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海外版”要赴美上市了!
近期,港股上市公司特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海国际”)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决定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首次公开发售美国存托股份,推进特海国际双重主要上市,股票代码为 HDL。摩根士丹利、华泰证券为其联席承销商。
格隆汇了解到,特海国际在国际市场经营海底捞火锅餐厅,公司曾在2022年年底以介绍方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09658。从股价走势来看,特海国际登陆港股后股价曾一度飙升至24港元附近,而后股价呈下跌趋势,直到今年2月以来又出现反弹,但仍未回到之前的高点。
特海国际股价走势,图片来源:格隆汇
除了特海国际之外,张勇、舒萍这对四川夫妻还拥有海底捞、颐海国际两家上市公司,在火锅界备受瞩目,他们的创业故事颇为传奇。
01
做火锅生意收获三家上市公司
公开信息显示,海底捞品牌创建于1994年,由张勇、舒萍、施永宏、李海燕4人在四川简阳创立。
为了把火锅店做好,他们下功夫研究火锅底料、采购新鲜食材、改善用餐环境,还用超出想象的服务感动顾客,在他们的努力下,海底捞品牌越做越大,门店也越开越多。
1999年,海底捞走出四川,把火锅店开到了西安,随后还陆续在郑州、北京、上海等城市开了门店。到2023年末,海底捞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餐厅超过1300家,港澳台地区共有23家。
随着火锅生意越做越好,海底捞走上了全球化扩张之路,2012年海底捞首家海外门店在新加坡正式营业,随后几年又进入美国、韩国、日本市场,把火锅出海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图片来源:招股书
海底捞不仅火锅店越开越多,做鸡精、火锅底料、门店装修的分公司也陆续成立。2016年,海底捞火锅底料的*供应商颐海国际在港交所上市,2018年海底捞也成功登陆港股,加上2022年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的特海国际,张勇、舒萍夫妻已拥有三家上市公司,如今特海国际又要赴美双重上市了,可谓是风光无限。
张勇、舒萍夫妻是特海国际的大股东。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前,张勇控制的实体合计拥有特海国际47.64%的已发行股份,舒萍除了是特海国际的股东,还担任主席兼非执行董事,同时施永宏、李海燕也持有特海国际股份。
全国的火锅店那么多,能开上千家门店,并干出三家上市公司的实属罕见,不得不说,海底捞及其背后的创始人是聪明且幸运的。
02
2023年业绩扭亏
作为中式餐饮的代表之一,火锅具有社交属性强、食材包容度高、可自由搭配等优势,更能根据顾客的口味定制,很受顾客欢迎,再加上其可以提前准备锅底、火锅店对熟练厨师的依赖度较低,更容易扩大产出和标准化。
图片来源:招股书
受疫情影响,2020年国际市场上中国火锅店的市场规模明显下滑,2022年回升至343亿美元,按8%的复合年增长率计算,到2027年将达到505亿美元。
国际市场上中国火锅店的市场规模,图片来源:招股书
特海国际在国际市场上经营海底捞火锅餐厅,2021年至2023年,其90%以上的营收来自于餐厅经营,配送业务及其他业务的营收占比相对较低。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文化越来越受欢迎,吃中国菜的人也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海底捞的火锅出海生意也日益红火,到2023年末公司已在12个国家及地区开了115家自营餐厅。但特海国际的开店速度有放缓趋势,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公司分别新开了22家、17家、5家餐厅。
公司餐厅总数及变动情况,图片来源:招股书
目前国际中式餐饮市场高度分散,有超过60万家餐厅。根据Frost & Sullivan报告,就2022年收入而言,海底捞是国际市场第三大中式餐饮品牌。
中式餐饮主要集中于东南亚、东亚、北美等中国移民人口众多的地区。2023年,特海国际超过55%的收入由东南亚地区的餐厅贡献,约20%的收入来自北美地区。
近几年,随着海外餐馆数量的增多,特海国际的收入持续增长,但净利润却直到2023年才实现扭亏。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2023年,特海国际的收入分别约3.12亿美元、5.58亿美元、6.86亿美元,对应的净利润分别约-1.51亿美元、-0.41亿美元、0.25亿美元。
公司综合损益表数据概要,图片来源:招股书
2022年,由于许多国家相继取消了之前针对新冠疫情而采取的堂食限制,特海国际的餐厅逐步恢复正常经营,门店客人到访量和翻台率均得到提升,叠加内部管理及营运改善、利润率提升等影响,亏损幅度有所收窄,并在2023年得以扭亏。
疫情的影响消退之后,特海国际的翻台率有所提升,从2021年的2.1提高到2023年的3.5,但与2019年4.1的翻台率相比仍有差距。
公司主要绩效指标,图片来源:招股书
不仅翻台率没回到疫情前的水平,特海国际还面临着人均消费下降的压力。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特海国际的餐厅人均消费已从30.3美元降至24.8美元。
其实,在消费降级、行业内卷的背景下,为了拉动消费,不少火锅品牌都在降价。2023年海底捞的人均消费已跌破百元,湊湊火锅、怂火锅也纷纷下调价格。然而降价后消费者的实际体验却并不乐观,有网友去吃火锅时吐槽菜品分量缩水了,对此不满。
即便是在所谓的“降价”之后,人均消费近百元的火锅也并不便宜,而这背后火锅店也面临着原材料价格波动、人工成本贵、租金上涨等压力,尤其一些品牌火锅店在装修和营销上也砸了不少钱,这都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火锅价格。
此外,对于特海国际等在海外开中式连锁餐厅等企业来说,要持续保持高标准的服务质量并不容易,同时还面临着融入当地文化、适应当地口味和饮食习惯、符合当地监管要求等多重挑战,可见火锅出海之路并非坦途。
03
结语
经过多年发展,海底捞成了国际市场第三大中式餐饮品牌,但同时也面临着人均消费下降、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等压力。对于刚刚扭亏的特海国际而言,如果能成功登陆美股获得融资,有利于支撑其业务发展,但想要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恐怕还得持续提升“自我造血”能力。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格隆汇新股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