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苏州,刚诞生一个准独角兽

强静曾回忆,当初选址时在上海、杭州、苏州考察一圈,最终选择了苏州BioBAY,不只是产业生态系统健全、执行效率高,BioBAY的团队成员几乎都有医药背景让他印象深刻。
2024-02-27 15:34 · 投资界 岳笑笑 王露

腾讯罕见出手了。

投资界获悉,苏州信诺维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信诺维”)宣布完成7亿元的E轮系列融资,由腾讯投资和国鑫投资领投,济南产发、华控投资、粤开资本、辰海资本、浦东创投、卓璞资本等跟投,老股东正心谷持续支持。

信诺维是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崛起的一缕缩影。一张蓝图绘到底,苏州的生物医药产业历经十多年发展,正在成为中国医药领域的“硅谷”。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无数生物医药创业者慕名而来,扎根于此。

带队

苏州崛起一个准独角兽

信诺维的故事,始于数位博士。

强静,身后是一份学霸履历:上海交大药学本科、复旦金融学硕士、清华金融学博士、哈佛医学院进修肿瘤学。后来,强静在中金公司担任研究部董事总经理兼医药医疗行业负责人,推动国药控股、华润医药、上海医药、复星医药、贝达药业等企业上市。

2015年前后,强静判断“中国创新药的时代已经到来。”于是,他萌生创新的念头。2017年,信诺维正式成立,专注小分子靶向药,落地苏州工业园区,强静亲自担任董事长。

事实上,强静还有另一个身份:杏泽资本管理合伙人。专注于大健康产业投资,杏泽资本投出了君实生物、康方生物、荣昌生物等上市公司,至今管理规模超65亿元。

强静曾分享过,中国医药产业将从过去仿制药、中药为主的“渠道为王”的发展逻辑转变为“创新为王”的产业逻辑,“差异化就是竞争力,没有显著性差异化的产品是负资产。” 沿着这一逻辑,信诺维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管线、独特的产品研发策略和研发体系接连建立起来。

团队同样重要。公司联合创始人、总经理乐美杰是一位管理型人才:他曾在拜耳和恩华药业担任高管,有着20多年学术销售和管理经验。这也为后来信诺维的商业化成果打下基础。

创业7年,信诺维建立起基于自主创新的靶向治疗、抗感染和PROTAC三大技术平台,研发了BLI抑制剂、EZH2抑制剂、hURAT1抑制剂等核心产品,覆盖肿瘤、抗感染和代谢等疾病领域。如今,信诺维已有9个产品处于国内外临床研发阶段,其中两款产品已进入临床III期。公司在苏州、上海、北京、波士顿和澳洲城市均设有研发机构,与康宁杰瑞、君实生物、中国抗体等上市公司合作已久。

更难得的是,在Biotech普遍亏损、依赖融资的背景下,信诺维已经通过五笔License out取得了数亿元的收入,累计总价最高可达约20亿美金,被视为开创Biotech出海先河。

在此前的采访中,强静曾以投资人的身份表示,“浮躁是FIC(First in Class,首创药物)最大的敌人,真正的科学创新需要长期经验的积累。”

7年,融资超20亿

一路走来,信诺维集结了一支投资人队伍。

那是2017年末,成立刚半年,信诺维就完成了首次融资。此后两年,公司保持着一年一轮的节奏,分别完成了A轮、B轮融资,交割金额过亿。国发创投、聚明创投、正心谷资本等VC/PE机构,以及上市企业乐普医疗参与其中。

最难忘的是2020年,信诺维连续完成两起大额融资——先是8月底,由正心谷资本与国际知名长线基金联合领投,海松资本、中金资本旗下中金启德基金、芯云资本、久友资本、德观资本等多家知名机构共同参与的10亿元C轮融资落地;年末最后一天,公司又宣布完成数亿元Pre-IPO轮融资,老股东海松资本领投,久友资本、德观资本再度押注,中华开发资本、峰毅远达资本、农银国际等知名机构加入。

谈及投资逻辑,彼时C轮领投方正心谷资本创始合伙人林利军曾表示,他们正是看中了信诺维雄厚的自主研发能力以及体系化运营能力:“公司致力于为全球病人开发新一代的小分子药物,解决抗感染、肿瘤等临床紧迫的未满足需求,我们非常看好公司XNW4107及其后续产品将会持续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价值。”当中所提到的XNW4107,正是信诺维进入III期临床研究的药物之一,是新一代抗耐药菌药物。

海松资本创始人陈立光也曾表示,信诺维药物研发能够解决多个治疗领域的临床需求,显示出优异的疗效和独特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两位医药老兵带领的团队也备受青睐:“公司的创始团队拥有丰富的创业经历和药物研发、商业化经验。我们非常看好信诺维的创始团队以及公司的产品管线。”

