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王妈」塌房后:一天仅掉粉500,商业版图曝光

当视频里与打工人划上等号的王妈,现实中的身份与之截然相反,随之崩塌的还有网友们的信任,不少网友认为自己被戏耍了,很受伤。
2024-05-30 14:17 · 微信公众号:鞭牛士 平安

5月29日消息,距离「王妈」塌房事件已过去4天,事件仍在继续发酵,且热度貌似并未有下降的势头。

据微博显示,关于「王妈」的话题今日登上多个热搜,其中被人民日报点评的这一话题的阅读量更是高达1.9亿,霸榜第 一长达近8个小时。

不难看出,网友们依旧在宣泄着自己的情绪。

剧情里的共情,现实中的生意

「王妈」是抖音千万级网红七颗猩猩(王志欣)拍摄作品中的一位角色称呼,其拍摄的系列短剧《重生之我在霸总短剧里当保姆》被视为职场的缩影,王志欣所扮演的保姆角色「王妈」在剧中更多的是以一种不妥协、不当受气包的姿态与霸道总裁“对线”,里面的题材道出了很多打工人在职场的心酸。

该系列短剧自拍摄以来便受到广大网友的喜爱与共鸣,王妈也因此以“打工人嘴替”的形象走红。

然而,剧情里的共情,现实中其实是生意。

5月25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爆料王妈的公司武汉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竟然是大小休、自备电脑。

后续有网友称其工资是4k左右还有加班情况,最近两年公司参保人数是0人等。

“霸道”老板与视频中王妈的人设背道而驰。消息一出,王妈的形象轰然塌方。

当视频里与打工人划上等号的王妈,现实中的身份与之截然相反,随之崩塌的还有网友们的信任,不少网友认为自己被戏耍了,很受伤。

结果很明显,被连日钉在热搜上就是惩罚的一部分。

王志欣的商业版图及盈利能力

墙倒众人推,在塌房后,王志欣本人成为众矢之的,其一系列事件被相继挖出。

据网传消息,王志欣曾在大学期间拍段子月入70万,23岁给爸爸全款买保时捷卡宴。

同时,荒野文化的盈利能力以及王志欣的商业版图也浮出水面。

中新经纬报道,根据抖音官方统计工具显示,从3月5日王妈系列的首集发布,到3月19日接到*个商单植入,该账号只用了15天时间,26集中共有16个广告植入。

据某平台官方统计工具显示,七颗猩猩21-60秒视频报价是50万,60秒以上视频报价60万元,这意味着他们两个月的广告收入就达到了960万。

而在2022年2月,彼时的星图平台显示,七颗猩猩的视频报价为21-60秒的视频为8万元左右,60秒以上是10万元左右。

也就是说在短短2年之间,七颗猩猩的商业价值提高了6倍左右。

然而,公司发展的增速却与员工们的福利待遇完全不匹配。月入近500万的营收与4K的薪资,两者之间巨大的贫富差距也是网友们鸣不平的原因之一。

毕竟,薪资是所有打工人最为敏感和看中的标准,没有之一。

此外,据天眼查显示,王志欣本人名下关联1家企业,为武汉市武昌区七颗猩猩商贸中心,其成立于2022年7月,系个体工商户。该商贸中心运营网店“七颗猩猩的店铺”,该网店销售多款“七颗猩猩”账号视频中的同款服装,并用“七颗猩猩同款”等标题带货,其中,多个短袖T恤上印有“不正之风”文字。

另据公开信息显示,“七颗猩猩”去年还在武汉东湖边开了一家咖啡店——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七颗猩猩餐饮店。天眼查显示,该店铺成立于去年6月,为个体工商户,经营者为王志豪。

王妈致歉以及整改

针对一揽子的争议和质疑,荒野文化连续发布公告说明情况、致歉以及整改措施。

5月25日,荒野文化表示,公司即日起实行双休制度,缴纳试用期社保,新招聘员工工资不低于6000元,将通过正规渠道招募群演、对设备进行升级添置等。

5月26日,荒野文化对“参保人数为0人”进行回应称,公司在2024年5月21日就已经针对天眼查企业发布的关于“参保人数为0人”的虚假信息给予了法律警告,已向天眼查企业发出正式律师函。

对此,天眼查表示。天眼查采用公开数据,并坚持数据一致性原则,平台上所展示的企业和老板信息可以追溯到源头、且与原始数据保持一致。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武汉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2年度报告社保信息显示为0人。

5月28日,荒野文化发布致歉声明,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详实的回复以及整改。声明显示,关于员工的薪资待遇等权益都一一进行了调整优化。

客观讲,这份致歉不可谓诚意不足,落实的速度很快,且优化的程度也并不低,可也毕竟是「事后诸葛亮」,不少网友依旧不买账。

有网友称,吃着打工人的红利,却压榨自己的员工,大学就已经是老板了,如何同情打工人。

有律师大V评论表示,王妈是以打工人嘴替的形象火起来,现在规模大了,自己成资本家了,转头就忘了自己的阶级属性,这种形象活该崩塌。

第三方数据显示,5月28日七颗猩猩粉丝数量最高达1657.65万,目前该账号粉丝量为1657.6万,粉丝仅流失500。

也就是说,王妈的账号在此次风波后,开始掉粉。

有一说一,此次风波发酵了4天,热搜上了N多次,可谓称的上是全网性事件,但这种掉粉速度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究其原因是因为更多的网友认为王妈的公司只是大环境下的缩影而已,且其所属公司已经整改落实,与其追究王妈倒不如推动其他企业的劳动法落实力度。

因此,文章开头说到的网友宣泄情绪,很大程度上或许并不仅仅是针对王妈。

正如工人日报所评:尊重劳动者,遵守劳动法规,不能停留在被流量包裹的虚拟世界里,而应该是每个企业经营者必须坚守的原则,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底线。有关部门也应该行使职责,监督企业落实情况,积极维护劳动者权益。

媒体评论:周末双休的落实率不足七成,尊重劳动者、遵守劳动法规

工人日报:剧情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王妈”塌房,关乎网红形象维护,更揭示了一些职场中存在的劳动者权益的缺失,如双休日和试用期社保等本应是劳动者基本权益,却被一些企业无视。据某平台数据显示,周末双休的落实率不足七成。“王妈”塌房提醒我们,尊重劳动者,遵守劳动法规,不能停留在被流量包裹的虚拟世界里,而应该是每个企业经营者必须坚守的原则,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底线。有关部门也应该行使职责,监督企业落实情况,积极维护劳动者权益。

羊城派:仅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王妈”所在的荒野文化虽然存在不少问题,但多数问题的性质并不算太严重,甚至可以说是不少创业公司普遍存在的通病。即使如此,也绝不意味着网络情绪的反弹是“小题大做”。尊重劳动者、遵守劳动法规,不能只是吸引流量的虚假人设,这些应该是每个企业经营时必须坚守的价值观,也是企业合规的底线所在。“王妈”不能是“两面人”。

人民日报:近期,网红角色“王妈”及其背后公司引发巨大争议。身在职场的年轻人感到被冒犯,甚至气愤,就在于原本由角色而产生的共鸣、共情以及“被理解”的感觉,在“真相”浮出水面的一刻都破灭了。今天,职场上的中坚力量,尤其是年轻群体,生活条件相较于父辈更优渥、面对的职业选择更多,干工作不仅为了糊口,也同样期待获得更多情绪价值、受到更多尊重。面向未来,这种期待和需求只会越来越强烈,应当引起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重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鞭牛士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