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箱箱共用携手中关村科技租赁启航「零碳循环创业计划」

面向全球寻找零碳循环创业伙伴,目标是未来5年内赋能1000位绿色循环创业者,培育100位零碳循环创业“领头羊”,并为有志于从事零碳循环产业的创业者提供技术、资金、培训支持,加速绿色新质生产力落地。
2024-06-05 20:21 · 投资界综合

6月5日,第二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在上海盛大启幕。上海市重点培育独角兽企业箱箱共用再次携手临港集团参与本次碳博会并共同举办2024零碳循环产业创新论坛暨“零碳循环创业计划”启动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秘书长郭占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助理马增荣、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龚伟等重量级嘉宾分别发表致辞,对循环经济的政策利好与绿色产业发展趋势表达了积极展望。

45ccb567d6cb19262a58f833cb90c9a

论坛现场,箱箱共用携手中关村科技租赁、临港集团等合作伙伴共同启动“零碳循环创业计划”,面向全球寻找零碳循环创业伙伴,目标是未来5年内赋能1000位绿色循环创业者,培育100位零碳循环创业“领头羊”,并为有志于从事零碳循环产业的创业者提供技术、资金、培训支持,加速绿色新质生产力落地。

零碳循环经济步入快车道,“三好”经济模型引领产业革新

在全球科技与产业革新的浪潮中,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已成为时代前行的鲜明导向。循环经济作为新型产业,产业图谱以解决工业、农业、消费供应链和互联网等行业所共同面对的能源消耗、废弃物排放、碳减排问题为目标,以创新模式实现各方共赢。其中,以箱箱共用为代表的循环产业创新企业被誉为“三好”经济模型典范,即为企业降本、为环境减碳并带来可持续投资收益。

以循环包装为例,中国作为当前全球*的包装市场,根据中国物流包装行业发展报告,2024年物流包装材料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9096.2亿元,而循环包装渗透率尚不足5%。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及消费品以旧换新潮的到来,循环包装作为绿色供应链的关键一环,一个年规模超万亿元的庞大市场蓄势待发。“零碳循环产业的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循环包装行业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推广可循环材料,有效降低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郭占强在致辞中表示,“箱箱共用通过智能包装技术和数字化循环管理系统,提高了包装的循环利用率,推动了产业向环保、可持续方向发展。”

马增荣在致辞中强调,实现物流包装领域的零碳循环发展,一要“强创新”,推动循环包装技术的突破;二要“优服务”,提升循环包装的再利用率;三要“链产业”,加强产业链协同,构建循环包装生态圈。他认为,零碳循环不仅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全新落脚点。

龚伟在致辞中表示:箱箱共用服务千行百业的绿色转型,已经成为了上海绿色服务新名片。临港集团将一如既往支持以箱箱共用为代表的绿色化、低碳化、数字化企业,打造更多绿色创新示范和案例,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

廖清新在论坛中分享了一则生动的“三好循环模型”案例:“一家与箱箱共用合作的零部件制造商,年收入大约20亿元,近年来,伴随供应链精益管理和ESG治理需求,其循环包装比例从2020年的5%上升到2022年的超过50%,并且2024年Q1季度达到了100%循环替换,年包装成本也由原来的2000万降至1200万元,降幅超40%,同时,还减少了几百万只一次性包装材料的污染和浪费。”

产业资本护航,零碳循环创业计划激活循环包装创业新路径

“工业包装循环服务模式从安全、绿色、高效、经济的角度为千行百业创造可持续发展价值,是生产性服务业的绿色新质实践。”何融峰在发言中表示,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科技金融的强有力支撑。

对于如何破解循环包装规模化发展和创业门槛难题,何融峰在现场分享了中关村科技租赁与箱箱共用创新采用的“租赁+投资+服务”合作模式。公开信息显示,未来三年,中关村科技租赁还将通过以上模式提供6亿元资金支持,进一步拓宽箱箱共用行业应用场景,加大全产业链数字化和平台化建设,完善覆盖全国的循环运营网络,为制造业ESG和可持续发展助力,并表示将通过中关村科技租赁的生态资源切实服务智能循环包装规模化加速。

中关村科技租赁是中关村发展集团旗下的上市平台,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关村科技租赁已为近2200家科创企业提供了融资服务,融资总量超过人民币450亿元,其中超50家客户成功上市。廖清新认为,通过平台赋能和资源整合,“融合创业”模式开辟出了一条不同于传统独立IPO的新创业路径,实现个体价值、产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多重飞跃。创业 邦创始人兼CEO南立新对“融合模式”表示赞同,她认为,在当前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融合创业”模式相较于传统的独立创业更为契合。创业入口有很多个,但入口进去之后,后面才是真正的路径。伴随零碳循环创业计划的启动,一定会诞生一批优秀的绿色循环包装创业者。在以箱箱共用为代表的产业领航企业和中关村科技租赁这样的产业耐心资本带动下,循环包装行业正从孤立企业的“单井打水”变成行业生态的“众泉涌动”。

绿色东风劲吹,中年人成为绿色赛道创业主力军

在绿色循环经济的强劲东风推动下,中年创业者正成为绿色赛道上的主力军,以循环包装行业为代表,不仅重新定义了传统产业格局,还孕育出一片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土壤。作为绿色生产性服务业,从一次性包装向循环包装的转变,串联起了从原料供应到消费终端回收的全过程。其中,中年创业者们以丰富经验和实践智慧,成为这一领域里闪耀的新星。在“中年人如何从就业走向创业”访谈环节,四位平均年龄42岁、最高53岁的零碳循环创业者,以亲身经历,展现了从职场人到百万收入创业者的华丽转身,彰显了循环经济中蕴藏的创业潜力。

对此,国家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箱箱共用创始人兼CEO廖清新在受访时分享了他的洞察:“现在企业面向全球的竞争已经进入差异化竞争的阶段,价值创造代替价格竞争,短线思维被可持续发展理念替代。企业卷的都是管理和运营,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廖清新说,“大企业的共同特点,就是更加关注技术投入,更加关注价值的差异化,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未来的创业趋势将是多元化与多层次的,需匹配社会向高品质生活转变,创业者应跳出价格战,转而以价值创造为驱动,满足民众的美好生活愿景。绿色循环经济的今天,中年创业者的实战背景成为独特优势。”

他指出,循环包装产业,是个未被充分认识的宝藏。其独特性在于两面:一是,看似小众,却市场庞大,贯穿制造业、农业乃至服务业,都有高效循环包装的需求;二是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技术,如材料工艺、物联网软硬件、数字化运营网络等,同时对资本、人才、品牌、战略等也有较高要求。他坚信,未来有工业制造的地方,必有循环包装的未来,提及“零碳循环创业计划”的初衷,他强调,绿色是时代的红利,需要先行者带动后行者,“零碳循环创业计划”旨在赋能绿色循环经济领域的有志之士,尤其欢迎30至50岁中青壮年的中坚力量拥抱绿色时代机遇。

箱箱共用携手中关村科技租赁启航「零碳循环创业计划」

业内人士表示:碳博会正成为全球绿色发展和创新创业交流的平台,作为碳博会的亮点之一,业内*“零碳循环创业计划”的推出,不仅是对国家双碳战略的积极响应,更是循环经济生态链的集体智慧凝聚。在产业资本、创新企业、创投服务等多方共同努力下,为零碳循环产业增添了新的生命力,为达成碳中和目标贡献了宝贵的智慧和力量,彰显了中国在全球绿色转型中的积极作用。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加快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的发展壮大,也是举办碳博会的重要意义。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投资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