上周,信诺维完成了高达7亿元的E轮融资,由腾讯投资和国鑫投资联合领投,济南产发、华控投资、粤开资本、辰海资本、浦东创投、卓璞资本等多家知名机构共同参与,老股东正心谷资本持续支持。据了解,这笔资金将用于推进公司多条管线的国内外临床试验等。

至此,信诺维已引入包括正心谷、GIC、腾讯投资、海松资本、中金资本等国内外一线投资机构,同时也得到国鑫投资、济南产发、粤开资本、浦东创投、国发创投、卓璞资本、农银国际等国资背景机构的大力支持,累计融资超过20亿元。

眼下正处于Biotech公司融资寒冬,每一笔逆势融资都弥足珍贵。E轮投资机构表示,“公司自上轮融资后,展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执行力,多个产品即将进入商业化验证阶段。” 与此评价相对应的,正是2021年公司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础上,完成了从“产品型”公司向“平台型”公司的转换,构建了多个领先的技术平台。

“基于高效的研发体系和卓越的研发能力,公司积极走向海外,完成了多项管线海外权益的License out。”与投资机构的沟通中,信诺维的License out能力再度被提及。

这一点不难理解:成立于上一轮生物科技潮末期、成果初显的Biotech们,如今手拉手走进靠出海交易自救的时代。仅2024年开年第一周,7天内便有舶望制药、瑞博生物等Biotech创造了6笔大额License out,披露总金额接近100亿美元。

为何是苏州?

放眼苏州,这里生物医药公司正排队宣布融资。

2月16日,创新药企普方生物宣布完成1.12亿美元(超8亿元人民币)的超额B轮融资。由汇桥资本领投,RA Capital Management、OrbiMed、Surveyor Capital、Medicxi等公司参投,老股东礼来亚洲基金和洲嶺资本继续提供支持。

此前,新元素医药宣布完成超6亿元人民币的D轮融资,由凯泰资本领投,达晨财智、华金投资、乾道集团、新毅投资等跟投。

有趣的是,信诺维、普方生物、圣因生物、新元素医药都有着一个共同特点——所在地均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

在中国生物医药版图里,BioBAY是很难绕开的地方。一份数据显示,这里有上市企业达24家;累计获得市场化融资金额超1000亿元;累计27款药物上市,其中8款为1类新药,13款创新药进入国家医保,两个国产PD-1从这里走出……

很难想象,这样的数据苏州仅用了十余年。2007年6月27日,在苏州一片稻田和荒地的独墅湖边,被称为“生物湾”(BioBAY)的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正式开园,投资人和创业者都亲切地称之为“b 村”。

“b村”从一开始就瞄准生物高科技的初创公司或刚起步的公司,“专注做创新创业企业的孵化”。生物医药界有这么一个说法——园区发展看长三角,药物生产看药谷(张江),生物创业来biobay。

为了吸引全球医药创业者,苏州市领导曾向全球人才喊话,“你只需要一个背包,其他包在苏州身上。”2007年,苏州元禾控股有限公司由苏州创业投资集团改组成立,负责人接到的任务是,只要人才项目能通过严密的专家评审,成为苏州工业园区的领军项目,元禾马上跟进投资,做合伙人。据了解,元禾控股对入驻“b村”的早期企业,投资比例最高的时候达到70%。

强静曾回忆,当初选址时在上海、杭州、苏州考察一圈,最终选择了苏州BioBAY,不只是产业生态系统健全、执行效率高,BioBAY的团队成员几乎都有医药背景让他印象深刻。

更典型的案例是信达生物。2012年信达生物入驻“b村”,5个月后便拿到了礼来亚洲基金领投、富达跟投的3000万美元b轮融资。如今,信达生物在港股上市,其与礼来公司共同研发的首个国产pd-1单抗药物达伯舒销售加速,已成为中国创新药领域的标杆企业。

时至今日,“b村”已形成了创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三大重点产业集群。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信达生物、基石药业、博瑞医药等二十余家企业,陆续“抢滩”纳斯达克、港交所和科创板。

“当年的种子开花结果了。”医药产业是一个极需要耐心和资本陪伴的产业,苏州工业园区15年的精心培育,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

放眼整个苏州,生物医药被视为引领未来发展的“一号产业”。短短十余年,苏州的生物医药从几乎一张白纸达到了今天的三千亿产值,一家家初创型生物医药企业在苏州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回过头看,更觉当下成就来之不易。顺应时代起舞的BioBAY与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一道成长,日日夜夜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苏州与生物医药的故事也仍将继续书写下去。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岳笑笑 王露,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402/530324.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