。一年看三部以上电影的观众正在减少,意味着电影院正在失去它的深度影迷们。
硬糖君询问过身边的影迷朋友,去电影院观影次数下降,主要是因为两点:一是现在的窗口期变短,不用等很久就能网上看;二是全球院线电影的制作数量与质量都在下降,可选择的影片不多。
电影确实是打入了下沉市场,三四线城市节日、社交观影已成消费习惯,老影迷的复购率则在下降。摆在电影人面前的选择无非是:要么主动拥抱新风格、吸纳新受众,要么精琢电影味儿、讨好影迷级受众。就是还喜欢传统电影风格的观众们,只能且看且珍惜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娱乐硬糖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